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星教育2016学年高一月考语文.docx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510465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星教育2016学年高一月考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天星教育2016学年高一月考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天星教育2016学年高一月考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绝密启用前|天星教育未来脑试题研究中心命制20152016学年高一月考语 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问答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红楼梦的艺术成就过常宝红楼梦不仅是对以往的中国古典小说所达到的成就的超越,而且具有鲜明的创新精神。红楼梦是通过对一个家族的解剖来反映社会全貌,是通过日常琐事来表现重大社会问题的小说。这是曹雪芹把在它之前的金瓶梅所提供的创作经验批判地接受过来,又加以天才发展的结果。较之金瓶梅,红楼梦更能充分地体现统治阶级的腐朽没落,还发掘了埋藏在日常生活中的美和诗意。中国古典章回小说由于是从说书演变来的,因此在结构上一般都是单线结构,人物、故事大都沿着一条线索向前发展。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基本都是这种结构。这种单线的结构,有流畅的优点,便于讲故事,便于听故事;缺点是单薄,缺乏多层次地同时展现生活的广阔性和多面性的能力。红楼梦采取的是网状结构。它以贾宝玉为全书的主人公,并以主人公的爱情婚姻悲剧作为贯穿全书的线索。从这一总的线索看,四大家族的衰亡成为主人公爱情悲剧的典型环境,而主人公的爱情悲剧又是发生在这个贵族家庭中的许多事件中的一件。此外,红楼梦还交织着其他许多无不和整体交相联系的人物和事件。比如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等。这些事件此起彼伏而又主次分明地展开,从而构成了一幅气象万千、变化多端的封建社会的生动历史画卷。由于曹雪芹是以“目睹亲闻”、亲身体验过的生活作为他塑造人物的出发点的,因此他笔下的人物就打破了古典小说中“恶则无往不恶,美则无一不美”的写法,而像生活本身一样丰富复杂。作者既突出了作品中人物性格的主要方面,又写出了他们性格的复杂性。像薛宝钗和花袭人,作者确实毫不含糊地写出了她们俩封建正统派的本质,如千方百计地讨好贾母、王夫人,往上爬高枝;千方百计地劝贾宝玉走仕途经济、立身扬名的道路。但是,作者在具体描写和处理这两个人物时,注意写出了她俩性格的复杂性,写出了她俩身上某些优点和可爱之处。因此她们不是抽象的完人。红楼梦在当时北方口语的基础上,吸收了传统文言中有生命力的部分,融会贯通,创造出一种自然纯净、色彩鲜明的文学语言。它在印本出来不久,即已成为当时官话的标准读物,被公认为使用汉语言的典范。红楼梦在语言上的最大成功之处表现在人物的语言上,书中人物语言无一不符合人物声口,反映人物个性。像林黛玉的语言尖酸犀利,确实达到了“由说话而看出人来”的境界。红楼梦所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它把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水平推向了一个新阶段,从而奠定了它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当然,红楼梦的创造性的发展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突然产生的,除去曹雪芹个人的天才条件之外,还有它的社会条件。它是中国社会发展到十八世纪,在整个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取得了相当的发展,并对文学提出了更多、更高、更复杂的任务时,在社会各方面的综合影响下产生的。同时,曹雪芹的红楼梦的艺术成就又具有承继性,它是在经过水浒传、金瓶梅等前代小说的创作实践所提供的艺术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选自中国古代文学史,有删改)1.下列关于红楼梦相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红楼梦通过解剖一个家族的兴衰来反映社会的全貌,其艺术成就超越了以前所有的中国古典小说。B.红楼梦有鲜明的创新精神,成为中国古典小说中第一个描写日常生活表现重大社会问题的小说。C.红楼梦的语言成为当时汉语言的典范,因为它吸收了当时北方口语和传统文言中有生命力的部分。D.红楼梦有着多方面的成就、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把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水准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古典章回小说是从单线结构的说书发展演变而来的,所以其人物、故事等都是沿着一条大致的线索发展的。B.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是立体的,不再是之前古典小说中的脸谱化人物,恶人没有善样,善人无一恶行。C.红楼梦中的人物语言十分符合人物的个性特征,不论是谁的语言、什么时候说的,都符合他们的身份。D.红楼梦在艺术上批判地继承了前人小说创作实践中提供的艺术经验,并且天才地进行了发展和变化。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的单线和网状结构有区别,前者缺乏多层次地同时展现生活特征的能力,而后者能主次分明地展开情节,从而反映社会生活。B.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不是抽象的,比如薛宝钗、花袭人,虽然代表封建正统思想,但她们身上也有很多优点和可爱之处。C.红楼梦很注重情节的设置和环境的营造,全书形象地描摹了造成宝黛爱情悲剧的根本原因,即四大家族的衰亡。D.中国的经济、文化等在十八世纪有了长足发展,对文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下,红楼梦应运而生。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刘廷让字光义,其先涿州范阳人。少有膂力,周祖镇邺,以隶帐下。从世宗征淮南,以功领雷州刺史。乾德二年春,诏领兵赴潞州,以备并寇。冬,兴师伐蜀,为西川行营前军兵马副都部署,率禁兵步骑万人、诸州兵万人,由归州进讨。入其境,连破松木、三会、巫山等寨,获蜀将南光海等五千余人,擒战棹都指挥使袁德宏等千二百人,夺战舰二百余艘。又获水军三千人,因度南岸,斩三千余级。初,夔州有锁江为浮梁,上设敌棚三重,夹江列炮具。及师至距锁江三十里舍舟步进先夺其桥复牵舟而上破州城守将高彦俦自焚 遂进克万、施、开、忠四州,峡中郡县悉下。明年正月,次遂州,州将陈愈率吏民来降,尽出府库金帛以给将士。蜀平,王全斌等皆坐纵部下掠夺玉帛及纳贿赂左降,惟廷让秋毫无犯。及全师雄等作乱,郡县相应,寇盗蜂起。廷让又与曹彬破之,以功改领镇安军节度,从征太原。雍熙三年,曹彬败于歧沟关,诸将失律,多坐黜免。既而契丹扰边,时议遣将,无惬上意者。时廷让与宋偓、张永德并罢节镇在环列,帝欲令击契丹自效,乃遣分守边郡,以廷让知雄州,又徙瀛州兵马都部署。是冬,契丹数万骑来侵,廷让与战君子馆。时天大寒,兵士弓弩皆不能彀,契丹围廷让数重。廷让先分精兵属李继隆为后殿,缓急为援。至是,继隆退保乐寿,廷让一军皆没,死者数万人,仅以数骑获免。初,廷让诣阙待罪,太宗知为李继隆所误,不之责。四年,复命代张永德知雄州兼兵马部署。是秋以疾闻,帝遣内医诊视,因上言求归京师,不俟报,乃离屯所。帝怒,下御史按问,狱具。廷让既黜,怏怏不食,行至华州卒,年五十九。帝录其旧勋,赠太师。(选自宋史刘廷让传,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及师至/距锁江三十里/舍舟步进/先夺其桥/复牵舟而上/破州城/守将高彦俦自焚/B.及师/至距锁江三十里/舍舟步/进先夺其桥/复牵舟而上破/州城守将高彦俦/自焚/C.及师至距/锁江三十里/舍舟步/进先夺/其桥复牵/舟而上破/州城守将高彦俦自焚/D.及师至/距锁江三十/里舍/舟步进先夺/其桥复牵舟/而上破州/城守将高彦俦自焚/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乾德是年号,即帝王纪元立的名号,有些皇帝会因祥瑞或重大事故等立号改元。B.行营又叫“移营”,指行军打仗时的军营,但主要是指率军皇帝的驻地办事处。C.诣阙意思是到朝廷去。这里的“阙”指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以此借指朝廷。D.太师,官名,西周置,是辅弼国君的大臣,多是为大官的加衔,并无实际的职权。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廷让跟随世宗行军打仗,勇猛善战。刘廷让是涿州人,少年时体力就特别好,后来成了周祖的麾下,跟随世宗攻打淮南,因为战功担任雷州刺史。B.刘廷让讨伐后蜀,战功卓著。在伐蜀时,刘廷让率领禁兵中的步、骑兵一万人,加上其他州的士卒一万人,从归州入后蜀,势如破竹,抓获后蜀大将。C.刘廷让参加过多次战斗,有胜利也有失败。在攻打夔州时,虽然敌人守备森严,刘廷让最终攻占了夔州;在与契丹作战时,因敌人众多而失败。D.刘廷让深得皇上信任,即使战败也没有被罢黜。在与契丹的战斗中,刘廷让几乎全军覆没,但因为受到皇帝的宠信,他最终没有受到任何责罚。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蜀平,王全斌等皆坐纵部下掠夺玉帛及纳贿赂左降,惟廷让秋毫无犯。(2)是秋以疾闻,帝遣内医诊视,因上言求归京师,不俟报,乃离屯所。(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89题。【双调】蟾宫曲旅况阿鲁威正春风杨柳依依,听彻阳关,分袂东西。看取樽前,留人燕语,送客花飞。谩劳动空山子规,一声声犹劝人归。后夜相思,明月烟波,一舸鸱夷。【注】鸱夷:春秋时期,越国的范蠡辅佐勾践灭吴后急流勇退,自谓“鸱夷子”。8.诗歌是如何使用比拟的修辞手法来表情达意的?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5分)9.诗歌的最后三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诗中,“ , ”两句体现出诗人因为“早生华发”而产生了生命短暂、不如及时享乐的思想。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诗中,“ , ”两句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美好不能长存的感叹。(3)阿房宫赋中,作者认为后来人只哀叹秦朝的灭亡是不行的,一定要吸取其历史教训,否则就会重蹈覆辙,这两句话是:“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郑达山退休张晓静郑达山是走着回来的。他昨天还拥有而今天已换新主的专车,虽然还受命最后送他一次,他觉得那不过是得意非凡的空洞礼貌,就很怅然地拒绝了。郑达山一只脚刚从门外伸进来,保姆就将拖鞋递到他脚前,然后站起来接过他的公文包。郑达山换过鞋,朝会客厅走去,面部表情无任何波澜,甚至眼皮都没抬一下。退休前的那些日子里,郑达山总是让司机把车停在小区的林荫道口,然后沿着池塘边的碎石路步行回家。郑达山需要碰到一些向他或是他要打招呼的人,需要妻子、女儿、女婿日复一日迎接英雄般迎接他归来。今天刚正式退休,就没有了这样的场面。外孙们刚放暑假,由妻子带着,在女儿、女婿陪同下逛游乐园去了,晚饭也许要在外面吃,然后去听最近轰动全城的外国某演奏家的萨克斯演奏会。他虽然事先知道,还是觉得有些不快。会客厅红木茶几上,刚泡好的龙井茶,还冒着热气。郑达山靠在沙发上,呷了几口茶,目光转向阳台。盆栽植物高大葱郁,笼子里鸟的鸣叫声清脆婉转,鱼缸中笨重的大海鱼缓慢游动。难得有这样清静的下午,屋里只剩下挂钟走动的声音。心绪复杂的郑达山从不快中抬起眼皮,将客厅的挂钟扫视一遍,确信在客厅呆了近一个小时后,便露出了过分惊讶的表情。往日里,郑达山除非有极重要的客人,一般在会客厅只呆五到十分钟,然后进房休息。他需要跟人保持一种距离。怅然中的郑达山实在想不出有什么事可干,决定去散散步。他有个习惯,绝不在小区的草坪、亭边、树荫下散步,他不想惹不必要的麻烦。出了小区,就到了河边广场。古柳浮动,远山与古河一起融入灯光初上的暮色里,很合他此时的心境。郑达山在拉二胡的老人身边坐下。好几年了,郑达山几乎每天都跟老人天南海北地闲聊。亲戚中有几个跟自己同样年纪的人,郑达山一直跟他们保持礼节性交往,他却乐意跟这个陌生人老友似的闲话家常。有时,也只是坐着,在二胡凄凄切切的声音中,听老人诉说自己传奇的经历。老人也是军人出身,跟郑达山一样,只是两人结果大不相同而已。这多少引起郑达山的感慨。假使许多年前那次陪赵司令上山的不是他郑达山,而是别人;假使他也像其他人一样只顾往上走,没有注意到赵司令在半山休息;假如他没有停下脚步陪司令聊天儿,一起上山顶,赵司令会知道有个叫郑达山的人吗?会提拔他郑达山吗?郑达山有些庆幸。尽管心烦时他也羡慕人家清清静静的平常生活,但要让他用现有的生活去换,他还是不愿意。对郑达山而言他得到的是他这辈子最需要的,他郑达山既已改过来,就再也改不回去。黑夜笼上来,灯光越闪越多。郑达山叹口气。他希望离职后家里跟往常一样热闹,起先他以为这并不难,但今天家里的冷清,带给他的却不止是感伤。拉二胡的老人也沉浸在二胡声中:这辈子没白活,年轻时该走的路都走了,老来子孝,只是老伴儿走早了,把他丢在孤独中。看着老人孤寂的表情,郑达山想到自己的妻子。年轻时的磕碰早都过去了,这些年,她处处顺着自己,从不抱怨,如今真的离职了,自己是不是应该对妻子和孩子们有点补偿?还是回去吧,郑达山又叹了口气。郑达山走到家门口,呆住了。妻子、女儿和外孙像往日一样站在那里迎接他,三个女婿在下厨,家里跟往常一样热闹。晚饭时,心绪很复杂的郑达山就多喝了点儿酒,看来有点儿醉意。女儿们劝他少喝点,其他人也关心地来劝他。郑达山看看妻子,妻子正对着他微笑。喝了一辈子酒,这一点儿根本就不能让他醉,妻子明白,女儿也是明白的。郑达山起身进房休息,这次他没想跟任何人保持距离,是真的心累了。这一晚,郑达山做了一个并不离奇的梦(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郑达山退休后第一天回到家里,虽然脸上是和往常一样的表情,但这其实是他故意在保姆面前掩饰自己波澜汹涌的内心。B.第三段描写郑达山家阳台上的盆栽植物、鸟鸣声和鱼缸中的大海鱼,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表现了郑达山此时的清闲。C.郑达山绝不在小区的草坪、亭边、树荫下散步,是因为在这里会遇到熟人,他觉得与这些人的相互寒暄是不必要的麻烦。D.小说在描写郑达山退休第一天生活的同时,还穿插描写了他退休之前的一些生活情况,这样写主要是为了表现人情的冷暖。E.这篇小说通过塑造郑达山这个形象,反映了部分官员退休后极为复杂的心理状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给人深刻的启示。(2)小说中有几段文字写到一位拉二胡的老人,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3)郑达山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4)小说最后写郑达山当晚“做了一个并不离奇的梦”,有人认为,郑达山梦见的还是退休前的生活;有人认为,郑达山梦见的是退休后与家人在一起的平静生活。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谈谈具体理由。(8分)第II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农历九月中旬应该是钱塘秋潮的余威了,但昨天在杭州萧山美女坝,钱塘潮突然冲上江堤,20多名观潮的游客 被冲倒。今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让大家有些 ,不仅交通堵了,物流园的很多简易仓库也被大雪给压塌了。前日晚上6时许,越秀区一水果店夹层惊现一条约2米长的眼镜王蛇, 的店主连忙报警,随后赶到的两位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的专家将眼镜王蛇擒住。A.措手不及 惊慌失措 猝不及防 B.猝不及防 措手不及 惊慌失措C.惊慌失措 猝不及防 措手不及 D.猝不及防 惊慌失措 措手不及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今年的颐和园桂花文化展将以桂花为主体,融合颐和园的景观文化、花卉文化及文物、历史等众多要素,形成东宫门、仁寿殿、乐寿堂、长廊等8个赏花景区。B.手足相亲、精神相依,各民族群众的团结维护了社会稳定,夯实了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聚起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的蓬勃力量。C.第十届台商论坛以“拥抱互联网+ 开启梦想之旅”为主题,对于“互联网+”背景下青年创业的机遇与挑战、青年创业及企业转型等问题上进行交流。D.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此次发射成功,打破了中国航天“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1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再别康桥这首诗表达的是一种微波轻烟似的淡淡的离情别绪,谈不上什么现实内容或时代精神, 。原因在于它以美妙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人类共有的一种感情,即对逝去的美好往事,人们总是充满怀念。A.但是各个时期的读者都认为它给人带来了巨大的审美享受,对它有强烈的共鸣B.但是各个时期的读者对它都有强烈的共鸣,认为它给人带来了巨大的审美享受C.但是各个时期的读者都被它引发强烈的共鸣,它把巨大的审美享受带给了人们D.但是它把巨大的审美享受带给了人们,各个时期的读者都被它引发强烈的共鸣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对于雨巷这首诗的欣赏, ,也许会把它当作一首单纯抒写忧怨或抒写爱情的作品去理解;而知道时代背景和诗人身世的读者, ,即领略出这是诗人在以雨巷中丁香一样的姑娘的飘然而去作为象征。诗人 ,相当完美地融为了一体。所以有诗人说:雨巷就是把古典诗歌“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美妙意境用象征手法使用白话文进行的扩写。16.阅读下面一首小诗,仿照示例,还以“牛”为话题,另写两个小节。要求:与示例结构基本相同,修辞手法致;个别词语可与示例重复,字数也可略有增减。(6分)牛,从新石器时代的陶片上走来,从秦岭淮河走来,走进春夏秋冬的更替,一抬头,就亮出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威严。五、写作(60分)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材料1 为了让2岁的女儿体验世界,走进生活,感受亲情,父亲朱春燮做出决定:卖掉价值一二百万元的房子和公司股份,买了一辆价值30万元左右的房车,用5年时间带女儿环游世界。材料2 为了老母亲一句“想去更多的地方看看”,四川66岁的陈录雪与60岁的妻子卖了房子,改造了辆房车,一路打工,带着101岁的母亲周游世界。并且表示只要母亲愿意,就要一直走下去。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52016学年高一月考语文 全解全析1.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第一个”说法绝对。第一段有红楼梦继承和发展金瓶梅描写日常生活。2.A【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大致的线索”错误。原文的意思是“单线结构”都是“大致沿着一条线索发展”。3.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主客体颠倒。文中说“四大家族的衰亡成为主人公爱情悲剧的典型环境”,意思是四大家族是爱情悲剧的环境,但不是造成悲剧的原因。4.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文言文断句题目,注重分析要断句中的专有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以及句末语气助词等。这句话,可以通过分析动词谓语来判断语句的断句点。可以先找出语句中所有的动词,如“至”“舍”“进”“夺”“牵”“上”“破”“焚”等,然后通过对这些动词的分析,找到相关动词的主语、宾语以及可能出现的状语或介宾短语倒置等,以此判断。比如“至”,从前文分析,“至”是指刘廷让率领的军队到了夔州,由此判断“至”是“及师至”的谓语,后面没有具体的宾语,“至”后要停顿;再如“夺”,其宾语是“桥”,往前分析,“夺”没有主语,但有状语“先”,由此判断“先”的前面和“桥”的后面要停顿。最后依照排除法对比四个选项就能得出正确的答案。5.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不是率领军队的皇帝的办事处,是指“军事长官”的办事处。6.D【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没有受到责罚是因为皇上认为这次的失败责任在李继隆。7.(1)后蜀平定后,王全斌等人都因为放纵部下掠夺财物以及收受贿赂而被定罪降职,只有刘廷让秋毫无犯。(2)当年秋天上报患病,皇帝派遣宫廷医官诊治,因而上言请求返回京城,没有等到答许,就离开了驻地。【参考译文】刘廷让字光义,祖先是涿州范阳人。刘廷让年轻时有体力,周祖镇守邺城,把他纳入麾下。随从世宗征伐淮南,因为功劳担任雷州刺史。乾德二年春天,皇帝命刘廷让率领军队奔赴潞州,以防备并州的敌寇。冬天,发兵征伐后蜀,任西川行营前军兵马副都部署,率领禁军步兵骑马一万人、各州兵一万人,从归州进军讨伐。进入对方境内,连续攻破松木、三会、巫山等营寨,擒获蜀将南关海等五千多人,俘虏战棹都指挥使袁德宏等一千二百人,夺得战舰二百余艘。又俘获水军三千人,趁势渡过南岸,斩首三千余人。当初,夔州的江面有用铁索连成的浮桥,岸上设有高达三层的瞭望敌情的棚楼,江两岸排列着火炮。等到刘廷让的军队到达那里,距铁索桥三十里,刘廷让命兵士弃船登岸,一举夺下了铁索桥,然后又乘战船逆流而上,攻占了夔州城,守将高彦俦自焚。接着攻克了万、施、开、忠四州,峡中的郡县全部被攻下。第二年的正月,到达遂州,遂州将领陈愈率领官吏百姓归降,拿出官库中全部的金帛来供应将士。后蜀平定后,王全斌等人都因为放纵部下掠夺财物以及收受贿赂而被定罪降职,只有刘廷让秋毫无犯。等到全师雄等叛乱,各州县与之呼应,贼寇纷纷起事。刘廷让又和曹彬打败了他们,因为功劳改任为镇安节度使,随从皇上征伐太原。雍熙三年,曹彬在歧沟关战败,各位将领也都失利,多数被贬黜罢免。接着契丹侵扰边境,当时商议派遣将领,没有能让皇上满意的,那时,刘廷让与宋偓、张永德都免去了节度使在禁军任职,皇帝想让他们攻打契丹来赎罪,就派遣他们分头守卫边境州县,刘廷让为雄州知州,又调任瀛洲兵马都部署。当年冬天,契丹数万骑兵前来侵犯,刘廷让与他们在君子馆交战。当时天气严寒,士兵的弓弩都不能拉满,契丹军队把刘廷让层层包围。刘廷让先分出精兵跟随李继隆殿后,有紧急情况时进行援救。这时,李继隆退兵保守乐寿,刘廷让全军覆没,战死的有数万人,刘廷让仅仅率领几个骑兵得以幸免。起初,刘廷让来到朝廷等待处罚,太宗知道是被李继隆所耽误,没有责罚他。四年,又任命他接替张永德担任雄州知州兼兵马部署。当年秋天上报患病,皇帝派遣宫廷医官诊治,因而上言请求返回京城,没有等到答许,就离开了驻地。皇帝发怒,交给御史审问,定案下狱。刘廷让被贬黜后,心中不快不肯吃饭,走到华州去世,时年五十九岁。皇帝追念他的功劳,赠为太师。8.“留人燕语,送客花飞”两句,用燕语呢喃、声声含情,花絮纷飞、片片殷勤,来表达燕子、飞花对离人的依依惜别,使用比拟的手法,借物写情,表达了惜别之情。“谩劳动空山子规,一声声犹劝人归”两句,用子规劝说游子“不如归去”的拟人手法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9.后三句,写诗人深夜醒来,浮想联翩,思念亲友,也考虑去留,看明月高挂,湖面烟波弥漫,一派清冷寂寥,神秘缥缈,作者陶醉于远离尘世喧嚣,驾一叶扁舟,在水面飘摇,表现了诗人对仕途生涯的厌倦和对超然世外的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10.(1)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2)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11.(1)答A给3分,答E给2分,答D给1分;答B、C不给分。B项,“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表现了郑达山此时的清闲”不恰当,描写阳台环境更主要的是反衬其心绪的复杂。C项,“他觉得与这些人的相互寒暄是不必要的麻烦”说法不当。D项,“这样写主要是为了表现人情的冷暖”理解不当,主要是为了表现郑达山内心的失落。(2)表现郑达山内心对与人交流的渴望,用老人的经历反衬郑达山一生的幸运,用老人对生活的坦然态度反衬郑达山的不知满足,用老人对妻子的追思引出郑达山对亲情的反思。(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3)贪恋权位,喜欢被捧;城府很深,表里不一;为官谨慎,懂得自保。(每点2分)(4)观点一:郑达山梦见的还是退休前的生活。郑达山退休后仍喜欢在位时被捧的感觉;退休后的生活让他感到无聊冷落;文章的后半部分虽然写他认识到亲情的重要性,但他并未从失落中完全走出。观点二:郑达山梦见的是退休后与家人一起的平常生活。郑达山受拉二胡老人的影响认识到家人的重要性;晚饭时家人的关心让他体会到亲情的温暖;官场也有心烦的时候,他也曾羡慕平静的生活。(答出观点2分;阐述理由,每点2分)12.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猝不及防:事情突然发生,来不及防备。措手不及:临时来不及应付。惊慌失措:由于害怕慌张,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13.A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B项,成分残缺。在“小康社会”后加上宾语中心词“的基础”。C项,结构混乱。“对于问题”和“在问题上”保留一种。D项,搭配不当,应改为“创造了中国航天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14.B【解析】本题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回答问题,注重把握空格前后表述的主体或者是选项表述的主体,即语句先说的内容和后说的内容的顺序;复句的关系以及单句句式的特点等。空格前的内容,表述的是再别康桥表达的情感没有现实意义或时代精神,从空格后的内容分析,空格内容是肯定这首诗的,所以空格内容和前文是转折关系。从四个选项表述的内容的逻辑关系角度分析,应该是先说诗歌对读者的作用,一般应该是先共鸣然后有精神享受。这样就能够得出答案是B。15.不知时代背景和诗人身世的读者 可以更深一层去发掘其象征意义 将象征手法与古典诗歌的意境16.(示例)牛,从西周的青铜器中走来,从柴达木盆地走来,走进诗词曲赋的韵律,一拱腰,就挺起五十六个兄弟的血性和脊梁;牛,从唐朝的国画长轴里走来,从云贵高原走来,走进风霜雨雪的征途,一奋蹄,就踏响五千年的文明与记忆。17.【立意探索】本题考查写作的能力。从材料的相同点看:“卖了房子周游世界”,体现的是洒脱的生活方式;“带着亲人打工旅游”体现的是亲情,是对亲人的爱,这种给予他们精神层面的关爱是超越物质的,因而更加难能可贵。从材料的不同点看:“带着2岁的女儿体验世界”是让子女更早地感受生活,培养他们拥有更丰富的精神财富,这也显示了为人父母的慈爱;“带着101岁的母亲周游世界”是帮助母亲在最后的生命里完成心愿,这显示了为人子女的孝道。参考立意: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爱他就给他精神财富;我们该给父母子女怎样的爱;物质和精神哪个更重要。附: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一等(2016分)二等(1511分)三等(106分)四等(50分)基础等级内容20分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实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思想基本健康感情基本真实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当思想不健康感情虚假表达20分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工整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迹清楚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基本清楚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潦草难辨发展等级特征20分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较深刻较丰富较有文采较有创意略显深刻略显丰富略有文采略有创意个别语句有深意个别例子较好个别语句较精彩个别地方有新意说明:一、基础等级评分,“内容”以“题意”“中心”为重点,“表达”以“文体”“语言”为重点;发展等级评分,以“有文采”“有创意”为重点。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下列“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1.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 观点具有启发作用2.丰富:材料丰富 论据充实 形象丰满 意境深远3.有文采:用词贴切 句式灵活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文句有表现力4.有创意:见解新颖 材料新鲜 构思新巧 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有个性色彩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四、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