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说明文阅读答题格式.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8508209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说明文阅读答题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考说明文阅读答题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考说明文阅读答题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说明文阅读答题格式 一、【中考考点】说明文的类型 1、【知识要点】1从说明对象的角度划分事物说明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为具体事物的说明文事理说明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为抽象事理的说明文。 2、【常见题型】、请说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本文的说明文类型是什么 二、【中考考点】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1、【知识要点】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的语言标志是表时间的词语,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如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程序顺序。2空间顺序的的语言标志是表方位的词,如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由远到近等等,都可相反来。3逻辑顺序是以思维的规律为序,如:由主到次、由浅入深、由原因到结果、由现象到本质、由特征到用途、由一般到个别(特殊)、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2、【常见题型】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 的说明顺序对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选文的A段和B段能够调换顺序吗?为什么?【答题格式】不能调换原文采用由 到 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 三、【中考考点】说明文的说明结构 1、【知识要点】 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 2、【常见题型】 本文的说明结构属于 结构。【答题技巧】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四、【中考考点】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1、【知识要点】、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摹状貌、作诠释、列图表、引用说明。 2、【常见题型】、选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举例子】通过列举具体的实例,真实、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 )特征,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列数字】运用真实、具体而准确地数字,科学、具体、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 )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令读者信服。 【作比较】将( )和( )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 )特点。 【打比方】将( )比作( ),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 )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事物的( )特点或是种类,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科学、准确的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 【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区别】下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作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并且解释的对象与做出的解释外延也可以不相等。【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画图表】运用直观的示意图和表格等形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作引用】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使文章生动有趣。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选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分别回答。 【答题技巧】由题中的“哪些”可以看出画线句的说明方法应该是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具体可以结合题的分值,进行初步的判断,“分别”是要求针对每一种说明方法都要进行分析作用。 、选文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答题技巧】由题中的“主要”我们可以看出画线句的说明方法应该是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但要判断其最主要的一种加以分析。 五、【中考考点】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1、【知识要点】、说明文最基本的语言特点为准确、严密、在准确严密的基础上A生动、形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B简明平实运用科学术语、大量真实准确的数据 2、【常见题型】、选文中加点词语有何作用?【题型分析】本题应该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这一基本特点答题。【答题格式】真实准确,或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 )的特征或事理。 、选文中加点的词语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答题格式】1不可以。 2解释原词在文中的意思或内容。 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情况,无法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选文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题型分析】这一类题中的加点词语在文中往往起修饰和限制作用。 【答题格式】1首先表态删还是不删,一般情况下都不能删去。 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饰,“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加点的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的特点。 、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其作用。【题型分析】此类题应该从文中找出起修饰、限制性的词语进行分析即可。【答题格式】1在文中找出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表程度修饰性的词语;“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的词语;“多”“有余”等表数量的词语。 2分析这些词语在文中含义,如果没有这些词语文章内容会有哪些变化,进而总结出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的特点。 、文中加点的词语“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题型分析】如果这些加点的词语位于这句话的句首,一般指代的内容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六、【中考考点】说明文题目的作用【答题格式】、交待说明文的说明对象 、提示说明对象的( )特点 、题目生动、形象、新颖 七、【中考考点】说明文开头语段的作用【答题格式】、引出或交待本文的说明对象或说明对象的( )特点 、增加说明文的文学色彩或是故事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总领全文,引起下文。 八、【中考考点】怎样概括说明的内容 【答题方法】、概括出每一自然段的段意,相同意思的语段可以合并。应该注意每段的中心句。中心句一般出现的位置在语段的开头或结尾,有时在句中。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 、用以下的术语概括本文说明了,或是介绍了( )的结构、特点、功能、前景、影响、作用、用途、成因、使用方法、类型、危害、优点等。概括要点时最好用完整的句子。意思要简明扼要。 九、【中考考点】说明文中问句的作用【答题格式】、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引出下文的说明内容 、设置悬念。 十、【中考考点】如何答好开放性试题?【题型分析】这类试题大概从以下方面考查1、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性的表述。2、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2、结合实际对某个问题谈自己的认识。3、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性的推断和大胆想象。4、由文章内容延伸到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中相关现象进行解释。5、对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等提出解决的方法,拟写警示性标语、建议、广告等。 这种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考查的是学生对生活的关注情况。做好这类题首先要让学生对所给材料有准确地把握,然后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再迁移到文段中来。 【答题方法】在答题时要从三个角度作答1、是就材料回答问题 2、是阅读材料后受到的启示、感想3、是从材料出发,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或扩散联想到其它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