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学校2010九年级化学竞赛试卷一.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8519089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才学校2010九年级化学竞赛试卷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英才学校2010九年级化学竞赛试卷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英才学校2010九年级化学竞赛试卷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英才学校九年级化学竞赛试卷一(时间:60分 部分:6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S-32 Na-23 Fe-56 Cl-35.5 N-14 Ca-40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11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1115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两个答案的错1个不得分,漏选1个扣1分;共20分。)1、著名的居里夫人首先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特定的粒子。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据此推断放射出的粒子一定是 A.电子 B.中子 C.质子 D.原子核2、下列行为中,可能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危害的是A. 使用塑料大棚大量种植反季节蔬菜 B.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C. 向洗涤产品中添加磷酸钠等增强其去污能力 D.大力推广种植高产杂交水稻3、 科学家最近在-100的低温下合成一种化合物X,此分子的模型如下图,其中每个代表一个碳原子,每个代表一个氢原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分子的分子式为C5H4 B该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93.75 c该分子中的氢原子与碳原子的个数比是4:5 D等质量的该物质与甲烷相比,燃烧时消耗的氧气更多4、化学上用符号“”表示原子的组成,其中X代表元素符号,Z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A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已知和的电子层排布完全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b-a=d-c B. a-n=c+m C. a+n=c-m D.b-n=d+m5、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和金属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制得了金刚石,化学方程式为: 3CO24NaxRC(金刚石)则 x、R为A1、Na2CO3 B2、Na2CO3 C4、Na2CO3 D2、Na2O6、烧杯中盛满一定浓度的醋酸溶液(溶液密度约为1 g / cm3),全部倾倒后烧杯内仍残留0.5 mL溶液,用每次20 mL蒸馏水冲洗了2次,此时烧杯中残留的醋酸溶液的浓度约为原先的( ) A1/81 B1/820 C1/1681 D无法确定7、与Na+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微粒是 A.F B.NH4+ C.OH- D.H2O8、某同学测得海水中含有Cl的质量分数为2.19%,如果其中的Cl全部以NaCl计算,则海水中所含NaCl的质量分数是 A.2.18% B.5.85% C.3.61% D.4.19%9、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A通过化学变化一定能改变物质的性质 B改变物质的性质一定要通过化学变化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中的电子数不会发生改变 D在任何变化中原子的核都不会发生改变10、不久前,日本某一材料研究所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碳纳米管温度计”,这种温度计被认定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研究人员在长约10-6m,直径为10-7m的碳纳米管中充入液态的金属镓。当温度升高时,管中镓就会膨胀,通过电子显微镜就能读取温度值。这种温度计测量的范围可从30到490,并且精确度较高,可用于检查电子线路是否异常、测量毛细血管的温度等许多方面。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推测中正确的是A金属镓的熔点、沸点都很低 B在30到490之间金属镓的体积与温度变化呈正比C碳纳米管的体积在10至50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D金属镓的体积在30到49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11、右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适量蒸馏水。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导管B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导管B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 D该装置可用来调节输出氧气的速度12、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有其自身的原理, 下列活动的原理叙述错误的是AB A.膜法淡化海水用过滤法除去混合物中颗粒较大的杂质 B.海水晒盐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溶液中得到溶质晶体 C.核能发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给农作物灌溉施肥提供化学变化所需的反应物13、二氧化硫气体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其水溶液叫亚硫酸(H2SO3 )。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其水溶液叫氢硫酸。已知相同的条件下,氢硫酸的酸性弱于亚硫酸。现在室温下向饱和的亚硫酸溶液中通人过量的硫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 + H2SO3 = 3S + 3H2O。则下图中溶液的pH随通人硫化氢体积的变化曲线示意图正确的是 ( )14CO和O2的混合气体48g,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生成44g CO2,则原混合气体中CO和O2的质量比可能是( )A. 21 B. 74 C. 75 D. 7815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Na、NH4、Ba2、Cl、CO32、SO42。现取两份2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第一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收集到气体0.68 g; 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 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一定不存在Ba2,NH4可能存在 BCO32一定存在 CNa一定存在 D一定不存在Cl姓名:学号:非选择题部分及选择题答案选择题答案卡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二 、填空题(共18分)16、(3分)化学上制取高纯硅的方法如下:用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可制得含有少量杂质的硅,同时有CO生成;将这种含杂质的硅在高温下与氯气(Cl2)反应生成四氯化硅;四氯化硅经提纯后,在高温下与氢气反应,就可以得到高纯度的硅,同时生成HCl。以上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 。0 0 +1 -117、(2分)在化学反应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例:2Na Cl2 = 2NaCl,反应前后,Na、Cl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点燃(1)根据化合价是否变化分析,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序号)_。 A2Mg+O2=2MgO B CaO+H2O=Ca(OH)2 C2KClO32KCl+3O2 D CaCO3 CaO + CO2 EH2 + CuO Cu + H2O FHCl + NaOH=NaCl + H2O(2)含有高价态的化合物,通常具有氧化性,如在氯化铁溶液中,氯化铁能将单质铜氧化成氯化铜,自身被还原成氯化亚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18、(4分)某市的“二期课改”中,初中化学引入“物质的量”的教学内容。物质的量是一种新的物理量,其单位是摩尔(mol),1摩尔物质大约含有6.021023个该物质的微粒。如1mol氢气含有6.021023个H2分子,含有26.021023个H原子。据此回答:(1)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数量是 (填“相同”或“不同”)的物理量。(2)1mol硝酸(HNO3)中含有 个H原子,含有 个O原子。(3)右图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那么,1mol 氧气分子中含有 个电子。19、(5分)A、B、C、D、E、F六种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内容中涉及的化合物,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D是最常见的溶剂: (1)根据上图推断,C是 D是 E是 (填写化学式) (2)写出的化学方程式: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20、某有机物4.6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只生成了8.8g二氧化碳和5.4g水,由此推测此有机物由 元素组成,此有机物的化学式是 。21(2分)小明在实验柜里取药品时,发现有一瓶标签已脱落无色溶液,这是一瓶什么溶液呢?小明于是想探究这瓶溶液的成分,其步骤如下:他闻了一下溶液的气味,发现是无味的;取2ml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再取2ml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氯化钡溶液和足量的稀硝酸,发现有白色沉淀出现。据以上现象你确定这瓶溶液是 溶液,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三、实验与探究(共16分)22、(3分)经过学习我们可以初步认识到:化学反应的快慢、现象、生成物等与反应物量的多少、反应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各举一例说明:(1)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2)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 (3)反应物的量不同,反应现象可能不同: 23、(3分)由实验测知:取35gKMnO4晶体加热到220oC,分解放出的氧气多于按下式计算的理论量。按下式计算的理论量为放出氧气0354g,2KMnO4 = K2MnO4 + MnO2 + O2(溶于水呈紫红色) (溶于水呈绿色) (黑色,不溶)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48mL,而实际测得的氧气为308 mL(标准状况),超过理论量为:(308-248)m1,60 mL。试回答:怎样用实验证明:超理论量的氧气不是来自MnO2? _ 怎样用实验证明超理论量的氧气是由K2MnO4分解产生的?(要求用KMnO4制取氧气后的残渣实验,如图3所示)_ _怎样从“最后残渣”中分离出MnO2?_ _24、(6分)某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性学习课展示了一套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假设每步化学反应都完全,氧化铁样品中的杂质不反应)。查阅资料:草酸在浓硫酸存在时加热发生如下反应: H2C2O4 COCO2+H2O,通过讨论,同学们对这套装置有了多种认识。(1)第一小组同学说:从实验安全和实验操作程序看,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先加热_ _(填A或D)处;实验结束时,应该_ _(填先或后)停止D处的加热;从环保的角度讲,此装置还存在的问题是: _。 (2)第二小组的同学说:用该实验装置可以检验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产物,其中B装置的作用是_ _;E装置的作用是_ _;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 (3)第三小组的同学说:利用这套装置还可以测定氧化铁样品的质量分数。他们的测定方法是:称取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10.0g,完全反并冷却后再称量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7.6g。计算实验测得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_。 (4)第四小组同学说:利用这套装置还有其它测定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的方法:先称量氧化铁样品的质量,再分别称量E装置在反应前后的总质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但按此方法测定的结果却比实际的偏大,造成这种误差的原因可能是_ _。试管活塞前沿在20mL刻度处白磷弹簧夹注射器25、(4分)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为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够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检验此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_(2)如图,将活塞调到20 ml处,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4)若按小华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_。四、计算题(共7分)26、(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实验室留置的NaOH的变质程度进行探究。先称取13.3gNaOH样品(杂质为Na2CO3 ),配制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4.6%稀盐酸,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CO2 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 。试计算:(1)有多少克NaOH发生了变质?(2)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泉州实验中学初三化学竞赛选拔赛试卷答题卡一 、选择题(共36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二 、填空题(共29分)1、(6分)化学方程式 _。化学方程式 _。化学方程式 _。2、(5分)(1)(填序号)_。(2)化学方程式 _。3、(8分)(1) ,(2)含有 个H原子,含有 个O原子。(3)含有 个电子4、(4分)个数为_,元素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5、(6分)(1)化学方程式 _。(2)实验现象 _。(3氢氧化钙的质量为 g。三、实验与探究(共26分)1、(6分)(1)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2)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 (3)反应物的量不同,反应现象可能不同: 2、(6分)_3、(8分)(1)排列顺序是(选填序号)_(2)_,(3)因素是_(4)原因是 。4、(6分)(1)说明_;(2)现象为:_;(3)现象为_;(4)例如:_。四、计算题(共9分)1、(3分)(1) 每天需补充的钙为 ;(2)质量分数为 。2、(1)(3分)(2)(3分)初三化学竞赛选拔赛试卷答案一、 选择题1、C 2、C 3、D 4、C 5、A 6、D、7、B 8、C 9、AD 10、AC 11、A 12、B二 填空题1、C + SiO2 = Si + 2CO、Si + 2Cl2=SiCl4、 2H2 + SiCl4 =Si + 4HCl2、(1)A、C、E(3分) (2)2FeCl3+Cu=CuCl2+2FeCl2 (2分)3、(1)不同(2)6.021023 , 36.021023 (3)826.0210234、3,275、(1)Ca(OH)2+CO2=CaCO3+H2O(1分)(2)开始产生白色沉淀,随着CO2的不断通入沉淀逐渐增多,然后沉淀不断减少,最后完全消失。(2分)(3)7.4(2分)三、实验与探究1、(6分)(1)不加催化剂时双氧水很难放出氧气 (2)木炭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 (3)硫磺在空气中和在纯氧气中现象明显不同2、(1) :另取少量MnO2,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插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不复燃(2) 用酒精灯火焰集中加热“残渣”,又收集到一定体积的氧气(3) 将“最后残渣”加入适量的水溶解,过滤,即可分离出MnO23、(1)(或) (2)A C (3)催化剂种类不同,催化效果不同 (4)单位时间内产生氧气的浓度不同(或“产生氧气的速率不同”)4、(6分,各1.5分)(1)装置的气密性良好(2)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活塞前沿约在12mL的刻度线上(3)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活塞先向右移动,最终稳定在约8mL的刻度线上(4)橡皮塞弹出;试管爆裂;注射器活塞弹出等。四、计算题 1、(3分)(1)0037g (2)8%(各1.5分)2、(1)(3分)0.72(2)(3分)6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