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二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单元练习1(新人教必修二)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8526237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单元练习1(新人教必修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单元练习1(新人教必修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单元练习1(新人教必修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2012年高一地理:必修二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单元练习1(新人教必修二)一、选择题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在改造环境和认识人地关系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提出后,引起了多学科的兴趣和研究,也从不同角度理解了可持续发展。据此回答以下2题。1巴伯在其经济、自然资源不足和发展一书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保护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该定义偏重可持续发展的()A生态属性 B社会属性C经济属性 D环境属性2下列属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范畴的是()A增加绿地面积B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C发展科技、减少并消除文盲D预防和治理污染读某地径流、水蚀统计图,回答以下2题。3该地()A雨水下渗逐年减少B地表破坏愈加严重C河流含沙量居高不下D植被逐年增加4产生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退耕还林 B退耕还湖C围湖造田 D毁林开荒2010年9月22日是“国际无车日”,北京、上海等许多城市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无车日”活动。据此完成以下2题。5近年来,拉动我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科技 B跨国公司C市场 D生产成本6“无车日”的目的是为了()A反对私家车,拒绝汽车B以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替代所有的机动车辆C节省能源,彻底改变我国目前能源短缺的状况D旨在通过“无车日”引导人们选择更节约的方式生存和发展谋求人地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人类的共识。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是当前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据此完成以下2题。7下列举措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A世界各国承担同等责任,共同保护地球B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C改变生产方式,寻求经济活动的利润最大化D制定全球统一目标和政策,以解决跨国界环境问题8关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正确的是()A农村环境问题以生态破坏为主,环境污染危害不大B农村经济落后,应先发展经济,再治理污染C发展经济需协调好与生态、社会的关系D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是治理污染最有效的措施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5,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完成以下2题。9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响应,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10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篮沙柳必须每隔以下3年平茬才能生长得更好,否则就会死亡。结合下图回答以下2题。11该造纸厂所在地的环境问题主要是()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C土地盐碱化 D环境污染12造纸产业链条()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B生产重点转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C植被遭更大规模的破坏D将一、二产业纳入有机循环之中读“某企业清洁生产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回答以下2题。13字母M表示的环节是()A产品包装运输 B产品使用回收C环境 D原材料加工14在清洁生产中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应()A从原材料开采环节评估B从产品生产过程评估C从产品废弃物处置情况评估D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全过程评估二、填空题15“生态家园富民计划”以农户为基本单位,以沼气建设为核心,结合改圈、改厕、改厨、改院、改水、改路和推广高效生态农业技术,在基本解决农村生活能源来源问题的同时,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在各类生态农业模式中,“四位一体”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将沼气池、猪舍、蔬菜栽培与日光温室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读我国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及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1)日光温室为沼气池、猪舍、蔬菜创造适宜的_、_条件;猪的呼吸、沼气燃烧为蔬菜提供_(气体),蔬菜的光合作用又为猪的生长提供_ (气体);猪的粪便进入沼气池,产生沼气,为农户提供_,还产出沼渣、沼液,为蔬菜生产提供_。(2)结构示意图中所显示的生产过程1和2中,_的环境效益最大。 (3)在我国农村,推广和实施各类生态农业模式的重要意义有哪些?16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层论坛指出,我国存在着一系列严重的生态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了巨大挑战,解决我国生态问题关键在生态文明观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2)地区沙漠化的人为原因是_。(3)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_,治理措施是_。(4)地区出现酸雨的原因是_,治理措施是_。(5)上述地区出现的问题说明了我国面临着深刻的_。从一定程度上说这一问题的产生是由于我国面临庞大的_和_所造成,这些都是促进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原因。答案一、选择题1C2C【解析】第6题,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三个系统,材料所给巴伯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侧重于经济属性。第7题,在社会可持续发展所研究的范畴中,最终目的是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发展科技、消除文盲属于此列;增加绿地面积,预防和治理污染属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范畴。而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属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范畴。3D4A【解析】注意图例表示的是减少率。减少率增大,说明生态环境好转。5C6D【解析】市场需求是拉动我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的主导因素。“无车日”的目的是引导人们选择更节约的方式生存和发展。7B 8C 9C10B11A12D【解析】第4题,沙柳属于旱生植物,该造纸厂所在地以沙柳为原料,故该地存在的环境问题应为土地沙漠化。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造纸产业链条把种植沙柳(第一产业)和造纸(第二产业)纳入了有机循环之中。13A 14D二、填空题15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态农业模式的掌握以及生态农业在我国推广和实施的意义,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应该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方面回答。答案:(1)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氧气燃料(能源)有机肥料(2)生产过程2(3)建立良性生态系统(或形成生态良性循环),达到农业生产过程清洁化和农产品无害化;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16解析:由于我国面临着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和深刻的环境危机,总结国内外的经验,我国的发展只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本题以我国面临的环境危机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我国各地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产生原因、治理措施的认识和对可持续发展重大措施的了解,从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答案:(1)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2)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垦殖,使植被遭到破坏(3)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对地面的侵蚀作用强烈植树种草(4)该地区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造成酸雨危害综合治理,回收利用或减少排放量(5)环境危机人口压力资源短缺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