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2011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十五 “三农”问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8514781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泰安市2011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十五 “三农”问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山东省泰安市2011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十五 “三农”问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十五:“三农”问题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资产阶级革命派:“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孙中山采用“平均地权”的办法解决土地问题,不是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说明资产阶级不能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二、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四次变革: (1)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2)农业合作化:在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国家基本上实现了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人民公社化运动: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些党的领导人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制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1958年轻率地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作出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即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实行包产到户,分户经营,自负盈亏。这一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三、世界史农业问题1、俄国1861年改革时废除了农奴制,农奴获得解放并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高价赎买。因此它的实质是对农民的掠夺,但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劳动力。2、美国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满足了人民对于西部土地的需要,有利于美国的西部开发,也提高了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 1933年罗斯福新政对农业的调整,主要是让农民缩减耕地和屠宰牲畜,由政府补偿。3、日本1868年明治维新时,规定允许土地买卖,事实上承认了土地私有。4、苏联(苏俄)十月革命时期,苏俄颁布土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使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开展农业集体化,引导农民参加集体农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