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试题A1.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519375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学概论试题A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传播学概论试题A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传播学概论试题A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播学概论试题 A一、 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施拉姆最早在美国的( )大学创办了以传播学命名的博士课程并授予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A.衣阿华大学 B.芝加哥大学 C.夏威夷大学 D. 伊利诺伊大学2、最早否定“魔弹论”的研究是拉扎斯菲尔德等1944年所发表的( )一书中。A. 人民的选择 B.传播是怎样运行的 C. 宣传、传播和舆论 D. 大众传播的效果3、大众媒介流与知识的差别性增长一文的作者是( )。A.艾蒂玛 B. 格伯纳 C.布姆勒 D. 蒂奇纳4、在现代社会,人们用于判断意见分布状况的意见环境主要是( )A.主导意见 B.社会群体 C.领导权威 D. 大众传媒5、“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分别反映的传播类型是( )A. 口语和文字传播 B.文字传播 C. 口语传播 D. 不属于传播类型二、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要修改。每题3分,共15分)1、 传播是一种社会行为,是具有方向性和目的性的信息延伸,从而形成事情或事件,留下一定的社会印迹。2、 自我认识相对集中于对个性特征及个人社会角色的认识和总结,并且这些认识是以归类的方式来进行的。3、 个人意见的表达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公众舆论的形成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4、 “知识沟假说”理论的代表作是与电视共处,这一派理论被誉为美国土生土长的批判学派。5、 创新扩散理论的研究始于传播学正式创立之前,当时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社会学家塔德。三、 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大众传媒以哪三种方式对公众产生影响? 2、“网络社区”的特点是什么?3、“创新扩散曲线”的内容是什么?4、什么是上限效果理论?5、麦克卢汉的主要著作有哪五种? 四、 名词解释(任选3题,每题8分,共24分)1、“Public Opinion ”:2、“Rich Media”:3、“Mainstreaming and Resonance”:4、“Agenda Setting”:五、 分析题(每题13分,共26分) 1、CMM理论的内容什么?它对你的人际传播活动哪些启示?(14分)2、 勒平格尔的劝服设计理论内容是什么?它对公共关系尤其是广告的指导意义体现在什么地方?试举例说明。(15分)传播学概论试题答案 A一、 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D. 2、A. 3、B、D. 4、D. 5、A. 二、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要修改。每题3分,共15分)1、 传播是一种社会行为,是具有方向性和目的性的信息延伸,从而形成事情或事件,留下一定的社会印迹。2、 自我认识相对集中于对个性特征及个人社会角色的认识和总结,并且这些认识是以归类的方式来进行的。3、 个人意见的表达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公众舆论的形成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4、 “知识沟假说”理论的代表作是与电视共处,这一派理论被誉为美国土生土长的批判学派。 改为“培养理论”5、 创新扩散理论的研究始于传播学正式创立之前,当时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社会学家塔德。6、 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大众传媒以哪三种方式对公众产生影响?答: 何为主导意见;何种意见正在增长;何种意见可以公开发表。2、“网络社区”的特点是什么?答:虚拟性、非传统性、广泛性、开放性,同时缺乏真实感和义务感。3、“创新扩散曲线”的内容是什么?答:罗杰斯等提出,人们在了解新事物后,率先采用虚拟事物的只是少数,当少数人采用成功并通过人际传播渠道传开后,多数人才纷纷传而采用。当采用的人随着时间推移而积累起来,形成了S形曲线。4、什么是上限效果理论?答:1977年由艾蒂玛、克莱因提出,他们认为,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当达到某一上限时,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社会地位高的人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的也早;而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虽然知识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能够在上限追上前者。5、 麦克卢汉的主要著作有哪五种? 答:机械的新娘、古登堡群英、地球村、理解媒介:人的延伸、媒介即讯息。6、 名词解释(任选3题,每题8分,共24分)1、“Public Opinion ”:舆论,对有争议的问题,在没有孤立的危险情况下可以公开表明的意见,或是为使自己不限于孤立,必须公开表明的意见。所以,它往往是个人公开表达的意见,而不是一群人的共同意见。诺依曼认为,舆论在双重意义上成为我们社会的肌肤:个人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的肌肤,也是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音译的社会阶梯。2、“Rich Media”:丰裕媒介或富媒体,达夫特等在1984年提出,它是选择媒介能力的标准。具有反馈及时性、多元信息性、自然语言性和多个人的关注。反之,称为匮乏媒体。3、“Mainstreaming and Resonance”:即主流化与共鸣。主流化指经常看电视的不同群体的意见趋同。共鸣指在特定的人群中,培养效果非常突出。4、“Agenda Setting”:议程设置。在特定的一系列问题或论题中,那些得到媒介更多注意的问题或论题,在一段时间内将日益成为人们关注,所熟悉,它的重要性也将日益为人们所感知,而那些较少的注意的问题则在这些方面相应地下降。7、 分析题(每题13分,共26分) 1、CMM理论的内容什么?它对你的人际传播活动哪些启示?答案:皮尔斯等提出,一切传播都是一种协作,是人们按照一定的协调规则进行的互动合作。有效传播应该是共享的规则体系和行为意义的协调的作用。如果传授双方所依据的规则结构具有本质的差异,那么他们很快地会重新调整自己的规则,直到某种程度的协调。启示:略2、 勒平格尔的劝服设计理论内容是什么?它对公共关系尤其是广告的指导意义体现在什么地方?试举例说明。勒平格尔的劝服理论内容是:1、刺激反应设计,建立联系;2、引发动机设计,满足需求;3、认知性设计,告知事实;4、社会性设计,号召从众;5、个性化设计,强调自我价值。举例:略传播学概论试题评分标准 A三、 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D. 2、A. 3、B、D. 4、D. 5、A. 四、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要修改。每题3分,共15分)7、 传播是一种社会行为,是具有方向性和目的性的信息延伸,从而形成事情或事件,留下一定的社会印迹。8、 自我认识相对集中于对个性特征及个人社会角色的认识和总结,并且这些认识是以归类的方式来进行的。9、 个人意见的表达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公众舆论的形成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10、 “知识沟假说”理论的代表作是与电视共处,这一派理论被誉为美国土生土长的批判学派。 改为“培养理论”11、 创新扩散理论的研究始于传播学正式创立之前,当时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社会学家塔德。12、 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大众传媒以哪三种方式对公众产生影响?答:麦库姆斯等提出,(2分)内容是: 何为主导意见;何种意见正在增长;何种意见可以公开发表。(每点1分)2、“网络社区”的特点是什么?答:开放性、非传统性、虚拟性、广泛性,同时缺乏真实感和义务感。(每点1分)3、“创新扩散曲线”的内容是什么?答:罗杰斯等提出,(1分)人们在了解新事物后,率先采用虚拟事物的只是少数,当少数人采用成功并通过人际传播渠道传开后,多数人才纷纷传而采用。(2分)当采用的人随着时间推移而积累起来,形成了S形曲线。(2分)4、什么是上限效果理论?答:1977年由艾蒂玛、克莱因提出(1分),他们认为,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当达到某一上限时,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2分)社会地位高的人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的也早;而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虽然知识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能够在上限追上前者。(2分)8、 麦克卢汉的主要著作有哪五种? 答:机械的新娘、古登堡群英、地球村、理解媒介:人的延伸、媒介即讯息。(每点1分)9、 名词解释(任选3题,每题8分,共24分)1、“Public Opinion ”:舆论,(2分)对有争议的问题,在没有孤立的危险情况下可以公开表明的意见,(2分)或是为使自己不限于孤立,必须公开表明的意见(2分)。所以,它往往是个人公开表达的意见,而不是一群人的共同意见。诺依曼认为,舆论在双重意义上成为我们社会的肌肤:个人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的肌肤,也是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音译的社会阶梯。(2分)2、“Rich Media”:丰裕媒介或富媒体,(2分)达夫特等在1984年提出,它是选择媒介能力的标准。(2分)具有反馈及时性、多元信息性、自然语言性和多个人的关注。(2分)反之,称为匮乏媒体。(2分)3、“Mainstreaming and Resonance”:即主流化与共鸣。(4分)主流化指经常看电视的不同群体的意见趋同。(2分)共鸣指在特定的人群中,培养效果非常突出。(2分)4、“Agenda Setting”:议程设置。(2分)在特定的一系列问题或论题中,那些得到媒介更多注意的问题或论题,在一段时间内将日益成为人们关注,所熟悉,(2分)它的重要性也将日益为人们所感知,(2分)而那些较少的注意的问题则在这些方面相应地下降。(2分)10、 分析题(每题13分,共26分) 1、CMM理论的内容什么?它对你的人际传播活动哪些启示?答案:皮尔斯等提出,一切传播都是一种协作,是人们按照一定的协调规则进行的互动合作。(4分)有效传播应该是共享的规则体系和行为意义的协调的作用。如果传授双方所依据的规则结构具有本质的差异,那么他们很快地会重新调整自己的规则,直到某种程度的协调。(4分)启示:略(5分)2、 勒平格尔的劝服设计理论内容是什么?它对公共关系尤其是广告的指导意义体现在什么地方?试举例说明。勒平格尔的劝服理论内容是:1、刺激反应设计,建立联系;2、引发动机设计,满足需求;3、认知性设计,告知事实;4、社会性设计,号召从众;5、个性化设计,强调自我价值。(每要点2分)举例:略(3分)传播学概论试题 B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冷媒介2、伊里县调查3、意见领袖4、新媒体5、“社会渗透”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要修改。每题3分,共15分)1、与两极传播研究一样,创新的扩散研究同样关注传播过程,但是却将“两级”传播模式修改成“多级”或“N级”传播模式。2、当早期效果理论裹足不前的时候,培养分析研究改变了以往研究从传播者角度研究效果的方式,转而把受众看成是能动的媒介消费者,从而推动了效果研究的发展。3、情境就是信息系统,每一种独特的行为需要一种独特的情境,情景重叠会引起混乱。这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梅洛维茨的观点。4、传播学认为,能够促进人际传播的品质依次是诚肯、理解、诚信、体谅、热情等。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8分)1、英尼斯的媒介观是什么?2、大众媒介演变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3、组织中强势文化的四个关键成分是什么?4、按照卡茨的观点,“中介因素”主要有哪些?5、伊丽莎白诺依曼的舆论观是什么?6、什么是“两极传播”?四、分析题(共27分)1、知沟理论与上限效果理论相矛盾吗?你是如何评价他们的? (13分02、什么是媒介的议程设置作用?它对我们理解广告信息的制作与发布有何启示?(14分 ) 传播学试题(选修)一、名词解释(任选五题,每题6分,共30分) 1、“镜中我”: 2、“社会渗透”: 3、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 4、副语言: 5、“死线抽绎”: 6、人际交往的“黄金法则”: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要修改。每题5分,共25分)1、传播是一种社会行为,是具有方向性和目的性的信息延伸,从而形成事情或事件,留下一定的社会印迹。2、 自我认识相对集中于对个性特征及个人社会角色的认识和总结,并且这些认识是以归类的方式来进行的。3、按照皮尔斯的CMM理论,一切传播都可以被看成一种协作,是人们按照一定的协调规则进行的互动合作。4、传播学认为,能够促进人际传播的品质依次是诚恳、理解、诚信、体谅、热情等。 5、传播学的创立者是美国的施拉姆,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三、问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 1、什么是“奥古斯德施拉姆模式”?它有何有缺点? 2、“约哈瑞窗户”中四方格的内涵是什么?结合你个人的生活实际谈谈它对人际交往的意义。 3、弗洛伊德的内在传播理论内容是什么?它对一个人的自我建设有何启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