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素质教育的机制是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526270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施素质教育的机制是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实施素质教育的机制是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实施素质教育的机制是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施素质教育的机制是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 在讲这个问题之前,先告诉大家一个令人痛心的消息:160元夺去了一个小学生的生命。某村委会决定,为提高小学升学率,实行考试不及格的要罚款的制度。一个学生因缴不出160元罚款,被拒绝参加第二次考试,结果,喝农药自杀了。这是片面用考试分数、用升学率评价学校结下的又一恶果。血的教训再一次呼唤高考制度的改革,呼唤高考多样化,同时也呼唤基础教育阶段要建立自身的科学的评价制度。要下决心进行探索,不搞出一套科学的、正确的、完善的办法来,实施素质教育还会遇到严重障碍。实施素质教育要有一个正确的教育思想,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套好教材,还要有一个适合素质教育需要的科学的评价制度。一个可喜的现象是,湖南汨罗市,上海南市区、嘉定区,广东广州市,江苏江阴市等地在建立素质教育的评价制度方面已经进行了很有意义的探索,已经有了初步成果。根据完善办学条件,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和使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确定评价项目,在评介中增加了音、体、美、劳方面的权重,增强了外部环境的权重,使之能形成一定的导向机制,这种探索是十分可贵的。特别是汨罗市还有一个对党政干部评价的制度,非常好,汨罗市委组织部、市教委、市督导室三家发文:评价乡镇、村的党政干部政绩时,按教育地位、办学条件、教育投入、尊师重教等方面来评分。这些经验都很好,今后要逐步建立一批实验县,每个省、市、自治区都要抓12个点,作为素质教育实验点,包括建立素质教育评价制度,积极开展试验。以后要定期召开研讨会,交流这方面的经验。“九五”期间,连续抓五年,素质教育的评价制度就会由无到有,由不完备到比较完备,并形成一门重要的学科。(本文为柳斌同志1996年6月27日在全国的构建督导评估机制,推动实施素质教育汨罗研讨会上的讲话节录)实施“六优工程”推进素质教育 一、优化教育思想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首要前提。二、优化教育环境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这要求加快学校布局调整并建立区域推进机制,将素质教育纳入所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三、优化招生制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四、优化教学过程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五、优化评价体系(包括对学校、学生及校长、教师的评价的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六、优化师资队伍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坚实基础。试论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换 改”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是近年来国内教育理论界热烈讨论的问题。实践中,在普通教育领域内,也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实验。要“应试”为“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之必然。然而,怎样认识与完成这种基础教育职能的转换,需要进行认真的分析与研究。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教育事业也得到恢复和振兴,并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发展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新型人才。重视科技、人才与教育,已成为社会的主流。追求知识、渴望成才,成了每个青少年学生的奋斗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促进基础建设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可是,由于社会变革时期,我国教育的特殊职能和作用,加上一些社会原因,也给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社会上的“文凭热”“学历主义”的思潮,将基础教育完全纳人升学的轨道,社会、家庭、学生视进高等院校为唯一的成才之路。这样,一方面加剧了高校的升学竞争,另一方面,其直接后果便是基础教育中“片面追求升学率”错误倾向的出现,造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侨”的局面。从心理上给教师以及学生带来巨大压力。基础教育变成升学教育,普通中学变成了“升学工厂”,它不仅阻碍了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实现,也损害了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在升学教育的指挥棒下,过早专业化与片面发展,造成了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上的严重缺陷。改革势在必行。1991年李鹏总理在“八五计划和十还规划纲要的报告”中指出“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素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要提高全民族素质,教育是基础,是关键。因此,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改“升学工厂”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基地,成为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步骤。这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二人的素质具有两种内涵,一是素质的生物性,它是个人与生俱有的解剖生理特点。也叫作遗传素质;另一则是素质的社会性,它包括人的个性心理品质与知识能力结构两个后面,后映着人类物质与精神文化的历史积淀中的基本结构与要求。两者之中,人的生物素质成为个人发展的物质前提,而社会素质则为人的发展提供知识和观念上的规范和指导。两者从内外两个层次构成了人的整体素质。由此,可以将素质教育定义为: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依照教章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通过青少年自身主动积极的实践活动,培养起青少年以生物素质为基础的合理的整体素质结构的教育。素质教育既包括对青少年生理、心理,也包括知识与道德智力与能力等素质的培养,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概念。素质教育的提出并非偶然。它是现代社会发展向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素质的社会性,决定了它必然反映一定社会的基本要求,这种要求也是素质教育产生的重要动因。人类社会历史文化的每一进步都会不断给人的素质发展提出新的要求,这种要求又必然通过教育这一有效途径而得以实施。因此,实施素质教育便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另一方面,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教育提出了这一要求。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页,人民出版社)。学校教育的过程,其实质便是完成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既包括科学文化的个体社会化,也包括思想品质的个体社会化。处在身心迅速成长期中的青少年,能否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有效地完成上述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在有限的期空范围内高效地掌握人类几千年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实施何种教育。三提出素质教育,是对基础教育进行改革的迫切呼唤。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它不仅会给基础教育的原有观念带来深刻的变化,也给基础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不仅会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起学生合理的素质结构,改变片面的人才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也将促进教育目的与社会需要的统一,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首先,要明确教育目的,树立素质教育观念。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1986年我国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在一段时期内,在对教育目的的认识上产生了严重背离的现象,与片面追求升学率相联系的应试教育成了目前基础教育中的主要模式。这种教育模式不仅使学校在办学方向上出现了偏离,也使多数学生在身心发展上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尽管几年来,教育领域内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办学思想进行了严厉批评,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然而其收效甚微,其根本原因在于,在教育观念上没有实质性的突破,而将思想集中于诸如智能素质、创新意识、科技精神、经济观念等单一素质与观念的改变。素质教育的提出,克服了这种缺陷,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带来教育观念的改变,也带来人才观念的更新。素质教育以发展人的全面素质,建立合理的人才素质结构作为核心和基础,它将促使人们对于基础教育职能的更加清楚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完成基础教育任务。其次,冲破旧思想,建立以素质发展为核心的学校教育评价体系。片面追求升学率这一现象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它是我国教育发展特定阶段的特殊产物。这一点,可以从对其产生的原因的分析中看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对教育的过高过热的期望值以及片面的人才观念。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然而由于历次政治运动的干扰,给学校工作造成严重破坏。特别是十年“文革”更使教育完全成为政治运动的工具。粉碎“四人帮”以来,教育百废待兴,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使我们看看了我国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技术上的巨大差距,看到了我国教育落后的严重局面;重视教育、振兴科技,便成为国人的共识。学校教育便在这样的背景下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全社会逐渐形成一种以追求高学历的社会心态和价值取向。学校被视为培养人才的唯一途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又沉渣泛起,成为许多人的普遍心态。这一切将基础教育纳入了一个错误的轨道。一方面,社会将基础教育简单地看作升学教育,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包括社会舆论也以升学率的高低来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提高升学率也就自然成了学校办学、教师工作的唯一目标。在这样的外围条件下,学校办学方向的偏离,也就不足为怪了。不可否认,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短短十年多,基础教育为高等学校输送了大批合格人才,然而它相对于整个基础教育培养的沉重而言毕竟是少数。为了少数而毁了多数,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性不言自明。其次,我国人口多,就业机会相对少,而高校在就职上的优越性就成为吸引学生为之奋斗的诱人条件。学生、家长将升入高校作为谋了铁饭碗和优越生活条件的重要跳板。我国高等学校存在的“官本位”,以及在分配制度上的统分统包,都成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内部心理动因。由此可见,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要从学校内部进行改革,也要从社会的角度来考察形成偏向的深刻的历史背景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要科学认识教育对社会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改变基础教育的单一结构,形成科学的人才观。同时,要切实改变现有的对基础教育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建立起符合教育规律,体现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评价体系,使学校质量的评价建立在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以促使学校双重职能的发挥。第三,加快基础教育改革,建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素质教育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的工程,要完成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换,必须对基础教育进行全面改革。这种改革涉及到基础教育的诸方面。如教育体制、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管理、教育评价等方面。针对目前的实际,除了加强教育目标管理,确立科学系统的教育评价体系之外,基础教育的中心任务便是建立一套以素质教育发展为中心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现行中小学课程体系,是我国特定的发展阶段,为适应升学为主的课程体系,其内容已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对人所提出的要求。它集中表现在内容单一,以单纯的知识传授为主,缺乏知识性。建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就是要在基础教育中,自始至终贯彻对学生素质的教育,促使学生素质全面协调地发展。素质的特性决定了素质教育应该包括学生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不仅涉及学生的身体,也包括学生的心理品质与知识智能结构。以学生的遗传素质为基础,在学校教育中,培养起学生稳定的心理品质和积极的情感素质,促使学生的智力与体力的充分和自由的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也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人才的必由途径。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得考虑知识的全面性、基础性和系统性。学生的素质发展是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发展过程,基础教育应充分考虑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扭转学生学习单一化、片面化的倾向。其次,要重视对学生情感因素的培养,控制课程中的潜在因素,发挥隐形课程的作用。在学科内容的选择上、在教学方法上,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再次,便是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将教育同生产劳动密切结合。这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的唯一途径,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根本方法。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发展不均衡。因此,基础教育应根据不同的要求和需要,调整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材体系,充分联系实际,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一方面巩固学生的知识,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以利于学生的对未来生活的适应,更好地完成基础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大批的全面发展的劳动者的职能。综上所述,实施素质教育,转变基础教育职能。既是一个理论性很强的问题,也是一个教育实践中所面临的迫切问题。如何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将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研究。试论情感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作为政治课教师,也应顺应潮流,使思想政治课教学从过去只注重理论灌输的应试教育转变到以突出人的主体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上来。情感在素质教育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中居于重要位置,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力图从情感的本质、特征等入手,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对情感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谈一点自己粗浅的认识,以期同行指正。一、情感的本质及其特征情感是人的心理状态,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的一种反映。我们知道,人的需要是多层次、多水平、不断发展变化的。有的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相联系,有的则没有多大的关系。因此,光有客观事物的作用,尚不足以激起情感,只有当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处在一定的关系中,才能使情感产生;同人的需要毫无关系的事物,人们对它是无所谓情感的。一般说来,凡是与人的需要相符合,并能使人得到满足的事物,人们就对它产生肯定、积极的态度,因而相应地产生肯定的、积极的情感,如满意、愉快、喜爱等。反之,凡是与人的需要不相符合、不能使人得到满足的事物,人们就会对它产生否定的、消极的情感,如不满意、悲哀、厌恶等。人的情感具有许多有别于其他心理活动的特征,最重要的特征是:第一,情感的两极性。人的任何一种情感都可以找到另外一种和它在性质上恰好相反的情感。如,满意与不满意、欢乐与悲伤、热爱与憎恨等,这就是情感的两极性。第二,情感的情境性。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例如,在具有快乐气氛的情境中,一个人就会产生快乐感;在具有悲哀气氛的情境中,一个人就会产生悲哀感,这就是情感的情境性。因此,触“境”往往能生“情”。第三,情感的感染性。人的情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感染别人,使他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感;同样,别人的情感也可以感染自己,使自己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感,这就是情感的感染性。感染性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情感共鸣。二、思想政治课教学运用情感的必要性情感是教学艺术魅力形成的关键因素。没有真挚、强烈的感情,是不可能把课上得成功的。纵观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不难发现:有的教师上课,课堂活跃热烈,学生精神焕发;有的教师上课,课堂冷冷清清,学生无精打采。为什么同样的学生,不同的教师上课,学生学习情绪会迥然不同呢?这就是教师是否重视利用情感因素进行教学的结果。究其原因来讲,则是一些政治教师对政治课教学中是否存在着情感教育的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认为:政治课的威力来源于理论本身,只要依靠理性认识的优势,发挥逻辑推导的力量,就能达到发展智力,提高思想觉悟的目的。相反,在情感等非智力因素上做文章,会冲淡政治课的理性色彩,降低认识水平。实际上,一堂好的思想政治课,不但是充分的说理课,也是充沛的情感表达课。在教学中,教师应有饱满的政治热情,通过富有感情的表达和各种艺术手段,把课文内所包含的“情”,深刻地传递给学生。也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双方的共鸣,使授课情理交融、相得益彰,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之所以必要,这是因为:第一,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教学中必须要有情中学德育大纲指出:“思想政治课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观点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武装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新颁布的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由此可见,思想政治课既不是单纯的理论知识课,不能与一般的文化知识课等同,也不是单纯的思想品德课,不能与日常的思想品德教育等同,它是一门德育与智育相统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教育的课程。因此,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做育人工作。人们知道,做一名好教师难,做一名好思想政治课教师更难。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育人是比教书更难。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其主要工作恰恰是育人,即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必须借助于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等情感,从而达到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完成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育人的任务。第二,思想政治课课程自身的内容决定了教学离不开情从整个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看,无论是初中的公民意识教育、社会发展史、社会主义建设常识,还是高中的经济学、哲学、政治学常识,都渗透着强烈的思想情感,如初一的“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以祖国利益为重”、“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等,充满着深厚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再比如经济学中马克思主义关于剩余价值的学说,它不仅揭露了资本家对工人血淋淋的剥削,而且包含着革命导师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无比仇恨和对工人阶级的深深同情。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这种浓厚的感情色彩和感情倾向,说明了政治课教师讲课不仅要把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应该把内容本身所具有的阶级感情移植给学生,使学生从教师的情感流露中感受到应该拥护什么,反对什么;赞扬什么,鄙视什么;表彰什么,批评什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会教学内容的思想内涵,保证教学效果。也只有当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又获得情感上的体验,才能产生追求真理、实践真理的强烈愿望,政治课也才有生命力。第三,教育对象的特点决定了教学必须要有情当代的中学生,见识比较广,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他们的感情也比较丰富。另一方面,由于青年人经验不足,他们情感的稳定性和深刻性不强,往往易冲动或激动。这些特点对政治课的教学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教育对象情感的丰富和对情感的需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动之以情以满足学生对情感的渴望,使教学不仅是师生间追求真理的同频共振,而且也是情绪生活的情感共鸣。另一方面,学生情感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又使教师最容易从情感上找到教育的切入点。因此,只要教师始终把情感的传递作为教学的重要因素,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学生稳定的、高尚的情感就会逐步建立起来。可见,教学内容的进展和师生感情的交流是不可分的,是水乳交融的,学生最忌政治课教师高喊政治口号、毫无表情地空洞说教。此外,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与其他学科相比,在教学目的上,不仅要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如数学课人们不会怀疑1+l是否等于2,但是,思想政治课讲到为人民服务这一现实问题,讲到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这一未来的问题时,情形就大不一样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入情感,并把它与科学性结合起来,以影响学生的情感,从而使师生心灵呼应、情感共鸣,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浓厚的兴越,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信念。三、情感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情感所起的作用,比单纯理智所抱的信念,或由于畏惧惩罚而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习惯,都要强有力得多”。这说明情感在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心理学也揭示出;情感是心理之“车”的发动机和能源,离开了人的情感,教师讲不好课,学生学习的心理之“车”也不能驰骋。情感的这种动力功能虽然如此重要,但常常会被人们忘却。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德格兰所说:当我们的教育完全是一种智力或认知经验时,我们常常相信情绪和情感在课堂里是不占位置的,但是现在占压倒优势的迹象是生活中的感情方面情绪和情感不能被排除。同样,当思想政治课只是被看作升学考试拿分的工具时,人们是来不及也不可能去研究教学中情感因素的作用的。在思想政治课“三位一体”(即传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教学任务重新被强调,1994年以来新的高考制度(理科学生高考不考政治)的实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开始实质性进展的时候,运用情感进行教学的作用就更加显示出来了。第一,情感能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兴趣是人们爱好某种活动或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倾向。这种倾向和一定的情感密切联系着,可以说,积极的情感是兴趣浓厚的增进剂。因为情感积极,能够增加兴趣的广泛性,使人接受刺激的来源增多,建立和沟通多种记忆的渠道,获得丰富的知识。情感积极,能够促进兴趣的深刻性,使学生变得全神贯注,主动克服多种记忆障碍,提高学习效率。情感积极,还能够保持兴趣的稳定性,使人们的记忆痕迹巩固持久,知识宝库日趋丰富。所以历代的教育家、科学家对兴趣与情感的关系都有许多深刻的论述。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超过责任感。”这些话不仅揭示了兴趣与情感的关系,而且也说明了教学中重视情感,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如一位教师在上初一政治“伟大的祖国”时,首先挂上彩色大幅“祖国地形图”,并让学生欣赏歌曲我的祖国,聆听这优美深情的歌声,学生一下子显得精神振奋,有的随声轻唱起来。之后,教师指着地图充满深情地讲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上下五千年漫长的华夏文明,有纵横万里辽阔的神州大地,巍巍群山,滚滚江河,加上像翠玉,像珍珠一样的湖泊,装点着祖国锦绣大地,壮丽的自然风光映出了祖国母亲秀美的丰姿。学生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深化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样的讲述,使学生产生了良好的心境,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位教师在讲“祖国贫穷受辱,人民备受奴役”时,伴随悲壮的音乐,以演讲的形式概述了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特别讲了圆明园的劫难和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然后又让学生听了歌曲松花江上,学生一个个表情严肃,热泪盈眶,爱国之情油然而生,深刻体会到没有祖国的独立富强,就没有个人的一切。实践证明,在许多情况下,利用情感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启动学生积极思维,促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政治课的学习之中。第二,利用情感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任务之一。科学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科学知识,能力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思想政治课中的科学知识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知识。它具有理论性、概括性强的特点,这对中学生来说较抽象难懂,有一定难度,如:“商品”、“货币”、“物质”等概念。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呢?实践证明,利用情感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这是因为:人的认识是一个有多种成份参与的复杂过程,在这中间,情感作为主体非理性因素的一个方面和主体的理性因素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不能把认识过程仅仅归为理性思维的过程,应该看到情感在人的认识过程中有着重大的作用,它对人的认识活动起鼓动和激发作用。首先,情感是认识活动的直接动力,是认识活动的契机。恩格斯说:“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有意识的、经过思考和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因此,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并不是无动于衷、麻木不仁的,而是要受特定的情感支配的。没有认识活动之前的情感激化和渲染,就谈不上认识活动的开展。其次,情感在认识过程中还起催化剂的作用。人们在认识活动中并非一帆风顺的、直线型的,时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须走许多弯路。那么,靠什么来支撑认识主体在认识过程中顽强地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认识目的?只有靠情感意志。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科学热情、在科学境遇中情绪低落、意志颓废的人会有什么建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也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在政治课教学中,就应该充分利用情感的这种动力和催化作用,在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培育学生饱满的政治热情的基础上,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智力的目的。第三,利用情感进行教学,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就是要教育学生坚决拥护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而献身,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这既是思想政治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主要特征,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标和落脚点。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不仅要讲清热爱党和社会主义的道理,而且要激发学生热爱党和社会主义的情感;不仅要使学生懂得共产主义的一些基础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为实现共产主义而献身的高尚情感,从而达到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的目的。因此,利用情感进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如,一位政治课教师,在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时,他不仅列举了大量的新旧中国、中美两国不同时期的事实材料、图表进行论证,同时还深情的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我家今昔对比”像片展示给学生看,最后还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是一个渐进过程,还需要我们作出应有的贡献,需要我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勤奋学习。教师教学中的真情实感,深深地感染着学生,不仅提高了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认识,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纷纷表示要勤奋学习,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可见,利用情感的作用组织和进行教学,以情动人,“在通情”中“达理”,能使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水平得以提高。总之,“人非草木,敦能无情”,只要我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重视情感因素,以情达理,以情育情,就必然会带来学生学习政治课的激情,更好地完成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增强其吸引力和生命力,提高教学质量,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世纪之交的文化反思:教育怎么了? 教育几乎是与人类同步诞生和发展的。借助文字和学校的问世,教育从与人类日常生活与生产劳动合一的“无教育”时代进入精英教育时代,又借助夸美纽斯首创的“班级授课制”的广泛推行,教育得以逐步普及,在传播人类文化与塑造人类精神方面发挥了集成、速效、持久的巨大作用。在当今的世纪之交,伴随人类对自己以及对自己的创造成果文化的反思,教育既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切关注,同时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诘难,以至于人们不禁要问:教育怎么了?自从有人类历史以来,教育一直发挥着向人类传授生存技能与提升人类精神价值的双重任务,它不仅要教会人们去改变内在世界(自找),它不仅要按照现实存在的物质世界这一外在价值尺度教育人,同时还要以自由理想的心灵世界这一内在价值尺度完善人,然后在两者之间寻求和谐的统一和发展。前者实现的是一种外在的、有限的目的,后者实现的是一种内在的、无限的目的,用中国传统的术语来表示:前者是“器”,后者是“道”;前者是“用”,后者是“体”;前者是“末”,后者是“本”。教育的终极使命是从“器”指向“道”,从“用”指向“体”,从“末”指向“本”,从教会人类生存技能指向提升人类的精神价值。然而,反思当今教育,恰恰是重在教育外在的、有限的目的,而忽视了其内在的无限的目的,导致两者从和谐统一走向分裂,这实质上是舍“道”求“器”,舍“体”求“用”,舍“本”求“末”,也就是说,人类创造了教育,而教育却偏离了人类内在的无限的目的,偏离了人类不断追求精神完善的终极价值。因此,世纪之交人类自身的危机,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教育的危机,教育的危机又反过来进一步加重了人类自身的危机。面对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与人类自身的精神萎缩的危机,人们纷纷反省教育,忧虑、感叹,甚至惊呼,也许是出于世纪末的过分敏感,而且将此完全归咎于教育也并不公平,但其中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文化反思与批判精神,却无疑在教育界内产生了一种巨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实际上,目前广泛普及于全国的现代教育思想大讨论,已将讨论与反思的视域伸向教育的各个方面,从教育的本质观,到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管理体制等等,其中存在的弊端大体可用以下几句话来概括:过强的功利主义,过窄的专业结构,过旧的教学体系,过死的管理体制,过弱的人文素质。因此,针对这些弊端的教育改革也应全方位地展开,任何小打小闹、修修补补都是无济于事的,但归根到底,最首要的仍然是如何从教育的双重目的分裂重新走向和谐统一,教育之“道”,教育之“体”、教育之“本”的重新确立,是一切教育改革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尤其在当今日趋全球化、信息化的高科技时代,发达国家出现的“经济动物”、“科技奴隶”、“智能强盗”的事实已向我们敲起了警钟,在国内,类似西方的危机也已出现,而且相当严重。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说,世纪之交对于教育的文化反思还刚刚开始,在反思中难免会出现对当今教育的诘难、批判甚至否定,但从这些诘难、批判乃至否定的意见中,我们即可以藉此找到教育问题的症结所在以及改革方向。适应社会需要,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基础人才 教育是人类社会的特有活动,它是通过培养人来为社会服务的。但社会本身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在不断发展着,对人才的素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对教育提出新的挑战。因此,教育必须不断调整自身的结构以及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特别是需要培养合格加特长的人才,以适应社会的变化。教育具有超前性,今天的初中学生经过六到十年的学习,将生活在未来的社会中,成为建设祖国的生力军。因此,我们的学校教育必须考虑未来社会的需要,为学生将来参与未来生活做准备。21世纪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人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祖国,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追求新知,善于独立思考,应变能力强,富于创造性。我们的初中教育必须根据这些要求,不断改革,探索培养具有上述素质的人才的途径。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而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打好素质基础的关键时期,因此,初中教育必须从基础性出发,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基础。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桃源中学从1992年起,确立了“培养主动适应未来社会的基础人才”的研究课题。课题的宗旨是“四个为了”:为了学生的将来,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都有扎实的基础,为了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有用之才。课题的主要目标是打好学生的“五个基础”:良好思想品德的基础、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基础、终身发展的基础、自我管理的基础、特长的基础。具体来说,我们桃源中学的学生要具备如下一些素质:具有高度的道德水准及对国家、人类的责任感,具有积极开拓、求实创新的精神;对科学、真理执着地追求,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具有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协作、交往、活动能力;善于自我评价、自我激励;有鲜明的个性及特长。瞄准培养目标,我们主要采取的措施是:重视校风建设,改善育人环境,实行因材施教,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一、建设良好校风,奠定道德基础校风之于学校,犹如灵魂之于人体,是一所学校办学特色和个性的集中反映,是一所学校所特有的、传统的、主导的行为规范、习惯风尚和心理环境。校风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主要者有二:一是导向功能,通过心理上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引导校园主体的道德发展方向;二是规范功能,校风的形成会造成一种道德气氛和无形压力,迫使生活于其间的人们不得不尽快消除自身道德现状与环境的反差,从而对人们的道德品质的养成和发展方向产生一种规范作用。校风是多层次的,有学生的学风、教师的教风等组成,我们从建设良好的学风、教风入手,来构建和谐、文明、求真、创新的校风,从而奠定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1.严格要求,强化训练,培植勤奋好学、求实奋进的学风一是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心理学认为,目标不仅能对学生的行为起导向、约束作用,而且能激励学生朝既定目标奋进,因此,我们首先制订行为养成目标,拟订了学生一日常规、班级卫生制度、文明宿舍评比制度等10多项制度,从各个不同角度对学生在校的行为提出目标、要求。其次,从严训练,讲究实效。针对农村学生的实际,降低起点,从最基本的行为习惯抓起,并且抓关键,抓难点,把教室卫生、宿舍纪律、食堂秩序等作为重点,抓严、抓细、抓实,加强检查。第三,注重内化,养成素质。通过树立典型、情感诱导、反复训练等方法,把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变成学生的自我要求,最终成为一种素质。二是夯实双基,养成勤奋、务实的学习习惯。首先,摸清底细,着眼于“早”。初一新生入学就摸清他们的知识底细、能力底细和学习方法底细,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抓好中小衔接,查漏补缺,使新生很快适应初中的学习。其次,扎实训练,着眼于“实”。一方面我们改革教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对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提出具体要求,加强学法指导,变“学会”为“会学”。第三,严谨细致,着眼于“细”。引导师生明确这么一个道理:科学文化知识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必须严谨细致地教与学。要求教师抓好质量检查,做到课课清、节节清、段段清。要求学生及时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并能进行自我调整、矫正。此外,我们变封闭式教育为开放式教育,组织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充分利用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使勤奋、守纪、求实、进取的学风初步形成。2.领导垂范,培植严谨、务实的教风,带动学风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实现教育目标的主导力量。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往往被学生视为智慧的化身、行为的楷模,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教风影响着学风,因此,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通过培植良好的教风来带动学风,促使学生养成优良的品德基础显得至关重要。我们的做法如下:一是加强师德教育。引导教师学习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敬业奉献精神,学习顾冷沅、任小艾等致力于教改的先进经验,还把本校工作认真、成绩突出、师德高尚的教师树为“带头人”,宣传他们的事绩,要求教师学习。这样,产生了极大的激励作用,乐教、爱校在我校蔚然成风。二是领导以身作则。“要求教师做到的,领导首先要做到;不要求教师做到的,领导也应该做到”,已成为我校领导的座右铭。在我们桃源中学,吃苦受累是领导的“特权”。一年四季,寒往暑来,早到校、晚离校的总是几位校长。领导还做到“三坚持”:坚持上主课,坚持上毕业班的课,坚持享乐在后。领导的模范行动是无声的命令,教师们看在眼里,服在心里,从教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三是注重情感激励。“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们尊重、信任教师,把他们视为学校工作的主体,让教师参与到学校管理中,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把他们推上重要的岗位;我们十分关心教师,多为他们办实事,解决住房、子女入托等问题,同时,生日、婚嫁时送上一份贺礼,困难时给一点补助,使教师感受到学校的温暖,爱校如家。四是构筑竞争机制。有竞争才有活力,才有动力,因此,我们进行“五制”改革,建立“五超一奖”的奖励制度,并创设公平竞争的条件,使教师人人不服输,个个争上游,同时,采用简报的形式及早把教师取得的成绩向社会各界宣布,告慰教师,激励教师,推动竞争。这些措施,促使形成奋发向上、严谨务实的教风,并带动了学风,进而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不仅打好了品德基础,而且学习的潜能也得以开发。二、优化校园环境,营造育人氛围环境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各种可能性。学校环境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对教师的工作也有重大的影响,起着导向、教化、陶冶等作用。因此,学校必须重视环境的创设,为师生的教与学,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学校的环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态环境,二是精神环境。我们桃源中学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去优化校园环境,创设育人氛围。1.优化物态环境,增强校园魁力学校的物态环境是校舍建设、场地设备、花草树木等多个方面的综合体,如果学校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安静、幽雅、舒适、卫生的校园,就能使师生在心理上获得一种赏心悦目的精神享受,教与学的情绪高涨。因此,我们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扩大了校园,新建了教学楼、运动场。在操场一侧,专门辟出一方空地,铺设草坪,堆砌假山,栽种花木;在教学楼之间也栽上冬青、雪松、月季等花木,并加强管理。初步实现了校园的绿化、香化、果化、净化。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教室无纸屑,课桌无墨迹,走廊无痰痕,操场无果壳。学校环境优美,加上离镇区较远,十分幽静,被称为一方读书的好地方。2.优化精神环境,增强教育效力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学校传统、人际关系、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综合体。良好的精神环境能使人身心愉悦,朝气蓬勃;学生专心读书,乐而忘返;教师潜心教书,乐而不疲(1)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领导与教师、领导与学生等是学校中主要的五种交往,其中最重要的是师生交往。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才会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倡导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尊重、互相关怀、互相理解的新型关系。要求教师在教育中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要求学生尊重教师,爱戴老师。每学期我们都要组织全校性或班级为单位的师生联欢活动,开展“我为老师做一件好事”、“听听学生的心里话”等活动,促进师生间的交流,沟通师生情感。其次,我们还努力培养同学之间和睦团结、互助互爱的情谊,引导学生既互相竞争,又团结协作。(2)建立健康的校园文化文化氛围对人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尤其是学校这一教书育人的阵地,文化气氛对学生的情操、性格的陶冶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努力创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励学生勤奋努力,求实进取。教室里,我们除定期出黑板报外,还设置了读报角、学习园地,左右墙壁上贴着古今中外名人名言。校园里,我们开辟了艺术画廊、科学园地,在教学楼的走廊里张挂着科学家、文学家的画像,使校园成为“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3)锤炼校园精神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同样,一所学校也必须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我们学校是一所地道的农村初中,学生多为农家子弟,教师也多为农家出身。据此,我们倡导并努力造就诚朴、刻苦的校园精神。全校教师以身示范,辛勤地耕耘在校园里,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所以,我校的学生在学习上也特别能吃苦,专心致志地刻苦学习。三、重视因材施教,着力发展特长我们知道,学生有心理特点,生理特点,知识结构基本相同的一面,也有性格、爱好、禀赋、个性差异的一面。运用大一统的观点,只注意统一性,不注意差异性,无论是对个体的发展,还是对适应社会需要,都是不利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既面向全体学生,努力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同时,确立因材施教的思想,对学生分层要求,分类指导,培养特长学生。1.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我们提出“办好每一个班级,教好每一个学生”的口号,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注重差生的转化,要求教师确立“转化一个差生与培养一个优等生同样光荣”的意识,在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认真研究,不断探索,分析差生心理,有的放矢地进行疏导和转化,使每个学生扬起希望的风帆,并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2.培育壮苗,发展学生特长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由于数学一科掉队,导致多科成绩全面下降;也有的学生由于对数学学习有了兴趣,带动了其他各门功课的学习。数学学科在初中各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以数学壮苗的培养为突破口,培养特长学生。一是激发动机,提高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我们利用黑板报、宣传橱窗向学生宣传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并改革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二是发现壮苗,建立档案。要培养特长学生,首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发展潜能,发现“材”之所长,“长”之所在。我们通过观察,举办兴趣小组等方式,促使学生的数学特长及早显露,及早发现“苗子”,并建立“壮苗”档案,跟踪记载“壮苗”特长发展情况。三是组织集训,培育壮苗。发现了数学壮苗后,我们便组成数学提高班集训,配备有经验的老师进行辅导,还聘请省、市的教研员、大学的数学专家来校开设讲座,并定期组织全校性的数学竞赛,积极参加市、省乃至全国的数学竞赛,如奥赛、华杯赛等,使一批批壮苗脱颖而出。由于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数学特长学生不断涌现,在市、省、全国级比赛中屡屡获奖。同时,数学学科的突破也迁移到其他学科,涌现了一批特长学生。近四年中,我校学生获国家级数学竞赛一等奖有7人次,二等奖12人次,三等奖10人次;省一、二、三等奖40人次。在物理、化学竞赛中,学生获全国一、二、三等奖的有11人次,省级14人次。1994年,周建松同学荣获了宋庆龄奖学金,有2人被清华大学、北师大附中录取,有18人被苏高中国际班录取。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全面提高,1992年至1994年连续三年中考的跟踪合格率、优秀率、平均总分均居吴江市第一。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已连续三年体育达标率超过95,近视率低于 5。多年来,我校无一人违法犯罪。在19911994年中连续被评为“文明单位”、“德育先进集体”,1994年,荣获市教育局颁发的“教书育人,创造一流”的锦旗和吴江市委、市政府的“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办学成绩显著”的特别嘉奖,还被评为省德育先进学校。三谈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 国家教委副主任 柳 斌素质教育是在80 年代中期开始提出,近几年得到广泛认同,从而引起大家重视和积极探索的。1985年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央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在决定中,提出了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问题,而且把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当作关系民族素质提高,国家兴旺的一件大事。为什么决定会提出这个问题?至少是三个方面的需要:一是迎接21世纪经济和科技挑战的需要。从1985年到现在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央多高国民素质。思考和探索如何提高国民素质问题,是教育工作者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在这种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中,很自然地提出了教育应转到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很自然地会要求实施素质教育。所以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社会发展、教育工作本身的发展提出的任务,是社会实践和教育实践过程中提出的课题。事实上,一些地方已经自觉地对素质教育进行了探索、实践。首先是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校长、教师进行了探索、实践,最后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其“实施意见”中作为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文件,确定了基础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素质教育这个问题首先是一个实践问题,不是理论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大量的教育实践,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经验,然后上升到理论的高度,逐步形成素质教育的理论体系。然后反过来指导素质教育实践。素质教育以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为目标,以促进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这样的目标、宗旨是大家都赞成的。向这个目标努力、前进,没有什么盲目性。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宗旨,有理论问题,也有实践问题。从目前来讲,更多的是实践问题。要大胆探索,在探索中不断积累、丰富经验。在探索过程中,实践经验就会逐步上升为理论。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是教育思想要有一个大转变,实施素质教育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说难难在统一认识、统一思想上。如果思想认识统一了就不难。要把我们的认识统一到中央的文件上来,统一到教育的法律、法规上来。针对“应试教育”单纯地看重为数,看重智育,使德育、体育、美育处于薄弱地位,总是频繁地统考、统测,搞分数排队,教得呆板,统得太死的那一套做法,转变教育思想应着重提出两方面:以德育人是大根本;因材施教乃总法则。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教育实践。没有家长、教师、职工、干部乃至整个社会教育思想的转变,就不会有真正的国民素质教育。下面就转变教育思想问题谈以下几点看法:(一)以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为目标。我国的基础教育在建国前是对少数人进行的教育(建国前小学入学率最高的1946年,入学率是20左右,80左右的适龄儿童不能入学,在校生只有2368万人)。建国后,中小学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虽然逐步提高(小学“文革”前的1963年入学率只达57。1965年达847,1986 年实施义务教育时达964),小学基本普及入学率984,但初中入学率并不高,前几年是50左右,近两年才达70左右,升高中的比例更少,升大学的则为6左右。除小学基本普及,可以说是面向全体国民的教育外(差两个百分点,一年 40万人左右),初中、高中只是面向部分国民的教育,大学仍是面向少数人的教育。正因为几十年来的这样一种情况,因此,高一级的学极总是以分数为标准从低一级学校选拔部分学生甚至是少数学生入学;低一级学校则总是以向高一级学校输送部分新生服务为目的。如果说就业不充分,就业制度不完善是“应试教育”的社会原因的话,那么这种几十年不断强化的选拔升学机制,就是“应试教育”的教育自身内部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教师、职工、干部对于教育的普及意识很薄弱,对存在许多弊端的“应试教育”已习惯于接受,而对普及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却缺乏共识。所以,当前面向全体的问题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为第一个义务教育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的贺立斯曼恩指出:“估量科学和文化造福于一个社会,不应过多地着眼于这个社会拥有少数掌握大量高深知识的人,而应着眼于广大人民掌握足够的知识。”毛主席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许多事实说明了这个道理。日本、新加坡等许多国家的经济发达,国民富裕,根本的原因并不在于他们拥有多少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而是由于他们拥有高素质的国民。我国1986年实施义务教育,基本要求是三条:1、适龄儿童、少年普遍入学;2学满九年;3、政府行为,强制推行。所以全社会都要牢固树立以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普及教育观念。义条教育阶段,政府要办好每一所学校,学校要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当前,1政府要下力气缩小好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的差距,从投入、师资、领导干部力量配备等方面向薄弱校倾斜,尤其是要通过建立校际之间的校长和教师的交流或轮换制度,以迅速提高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这项工作应在三至五年内见到明显成效。现在仍然要重申:小学、初中阶段不搞重点学校,不搞重点班,不搞快慢班。要把校际之间的差距缩小,使得就近入学能为广大群众接受。2、学校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在热情关心和大力帮助“后进生”方面下功夫,力求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因材施教,加强个别教学,是教育好每一个学生的根本途径。不能偏爱一部分学生而漠视甚至歧视另一部分学生。以分画线,人为的把学生分成可以升学、可以造就和不能升学、不能造就两部分,是不科学的,也是不道德的,最终可能导致一部分学生受歧视,甚至导致“社会排斥”,因此应力求避免把学生分成“优生”和“差生”,而且要取消“差生”这种称谓。在不得以的情况下,使用“后进生”较好一些。我们应当认识到,在小学阶段(611岁或712岁),初中阶段(1114岁或1215岁),就确定一个学生是可以培养或不可以培养,是“差生”或“优秀生”为时过早。中国人对人的认识,总结一句很有名的话,叫“盖棺论定”,要到死了以后才能确定这个人到底怎么样。怎么能在十一二岁,十四五岁就把人看死了呢?应当说实际上并不存在所谓“差生”,存在的是单一、刻板、一刀切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是教育的非因材施教化,非个性化。在教育培养的目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