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趋向,1,提 纲,1. 中国能源发展趋势的分析 2. 中国能源状况和国际的比较 3. 未来中国能源需求发展展望和面临的挑战 4. 世界能源发展趋势 5. 中国能源发展的战略框架 6. 中国能源政策趋势探讨,2,1. 中国能源发展趋势的分析,3,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和物质基础。 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和人民生活质量,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最为迫切的问题之一。 能源安全已成为各国制定能源政策的基础。 能源外交已成为各国外交活动的重要领域。,4,能源的分类,一次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 核能:铀 可再生能源:水能、太阳能、风能、生物 质、地热能、潮汐能等 二次能源 电力、热力、成品油、焦炭、氢能等,5,6,中国能源弹性系数的变化,7,中国能源发展趋势,第一阶段(19801996):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从6.03亿吨标煤增至13.89亿吨标煤。轻工业产能扩张,推动能源需求增长,国家通过以行政手段为主的各种措施大力推进节能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缓解短缺矛盾,使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为0.53以下,以较低的能源消费增长实现了较快的经济增长,8,中国能源发展趋势,第二阶段(19972000):中国的经济仍保持在89的增长速度,中国能源消费量基本持平。这种状况既有经济改革与调整对能源消费增长的抑制,又有统计数据不够准确的原因 第三阶段(2001年至今):在经济仍然保持平稳增长的情况下,能源消费增长却强劲反弹,并且出现了能源供需紧张的局面,9,2002年来能源的发展趋势,能源消费快速增长 石油消费和进口的快速增长 近年来电力供应短缺,10,近年来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一次能源消费 1990-2001 3.4% 2002-2005 14.5% 石油消费 1990-2001 6.4% 2002-2005 6.6% 电力消费 1990-2001 8.4% 2002-2005 14.7%,11,能源弹性系数的变化,GDP的增长率 1990-2001 9.7% 2002-2005 9.6% GDP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能源消费增长率/GDP增长率 1990-2001 0.35 2002-2005 1.51 GDP电力消费弹性系数: 电力消费增长率/GDP增长率 1990-2001 0.86 2002-2005 1.53,12,石油进口的增加,13,导致一次能源消费快速增长的因素,正经历重化工的发展过程 消费结构的变化 转移到汽车及住房 城市化 平均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 外贸的进出口的结构 高耗能产品大量出口:铝、焦炭、铁合金,14,2. 中国能源状况和国际的比较,15,能源的生产和消费( 2005),人均 GDP : 1730 US$ 一次能源: 产量 21.20 亿tce 消费量 22.24 亿tce 石油 : 产量 1.81 亿t 消费量 3.00 亿t 天然气: 500 亿m3 发电量: 2.475 万亿kWh CO2 排放量: 14.62 亿t-C,16,中国在世界能源的地位,第一煤炭生产与消费国 第二能源生产与消费国 第二石油消费国 美国之外最大的石油进口国 第二大电力市场 最大的SO2排放国 第二 CO2排放国,17,能源评价的指标,GDP的能耗强度: 能源消费量/GDP 能源增长弹性系数:增长率之比 产品能耗水平 人均能源消费量,18,中国与世界能源结构的比较,世界,中国,19,中国GDP能耗强度高,toe/百万美元,20,中国GDP能耗强度高的原因,高附加值的产品少,低附加值的产品多 GDP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大: 原因:增长速度快、投资拉动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中国 15.4% 51.1% 33.5% 美国 2% 26% 72% 能源利用效率低: 产品能耗高、能源转换效率低、 汽车油耗高、建筑能耗高,21,中国人均能源消费只有 世界平均水平的74%,tce/人,22,3. 未来中国能源需求和挑战,23,未来能源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增长需求:人口、经济增长、产业结构 资源与供应 技术 环境约束,24,人均能源消费,人 均 GDP,日本,美国,澳大利亚,25,能源需求发展趋势,人均能源消费量与人均GDP的增长有很强的相关性 从世界范围看,人均GDP达1万美元(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以前,人均能源消费量增长较快,其值约为4吨标煤,其后增长变缓 在人均GDP达1万美元阶段,日本人均能源消费量为4.25吨标煤 (1980年),韩国为4.07吨标煤(1997年),而美国为8吨标煤 (1960年),26,经济发展阶段及特点,27,2020年能源需求情景的假设,人口:14.7亿 GDP 平均年增长率: 7.5% GDP 能耗强度年平均下降率:3.5% GDP 能源弹性系数:0.5 GDP 电力弹性系数:0.86 GDP 石油消费弹性系数: 0.68,28,2020能源需求分析,29,煤炭资源,中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但剩余可采储量不多。如果按照目前每年20亿吨的开采速度,已探明的剩余可采储量仅可继续支持不到60年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形成“北富南贫”、“西多东少”的分布格局,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不一致,30,煤炭资源利用面临的问题,煤炭资源赋存条件相对较差,符合大型、特大型煤炭矿井开采的资源有限。实现机械化安全生产,大规模提升我国煤炭工业水平,是未来煤炭行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的资源性障碍 我国煤炭资源集中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是我国重点水土保持区,限制了煤炭资源的开发力度 高硫煤炭资源占有相当比例,开采利用受到限制,31,油气资源,我国石油资源最终可采储量约为130150亿吨 我国常规天然气最终可采资源量为10 14万亿m3,资源探明率较低,为10%左右 煤层气资源与天然气相当, 2020年煤层气可开发利用规模可达到约200 亿m3,32,油气资源利用面临的问题,最大产量可能达到2亿吨左右 我国原油产量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到2020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将增至60%以上,对外依存度的上升将使得我国石油安全受制于国际市场的可能性增大 我国天然气资源尚处于勘探早期阶段,在一次能源中的构成比例很小,33,水能资源,我国水能资源丰富,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5.4亿千瓦,截至2004年底,已开发装机容量约亿千瓦,仅占技术可开发的水力资源18 以电量计算,其开发率约为13%,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9%,34,水资源利用面临的问题,以保障生态环境为基础 水电开发常常涉及到移民,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有些水电站的开发还涉及到国际河流争端,35,核能的利用,能大规模替代化石能的清洁能源,不产生SO2、NOx、CO2 目前我国核电的比重很低,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比投资高、燃料成本低、铀资源储备成本低 主要的挑战: 改善经济性、提高安全性、减少核废物、核废物的最终处置,36,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我国2/3国土面积太阳能年辐射量超过6000兆焦/平方米.年,年日照数大于2000小时,相当于每年2.4万亿吨标准煤的储量 我国陆地上离地面10米高度层上可开发利用的储量为2.53亿千瓦。近海风能可开发利用量有7.5亿千瓦 目前农作物秸秆年产量有7亿吨,可用作能源的约占50%,为3.5亿吨,薪材合理年开采量为2.2亿吨,37,可再生能源利用面临的问题,分散性、间断性的能源供应,难于大规模集中性的利用 目前成本较高,经济上尚缺乏竞争力 技术上有待突破,38,我国能源面临的矛盾与挑战,1、能源供需矛盾突出 我国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目前人均能源消费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未来,我国能源供应将面临更为严峻挑 战, 国内常规能源难以满足需求的增长,39,我国能源面临的矛盾与挑战(续),到2020年,石油消费量将达到6亿吨,届时对外依存度将达60%以上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探明程度低,可供建矿的精查储量严重不足,2、能源安全,尤其是石油安全问题凸现,40,我国能源面临的矛盾与挑战(续),我国能源效率约为31.4%,与先进国家相差10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比先进国家高出30%以上 目前,我国正面临着重化工业新一轮增长,国际制造业转移以及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新情况,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度增大,能源翻一番保GDP翻两番的任务艰巨,3、能源利用效率低下,节能任务十分艰巨,41,面临的矛盾与挑战(续),4、环境污染严重,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压力 我国能源的利用是造成我国环境污染的关键因素。 受环境容量限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2020年将大大超出环境容量。,42,4、国际能源发展趋势,43,国际能源历史发展,石油危机之后(7080年代) 推动了节能技术的革命; 促进了石油替代燃料技术发展; 重视国家能源安全保障措施; 区域环境污染问题突出(80年代中以后) 推动了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以美国清洁煤发展计划为标志; 促进了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44,国际能源历史发展(续),面向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90年代以后) 以美国为代表倡导了一系列革新型的能源技术 发展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技术,实现煤高效、清洁利用和CO2近零排放。 FutrueGen计划 开发以提高安全性、经济性和核废物最小化先进的第四代核电技术,国际核电呈复苏趋势。 GEN-计划 发展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逐步实现向氢能经济过渡。FreedomCAR & Fuel Initiative计划 建立高度安全可靠的超级电网。 Grid2030计划 光伏发电十(百)万屋顶计划。,45,近年来 美国寻求“能源自立计划”,增建近零排放燃煤电厂 开发革命性的太阳能和风能技术 加大对清洁与安全核能建设的投资 加强用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以氢能为动力的防污染型汽车的研究 资助对生产乙醇的先进方法的进一步研究,以期在6年内使乙醇燃料变得实用而有竞争力,46,氢能是未来超清洁终端能源 的理想选择,高效 用于交通运输、减少石油进口的依赖 适宜分散使用 使用时不产生污染物,47,工业国家能源消费经历由煤炭向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转变,再进一步向可再生能源过渡,目前全世界化石能源仍占80%以上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欧洲、日本等正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年增长率达30%以上 核能有望在美国开始复苏 氢能经济,碳分离封存技术成为未来重要的能源发展方向,世界能源发展趋势,48,太阳能在21世纪能源结构中比例(%),49,世界能源发展趋势(续),化石燃料峰值在2030左右 2060年左右可再生能源接近总能源消费量的一半,可再生能源,核 能,水 电,天然气,石 油,煤 炭,传统生物能,B.tce,50,从人类能源演化史看21世纪能源变革,51,5、中国能源发展的战略框架,52,能源发展的总体方针,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优化生产和消费结构,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53,可持续发展的 能源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较低的能源增长,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 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能源供应仍将以煤炭为主,应把洁净煤技术开发应用放在首位; 考虑我国未来更长远的能源需求,应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 我国未来石油进口依存度越来越大,应采取综合措施保障石油安全:石油来源的多元化、发展替代运输燃料、发展氢能是解决石油安全的重要出路。,54,“三步走”发展战略与目标,2020年:以能源翻一番,实现GDP翻两番 强化节能,提高能效,优先产业结构,建设节能型社会 依靠科技进步,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煤炭开发利用道路 采取综合措施,推进替代燃料技术发展和应用,保障油气安全,55,“三步走”发展阶段与目标(续),2035年:能源多元化发展初具规模 核电在发电中比重达到16%,为当前世界平均水平,成为“核电大国” 可再生能源实现规模化发展 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和分布型电站实现商业化应用,56,“三步走”发展阶段与目标(续),2050年:初步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 煤炭在一次能源中比重减小到50%以下 2035年后,新增的能源需求主要由可生能源和核能等新能源提供,使其占有比重超过30% 氢燃料动力汽车成为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大量减少石油的进口,57,有序发展煤炭,加强煤炭资源勘探,统筹规划,合理开发,提高回采率,减少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建设大型煤炭基地,鼓励煤炭企业联合重组,引导形成若干产能亿吨级的企业。 鼓励有优势的煤炭企业实行煤电联营或煤电运一体化经营。 调整改造重组中小煤矿,依法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破坏资源和环境的煤矿。,58,有序发展煤炭,加强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加快煤层气开发利用。 加强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鼓励发展煤炭洗选及低热值煤、煤矸石发电等综合利用,开发推广高效洁净燃烧、烟气脱硫等技术。 发展煤化工,开发煤基液体燃料,有序推进煤炭液化示范工程建设,促进煤炭深度加工转化。,59,积极发展电力,以大型高效环保机组为重点优化发展火电。建设大型超超临界电站和大型空冷电站。 推进洁净煤发电,建设单机60万千瓦级循环流化床电站,启动整体煤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站工程。 鼓励发展坑口电站,建设大型煤电基地。 适度发展天然气发电。 加快淘汰落后的小火电机组。,60,积极发展电力,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 统筹做好移民安置、环境治理、防洪和航运。 建设金沙江、雅砻江、澜沧江、黄河上游等水电基地和溪洛渡、向家坝等大型水电站。 适当建设抽水蓄能电站。,61,积极发展电力,积极推进核电建设 重点建设百万千瓦级核电站,逐步实现先进压水堆核电站的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营自主化。 加强核燃料资源勘查、开采、加工工艺改造以及核电关键技术开发和核电人才培养。,62,积极发展电力,加强电网建设 建设西电东送三大输电通道和跨区域输变电工程,扩大西电东送规模,继续推进西电东送、南北互济、全国联网。 加强区域、省级电网建设,同步发展输配电网络,加强城乡电网建设和改造,完善城乡配电网络,扩大供电范围,确保供电安全。,63,加快发展石油天然气,加大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力度。 加强油气资源调查评价,扩大勘探范围,重点开拓海域、主要油气盆地和陆地油气新区,开展煤层气、油页岩、油砂、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油气资源调查勘探。 推进油气勘探开发主体多元化。,64,加快发展石油天然气,加大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力度。 加强油气资源调查评价,扩大勘探范围,重点开拓海域、主要油气盆地和陆地油气新区,开展煤层气、油页岩、油砂、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油气资源调查勘探。 推进油气勘探开发主体多元化。,65,加快发展石油天然气,实行油气并举,稳定增加原油产量,提高天然气产量。 加强老油田稳产改造,延缓老油田产量递减。 加快深海海域和塔里木、准噶尔、鄂尔多斯、柴达木、四川盆地等地区的油气资源开发。 坚持平等合作、互利共赢,扩大境外油气资源合作开发。 在沿海地区适度建设进口液化天然气项目。 扩建和新建国家石油储备基地。,66,加快发展石油天然气,加快油气干线管网和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逐步完善全国油气管线网络。 建成西油东送、北油南运成品油管道。 适时建设第二条西气东输管道及陆路进口油气管道。,67,加快发展石油天然气,加大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力度。 加强油气资源调查评价,扩大勘探范围,重点开拓海域、主要油气盆地和陆地油气新区,开展煤层气、油页岩、油砂、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油气资源调查勘探。 推进油气勘探开发主体多元化。,68,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实行优惠的财税、投资政策和强制性市场份额政策,鼓励生产与消费可再生能源,提高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大力开发风能,建成30个10万千瓦级以上的大型风电项目,在内蒙古、河北、江苏、甘肃等地区形成百万千瓦风电基地。,69,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开发生物质能,支持发展秸秆、垃圾焚烧和垃圾填埋气发电,建设一批秸秆和林木质电站,扩大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生产能力。 并网风电装机、生物质发电装机分别达到500万千瓦和550万千瓦。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和海洋能。,70,6、中国能源政策趋势探讨,71,制定能源法,修订完善已有的能源法律和法规 。加强机制和体制的设计、实施的操作性和监管、能源立法与环保立法的协调 健全相关的能源监管法规,1.完善能源法律法规的建设,72,2.推进能源产业的市场化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与能源行业市场化改革相适应的政府管理制度 加快能源各产业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推进国有资产重组,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能源市场 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巩固厂网分开,稳步推进输配分开和区域电力市场建设,73,3.深化能源价格体制改革,建立市场定价的价格形成机制,真实、灵敏反映能源市场的供求关系 形成有利于能源结构调整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能源价格结构和比价关系 价格机制应兼顾效率、公平和环境外部性 推进电价改革,逐步建立发电、售电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输电、配电价格由政府定价的机制 推进石油价格改革,建立与替代能源价格挂钩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74,4.建立长效节能管理机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发展市场经济下对节能和提高能效的激励机制(税收、补贴),促进高耗能工业、建筑、交通等优先领域采用先进节能技术 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全社会能源高效合理利用的管理体系和机制;如推行节能标准和标识,行业自愿承诺节能机制、清洁生产机制、需求侧管理 严格准入制度,促进高耗能产业的良性发展,75,5.促进能源科技发展,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 1个重大专项 5个优先主题 4个前沿技术,76,5.促进能源科技发展 1个重大专项,大型先进压水堆 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77,5.促进能源科技发展 5个优先主题,1. 工业节能 2. 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液化及多联产 3. 复杂地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 4. 可再生能源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利用 5. 超大规模输配电和电网安全保障,78,5.促进能源科技发展 4个前沿技术,1. 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 2. 分布式供能技术 3. 快中子堆技术 4. 磁约束核聚变,79,谢 谢,8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