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853135 上传时间:2019-09-28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3.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内容:,一、当代中国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 二、当代中国生态环境问题根源分析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概述 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五、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主张,2006年7月23日,在法国东南部的里昂,一只猴子端起瓶子喝水。那一年热浪袭击期间,法国共有112人直接死于高温。,2009年,一位海洋摄影师在北极地区偶然拍摄到冰盖融化形成的天然雕塑一张哭泣的脸。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正如学者所言,“金融危机要钱,气候变化要命”。,科学家称地球生态系统正在逼近7大极限,一、当代中国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当今世界存在着两大类环境问题: 一类是工业化过程中排放大量废水、废气、废渣带来的环境问题; 另一类是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的森林锐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物种灭绝等生态破坏问题。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两类问题兼而有之,更严重的是第二类问题。,(一) 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人口占全球首位 人口密度从1949年每平方公里56人上升到127人 每年新增国民产值中约223的比重为新增的人口消费所抵销 人口素质较低 例如: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美国每万人中达1500人, 加拿大1198人,日本637人,前苏联450人, 中国为150人,仅为美国的110,不到日本的14。,我国陆地面积96O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 9 585万公顷耕地和22 434万公顷可利用草原,均居世界第四;森林面积 11 525万公顷,居世界第六;已探明各种资源的潜在价值居世界第三;水能、太阳能、煤炭资源分别居世界第一、第二、第三。 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位居世界第60多位,在全世界26个人口超过5000万的国家中,居倒数第三位;中国的人均森林和草原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32.3,其中森林覆盖率1392,居世界第120位;人均水资源仅是世界人均水资源的四分之一, 位居世界第88位,其中人均淡水资源位居世界第109位。 我国矿产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大型和超大型矿床比重很小,贫矿、难选矿和共伴生矿多,实际可供利用的资源比例较低。我国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1%、4.5%、79%、42%、18%和7.3%。 在矿产资源供需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我国的矿产资源浪费惊人,综合利用率极低。我国矿产资源的综合回收率平均不超过50,综合利用率约为30。,1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相对值),我国每单位GDP的能耗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4倍,资源消耗巨大 能源利用率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说: “我国用了全世界31的煤炭,29的钢材,8的石油,45的水泥,淡水占,创造了全世界4的GDP,反差太大了。 2009年中国年钢铁消耗量为5.678亿吨,超过美、日和欧盟钢铁消耗量的总和,占全球47%;年消耗水泥约16.3亿吨,约占世界的54;能源消耗约为30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17.5%,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能源消耗。,(二)水资源缺乏,水质污染严重,我国是全球13个贫水国家之一 水资源总量28000亿m3居世界第四 河川径流27000亿m3 居世界第六 人均2600m3 为世界1/4 居88位 570座城市 364座缺水 50座严重缺水,水源涵养功能退化 黄河上游90年代水量比30年前减少23%,到21世纪中期,我国总用水量将由目前5000亿m3增长到8000亿m3,占可利用水资源总量28%以上(据国际经验)一个国家用水量超过其水资源可利用量的20%,就会发生水危机水污染问题严重。缺水已经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一个紧迫问题。 官方数据显示,年中国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一,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全国七大水系监测断面中受到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受到污染;近2800km河段鱼类灭绝;湖泊中有三分之二以上受富营养化污染;淮河水系,80%水呈黑绿色,过半的河段完全丧失使用价值。,(三)水土流失严重 土地荒漠化程度加重,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成果表明 水土流失面积356万km2 水蚀 165万km2 风蚀 191万km2 近50年,每年水土流失丧失的土壤肥力 相当于40005000万吨化肥 (相当于我国1996年化肥总产量的2倍),荒漠化危害严重,我国是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建国以来,全国共有667万公顷耕地沦为沙地,有2353万公顷草地变为沙漠,全国退化草地面积达105亿公顷。西北、东北、华北等 13个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地区,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有的亩产量只有几十公斤,“种一股,拉一车,打一箩,煮一锅”就是这种情况的生动写照。毫无疑问,荒漠化危害已成为制约我国一些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四)森林覆盖率低 森林草原生态系统退化,根据2009年全国第七次森林清查结果,我国森林覆盖率才勉强达到20%,为20.3%。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2/3,排在世界第139 位。人均森林面积0.14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森林资源的短缺显而易见。,三江源地区的草场退化,长江上游的森林砍伐,酸雨腐蚀的森林,全国90%以上的天然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草原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达1.35亿公顷,占草原总面积的1/3,并仍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草原超载放牧、乱采滥挖严重,鼠虫灾害频繁,状况堪忧。,内蒙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包俊成: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90%的天然草原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而且每年还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在扩展。草场沙化严重。,(五)环境污染严重 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目前,我国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对人们身体健康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大气和水,还有有毒化学品、固体废弃物、噪声等污染。,空气污染,噪音污染,臭氧消耗,乱砍乱伐,水污染,电磁辐射,酸雨,白色污染,经济增长的健康代价,2007年5月,国土资源部公布了一个惊人的数据中国受污染的耕地约1.5亿亩,形势严峻。而自1997年以来,癌症成为中国人的第一死因,每年有近130万人死于癌症。,中国青年报冰点:河南 癌症村,广东癌症村18年病死250人 河水稀释万倍仍剧毒,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社会群体事件以年均 29% 的速度递增 2005 年浙江省东阳市画水镇“4 10 事件”、新昌县嵊州市交界地带的“7 15 事件”、长兴煤山镇“8 20 事件”; 2007 年北京海淀区六里屯垃圾焚烧厂事件; 2009 年浏阳镉中毒事件、凤翔儿童“血铅超标”事件; 2011 年浙江海宁市“917”环境污染群体抗争事件 2011 年 5 月,呼和浩特市爆发 20年来最大规模的民众上街进行维权抗争活动,二、当代生态环境问题根源分析 (一)文化根源:人类中心主义 1、含义 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认为人是宇宙中心的观点。它的实质是,一切以人为中心,或一切以人为尺度,为人的利益服务,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 人是自然界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人以外的存在物不具有内在价值而只有工具价值。因而,人不需对自然讲道德,一切生态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只能是,也应当是人的利益。,2、人类中心主义的缺陷: 没有正确认识自然界存在的意义 没有正确理解人类自身的需要,(二)经济根源 随着人类经济活动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再加上人口数量的急速增加,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的力度越来越大。在追求最大化的利润和物质财富的欲望驱使下,人们开始了对自然资源大规模的前所未有的掠夺式开发利用。在大量生产需要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基础上,由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难以处理的废弃物更是使地球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和环境的代价。,中国是人口大国,资源贫国,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老路,大量消耗能源,透支环境。 外媒评价:未富先衰、未富先坏、未富先老、未富先脏。 旧GDP缺陷:重数量轻质量,重财富有虚值,重积累轻分配。 发展理念的时代错位:增长观、财富观。,(三)政治根源 受传统发展观影响而导致的政府环境职能缺位是当代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最重要政治原因。 另一重要原因即是在环境治理过程中的制度供应不足,特别是针对政府行为的制度供应不足。,文明,是指反映物质生产成果和精神生产成果总和,标志人类社会开化状态与进步状态的范畴。迄今为止,人类文明形态的演化逻辑:,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概述,依赖渔猎文明 顺应农业文明 掠夺工业文明 和谐生态文明,(一) 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指人类在实践生活的过程中协调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所获得的成果的总和。 从词源学意义上看: 他与野蛮相对,指的是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的成果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不野蛮开发,不粗暴对待大自然,努力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认真保护和积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从社会形态建构意义上看: 在文化价值观上,对自然的价值有明确的认识,普及生态意识,建立生态伦理 生产方式上,转变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的生态化,使生态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生活方式上,把黑色消费转变为绿色消费 在社会结构上,表现为生态化将渗入到社会结构中,(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提出 中共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出来,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把生态文明作为一项关系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重要战略任务加以明确。此后,生态文明建设逐步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内容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思想 关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 关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 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思想 关于走文明发展道路的思想,(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意义 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基本形成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大计。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克服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矛盾,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有利于在保护自然与生态的基础上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环境。,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一)“两型”社会的基本内涵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特征的社会体系 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它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具体来说,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至少应当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发展,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要通过社会、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不断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二是发展的可持续性,即人类目前为发展所进行的种种努力,不应危及到未来一代人的生存与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实质是,要求人们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把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二)建设“两型社会”的基本途径,2、推动节能减排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及人类生存发展观的转变。 低碳经济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工业节能和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和节能材料等。,低碳清洁能源: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潮汐 能、氢能等。,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3、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4、加强宣传教育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共同参与和大力支持。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增强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意识,牢固实力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倡从我做起,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每个家庭和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5、完善体制机制 完善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法律和政策政策转变 完善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法律 完善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政策 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建立和完善自然资源所有权主体制度 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 建立和完善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目标责任制和问责制 建立和完善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监督机制,(一)解决全球环境和气候问题必须加强全球合作。 (二)世界各种都应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国际上公认的解决全球气候问题的基本原则,在环境利益和责任特别是历史责任和现实责任方面做出安排。 (三)中国始终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十分重要的建设性力量。,五、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主张,思考题: 1、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请谈谈你的理解。 2、气候变化问题是国际热点问题之一,请谈谈你对解决这一问题的认识。 3、理论上人们都知道,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不少企业、甚至有的地方政府还是认为发展经济是罪重要的,环境污染的问题等经济发展了,有了经济实力再进行治理。你认为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真正地把环境保护落到实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