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期末复习练案:第2单元 第2节 《天气与气候》 第1课时(鲁教版必修一)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8523724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练案:第2单元 第2节 《天气与气候》 第1课时(鲁教版必修一)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练案:第2单元 第2节 《天气与气候》 第1课时(鲁教版必修一)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练案:第2单元 第2节 《天气与气候》 第1课时(鲁教版必修一)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学习目标】1、 了解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2、 理解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各层的特点及与人类的关系。3、 绘图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原理。【重难点】1、 各层的特点及与人类的关系。2、 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保温作用。 (第一课时)预习案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1低层大气的主要成分:_、少量的水汽和固体杂质。2干洁空气的成分及作用(1)_:含量最多,生物体内_的重要组成部分。(2)氧:维持_必需的物质。(3)二氧化碳: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调节_。(4)臭氧: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紫外线,被誉为“_”。3大气的垂直分层依据:大气垂直方向上的_、_和运动状况的差异。具体分层如下:垂直分层气温特点大气运动状况与人类联系_层随高度增加而_运动显著最为密切,天气现象复杂多变_层随高度增加而_运动为主适合飞机飞行_随高度增加先_后_有电离层,能反射_无线电波二、大气的受热过程1“太阳暖大地”:A_到达地面,地面吸引A而增温。2“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后放出B_(长波),大气强烈吸引B而增温。3“大气返大地”:C _把热量返还给地面,起到保温作用。课中案探究点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探究材料】据报道,俄罗斯2010年首艘货运飞船“进步号”,于2010年2月5日与国际空间站实现自动对接。国际空间站是迄今为止“人类最为昂贵的项目”,运行轨道高度为397千米。1飞船“进步号”穿过的大气圈是由哪些物质组成?2地球大气从地面向上可延伸到数千千米高空,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的差异,可以将大气层分为哪几层?“进步号”运行轨道在哪层?探究点二大气的受热过程【探究材料】电视连续剧闯关东第23集有这样的场景:深秋季节广袤的东北平原上,玉米、大豆等农作物长势喜人,丰收在望。霜就要来了,为了不让农作物受冻害,主人公朱开山一家决定堆草薰烟防霜冻。众乡里来帮助朱家抗霜,他们把农作物的秸秆和杂草运到田间地头,一堆堆放好。在霜头来临时,点燃一堆堆秸秆,田野上空弥漫着一层浓浓的烟雾,众人齐心协力抗击霜冻成功了。霜冻会对农作物产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严重的甚至导致植株死亡。当地农民一般采取覆盖抗霜、喷水抗霜、加热抗霜、烟雾抗霜等方式,减轻霜冻造成的损失。1利用熏烟的方法防霜冻的原理是什么?2为什么旭日和夕阳、朝霞和晚霞呈橘红色?考查点一大气垂直分层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读图回答(1)(2)题。(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A B C D(2)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A层顶部 B层底部C层中部 D层考查点二 大气的保温作用读“大气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上图中A表示_辐射,B表示_辐射,C表示_辐射。(2)由图可知,大气对地面之所以具有保温作用,就是因为大气吸收_使大气增温,同时又以_的形式把热量归还给地面。一、选择题1被誉为“地球生命保护伞”的是()A氧气 B氮气 C一氧化碳 D臭氧2关于大气组成成分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二氧化碳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和氢水汽和杂质集中在高层大气 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A B C D3下列各地对流层高度最大的是()A中山科学考察站 B英国首都伦敦 C马六甲海峡 D青藏高原4东京飞往旧金山的班机,飞行在8 000m的高空,突遇雷暴天气,下列几种应急措施中最可行的是()A迅速着陆 B保持原高 C降低飞行高度 D拉升至本航线的上限高度11 000m5城市上空多雾的原因是()A空气中多水汽 B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C空气中固体杂质较多 D空气中臭氧含量高6同一经纬度“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A气压低B空气稀薄 C到达的太阳辐射少 D到达的地面辐射少7下图中哪种情况夜晚气温最高()8大气的保温效应主要是由于()A大气中的水汽和CO2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臭氧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而增温B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补偿C大气中的云层和尘埃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D大气热容量大,容易降温二、综合题 9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1)该图反映的是_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理由是_。(2)A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_。_。(3)C层中有_层。_爆发时,会引起该层的扰动,此时传播的_信号会被部分或全部吸收。(4)人类活动目前主要使_层、_层的大气成分比例发生变化。(5)ABC大气密度变化的趋势是_。【规律总结】1大气的垂直分层地球大气从地面向上可延伸到数千千米高空,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的差异,可将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分层高度范围主要特点特点成因与人类的关系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每升高100米,气温大约降低0.6)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人类就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空气对流运动显著该层上部冷,下部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集中在该层,对流运动易成云致雨平流层从对流层顶至5055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该层中的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利于高空飞行以平流运动为主该层大气上热下冷,大气稳定天气晴朗单一水汽、杂质少,气流平稳高层大气从平流层顶到3 000千米大气密度极小距地面远,受到引力小电离层能反射短波无线电波2.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物理过程具体内容热量来源太阳暖大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大气中的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而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被吸收得很少,绝大部分可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太阳辐射是地面的直接热源大地暖大气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的同时,也不断向外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量来源大气返大地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红外线长波辐射,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大地,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大气对地面有保温作用学后反思 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参考答案课前准备区干洁空气氮蛋白质生命活动地表温度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温度密度对流降低对流平流增加水平高层大气降低升高短波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课堂活动区探究点一1大气圈是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低层大气是由干洁空气、少量的水汽和固体杂质组成的。2对流层、平流层及高层大气;高层大气。探究点二1人造烟雾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水汽、尘埃,能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从而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2日出日落前后,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经过大气路程路径长,大气对太阳辐射散射作用强(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都被散射),只有波长较长的红光、橙光透射下来。因此旭日和夕阳、朝霞和晚霞呈橘红色。对点训练典例1(1)B (2)D典例2 (1)太阳地面大气逆 (2)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综合提升1D2C3C4D5C6D7A8B9答案:(1)中该地对流层的高度为12km,而对流层在低纬为1718km,在高纬为89千米。(2)该层集中了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空气对流显著(3)电离太阳活动(耀斑)短波无线电(4)对流平流(5)逐渐变小 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