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德育师资培训班课程之二.doc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52716 上传时间:2019-09-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弟子规》德育师资培训班课程之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弟子规》德育师资培训班课程之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弟子规》德育师资培训班课程之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秘知识/秘书基础 弟子规德育师资培训班课程之二 第二讲 父母恩德重如山 力行孝道报亲恩尊敬的诸位老师、诸位家长:大家好!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弟子规总叙 ,了解到弟子规总叙是弟子规这一本书的总纲领,是用论语学而第一的第六章作为总纲领,摆在“总叙”这一章当中,告诉我们学习,德行要摆在最重要的地位。先学做人,再学做事,“孝、弟、谨、信、爱众、亲仁”,这些都做好了,再“余力学文”。中华几千年的文明承传下来,教诲子孙后裔都是按照这个顺序的,德行教育摆在最重要的地位。(第一部分:德行教育以“孝道”的教育为起点,我们应该怎样教孝呢?首先老师要把父母的恩德告诉学生,孩子懂得父母恩德重如山,才能知恩报恩,孝心开启了,一切的善心善行也会随之开启。)德行教育如何落实呢?祖先给我们讲了纲领叫“八德”: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八德”当中最重要的德行是哪一个啊?是“孝”。就像我们上一堂课当中谈到的,祠堂门上写着“入孝”“出弟”,做人最重要的一条是孝顺父母。这个德行也是“父子关系”当中的“父慈子孝”的“孝”。我们要落实“孝道”从哪里落实呢?我们怎么样把“孝道”承传给我们的孩子呢?落实在弟子规入则孝七个方面的内容。在学习“入则孝”之前,先了解“孝道”的意义就很重要。就像朱子白鹿洞书院揭示教诲我们学习的顺序:“博学、审问、慎思、明辩,所以穷理也”就是要把道理先明白。比如说教我们的儿女、学生要落实“入则孝”,为什么要孝顺父母?这个道理要跟孩子们讲清楚。所以“孝道”落实之前要先明理。“孝道”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承传下来很重要的一个教诲,是根本。那我们如何来明了这个“孝”的道理呢?孝心的引发的基础要升起感恩心。所以我们在学习“孝道”之前,先要了解父母的恩德,我们把它称为“知恩报恩”。所谓“百善孝为先”有两层含义,第一、所有的“善”当中“孝”是摆在第一位;第二个含义是说,孝心一开,百善皆开。在“八德”当中“孝”也是摆在第一位。如何引发孝心呢?我们要让学生了解父母恩德重如山。常常在教同学们的“孝道”的过程中,我们要把父母的恩德通过各种方法来让我们的孩子了解。其中“譬喻法”是很重要的一个方法。“譬喻”当中有一个内容叫讲故事,现在孩子都很喜欢听故事,其实成人也喜欢听故事。我们讲解父母的恩德,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很好。“知恩报恩”我们常常会给孩子们讲一个拜白骨的故事。两千多年前,古印度有一位圣贤人的老师,他带着很多学生,这些学生多是成人。有一段时间,老师发现要开始找一个机会把“孝道”教给这些学生了,所以有一次这个老师就带着他的学生去郊游。走到荒郊野外,看到有很多皑皑白骨,曝尸郊外。这个时候老师就走到骨头面前跪了下去。这个老师是有智慧的老师,时刻在生活当中找各种机会教育点来教他的学生。老师对骨头拜下去,拜完了以后,一个学生就过来问了:“老师您是大家的老师,连领导人都向您学习,为什么您去拜这些骨头啊?”(老师当时可能心想:“正等着你们来问呢!拜下去的目的就是要大家来问的。”所以我们当老师的要创造各种机会让孩子来问。)老师就说:“同学们,这些皑皑白骨都是父亲和母亲的骨头啊,是天下父母的骨头啊!他们辛劳了一生,现在曝尸郊外。我们拜他们,就是拜天下的父母啊!我们要对父母很恭敬啊!诸位同学,我们遇到在郊外的这些骨头,要让他们入土为安。现在给你们布置一个作业,把这些骨头分成父亲的骨头和母亲的骨头,然后把他们掩埋,入土为安。”同学们一听这个作业真难!就赶紧问:“老师啊,弟子们愚笨啊!人活着的时候,能够通过衣着、打扮分得清男女;人都去世了,剩下骨头了,怎么知道哪是父亲的骨头,哪是母亲的骨头呢?这一次考试可能会考不及格了。”老师说:“先给你们上一堂课。大家听好了,怎么样是父亲的骨头?怎么样是母亲的骨头呢?你们把这些骨头拿在手上观察,看两个方面:第一看它的颜色,第二看它的重量。我们拿在手上拈一拈,重量比较轻的这个是母亲的骨头,颜色比较浅的这个是母亲的骨头,就这两个标准。”大家就依教奉行,七手八脚,把这些骨头分成父亲的骨头和母亲的骨头,入土为安,把他们掩埋了。所以我们在野外看到这些生灵曝尸郊外,我们也可以学习这些圣贤人的行为,把他们掩埋,这个是“泛爱众”的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