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桩基施工规范》word版.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521291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HC桩基施工规范》word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HC桩基施工规范》word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HC桩基施工规范》word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标桩基PHC300-400管桩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详下表注:d为桩的截面边长项次项 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1桩中心位置偏移单排(两桩)条形桩基垂直于条形桩基中心线方向和单桩60用经纬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沿条形桩基中心线方向1002三桩基础1003桩数为416根边缘桩d/34桩数多于16根中间桩d/2国标桩基PHC500-600管桩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详下表注:d为桩的截面边长项次项 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1桩中心位置偏移单排(两桩)条形桩基垂直于条形桩基中心线方向和单桩100用经纬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沿条形桩基中心线方向d/22三桩基础d/23桩数为416根边缘桩d/24桩数多于16根中间桩d/2A选择筒式柴油打桩锤参考表柴油锤型号25# 32#36# 40#50# 60#62# 72# 80# 冲击体质量(t)2.5 3.23.53.6 4.04.54.65.0 6.06.27.0 8.0 锤体总重量 (t)5.66.2 7.28.2 9.211.0 12.515.0 18.4 17.420.5 常用冲程(m) 1.52.2 1.63.2 1.83.2 1.93.6 1.82.5 2.03.4 适用管桩规格 300 300 400 400 500 500 550 600 550 600 600 800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适用范围 (kN)6001200800160013002400180033002200380026004500桩尖可进入的岩土层 密实砂层坚硬土层强风化岩 密实砂层坚硬土层强风化岩强风化岩强风化岩强风化岩强风化岩常用控制贯入度( /10 击 ) 2040 2050 2050 2050 3070 3080 B 静压法 用抱压式液压压桩机或顶压式液压压桩机作业。(1)静压管桩基础的地质条件1、适宜作静压管桩的地层: 均匀坚硬的粘性土层;中密、密实的碎石土层、粉土层;全风化岩,强风化岩层。2不适宜作静压管桩的地层::1)与锤击管桩基础相同的含有孤石和障碍物较多的;有薄而又坚硬的夹层;石灰岩;“上软下硬,软硬突变” 以及基岩埋藏较浅且倾斜较大的地层。2)现场地表土层松软,又未经处理因而容易发生陷机的场地,要求场地表层土压强120kpa。3)桩端持力层为中密密实砂土层,但其上覆土层几乎全是稍密中密砂土的场地。(2)压桩机的选择选择压桩机参考表项目 160 180240280300 360400 460500 600最大压桩力 kN1600 18002400 2800 30003600 40004600 5000 6000适用管桩 最小桩径 mm 300300400400500 最大桩径 mm 400500500550600单桩极限承载力 kN 10002000 1700 3000 21003800 28004600 3500 5500 桩端持力层 中密 密实的砂土层 ,硬塑坚硬的粘性土层,残积土层 密实的砂土层 ,坚硬的粘性土层,全风化岩 密实的砂土层 ,坚硬的粘性土层,全风化岩 密实的砂土层 ,坚硬的粘性土层,全风化岩,强风化岩 密实的砂土层 ,坚硬的粘性土层,全风化岩,强风化岩 桩端持力层标贯值 N 20252035 30 4030 5030 55穿透中密 密实的砂土层厚度22 33 45 658(3) 施工前应完成下列准备工作:1、压桩机运入现场安装就位后,应认真检查压桩设备各部分的质量和性能,并进行试运转;2、检查管桩外观质量及产品等级,检查管桩的标记是否清晰。3、根据施工图绘制整个工程的桩位编号图,并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确定合理的施工流水线路。4、由专职测量人员分批或全部测定标出场地上的桩位,其偏差不得大于20mm;5、在桩身上划出以米为单位的长度标记,并按从下至上的顺序标明桩的长度,以便观察桩的入土深度及记录该 深度时的压力值。(4)在正式压桩前,应进行试压桩,以利初步确定承载力的特征值,试压桩的要求如下:1、甲级及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乙级静压桩基础工程,按不少于2%工程桩数量且不少于5根进行试压桩;2、试压桩的规格、长度及地质条件应具有代表性;3、试压桩应选在地质勘探技术孔附近;4、施压方法及施压条件应与工程桩一致;5、试压桩经过24h休歇后需复压;6、试压桩宜按1%的工程桩数量进行静载荷试验;有条件时,静载荷试验宜加载至桩的极限承载力。(5)压桩的顺序.1、根据桩的密集程度及桩基础与周围建(构)筑物的关系:1)若桩较密集且距周围建(构)筑物较远、施工场地较开阔时,宜从中间向四周进行;2)若桩较密集、场地狭长、两端距建(构)筑物较远时,宜从中间向两端进行;3)若桩较密集且一侧靠近建(构)筑物时,宜从毗邻建(构)筑物的一侧开始由近及远地进行;2、根据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1)若场地较大且部分区域的上覆土层中含砂(碎石、卵石)时,宜先在含砂(碎石、卵石)区域内施压;2)若持力层埋深或桩的入土深度差别较大时,宜先施压长桩后施压短桩;3、根据桩的规格及分布情况:1)当场地内桩的规格不同时,宜先施压大桩后施压小桩;2)当场地内存在30根桩以上的大承台时,宜先施压大承台桩后施压小承台桩.(6)抱压式液压压桩机施工作业的规定:1、压桩机应配足重量,满足最大压桩力的要求;2、压桩机机上起重机在进行吊桩,喂桩过程中,严禁行走和调整;3、喂桩时,管桩桩身两侧合缝位置应避开夹具的直接接触;4、带有桩尖的第一节桩插入地面0.51.0m时,应严格调整桩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然后才能继续下去;5、压桩过程中应经常观测桩身的垂直度。当桩身垂直度偏差大于1%时,应找出原因并设法纠正;当桩尖进入 较硬土层后,严禁用移动机架等方法强行纠偏;6、压桩过程中应经常注意观察桩身混凝土的完整性,一旦发现桩身裂缝或掉角,应立即停机,找出原因,采取 改进措施;7、每一根桩应一次连续压到底,接桩,送桩应连续进行,中间不得无故停歇,且尽可能避免在桩尖接近设计持 力层时进行接桩;(7)管桩接桩的焊接方法同锤击法施工第(8)款的规定。(8)截桩和送桩的规定:1、当一根桩压完后,若有露出地面的桩段必须在移机前截去,管桩应用锯桩机截割,严禁利用压桩机行走推力 强行将桩扳断的作业法。2、当桩顶被压至接近地面需要送桩时,应测出桩的垂直度并检查桩头质量,合格后应立即送桩,压、送作业应连续 进行;3、送桩应用专制钢质送桩器,不得借施压用的工程桩作送桩器;4、当场地上多数桩较短(L15)或桩端持力层为风化软质岩可能需要复压时,送桩深度不宜超过1.5m;5、除本条3款规定外,当桩的垂直度小于1%且桩的有效桩长大于15m时,静压桩送桩深度可根据需要送得比打入式 桩深一些,但不宜超过8m;6、送桩的最大压桩力一般不宜超过桩身允许抱压压桩力的1.1倍。7、沉桩完毕,桩孔应及时可靠地覆盖,确保人身安全。(9) 终压控制标1、可根据下列条件和原则综合确定:1)根据现场试压桩的试验结果;2)参考条件相似工地的施工经验;3)终压时连续复压次数应根据桩长及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一般不宜超过3次,对施压入土深度小于8m的桩, 复压次数可增至35次。当条件许可时宜采用超载施压法,一般不宜采用满载连续复压法;4)复压时每次稳压时间:压桩力小于3000kN时不宜超过10s;压桩力大于3000kN时不宜超过5s;5)终压力值不宜大于桩身允许抱压压桩力的1.1倍。2、当无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时可参照下列标准确定:1)对于摩擦桩,应按设计桩长进行控制。但需在试压桩时,先按设计桩长试压35根桩,24h后再用与桩的竖 向极限承载力相等的压桩力进行复压,如果桩身不下沉,即可按设计桩长进行全面施工,否则,设计桩长应 修正。2)对于端承摩擦桩或摩擦端承桩,终压控制标准可按下列规定执行:a)当桩入土深度L23m时,终压力值可取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2.0倍。但桩同土为粘性土且灵敏度较高 时,终压力则取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1.701.90倍并复压12次;b)当桩入土深度15mL23m时,终压力可取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2.02.4倍,当桩较短且土质差时取值 接近2.4倍,桩较长且土质较好时取值接近2.0倍并复压23次;c)当桩入土深度8mL15m时,终压力可取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2.23.0倍,当桩较长且土质较好时取值 接近2.2倍,桩较短且土质一般时取值3.0倍左右并复压3次;d)当桩的入土深度只有6m8m时,终压力可取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2.83.2倍并复压35次;e)当终压力值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而达不到本条有关规定时,宜按实际情况降低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不得 任意增加复压次数。(10)静压桩工程的基坑开挖应符合下列规定:1、严禁边压桩边开挖基坑;2、饱和粘性土、粉土地区的基坑开挖,宜在压桩全部完成并相隔15d后进行;3、挖土宜分层均匀进行,挖土过程中桩周土体高差不宜大于1m,严禁集中一处开挖;4、开挖深基坑时,应制订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程序,注意保持基坑围护结构或边坡土体的稳定;5、严禁挖土机械横向撞击或推拉桩头;6、基坑边缘顶部地带不得堆土及其他重物附表2:油压与压桩压力对照表油压(Mpa)压 桩 力(KN)主缸单独压桩主.副缸同时压桩11643282328656349298446561312582016406984196871148229681310262091476295210164032801118043608121968393513213242641422954590152460492016262052471727885576182952590419311662322032806560213444688822360872162337727544243936787224.440018000注意:本公司产品在不断改进,各种设计与技术规格本公司保留修改权,压桩力换算公式如下: N=164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