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市二中高三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528085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伊春市二中高三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伊春市二中高三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伊春市二中高三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第一卷(选择题 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A、 方兴未艾(i) 当仁不让(dng) 拐弯抹角(m) 揩油(k)B、 靡靡之音(m) 博闻强识(sh) 叱咤风云(ch) 泥淖(no)C、鲜为人知(xin) 一笑一颦(pn) 放诞无礼(dn) 肄业(y)D、人烟阜盛(b) 畏葸不前(s) 不落窠臼(k) 相勖(x)2、下列各项词语书写错误最多的一项是A、不以为然 不经之谈 川流不息 走投无路B、百无聊懒 急不遐择 淹没无闻 绿草如荫C、过目成颂 束之高阁 义愤填膺 蓊蓊郁郁D、退化变质 清流激湍 涸辙而渔 怅然若失3、下列各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二次革命失败,很多同志殉义武昌。我是一个书呆子,既非军人,又非政客,更无直接参加革命的资格,只好弄弄文笔,长歌当哭。B、若不是您指示我这条终南捷径, 或许今日我还是一无所成。C、阿富汗发生了多起人质被塔利班绑架的事件,而7月19日韩国23名人质遭绑架更惊动世界。一叶知秋,阿富汗的安全形式不乐观,塔利班的力量在重整壮大。D、退休没多久的老王经常向老板抱怨:“以前当厂长的时候,门庭若市,可你看我才退休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4、下列各句无语病的一句是A、从牡蛎的某些生物棘皮动物中,可以提取抗癌物质,许多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正在被利用和发现。B、气功已经普通运用在竞技体育上。它不但可以治疗运动员的新旧伤病,而且还可以调节运动员的紧张情绪,迅速消除他们的疲劳。C、我国一向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因为,诉诸于武力无助于问题的解决D、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日本理应深刻反省军国主义侵略历史,认真汲取历史教训,妥善处理历史问题。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在世界现存的古老文明民族中,唯有炎黄子孙是基本不信宗教的民族“礼乐文化”是华夏文明的主流。 从现在已发现的考古文物资料可知,不仅夏、商存在原始宗教,远在之前,中国大地上早就存在原始宗教文化。中国和西方都曾经历了原始宗教的蒙昧时期,但为什么中国没有发展成为成熟的宗教文化却走向了不信神灵的“礼乐文化”,而西方则发展成成熟的宗教文化呢?答案如仅仅从维持社会秩序和改朝换代角度去寻找,显然是不够充分的。广阔的北半球的地理气候环境差异也许会给我们提供一个新的观察问题的角度。众所周知,中国大陆处在全球唯一的大陆性季风区,有北温带草原季风区和温带、亚热带阔叶林季风区,每年的光热条件最适合动植物的生长,宜于农耕和鱼猎。处在草原季风区的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逐水草而居,按季节流动的生活习惯。而处在温带、亚热带阔叶林区的先民,则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耕秋收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这种天赐的优越的自然条件下,人们逐渐看到了人自身力量的作用,淡化了对不可预测的自然界破坏力的崇拜,也就随之减弱了因自然地理因素造成的鬼神崇拜。中国大陆整个西部,除了高原就是荒漠,阻断了和亚洲西部和欧洲的交往之途。特别在远古时期,这种地理上的阻碍基本是不可逾越的。正是这种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孕育了同样独特的华夏文明。同时,游牧和农耕部落之间战争及胜负结局,也影响着人们的原始宗教信仰。黄河流域地区正好处在农耕和游牧的交错地带。在冷兵器时代,由于体格差异和马上作战的明显优势,在冲突中获胜的往往都是游牧一方,任何形式的鬼神崇拜、占卜、巫术都不能改变这样的胜负结局。而残酷的战争现实迫使农耕一方更注重发挥人,特别是部落首领的才能来赢得战争的胜利,以保生存。同时,在抢掠、侵扰的过程中,游牧一方也深感农耕文明的先进,在心理上由衷崇敬农耕文化。这样,鬼神崇拜的衰落就成为必然的趋势。 而在地球同纬度的另一端古希腊,自然地理条件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特点。起伏不平的山丘,一面临海的地貌,相对贫瘠的土地,独特的地中海式气候(夏季干热,冬季湿润),光热条件配合不佳,不是农耕的理想环境。在古希腊人所处环境的山脉北面,是由西风带控制的温带阔叶区和寒带针叶林区(欧洲大平原),没有适宜游牧民族生存的条件。这些客观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华夏文明的产生条件是迥然不同的。古希腊城邦间也经常发生战争,但这种战争基本上是在相同生产方式的城邦小国之间发生,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土地及其资源,神灵崇拜则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强心剂。5下列对中国文化没能发展成为成熟的宗教文化的原因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统治者维持社会秩序的需要和改朝换代的复杂因素是中国文化没有发展成成熟的宗教文化的原因之一。B中国大陆自然条件优越,自然界的破坏不大,人们对自然力没有较强烈的恐惧心理。而更多的是看到了人的自身力量。C由于条件的限制,中国大陆与具有宗教文化的欧洲和亚洲西部地区较为隔绝。D随着战争的进行,先进的农耕文明不断征服落后的具有强烈鬼神崇拜传统的游牧文明,使得宗教文化在中国难有生存之地。6以下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优势,在中国的游牧和农耕部落之间的战争中,游牧部落往往是胜利方。B由于地理气候条件因素,古希腊农耕、游牧业都不发达,与中国大陆情况迥然不同。C在古希腊,相同生产方式的城邦小国经常会为了争夺土地和资源而发动战争。D中国部落战争者更为重视战斗力和首领作用,而古希腊人在战争中某种程度上较为强调神灵作用。7依据文中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在远古时期是存在原始宗教的,由于复杂的缘故没能发展为成熟宗教,后来宗教也便在中国大地上彻底消亡了。B随着因自然地理因素造成的鬼神崇拜的减弱,我国先民逐渐看到了人自身力量的作用,淡化了对不可预测的自然界破坏力的崇拜。c古时黄河流域地区相对而言较为动荡,农耕者时常会遭受到游牧者的侵扰,但该地区同时也存在着文化的交流。D如果古希腊也具有中国大陆的地理气候条件,其原始宗教也必然会走向“礼乐文化”。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为将,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国名由此显。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甲因肉袒谢。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建元六年,安国为御史大夫。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大行王恢议曰:“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安国曰:“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强,自上古不属为人。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敞。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于是上许和亲。元光元年,雁门马邑豪聂翁壹因大行王恢言上曰:“匈奴初和亲,亲信边,可诱以利。”阴使聂翁壹为间,亡入匈奴,谓单于曰:“吾能斩马邑令丞吏,以城降,财物可尽得。”单于爱信之,以为然,许聂翁壹。聂翁壹乃还,诈斩死罪囚,县其头马邑城,示单于使者为信。曰:“马邑长吏已死,可急来。”于是单于穿塞将十余万骑,入武州塞。当是时,汉伏兵二十余万,匿马邑旁谷中。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诸将皆属护军。约单于入马邑而汉兵纵发。未至马邑百余里,行掠卤,徒见畜牧于野,不见一人。单于怪之,攻烽燧,得武州尉史,欲刺问尉史。尉史曰:“汉兵数十万伏马邑下。”单于顾谓左右曰:“几为汉所卖!”乃引兵还。安国为人多大略,智足以当世取合,而出于忠厚焉。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于梁举壶遂、臧固、郅他,皆天下名士。士亦以此称慕之,唯天子以为国器。安国以元朔二年中卒。(节选自史记-韩长孺列传)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因肉袒谢谢:道歉B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倍:违背C卒善遇之 善:好好地D单于怪之,攻烽燧,得武州尉史怪:责怪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黑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甲因肉袒谢因人之力而敝之B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C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安国以元朔二年中卒皆以美于徐公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安国因犯法被判罪,在狱中遭到狱吏的侮辱,但他怀有宽容之心,在他东山再起后并未对狱吏田甲施以报复。B在匈奴请求和亲的问题上,大行王恢和韩安国的意见是一致的。韩安国主张和亲的理由比较充分,所以皇上便同意与匈奴和亲。C雁门郡马邑城的豪绅聂翁壹受派遣做间谍,逃到匈奴,后来为取得单于使者的信任,斩杀死囚,悬头于马邑城上,向单于诈降,最终却功败垂成。D为突袭匈奴单于,汉军在马邑城旁边的山谷中伏兵二十余万,韩安国担任护军将军,并统领各路兵马。第二卷(非选择题,共120分)四、(27分)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 田甲曰:“然即溺之(3分)译文: 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强,自上古不属为人(4分)译文: 单于顾谓左右曰:“几为汉所卖!”乃引兵还。(3分)译文: 12、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蜇;泣寒蜇,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注:寒蜇:寒蝉。(1)有人赞赏汉宫秋的词曲“写景写情,当行出色”。这段曲词描写了汉元帝所见、所想的哪两种情景?表现了汉元帝什么样的感情? (2)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试结合诗句简析并指出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13、各句填写(7分)(1),枉用相存,心念旧恩(2),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3)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不绝如缕, ,泣孤舟之嫠妇(4) ,不尽长江滚滚来, ,潦倒新停浊酒杯。(5)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6)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7)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五(21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秋光里的黄金树这里就正是秋天。它辉煌的告别仪式正在山野间、河谷里轰轰烈烈地展开:它才不管城市尚余的那三分热把那一方天地搞得多么萎蔫憔悴呢,它说“我管那些?”说完,就在阔野间放肆地躺下来,凝视天空。秋天的一切表情中,精髓便是:凝神。那样一种专注,一派宁静;它不骄不躁,却洋溢着平稳的热烈;它不想不怨,却透出了包容一切的凄凉。在这辉煌的仪式中,它开始奢侈,它有了一种本能的发自生命本体的挥霍欲。一夜之间就把全部流动着嫩绿汁液的叶子铸成金币,挥撒,或者挂满树枝,叮当作响,掷地有声。谁又肯躬身趋前拾起它们呢?在这样豪华慷慨的馈赠面前,人表现得冷漠而又高傲。只有一个孩子,一个女孩子。她拾起一枚落叶,金红斑斓的,宛如树的大鸟身上落下的一根羽毛。她透过这片叶子去看太阳,光芒便透射过来,使这枚秋叶通体透明,脉络清晰如描。仿佛一个至高境界的生命向你展示了它的五脏六腑,一尘不染,经络优美。“呀!”那女孩子说,“它的五脏六腑就像是一幅画!”还有一个老人,一个瘦老头,他用扫帚扫院子,结果扫起了一堆落叶。他在旁边坐下来吸烟,顺手用火柴引着了那堆落叶,看不见火焰,却有一股灰蓝色的烟从叶缝间流泻出来。这是那样一种烟,焚香似的烟,细流轻绕,柔纱舒卷,白发长须似地飘出一股佛家思绪。这思想带着一股特殊的香味,黄叶慢慢燃烧涅磐的香味,醒人鼻脑。老人吸着这两种烟,精神和肉体都有了某种休憩栖息的愉悦。这时的每一棵树,都是一棵站在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如仪的告别式上端庄肃立。它们与落日和谐,与朝阳也和谐;它们站立的姿式高雅优美,你若细细端详,便可发现那是一种人类无法摹仿的高贵站姿,令人惊羡。它们此时正丰富灿烂得恰到好处,浑身披满了待落的美羽,就像一群缤纷的伞兵准备跳伞,商量,耳语,很快就将行动大树,小树,团团的树,形态偏颇的树,都处在这种辉煌的时刻,丰满成熟的极限,自我完美的巅峰,很快,这一刻就会消失,剩下一个个骨架支楞的荒野者。但是树有过忧伤么?但是树有过拒绝落叶的离开么?当然没有。它作为自然的无言的儿子,作为季节的使者和土地的旗帜,不准备躲避或迁徙,这是它的天职。当我们在原野上看到一棵棵树的时候,哪怕是远远地,只看见团团的、兀然出现在地面上的影子,我们也会感到这是自然赐给我们的一番美意。当然随之我们就会遗憾太少,要是更多一些该多好,要是有一片森林该多好!但是毕竟是因为有了这几棵树才引起我们内心更大的奢望。对森林的奢望,是每个人对远古生活的回忆和依恋。荒野是那么寥廓;荒野上的道路是那么漫长。原先驻守在这片荒野上的树呢?它们曾经无比强大,像一支永远不可能消失的大兵团,密集的喧哗的笑声,仿佛在嘲笑一切妄想消灭它们的力量,而且它们拥有鸟类和众多的野兽,这些鸟兽类也不相信森林会消失。但是时间被人利用了;时间使人成了最强大的。人类坚持不懈的努力着,一斧头砍死一棵树,就像杀死一个士兵。最终,整个兵团消失了,连骨头也不剩。后来的人,谁还记得荒原不久以前的童话呢?关于树的呼吁已经很多了,我不打算重复了。我忽然想到,当地球上砍伐掉最后一棵的时候,人类肯定是更发达、更神奇了。但是那时人类将用什么办法复制一棵树呢?复制一棵真正的树会增长年轮的、会发芽、开花、结果、叶子变成金币自动飘落的树假如有谁可以做到,那无疑会成为科学史上的崭新一页。但那将是多么滑稽的一页呀!因此,对树充满敬意吧从现在就开始,对任何一棵树充满敬意,就像对自己的上司那样。(节选自周涛散文伊犁秋天的札记,有改动)14、作者写秋天的落叶,为什么要联系孩子和老人来写 ?(4分) 15、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对文章画线段落加以赏析。(6分) 16、.结合原文,理解下列词语和句子的含义。(6分)童话 那将是多么滑稽的一页呀! 17、.结尾作者呼吁对树充满敬意吧,文章是如何逐层表现这一主旨的 (5分) 六、(12分)语言知识运用18、横线处填入句子的序号,使其与上文衔接最恰当(4分)每当落日黄昏,暮烟疏雨的时候 缕缕白色的炊烟 弥漫在山野的四周 缭绕在茅舍的烟囱上山脚下便笼罩着一片苍茫的烟雾 一种松脂燃烧的香味19、下面是某同学在一次讨论会上的发言摘要,有几处用语不得体,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3分)刚才刘老师的一番话真是抛砖引玉, 使我深受教育. 我们是跨世纪的青年人, 祖国建设的重任将落在 我们肩上.像刘老师这样快要退休的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尽绵薄之力,难道我们倒可以对学习不负责任?我殷切期望平时抄作业、考试作弊的同学赶快改正错误,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1) 应改为 (2) 应改为 (3) 应改为 20、保留下列句中“心灵与自然相融”的话题,展开联想,依照示例,将“山岳”的比喻改成大海、江河、太阳或月亮之类的比喻,写一段富有文才的话。(5分)例句:不要嫉妒山岳连绵千里、峰刺青天的气势、如果让自己的心灵像弥漫的云雾悄然融入山岳之中,那么,你的生命里就有了山的巍峨,山的磅礴;无论你走到哪里,你的胸中都将充满山一样的浩然壮气。 七、(60分)作文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辽阔的坦桑尼亚草原上,一只饥饿的鬣狗在四处觅食。它沿着灌木间的小路奔跑,来到一个岔路口。在两条岔路的远方,各有一头山羊绊倒在灌木丛中挣扎不出。鬣狗的口水淌得老长,它想先走其中一条路,却又担心另一条路上的山羊被别的动物抢走。最后它决定左脚沿着左边的路走,右脚沿着右边的路走。但是两条路越分越开,相隔越来越远,最后鬣狗把自己的身体劈成了两半。由此一条古老的谚语在非洲广泛流传:“鬣狗难过岔路口”。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