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下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512240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下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2年下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2年下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下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一、总体分析这一份期末考卷,总体来说是比较成功的。重点检查了学生一个学期所掌握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语文能力,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对今后的教学具有较强的指导性,难度适中,符合对全体同学的考查。在试卷的结构上,主要分为以下几大块: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4分),第二部分阅读理解(36分),第三部分写作(50分),试卷满分120分,120分钟完成。二、具体分析第一部分: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主要考查了汉字的音、形、义,名著阅读,语段理解和漫画理解等几个方面,很有针对性地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第二部分:阅读理解:(一)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是课内课外的对比阅读,出自课本第六单元短文两篇,难度适合,没有给学生设置理解的障碍,这对初三的教学很有指导性。(二)现代文阅读采用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的形式。这是很有必要的,有利于提醒老师用好教材,避免出现老师中“中考不考课内,课文可教可不教”的想法。课外的是说明文阅读,题目的设计难度把握较好,考察了说明方法,说明内容和结构层次的划分;记叙文阅读出自课内,是经典篇目背影,题目很典型,材料也很富有教育意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第三部分:作文作文是半命题作文“一件应该_的事”,基本没有审题障碍,而且体裁范围基本设定在记叙文范畴。三、定性分析(答题情况分析)(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这一大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文基本知识和语言的一般运用能力,主要涉及到“汉字的书写”、“拼音”、“含义”、 “名著导读”、“语言运用”和“漫画理解”。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总体来说不是很理想,得分率只有76%,尤其是第2、3小题,错误率较高,主要原因是对课内字词的书写以及字词的含义重视不够,也说明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还有待加强。而第6小题漫画题得分率只有30%,说明学生阅读漫画,理解漫画的能力还很差,有待训练提高。(二)阅读理解文言文阅读:本题组最大的问题是学生对文言文写法掌握不扎实。第7、9题,做得很好,得分率达90%。第8题,本题考查的是一词多义的选择,比较简单,得分率达到75%,但个别同学由于掌握不够扎实导致选错。第10题考查的是对写法和主题的掌握与理解,得分率不高,主要原因是审题不清。说明文阅读:总体来说,学生答题情况不是很好,得分率很低。主要原因是期末复习重点放在了科技类说明文的阅读指导上,因为第四单元几篇文章都是科技类的事理说明文。而且重点复习了科学小品文的语言,可是本次试卷出的却是实物类说明文,而且重点放在了说明内容的理解,许多同学不会在语段里找中心句,所以得分率不是很高。说明层次的划分由于句子之间的意思别不是很明显,所以第12小题得分率很低。而在答题的细节方面又显露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欠缺。记叙文阅读:语段出自课内背影一文,第16-17小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记忆,由于本课是期中考试之前第二单元内的课文,而期末复习没有对期中之前的课文作复习,所以得分率不是很高。第18-22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得分率达到50%。三、定性分析(答题情况分析) 答题错误及其原因分析 第一大题: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第1题看拼音写汉字,“萌”和“第”大多数同学写对了,错得比较多的是“融”字,很多学生把它与“熔”与“溶”混淆了。 第2题考察学生词语的积累,“豁然开朗”、“祸不单行”、“别具匠心”、“安居乐业”,这四个词语学生应该基本上知道他们的含义,错误的原因主要是怎么把词语放在句子中使用。 第3题考察文学常识,失分的原因是因为平时没有识记。 第4题中的第一小题改错别字,“经久奈用”的“奈”大多数学生可以改得来,但“造形”的“形”很多学生就找不到了,原因还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第二小题的修改病句,错在句子少了宾语,因为缺乏语法知识的学习,所以学生很难找到错误的地方。第三小题原因在于学生不了解顿号的使用方法。 第5题失分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平时根本没背诵;二是背是背了但不细心,写错了部分字。 第6题,学生概括能力的缺乏和对新闻标题的要求的理解不透彻。 第7题,第一空原因在于学生对骆驼祥子不熟悉。第二空很多同学粗心大意,写成了作者的姓名。第三空基本是对的。 第二大题:现代文阅读 (一) 第8题,部分学生文字不简练 第9题学生对什么是描写方法还不理解。 第10题归结于平时上课不专心,或者是复习不到位。 第11题得分率较高。 (二) 第12题有些学生写成了“食”的概念,指一个天体被另一个天体或其黑影全部或部分掩遮的天文景象,原因是没有审清题目的要求。 第13题学生基本可以回答到一部分,但不全面,原因在于学生对信息的筛选能力有所欠缺。 第14题中选项B都能选对,答案在第一自然段中就明确提到。而D项很多同学没有选对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说明文没兴趣,导致在阅读的时候只是草草读罢,没有仔细阅读,其实这个答案在文中也说明得很清楚,文中说到“重庆市发生的时间比乐山晚10分钟”。 第15题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的鉴赏方法与能力欠缺。 第三大题:古诗文阅读 (一) 第16题:学生对短语类型不够了解。 第17题:学生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欠缺。其实这类题目平时在上课的时候和讲解试题的时候都会重点强调的,也告之了一定的方法,比如从写作方法、修辞方法,表达情感等角度去思考。 (二)第18题:文言词语积累没得到重视。课内文言文的学习不扎实。第19题:“与”字翻译成了参加,“奇”翻译成了奇怪。原因还是平时学习不重视,没去积累。第20题:这是对诗歌情感的把握,也考察的是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很多同学只写到了对山川景色的喜爱与赞美,而没有答出作者能够与古代名人比肩的得意之情。(三)第21题:错误最多的是选择了A项,可能很多同学就简单的把“累”理解成了“劳累”之类的意思,而没有把它放在语境中去理解。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很弱。第22题:“遣”字很多同学没有翻译出来,只说到“给了些钱感谢了楚士”。第23题: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只要学生大致读懂了文章的意思就能答得出来。失分自然也就是因为学生没能看懂文章,写的启发与文章内容毫不相干甚至南辕北辙。归其原因还是在于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薄弱。(三)作文这里只是谈谈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对于这个作文,学生有较深刻的体验,有话可说,感情也较为真挚,但缺少深刻的表现,就是说,自己的感情,不知道怎么表达,不懂得在细节中体现人物情感。阅读面窄,选用的材料不是很新颖,有不少同学的材料显得老套。滥用词语,语句不通,语言匮乏。不能很好地借助一些有效的表达方式突出主旨。三、对今后教学与命题的建议(一)学科教学方面1、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础知识一向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个板块,教师一定要认真钻研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中要将基础知识与阅读教师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对于一些常见的标点符号、常见的语病都要讲清楚,严格训练,这不仅对“语文知识与运用”的答题有益,对学生的作文也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古诗文的教学,老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切忌机械的记忆。2、现代文阅读在教学中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整体把握一篇文章,进而把握文章的主旨。指导学生在整体把握的情况下解读文本,不要脱离整体而孤立地支解文章的个别词句。要训练学生根据文本提炼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文章中重要语句的能力。在指导学生解答阅读题的时候,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一些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并且还要结合题目有针对性地讲解一些写作手法,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学会恰到好处地对比、烘托、铺垫等。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要加强学生答题规范和语言表达的指导。3、古诗文阅读加强文言文的课堂教学,在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认真落实对文言词语的记忆和理解,加强对文言句式的理解,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要指导学生直译和意译相结合,注意语句的通顺。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对文言语感的培养,要求学生多背诵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可适当选择一些与课内文言文难度相当的,人文内涵较强的短文给学生训练,重点还是在夯实课内知识的前提下适当向课外延伸。我想,课外文言文,考题在课外,知识在课内。当然,还要指导学生掌握一些解答课外文言文的技巧。4、作文平时加强训练,并要针对不同的文体作不同的训练;指导学生用心感受生活,体验人间的温情。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语文老师要义无返顾地鼓励和支持学生的课外阅读,不要担心学生的课外阅读会影响考试成绩,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只有阅读面广了,学生的知识面宽了,文化底蕴厚了,作文时才能行云流水,厚积薄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语言表达能力欠缺,语句不通顺2、标点符号的使用不规范,有的甚至是一逗到底。3、部分学生态度不端正,没有写到规定的字数,甚至还不足一百字,有的干脆就把前面的现代文阅读抄了一篇4、所选题材陈旧,导致雷同太多,分享友情、分享父母、老师的爱居多数。5、文章没有层次感,有些同学不分段落。四、对今后教学与命题的建议(一)学科教学方面:1、加大力度对基础知识的落实。即使到了初二教师仍不能放松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落实,如字音、字型、背诵默写等。为了帮助学生时常复习,平时应不失时机地进行抽查。2、加强课外阅读训练,逐步培养提高学生文本阅读鉴赏能力。虽说现在中考不考课内的现代文阅读了,但立足于课堂仍是重中之重。学生在学习课本的时候学到一定的文本阅读方法之后,才有能力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现在很多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非常薄弱。这首先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严格落实每一课的重要文言字、词、句。学生掌握了一定量的文言词汇心中就有一定的底气。此外加强文言文的课外拓展,具备一定的练习量。3、教师要加强写作的辅导。写作课很难上,要上好一节富有创新的写作课尤其困难。写作还应围绕审题、立意、选材、行文四个方面,但指导的时候应尽可能细化。作文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还是在于练习,让学生多写写总归是好的。练习不一定就是布置一篇作文,可以进行形式多样的训练。例如仿句、扩写、缩写、片段等等。(二)命题与阅卷方面最为检验一学期来学生的学习情况,又是全县范围内的大考,题目应避免与平时练习中雷同太多。语文试卷的批改很难达到统一的标准,因此考出来的成绩也存在一定的误差。平衡批改尺度,也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