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8509353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苏州市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苏州市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语文试题 第一部分(26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怅 (wng) (qi)意 浮想联 (pin) 言简意 (gi)2、下面两段文字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然后改正。(4分)选秀节目在内地经历8年锤练,喜剧情境越发浓厚。这种戏剧化,在中国达人秀里初具规模。到了中国好声音,已近庐火纯青,每位选手上场,都是一出微喜剧:自报家门、微微抒怀、抛出悬疑、等待缓解缓解悬疑的方法是一曲高歌,评委按铃、转身,悬念落地,戏剧情绪松驰。十幕戏,组成一期节目。节奏凌历紧凑,气氛浑圆工整,基本拥有影像叙事的全部要素。错别字改 正3、默写古诗文名句和相应的作家、作品。(10分) ,都护在燕然。 (王维 )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 (吴均与朱元思书) 不愤不启, 。 ,则不复也。 (论语) 荡胸生层云, 。 (杜甫望岳)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 ) 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 ,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 ,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二首)4、(5分) 某房地产企业的广告语是“好是更好的敌人”,试赏析本广告语的妙处。(3分) 格列佛游记中,教授们计划简化言辞,他们的具体措施是怎样的?(2分) 5、根据下面材料,概括提炼苏州话的特点。(3分)苏州方言属吴方言。苏州话以软糯著称,所谓吴侬软语(侬作人解)就是由此而来。吴语与湘语(指老湘语)是汉语七大方言语系中形成最早的方言,因此吴语至今保留了相当多的古音。吴语的一大特点在于保留了全部的浊音声母,具有七种声调,保留了入声。在发音上较靠前靠上,这种发音方式有些低吟浅唱的感觉,较少铿锵,不易高声。在方言的词汇方面,苏州话体现了浓浓的古意和一种书卷气。苏州人说“不”为“弗”,句子结尾的语气词不用“了”而用“哉”,喜读古文的人听见苏州话一定会有一种亲切感的。 第二部分(44分)阅读桃花源记,完成6-10题。(12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6、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是哪一项?(2分) ( ) A芳草鲜美 陶后鲜有闻 B后遂无问津者 风烟望五津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橘生淮南则为橘 D闻之,欣然规往 辍耕之垄上7、简要说说桃源中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是什么?(2分) _8、渔人穿过山洞,眼前顿时一亮,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派祥和的景象。请你谈谈渔人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了世外桃源的美好?(2分) _9、“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说了些什么?为什么皆叹惋?(2分) _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0题。 赵田部吏赵奢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出;赵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之。赵奢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使治国赋,国赋太平,民富而府库实。 注释:赵奢:赵国名将,早先为田部官吏。平原君:赵惠文王的弟弟,名赵胜,任赵相,封于东武城,号平原君。加兵:发兵入侵。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 _ 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 _阅读下列选段,完成11-13题。(7分)“你休息一两天,去拜望亲戚本家一回,我们便可以走了。”母亲说。 “是的。” “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回面。我已经将你到家的大约日期通知他,他也许就要来了。”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故乡)11、上面两段选文划线句的景物描写大致相同,在文中的作用相同吗?试作分析。(3分) 12、闰土的愿望既然是“切近”的,为何我还要“暗地里笑他”?(2分) 13、从“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到选文结尾关于希望的比喻,分别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7分)感恩是一种觉悟感恩是什么?有人说,感恩是一种人生哲学,是一种大智慧,是一种快乐心境,是一种人生境界。其实,感恩更是一种内心的觉悟。从拆字的角度看,“觉悟”不正是“发现我心”吗?那么也可以这样理解:感恩之人必是关注自我内心的人,关注自己良心,灵魂居所的人!如今,人们的财富在增多,但满足感却在减少;拥有的越来越多,但是快乐越来越少;沟通工具越来越多,但是深入交流越来越少;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真诚的朋友越来越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怪现象?原因也许有许多,但起根本作用的是“人心”出了问题。诚如于丹所言: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一个人的视力要具备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外向内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而现代人更多的是将眼光投向周围的乍富阶层,投向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记得一位智者曾说过,一个人的快乐与否,不是取决于他得到了多少,而是取决于他计较了多少。没有感恩的心态,就会对社会、对周边的人,对自己的家庭计较多,苛责多,埋怨多。不计较,是感恩之心的启蒙。不计较,才会留意生活的恩赐,才会以感恩之心去体察和珍惜身边的一切,也才会知足常乐。计较太多,是因为欲望太多。明末清初有一个叫钱德苍的人写了一本奇书解人颐,里面有一首打油诗把人的欲望的扩展描绘得淋漓尽致:“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思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做了皇帝求仙术,便想登仙跨鹤飞;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这首打油诗即便今天读来,仍然能起到喻人警世的作用。曾记得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有一句很经典的话:每个人都像是一座两层楼,一楼有客厅、餐厅,二楼有卧室、书房。大多数人都在这两层楼间活动。实际上,人生还应该有一个地下室,没有灯,那里是人的灵魂所在地。给生命留一间暗室,常常走进去才能出好的作品。是啊,在繁忙生活的间隙,我们也要常常走进灵魂的暗室,关注一下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让那些曾经感动过我们的美好常在心中回响。如此,你将拥有一段快乐而有意义的人生!14、 作者在文中表明了什么观点?(2分) 15、 作者引用解人颐中的一首打油诗意在证明什么?(2分) 16、 自选角度评点文中引用的村上春树的话。(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18分)生长在城市里的一棵树【美】劳拉伊丽莎白理查兹 陈荣生 译在一座拥挤的城市里,在两座高楼之间长着一棵树。这棵树的周围没有任何绿色植物,树一侧的叶子碰到了一座仓库密密实实的墙,另外一侧的叶子掠到了一座破旧公寓的窗口,下面的空间已经被水泥铺到树的根部,但这棵树仍然活着,而且每到春天都会长出新鲜嫩绿的叶子。“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住在树根下的老鼠问。“我就不会这样做,如果我是你的话”。“这是我的事!”树说。“这是我得做的事情。我的家族全都这样做”。“但是没有人来看你,在这样的环境里,”老鼠说,“除了我。”“那不关我的事!”树说。但是,公寓里那位生病了的姑娘说:“妈妈!亲爱的妈妈!窗外那棵树长出细小的新叶了,嫩嫩的,绿绿的。春天来了,即使是在城市里也可以看到春天了。现在我会长得更好。我敢肯定。”“感谢上帝!”母亲说。夏天来了。树叶长得又大又长,树枝被它们压得弯了腰。树叶在风的吹拂下颤抖,留下了一片阴凉。“你这样耗费自己的生命,真的让人为你感到遗憾!”住在树根下的老鼠说,“要是你捕捉昆虫,或者做些有用的事情,我倒会感到好受一些。你为什么就是要这样做呢?”“这是我得做的事情!”树说。“我的家族全都这样做”。“但是,如果有人关注或同情的话,那又会不同,”老鼠说。“那不关我的事!”树说。但是,公寓里那位生病了的姑娘说:“妈妈,热浪让人感到窒息。要不是有那棵可爱的树的遮阴,我真的无法忍受。风把树叶吹得沙沙作响,我从这种响声中感觉到了凉爽,好像置身于山间一大片森林,森林里的树木凤舞婆娑,碧绿的草地上长满了鲜花,清香四溢,叮咚作响的泉流你追我赶往前奔。”“感谢上帝!”母亲说。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就是秋了。空气开始稀薄和变冷,那棵树的树叶也开始变黄,一片接一片地掉落到地上。水泥地面全都被落叶覆盖了,那些落叶就像金子般闪闪发光。“现在你明白了!” 住在树根下的老鼠说,“现在一切都结束了,你的辛苦有何所得?”“我做了我得做的事情”,树说,“那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真是懦弱的植物!”老鼠说,“如果你结出果实让人吃,那至少算是留下一点东西,可现在,除了掉落的枯叶和空荡荡的树枝,你什么都没有留下。”“那不关我的事!”树说。但是,公寓里那位生病了的姑娘说:“妈妈!亲爱的妈妈,夏天已经结束了。看啊!我那棵可爱的树掉叶了,那些光秃秃的树枝拍打着我们的窗口,似乎在提醒着我,那棵树该安静休息了,我想我也要睡觉了。亲爱的妈妈,请您帮我拾几片树叶,我要好好珍藏,因为它们一直是我快乐的源泉。”(21)说完,她转身面对着墙,慢慢地入睡了。(22)“感谢上帝!”母亲说。 选自美文(有删改)17、文章写了一棵树的经历,也写了一位生病女孩看到树后的感受,请分别加以概括。(4分)树的经历:_女孩的感受:_18、第段的环境描写,写出了树怎样的生存环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19、结合语境,说说第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1)那不关我的事!(2)树叶在热浪下微微颤抖,留下了一片阴凉。 20、请从修辞和描写手法的角度,对文章第段划线语句进行赏析。(3分)好像置身于山间一大片森林,森林里的树木凤舞婆娑,碧绿的草地上长满了鲜花,清香四溢,叮咚作响的泉流你追我赶往前奔。” 21、文中的树反复说:“这是我得做的事!”“我的家族全都这样做。”这两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并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它的现实意义。(4分) 第三部分(60分)22、作文(60分)微笑之于生活,有如阳光泻在大地上的璀璨!微笑是寒冬过后的第一缕阳光,微笑是炎炎烈日里的一掬清泉。微笑带来友善,让亲切相伴;微笑带来信任,让隔阂走开;微笑带来自信,让希望常在记忆中那些印象深刻的微笑总是让我们回味无穷。请以“微笑的味道”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1、惘 惬 翩 赅2、错别字练庐驰历改 正炼炉弛厉3、略4、人们在获得优秀和一定的成功后,已得的成绩反而会成为前进的枷锁,使人裹足不前,这句话警示人们要不断进取,从好走向更好,从优秀走向卓越;本企业已经取得了很好很优秀的业绩,但是还在不断进取,以好为起点,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好的房产和服务;该广告以公益广告的形式进行商业促销,淡化了商业性,尽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把多音节词缩为单音节词;把动词和分词省掉。5、保留古音,发音靠前,舒缓软糯。6、C7、主观上:桃源中人厌恶战乱,不愿出去;客观上:桃源地处偏僻,没有明显的进出道 路,不易被人发现。8、同绕“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们生活社会风尚”同答,或围绕“美丽富足利平安宁自由快乐尊老爱幼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同答也可,(出现任意两个关键词或说出与之相关的具体内容均可)9、渔人说的是秦末以来的历史。桃源中人叹惋的是: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 惋,为桃花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10、而您身为王族,难道还会被世人看轻吗? 平原君认为赵奢贤能,把他推荐给赵王。11、不相同。中的故乡是“我”的记忆中的美丽的故乡,表现“我”对过去的故乡的怀念神往;用环境烘托少年闰土“小英雄”的形象,为下文中年闰土的出现作对比的伏笔; 中的故乡实际上是“我”心目中的未来的故乡的理想画面,表现我对未来新故乡,新生活的向往。12、闰土的愿望只是希望自己一家人能过上幸福生活,因而是“切近”的,但是他把希望寄托在泥塑木雕上,又是愚昧的,不能实现的。13、“我”的“害怕”是因为看到故乡破败萧条的现状和故乡人的变化,使我虽然对新生活充满向往,又对能否实现希望而感到迷惘;结尾的希望则表现了“我”追求新生活的执着坚定的信念。14、感恩是一种觉悟。15、计较太多,是因为欲望太多。16、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启示我们要常常走进灵魂的深处,关注自我内心,关注自己良心、灵魂的居所,提升感恩意识,做感恩之人。17、树的经历:春天长出嫩叶夏天枝繁叶茂,在热浪中留下阴凉秋天衰落掉叶。 女孩的感受:感受春天到来,相信自己会长得更好感受到夏中的凉爽,相信困境中也会有美好感受到秋的安静,带着期盼安心静养。(意对即可)18、单调(孤零),狭窄 意在与树的表现形成对比(反衬)突出树的顽强精神。(意对即可)19、(1)有没有人来看望。 (2)树叶忍受热浪侵袭的煎熬和默默抗争的情状。(20、示例:多角度描写。从视觉、嗅觉和听觉等角度描写出了一个美好的森林世界。拟人。“树木凤舞婆娑”“泉流你追我赶往前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木摆动的美妙姿态和泉水流淌的畅快。21、每个人要坚守自我,做好分内的事;乐于奉献。结合自身实际谈意义。观点正确,言之成理即可)22、作文:按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