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朝天子 咏喇叭课件 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8527734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5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朝天子 咏喇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朝天子 咏喇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朝天子 咏喇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朝天子 咏喇叭 学习目标 1 能够把握词的内容 赏析词语言 2 能够体会词人深沉的思想感情 王磐 约1470 1530年 字鸿渐 称为南曲之冠 明代散曲作家 画家 亦通医学 从年轻时起即鄙视功名 筑楼高邮城西 与名流谈咏其间 因自号 西楼 其散曲题材广泛 虽多闲适之作 亦有同情人民疾苦 讥讽时政的佳作 走近作者 代表作 王西楼乐府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王西楼先生乐府 野菜谱 西楼律诗 等 这支曲作于明武宗正德年间 1506 1521 当时宦官当权 在交通要道运河上 他们往来频繁 每到一处就耀武扬威 鱼肉百姓 诗人王磐家住运河边的高邮县 目睹宦官的种种恶行 写了这支 朝天子 借咏喇叭 揭露宦官的罪行 写作背景 喇叭 唢呐 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 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 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吹伤了那家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课文诵读 喇叭锁呐呜呜哇哇 曲子很短 但声音很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 全凭你来抬声价 军人听了军人愁 百姓听了百姓怕 能到哪里去分真和假 眼睁睁吹翻了这家 吹伤了那家 只吹得江水枯竭鹅飞罢 用自己的话描述课文内容 划分这首散曲的层次并概括内容 第一层 1 2句 明写喇叭 唢呐特点 暗喻宦官身为奴仆而虚张声势 第二层 3 7句 讽刺宦官依仗权势 作威作福 喇叭到则官船到则民遭殃 第三层 8 10句 写宦官压迫 掠夺人民 致使千家万户家破人亡 细读感悟 这首散曲以什么字贯穿始终 分别写了哪些内容 吹之恶果 腔儿大 全仗你抬声价 吹翻了这家 吹伤了那家 水尽鹅飞 吹 吹之声 吹之功用 全曲表面上句句是在咏喇叭 实际上作者要表达的是什么 喇叭 曲儿小腔儿大 宦官的 本事小来头大 诗中表面上写的是喇叭和唢呐 实则处处写的都是宦官 曲儿 比喻宦官的地位低下 腔大 比喻他们的仗势欺人 军愁 民怕 说明他们走到哪里 就给哪里带来灾难 水尽鹅飞 则形容他们把百姓欺压得倾家荡产 喇叭和宦官不同类 但喇叭的 曲儿小腔儿大 与宦官的 本事小来头大 却有共同点 于是作品在物与人之间找到共性 作者实际上是比照着宦官的嘴脸 咏 喇叭的 以吹 虚张声势 为特征 是官方害民的帮凶 到处作威作福 惹得军民共忿 直到吹得天昏地暗 江山动摇 这首散曲表面是吟咏喇叭 实际上是借物咏怀 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 残害百姓的罪恶行经 表达了人民的痛恨情绪 课堂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