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三语文小测试题八.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526912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高三语文小测试题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1高三语文小测试题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1高三语文小测试题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高三语文小测试题八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 王勃在滕王阁盛会上,当众挥笔而书,率尔成章,于是滕王阁序喷薄而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熠熠生辉。B 这段时间气候反常,昨天还是艳阳高照暖意融融,没有想到夜里下了一场大雪后竟然一寒如此,我今天早上出门时不得不穿上羽绒服。C 何先生西洋油画的功底非常深厚,对中国画的春秋笔法也十分熟稔,寥寥几笔,一个鲜活的形象便跃然纸上。D 一年前歌星藏天朔带头签署了演艺人社会责任自律宣言,但墨迹未干,他却因“涉恶”嫌疑被警方带走,前后判若云泥,真是不可思议。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 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国的经济在第三季度还能够保持持续稳步增长,表明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的调控措施和抗危机的能力不断提高。B 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审计署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立即部署抗震救灾资金和物资的筹集、分配、拨付、使用和管理情况开展全方位、全过程跟踪审计。C 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以色列外交部联合主办的“感知中国以色列行”活动,通过文艺演出、影视放映、图片展览、主题研讨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展示了中国多年来的发展变化。D “凤姐” 、“犀利哥” 、“贾军鹏”、“杯具”等网络词汇一夜窜红的主要原因是一部分网民在背后推波助澜所造成的。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但是,没有人会喜欢只有灰色的世界。_,多彩保证了活力,而灰色提升着品位。这也就是和谐。这世界充满生命活力,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万类霜天竞自由灰色只有在和其他色彩搭配时,才能显示它的普适性,显示它的高贵和纯粹也正因为有了思想的高贵纯粹,纷繁的世界才不至于俗不可耐正因为有了生活的五彩缤纷,理论的灰色才不显得死寂因此,灰色又必须链接多彩的世界A B C D 16 “被”近来成为网络流行词汇。请根据下面的材料,说说你对划线词语的理解。(5分) 某高校2010届毕业生张某毕业后没有找到就业单位,但就在他为找工作到处奔波时,同学告诉他,学校已经公布了2010届毕业生的就业名单,名单上他已经到了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他听说后苦笑着说自己“被就业“了。答:_ 17仿照下面的例句,在横线上续写两个句子,要求续写的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内容连贯。(6分)就像险峻的大山拦不住汹涌的激流一样,汹涌的激流也拦不住你顶风前行的孤舟;_,_;_,_。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悬棺”之谜解 朱友昌一千多年前,福建一位著名学者在武夷山游览时,看到半崖上的山洞里放着一些棺材,十分惊讶,便在笔记里写下了“悬棺”一词。后来,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等10多个省市,甚至东南亚和太平洋群岛也发现了悬棺或类似的崖葬。这些悬棺或崖葬,有的在崖洞中,有的搁在横木上,有的近贴水面,有的高离水面。那么,这些悬棺或崖葬是什么人留下来的呢?秦汉时期,武夷山属闽越,是闽越人的活动中心。因而就有人推断,武夷山的悬棺是闽越人的遗物。有人据悬棺或崖葬风俗的延续性考虑,认为散布在各地的悬棺或崖葬都是古越人及其后人所为。古越人散布到各地,把他们的葬俗也带到了这些地方。这种说法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我们在研究悬棺或崖葬时,认为它是一种风俗,而不去研究该葬俗形成的客观原因,即实行悬棺葬或崖葬的民族的生产生活环境。要知道,人类的许多风俗是自然形成的,越是在早期,人类越受到当时生产条件生活环境的制约。已发现的悬棺或崖葬,均在溪流的悬崖上,且大都在大江大河支流及其末端,两岸高山峻岭、断崖绝壁,中间溪水流淌,这样的环境,只有渔民才有可能在此生产生活。而且,这些地方都远离农耕区域,可排除农耕民所为的可能性。在福建武夷山、江西龙虎山的悬棺中,有几具船形棺。可以设想:悬棺的主人是以船为家,也就把棺椁造成船形了,使死去的人能像活着时一样生活;或者在最早时,就是以船作棺来存放尸体的,渐而成俗。考古工作者曾对一具船形棺进行研究,发现随葬品中有龟形木盘和许多鱼骨,棺的主人生前很可能是个渔民了。遍布于江河小溪中的渔民因水而居,因渔而生,漂泊不定而又极其分散,很难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安身之“地”。到解放前,长江下游江湖中的渔民还有这种情况。山溪中的渔民上是天,下是水,两边是高山峻岭、悬崖绝壁,能把棺柩安到哪里呢? 除了溪中就只能选择山崖了。山体崩塌,山体形成直上直下的悬崖,塌下的泥石形成天然的堤坝,堵塞水流,水位抬升,形成湖泊,渔民或船工生产生活于此,过世后就把棺木放置在临近水面的悬崖上,堤坝渐次下降,棺木也往下排列,到堤坝全部垮塌,这些棺木就成了后人所见到的悬棺。先民的这种葬制无需奇思妙想,是一种极其简单的葬制。(选自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论文选,有改动)1下列关于“悬棺”或“崖葬”习俗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散布在各地的悬棺和崖葬都是古越人所为,他们到哪里就把葬俗带到了哪里。这是有人从悬棺或崖葬风俗的延续性考虑得出的结论。B渔民只能在大江大河支流及其末端的环境中生产生活,这些地方恰是发现悬棺或崖葬的地方,所以,可基本排除悬棺或崖葬为农耕民所为。C悬棺或崖葬大都是古代渔民所为,至少他们的劳动生活与船有关。船形棺的随葬品中有龟形木盘和鱼骨,就是棺主人生前是渔民的最好证明。D研究一种风俗,不去研究该风俗形成的客观原因是不科学的。早期渔民的生活环境,就是悬棺葬或崖葬风俗形成的客观原因。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越是早期,人类就越受到当时的生产条件生活环境的制约。人类许多风俗是自然形成的。这里的“自然”就是指“自然环境条件”。B早期在山溪中生活的渔民,由于山溪两边是高山峻岭、断崖绝壁,他们只能把灵柩放在溪中或者山崖上。C江河小溪中的渔民因水而居,因渔而生,漂泊不定而又极其分散,很难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安身之“地”。这“地”指的是葬身之地。D山体崩塌,形成悬崖,塌下的泥石堵塞水流,水位抬升,形成湖泊,渔民过世后只要把棺木放置在临近水面的悬崖上,棺木就自然会成为后人所见的悬棺。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悬棺”的形成有着难解之谜,作者从民俗形成的客观原因和局部地质变迁的角度,对这一特殊葬制的形成做出了自己的解释。B要断定福建省武夷山地区的悬棺是闽越人的遗物,就必须确认悬棺的年代与闽越人存在的年代大致在同一时期才行。C除极个别墓主可能因某种特殊需求对棺材作了特殊处理外,悬棺葬或崖葬风俗很平淡,与山间小溪早期渔民的生产生活状况相符。D我们不能以农耕文明时的状况去设想早期山溪渔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先民的这种葬制是一种极其简单的葬制,无需奇思妙想。(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王鼎字鼎臣,以进士第,累迁太常博士。时天子患吏治多弛,监司不举职,而范仲淹等方执政,择诸路使者令按举不法,以鼎提点江东刑狱。与转运使杨纮、判官王绰竞擿发吏,至微隐罪无所贷。于是所部官吏怨之,目为“三虎”。仁宗闻之,不说,后傅惟几奉使江东,戒以毋效“三虎”为也。仲淹等罢,鼎与纮、绰皆为人所言,时鼎提点两浙刑狱,降知深州。明年,河北大饥,人相食,鼎经营赈救,颇尽力。徙建州,其俗生子多不举,鼎为条教禁止。时盗贩茶盐者众,一切杖遣之,监司数以为言,鼎弗为变。徙提点河北刑狱,治奸赃益急,所劾举,不避贵势。召为开封府判官,改盐铁判官,累迁司封员外郎、淮南两浙荆湖制置发运副使。内侍杨永德奏请沿汴置铺挽漕舟,岁可省卒六万,鼎议以为不可。永德横猾,执政重违其奏,乃令三司判官一员将永德就鼎议,发八难,永德不能复。鼎因疏言:“陛下幸察用臣,不宜过听小人,妄有所改,以误国计。”于是永德言不用。居二年,遂以为使。前使者多渔市南物,因奏计京师,持遗权贵。鼎一无所市,独悉意精吏事,事无大小,必出于己。凡调发纲吏,度漕路远近,定先后为成法,于是劳逸均,吏不能为重轻。官舟禁私载,舟兵无以自给,则尽盗官米为奸。有能居贩自赡者,市人持以法,不肯偿所逋。鼎为移州县督偿之,舟人有以自给,不为奸,而所运米未尝不足也。鼎性廉不欺,尝任其子,族人欲增年以图速仕,鼎不可。父死,分诸子以财,鼎悉推与其弟。尝知临邛县,转运使选摄新繁,新繁多职田,斗粟不以自入。奉使契丹,得千缣,散之族人,一日尽。所至不扰,唯市饮食日用物,增直以偿。事继母孝,教育孤侄甚至,自奉养俭约。当官明敏,强直不可挠。所荐士多知名,有终身不识者。(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九,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择诸路使者令按举不法 按:追究,查办B 时盗贩茶盐者众,一切杖遣之 遣:发配 C 唯市饮食日用物,增直以偿 偿:偿还 D 事继母孝,教育孤侄甚至 至:周到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明王鼎做官“强直不可挠”的一项是 ( ) 竞擿发吏,至微隐罪无所贷 一切杖遣之,监司数以为言,鼎弗为变 治奸赃益急,所劾举,不避贵势 分诸子以财,鼎悉推与其弟 所至不扰,唯市饮食日用物 事继母孝,教育孤侄甚至,自奉养俭约 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傅惟几奉命出使江东,仁宗就拿“三虎”的做法告诫他,要他像王鼎等人那样检举不法,坚持原则,刚正不阿。B 河北地区发生大灾荒,人吃人,王鼎想方设法救济灾民。调为建州知州,那里的风俗是生了孩子多不抚养,王鼎就制定条例教育州民,禁止他们这样做。C 杨永德横暴狡猾,执政难于违背他的奏请,就让三司判官中的一个人带永德来和王鼎辩论,王鼎连发八问,杨永德回答不出。D 王鼎担任临邛县知县时,在新繁办公,新繁有很多官田,但王鼎一斗粟也不拿回家。他奉命出使契丹,得到一千匹缣,就把他分给了族人。7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与转运使杨纮、判官王绰竞擿发吏,至微隐罪无所贷。译文:_(2)陛下幸察用臣,不宜过听小人,妄有所改,以误国计。译文:_(3)鼎为移州县督偿之,舟人有以自给,不为奸,而所运米未尝不足也。译文:_(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溪居 柳宗元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更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注】 元和五年,柳宗元在零陵西南游览时,发现了曾为冉氏所居的冉溪,因爱其风景秀丽,便迁居此地,并改名为愚溪。这首诗就是柳宗元贬官永州居住在冉溪之畔时写的作品,写的是他迁居愚溪时写的作品,写的是他迁居愚溪后的生活。簪组:古代官吏的冠饰。榜:用棍子或竹板子打。8 这首诗的中间两联描述了怎样的场景?塑造了怎样的主人公形象?答:_9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价柳宗元的诗是“不怨而怨,怨而不怨,行间言外,时或遇之”,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一点。答:_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娇儿恶卧踏里裂。(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3)纷吾既有此内美兮,_。(屈原离骚)(4)_,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5)此情可待成追忆?_。(6)闻道有先后,_,如是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