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24508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湘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湘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某环保监测站取刚降下的雨水,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pH,数据如下 测定时间分钟1245pH4.84.64.54.54.5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雨水酸性逐渐减弱B . 雨水的酸性一段时间后趋于稳定C . 酸雨会腐蚀机械设备和建筑物D . 硫和氮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2. (2分)水的净化过程中,常用来除去异味的是( ) A . 活性炭B . 明矾C . 氯气D . 氯化铁3. (2分)一种新型材料C3N4的硬度比金刚石还大,可做切割工具。在C3N4中,C为+4价,则N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 +3B . +1C . -1D . -34. (2分)镓(Ga)是灰蓝色或银白色的金属,主要用于电子工业和通讯领域,是制取各种镓化合物半导体的原料。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镓元素的部分信息及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镓元素位于第四周期,其原子核外共有31个电子B . 镓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镓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C . 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1D . 氧化镓的化学式为Ga2O3 , 其中镓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5. (2分)(2016蒙城县一模)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6. (2分)图2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由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磷属于金属元素B . 磷的元素符号为PC . 磷原子的质子数为15D . 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7. (2分)图为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 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B .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C . 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D . 该装置可净化汽车尾气8. (2分)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碳和一氧化碳都有还原性B . 用煤火取暖时应注意室内通风,防止煤气中毒C . 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 .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9. (2分)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是我们倡导的生活方式。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其性质相同B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 .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是二氧化碳D . 可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的一氧化碳10. (2分)把某稀硫酸分为等体积的两份,放入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反应后金属都没有剩余产生H2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的活动性比乙强B . 甲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比乙小C . 反应消耗等质量的硫酸D . 反应消耗等质量的金属二、 简答题 (共1题;共6分)11. (6分)2016年10月,神州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成功。 (1)神州十一号飞船的“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_(填字母); A . 氮气B . 氧气C . 水蒸气D . 二氧化碳(2)铝锂合金是制造天宫二号的主要材料。图1是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_;图2中的四种粒子的化学性质与铝原子相似的是_(填字母,下同),它们表示的元素与铝元素同一周期的是_;工业上用电解熔融的方法冶炼铝,化学方程式为:2X 4Al + 3O2,则X的化学式为_。三、 综合题 (共4题;共29分)12. (7分)小王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图1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物质的名称是_,若经过操作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填写序号)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d接滤纸的烧杯内壁有脏物(2)操作应选用的装置是_(填序号),该过程主要是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震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_水操作应选用的装置是_(填序号),经过操作后,小刚重复上述实验,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 13. (4分)用A,B,C,D,E,F分别代表六种纯净物,它们的部分反应和转化关系如下图(“”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且省略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条件)。其中A、C、D是生活中常见的气体,A、D是氧化物,C是单质。E、B、F是固体单质,E为黑色,可用于冶金工业;B为紫红色;F为银白色,它是最常见的金属。问: (1)写出A、C的化学式:A_;C_; (2)写出FB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_; (3)写出D与E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14. (6分)许多物质燃烧都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王刚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定是化学变化,王刚和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 (1)【知识回顾】化学变化的本质是_。 (2)【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与假设】猜想1、都是化学变化;猜想2: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实验与分析】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火焰上,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_:手摸烧杯壁有_。(3)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_。 分析: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是_。(4)观察白炽灯(灯丝为钨丝) 通电前通电中通电后灯丝为银白色固体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有_感觉灯丝为银白色固体分析: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属于_【实验结论】猜想_(填“1”或“2”)正确15. (12分)为探究碳还原氧化铜的最佳实验条件,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的干燥混合物12.5g进行系列实验。【查阅资料】氧化铜(CuO)为黑色固体。碳还原氧化铜得到的铜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氧化亚铜;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Cu2O+ H2SO4 = CuSO4 + H2O + Cu【进行实验】实验1:取质量比1:11的木炭粉和氧化铜混合物1.3g,进行实验。实验2:取一定量的混合物,用12装置进行实验。【解释与结论】(1)配平化学方程式:_C+_CuO _Cu+ _CO2。 (2)实验12中,证明产生CO2的现象是_。 (3)实验1的目的是_。 (4)实验2的结论是_。 (5)【反思与评价】实验2没有进行质量比为1:14的实验,理由是_。(6)为检验24的红色固体中是否含Cu2O,所需试剂是_。 四、 计算题 (共1题;共5分)16. (5分)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反应容易进行,氢氧化钠本身并不被分解。先用6.4%的氢氧化钠溶液100克进行电解水实验,一段时间后,产生氢气2mol。被电解的水的质量为多少克(请列式计算)?_;电解后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 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 简答题 (共1题;共6分)11-1、11-2、三、 综合题 (共4题;共29分)12-1、12-2、12-3、13-1、13-2、13-3、14-1、14-2、14-3、14-4、15-1、15-2、15-3、15-4、15-5、15-6、四、 计算题 (共1题;共5分)1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