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C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27554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沪教版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沪教版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C卷一、 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下列关于“化学与生活”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成年人缺钙易造成骨质疏松用聚氯乙烯塑料作食品包装袋有害健康可用燃烧法区别羊毛和涤纶合金、塑料、合成橡胶等都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农业上可用苛性钠改良酸性土壤生活中可用小苏打做糕点的发酵粉A . B . C . D . 2. (2分)今年5月9日,我国发布了四种人造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115号镆元素的名称“镆”取代古代剑名“镆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镆铘剑含有镆元素B . 镆原子的质子数为115C . 镆属于金属元素D . 镆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53. (2分)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 . 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C . 点燃可燃性气体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D . 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微粒4. (2分)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gB . 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C . 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D .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5. (2分)下列叙述与对应的示意图表示正确的是( ) A . 水的电解 B . 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 .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氢气 D . 等质量的锌、铁分别与足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 6. (2分)推理和归纳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氢气点燃前需验纯,则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前都需验纯B . 氢气充分燃烧会生成水,燃烧能生成水的物质一定是氢气C .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 .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7. (2分)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6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均变成不饱和溶液B . 60时,将8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80gC . 40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 . 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8. (2分)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只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 CO用于炼铁B . 石墨作电极C . 水用作溶剂D . CO2用于灭火9. (2分)走绿色发展道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下列关于环境方面的知识正确的是( ) A . 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主要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可吸人颗粒等污染物B . 臭氧层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C . 倡导绿色出行,节能减排。减排是指减少大气污染气的排放D . 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酸碱污染、重金属污染和毒气污染10. (2分)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常采取一些安全措施,下列措施不安全的是 ( ) A . 加油站、纺织厂严禁烟火B . 进入深洞前先做灯火试验C . 液化气泄漏时开灯查找漏气部位D . 禁止旅客将汽油、鞭炮等带上飞机11.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高层建筑物起火应乘电梯撤离B . 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起火,可用水来灭火C . 面粉在有限的空间遇到明火会急剧燃烧,但不会发生爆炸D . 俗话讲“人要实心,火要空心”,其中对“火要空心”的解释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12. (2分)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自身的天然循环B . 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C . 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D . 用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13. (2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B . 可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C . 过滤时使用玻璃棒搅拌以加快过滤速度D . 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14. (2分)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C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B . 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C . C60是碳的化合物,是由C60分子构成D . 在高温条件下,碳能使CO2转变成CO二、 填空题 (共4题;共11分)15. (2分)根据下列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1)图1铜片与黄铜片相互刻画,铜片表面留下明显划痕,说明铜片比黄铜片的硬度_(填“大”或“小”)(2)图2煤粉和木屑最先燃烧的是_,燃烧的顺序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3)在实验室中用图3装置制取CO2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图4、图5为两种验满CO2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操作是图_(填数字序号)16. (2分)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符合条件的都要填上否则不得分)(1)带正电荷的粒子是_(2)不显电性的粒子是_ (3)质量最小的粒子是_ (4)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_ (5)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 17. (5分)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常用氢气或氦气填充气球,但氢气球容易爆炸, 氦气球则相对安全,应用较广。氦气的化学式为_(2)“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交警使用的酒精检测器里盛放经过酸化处理的含强氧化剂三氧化铬(CrO3)的硅胶如果司机喝过酒,呼出气体中含有的乙醇蒸气将CrO3还原成硫酸铬Cr2(SO4)3,检测器就会由暗红色变成蓝绿色。硫酸铬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_(3)在许多金属矿物中含有一种非金属元素,在冶炼过程中该非金属元素会转化为大气污染物,该非金属元素的微粒结构示意图为 。请写出该微粒的符号_18. (2分)利用中和反应可以测定酸或碱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例如,在一定量的待测酸(或碱)溶液中逐滴加入已知质量分数的碱(或酸)溶液(标准溶液),直到酸、碱正好完全反应,根据消耗标准碱(或酸)溶液的多少即可求算出待测酸(或碱)溶液的质量分数 下图为某次测定过程中,溶液的pH随所滴加的某标准溶液体积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图(1)根据下图曲线可以判断实验中是向_(填“酸”或“碱”,下同)溶液(待测液)中滴加_溶液(标准液) (2)在这次测定中,为了指示中和反应刚好完全,用酚酞作指示剂,即在待测溶液中先滴入几滴酚酞试液,若看到_,则证明中和反应正好完成 (3)如果实验中使用的酸是硫酸,碱是氢氧化钠,且待测液和标准液的密度均以1.0g/mL计若测定中取用待测液25mL,标准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5%,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待测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三、 推断题 (共1题;共2分)19. (2分)A-E分别是氢气、二氧化碳、氢氧化钙、木炭、氧化铜中的某一种,A是最轻的气体,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其中实线表示物质间可以相互反应,虚线表示物质间不能相互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E的化学式 _。 (2)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3)A与B的反应属于_。(填基本反应类型) (4)虚线中存在转化关系的化学方程式是_。 四、 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1分)20. (1分)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小刚和小强同学到实验室去做探究实验时,他们意外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根据所学化学知识,他们认为此瓶氢氧化钠固体变质了,接着他们对这瓶氢氧化钠固体变质情况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氢氧化钠固体变质程度如何?查阅资料:氯化钙和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1)猜想与假设:小刚猜想:氢氧化钠可能部分变质,生成了碳酸钠小强猜想:_实验探究:小刚和小强设计探究实验方案,证明了他们各自的猜想探究过程如下: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化学方程式步骤一取样品,加水配制成溶液,并向其中滴加适量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有_生成证明有碳酸钠,氢氧化钠已变质写出加入氯化钙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步骤二取上述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为_ 色证明有氢氧化钠,结论: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得出结论:小刚的猜想正确(2)【表达与交流】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_在实验室里氢氧化钠需要密封保存药品密封保存的原因很多,请你写出浓硫酸需要密封能够保存的原因_五、 计算题 (共1题;共3分)21. (3分)星期天,小强的妈妈要焙制面包,叫小强去商店买回一包纯碱,小强仔细看了包装说明(如下图),并产生疑问: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否达标呢?回到学校,他取出从家里带来的一小包纯碱样品和小明一起进行实验,小明和小强分别设计了以下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案小强准确称取5.5 g纯碱样品放入烧杯中,又取来50克、14.6%的稀盐酸逐滴加入,至刚好不再产生气泡停止滴加稀盐酸,还剩余稀盐酸25克。小明准确称取5.5 g纯碱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足量的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干燥后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如下图所示) ,充分吸收后,称量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增加了2.0克。(1)小强测得的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2)小明测得的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3)两位同学又请来老师帮忙,老师选取另外一种测定方法经反复测定结果都是96.3%,请你结合实验过程分析一下两位同学谁的测定结果不准确,为什么?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二、 填空题 (共4题;共11分)15-1、16-1、17-1、17-2、17-3、18-1、18-2、18-3、三、 推断题 (共1题;共2分)19-1、19-2、19-3、19-4、四、 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1分)20-1、20-2、五、 计算题 (共1题;共3分)2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