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经典诗文诵读内容.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510543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经典诗文诵读内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经典诗文诵读内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经典诗文诵读内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经典诗文诵读内容(1)小儿垂钓【唐】胡令能(2)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 维(4)望天门山 唐李 白(5)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 轼(6) 凉州词 唐王 翰(7)早发白帝城 唐李 白(8)望洞庭 唐刘禹锡(9)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10) 过华清宫【唐】杜牧(11) 从军行【唐】王昌龄(12) 游山西村(13) 弟子规述说,总叙(14) 入则孝(一)(15) 入则孝(二)(16) 入则孝(三)小学三年级下学期经典诗文诵读内容(1)咏柳 唐贺知章(2)春日 宋朱熹(3)滁州西涧唐韦应物(4)乐游原唐李商隐(5)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6)别董大唐高 适(7)浪淘沙唐刘禹锡(8)塞下曲唐卢 纶(9)夏日绝句宋 李清(10)过零丁洋【宋】文天祥(11)弟子规出则悌(一)(12)弟子规出则悌(二)(13)弟子规勤(一)(14)弟子规勤(二)(15)弟子规勤(三)(16)弟子规信(一)1、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注释】垂钓:就是钓鱼。纶:是钓丝。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译文】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正在学垂钓,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影。遇到有人问路他老远就招着小手,唯恐怕鱼儿被吓跑他不敢大声应答。【作者简介】:胡令能:贞元、元和间人。少为负局锼钉之业。梦人剖其腹,以一卷书内之,遂能吟咏,远近号为胡钉铰。后喜欢列子,又受禅学影响,隐居莆田。其诗传世仅四首,皆写得十分生动传神、精妙超凡,不愧是仙家所赠之诗作。2、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萧萧1梧2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3知有儿童挑4促织5,夜深篱落6一灯明。【注释】(1)萧萧:风声。(2) 梧:梧桐树。(3)客情:旅客思乡之情。(4)挑:读上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 (5) 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6) 篱落:篱笆。【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作者简介】叶绍翁: 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叶氏。生卒年不详。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叶绍翁是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其他如夜书所见写儿童夜挑促织,景象鲜明,反衬出客中的孤寂;嘉兴界写江南水乡景色,颇饶风味;田家三咏写田家的生活片断,平易含蓄,词淡意远。3、九月九日1忆山东兄弟(唐) 王维独在异乡(2)为异客,每逢佳节倍(3)思亲。遥知(4)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5)少一人。作品注释:(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民间很器重这个节日,在这一天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传说能以此避灾。忆:想念。山东:指华山以东(今山西),王维的家乡就在这一带。 (2)异乡:他乡。 (3)倍:加倍,更加。 (4)遥知:远远的想到。登高:指民间在重阳节登高避邪的习俗。 (5)茱萸:又名越椒,一种香气浓烈的植物,重阳节时有佩戴茱萸的习俗。2 意译 :我在异乡做客人的时候,每遇到佳节良辰时总会思念起家乡。虽然我人在他乡,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阳节,故乡的兄弟们要登高望远,我想当他们在佩戴茱萸时,会发现少了我一人不在。2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原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父辈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的诗明净清新,精美雅致,李杜之外,自成一家。其名字取自维摩诘居士,心向佛门。虽为朝廷命官,却常隐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王维又是杰出的画家,通晓音乐,善以乐理、画理、禅理融入诗歌创作之中。苏轼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著名代表。他生于公元701年,死于761年,唐朝诗人,外号“诗佛”。今存诗400余首。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王维很钦佩维摩诘,所以自己名为维,字摩诘。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受禅宗影响很大。4、望天门山(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注释】天门山:在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 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回:转变方向,改变方向。 两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好像来自天边。 出:突出 【译文】天门山从中间断开,给楚江让出奔泻的通道,碧绿的江水,东流到这里,可是又旋转向北流去。两岸青山相对峙,双峰耸立,在那天水相接之处,一片白帆沐浴着灿烂的阳光,从天边飘来。 【作者简介】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字太白,汉族,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5、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注释】潋滟形容水波相连,荡漾闪光。方好正显得美好。空蒙形容云雾迷茫,似有若无。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姓施,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县)西,所以称为西施。杭州西湖:又叫西子湖,因为它在杭州西面;叫西子湖,则是从这首小诗而来。【译文】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如果把西湖比做美女西施,说它和西施一样同为天下灵与美的极至,何况又经过或淡妆或浓抹的精心打扮呢!【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大文学家、大艺术家,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对后世影响很深。他的诗词,挥洒自如,明快豪放,善于运用新鲜的比喻描写山水景物,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揭示深刻的哲理。6、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注释】 凉州词:乐府诗集卷七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引乐苑云: “凉州,宫曲名,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远进。”邝陇右道凉州,治姑臧 (今甘肃武威)。此诗用凉州曲调,并非歌咏凉州。 北朝乐府鼓角 横吹曲有折杨柳,歌词云:“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下马吹长笛, 愁杀行客见。 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 排行七, 原籍晋阳(今山西太原),五世祖隆迁居绛州 (今山西新绛)。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因谤辞官,家居十五年。晚年出任文安 县(今禹河北)尉,卒于官舍。为人慷慨有大略,善作边塞诗,与高适、王昌 龄、崔国辅等唱和,名动一时。靳能为作墓志,称其“歌从军,吟出塞,皎兮 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中”。全唐诗 存绝句六首,皆历代传诵名篇。7、早发白帝城(1)【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2)千里江陵一日还。(3)两岸猿声啼不住,(4)轻舟已过万重山。(5)【注释】(1)白帝城:在今重庆市奉节县城东白帝山上。(2)朝:早晨。 辞:告别。 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3)江陵:今湖北江陵县。还:返回。 (4)猿:猿猴。 (5)啼:鸣、叫。 住:停息。 (6)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3 【译文】早晨才辞别了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一天时间就回到了千里之遥的江陵。只听见两岸山间猿啼的声音连续不停,轻快的小舟已经从重重叠叠的高山峻岭中的江面驶过了。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有“诗仙”、“诗侠”之称。自称与李唐皇室同宗,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少年时居住在四川,读书学道。二十五岁出川远游,先后居住在安陆、鲁郡。在此期间曾西入长安,求取功名,却失意东归;后来奉诏入京,供奉翰林。不久因受谗言出京,漫游各地。安史之乱起,为了平叛,加入永王李军幕僚;后来永王为唐肃宗所杀,因受牵连而被流放夜郎。遇赦东归,投奔族叔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不久病逝。他因写诗而闻名,为当时的人们所激赏,称赞他的诗可以“泣鬼神”。他以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反映现实,描写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豪情,因而成为光照古今的伟大诗人。8、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注释】1、洞庭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湖中有不少小山,最有名的是君山。2、潭面湖面。潭,水很深的湖。3、色一作“翠”。4、青螺青绿色的螺壳。螺是一种软件小动物,体外有螺旋形硬壳。【译文】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诗人,被白居易称作“诗豪”。他的许多作品,立意新颖,思想深刻;七言绝句受到民歌的启发,写得明快清新,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9、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注释1独步:一个人散步或走路。2蹊(x):小路。3娇:可爱的。4恰恰:恰巧碰上。一说鸟叫声。5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本诗句用来形容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译文】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压垂了枝条。嬉戏流连的彩蝶不停寺飞舞,自在娇媚的黄莺啼鸣恰恰。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杜甫生逢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被人称为“诗史”。杜甫擅长各种诗体,诗风沉郁顿挫,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10、过华清宫【唐】 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注释】1、华清宫:故址在今陕西临潼县骊山,是唐明皇与杨贵妃游乐之地。 2、绣成堆:指花草林木和建筑物像一堆堆锦绣。 3、次第:按顺序。 4、一骑:指一人一马。 5、妃子:指贵妃杨玉环。 6、探使:帝曾使探试探安禄山反否,使受安金,言不反。 7、乱拍:安禄山肥,但能在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风,宫人拍节乱。 译文:从长安回望骊山,只见林木、花卉、建筑、宛如一堆锦绣,山顶上一道道宫门逐层地开着。驿马奔驰神速,看不清所载何物,惟有杨贵妃在山上远望,知道是最心爱的荔枝被运来,欣然而笑。 【作者简介】杜牧,字牧之,晚唐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祖居长安南郊樊川,因称杜樊川。工诗、赋、古文。诗学杜甫而有独创,骨气豪宕,风神俊朗,尤擅七律七绝,为晚唐大家。也擅长创作咏史绝句。过华清宫便是他脍炙人口的代表作之一。(过华清宫同题作品共有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与同时代的李商隐齐名,并称为“小李杜”。有樊川文集,全唐诗存诗八卷。11、从军行【唐朝】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注释】青海:指青海湖。长云:漫天的浓云。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北。穿:磨穿。金甲:铠甲。楼兰:汉代时西域国名,这里指侵袭西北边境的敌人。【诗意】青海湖上的乌云一片连着一片,遮住了雪山,站在孤城上遥望远处的玉门关。守卫边疆的将士们在大沙漠里打了许多仗,铁片做的战衣都磨穿了,他们决心不打败敌人决不回家。【作者简介】王昌龄(698-756),字少伯,盛唐著名诗人(公元698-公元766年),约生于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约卒于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王昌龄的籍贯,有太原、京兆两说。旧唐书本传云王昌龄为京兆(即唐西京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为他在别李浦之京诗中说:“故园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闲居之作。唐代许多山西诗人因为洛阳、长安为当时文化中心,多游洛阳、长安,有的甚至多年住于京城,不能因为居住在京城便说他们为京城人。河岳英灵集为唐人殷番所编著的唐人诗集,载王昌龄为太原人,唐才子传也认为王昌龄为太原人。12、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注释】 腊酒:一年腊月酿制的酒。 足鸡豚(t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猪,诗中代指猪肉。 山重水复:一重重山,一道道水。 柳暗花明:绿柳繁茂荫浓,鲜花娇艳明丽。 箫鼓:吹箫打鼓。 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若许:如果这样。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无时:随时。叩(ku)门:敲门。 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祈求丰收。【译文】 不要笑话农家腊月做的酒浑浊,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一道道水,怀疑会无路可行的时候,忽然看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又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经临近,布做成的衣衫,最普通的帽,简朴的古风仍然存在。 从今日起,如果可以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农家朋友柴门。【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陆游自幼好学不倦,在饱经丧乱的生活感受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20岁时与唐琬结婚,后被其母强行拆散。这种感情伤痛终其一生,钗头凤、沈园等名作即是为此。29岁时,赴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应锁厅试,名列第一,因居秦桧孙子之前,又因他不忘国耻“喜论恢复”,竟在复试时被除名。后得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和蜀州、嘉州、荣州代理通判、知州等职。13、弟子规述说弟子规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儿童读本,被誉为“童蒙养正宝典”。是以孔孟学说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孩子们学好弟子规,就是从小给他们扎好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打好做人做事的基础。我们以弟子规为模板,学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传统文化教育。这对人一生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教育学生从小把根扎好,长大以后,经过艰苦努力,一定会是一个德才兼备、智慧超群的栋梁之才,一定会给人类做出很大的贡献。总叙概述: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份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易解: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人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它有益的学问。 14、入 则 孝(一)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易解: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地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君子闻过则喜,小人闻过则怒。)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易解: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二十四孝的黄香(香九龄),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实在值得我们学习。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平时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15、入 则 孝(二)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易解: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担心,是不孝的行为。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易解: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应该尽力去准备,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含自己的坏习惯)。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曾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当父母亲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是很容易的事;当父母亲不喜欢我们,或者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我们一样孝顺,而且还能够自己反省检点,体会父母的心意,努力改过并且做得更好,这种孝顺的行为最是难能可贵。 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必须柔和,并且和颜悦色,(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时机,例如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导;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气,此时我们虽难过得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 16、入 则 孝(三)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易解:父母亲生病时,子女应当尽心尽力的照顾,一旦病情沉重时,更要昼夜服侍,不可以随便离开。父母去世之后,守孝期间(古礼三年),要常常追思、感怀父母教养的恩德。自己的生活起居必须调整改变,不能贪图享受,应该戒绝酒肉(请参考地藏经,孝子应如何给往生者修福)。办理父母亲的丧事要哀戚合乎礼节,不可草率马虎,也不可以为了面子铺张浪费,才是真孝顺。(论语: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祭拜时应诚心诚意,对待已经去世的父母,要如同生前一样恭敬。(论语: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