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水霖学校2011-2012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504765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莞水霖学校2011-2012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东莞水霖学校2011-2012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东莞水霖学校2011-2012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莞水霖学校2011-2012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A云翳(y) 作揖(y) 熨帖(yn) 煤屑(xio)B哺育(b) 坍圮(p) 押解(ji) 刹那(ch)C蹒跚(pn) 戏谑(xu) 倔强(ju) 刚愎(b)D讣告(f) 恫吓(dng) 狭隘(y) 粗犷(gung) 2.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组是( )(3分)A叙事,言简意赅,情实事真,无故作姿态之言。B这个饭店服务质量之差是有口皆碑的,但因别无分店,只好在这里吃饭了。C几年前,我们在清华园相识;今天,我们又在异地萍水相逢。D升到高中,就应该遵守高中的一切规章制度,做一个名不虚传的中学生。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3分)A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B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丰富深刻的主题,使得金庸的小说具有大气、深沉。C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D山区那些孩子无时无刻不在等我,我必须尽快赶回去。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等公开场合,经常引用诗文来为自己的讲话做注脚:在谈自己的工作态度时他说:“_”;在概括今后工作时他说:“_”;在谈宏观经济政策走向的问题时他说:“_”;在谈到两岸合作问题时他说:“_”;在回答记者“什么是快乐”问题时他说:“_”。他在各类讲话中对诗文的灵活运用,充分体现了中国领导人熟练运用本民族的传统智慧应对处理各类事务的能力,也为他所引用的诗歌赋予了时代新意。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时进则进,时退则退,动静不失其时A B C D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9题。(共21分)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相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5下列四项中加点词语的语言现象类型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A共事二三年B可怜体无比C昼夜勤作息D汝岂得自由6下列“相”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3分)A及时相遣归B儿已薄禄相 C还必相迎取D会不相从许7下列关于文段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本文段选自汉乐府诗代表作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它与南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B选文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采用民歌中常用的起兴手法,用具体的形象来渲染气氛,奠定全诗悲剧基调,同时,在结构上又引起下文的故事。C文章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以孔雀徘徊比喻夫妻的不忍分离,与文章结尾夫妻合葬化鸟首尾呼应,达到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D从选文看,造成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婚姻悲剧的根本原因是焦仲卿对母亲的言听计从。8.下列对第二段开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这几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此段列举“织素”“裁衣”“弹箜篌”“诵诗书”等来突出刘兰芝多才多艺、很有教养。B此段运用铺陈排比的手法,从而达到了盛赞刘兰芝才艺的效果。C此段按时间顺序来写,是为了突出刘兰芝家对她的教育循序渐进,很有整体规划。D此段中罗列的数字是互文,这是一种交叉的表述,只是表示兰芝富有教养,并不是指具体才艺的学习年限。9翻译下列句子。(9分)(1)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2)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3)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10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春闺思 【唐】张仲素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注:渔阳,征戍之地(1)诗中两组叠音词的运用有何妙处?分别从内容和形式方面分析。(4分)(2)这首诗中抓取了哪一细节?(2分)寄寓了怎样的情感内涵?(2分)11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补写名句,每题2分,共6分。(1)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 。(屈原离骚)(2) ,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3)羁鸟恋旧林, 。开荒南野际, 。(陶渊明归园田居(4)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 。(诗经氓)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国际与本土 张颐武春节的价值和象征性的意义都是不可估量的,可以说是中国人最重要文化符号之一,也是华人文化认同的象征。回首过去,世界和我们自己都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春节也在不变和变化中呈现了新的形态。春节现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切。一方面是中国的崛起造成的文化影响力和全球华人的力量的兴起已经使得春节越来越引起了国际的关注。“中国年”的价值和意义越来越变成了中国的重要的文化象征,逐步为世界所了解。虽然春节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还远不能和圣诞节相比,但在世界许多华人移民较多的城市或社会中,春节也开始在华人社区之外产生影响。以往仅仅是传统的唐人街张灯结彩地庆祝,现在往往已经成为当地多元文化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各国政要也都发表对于春节的祝福。春节在全球的意义的凸显是一个相当引人注目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全球华人的结构随着三十年来来自中国大陆的新华侨的大量出现而产生了变化,大陆的文化习惯和生活方式越来越被海外华人社区所接受,因此以大陆的文化为特色的过年方式如春节联欢晚会就成了全球华人过年的主流形式的一种,和传统的过年的方式如舞龙舞狮等融合之后,形成了全球春节文化的新形态。另一方面,过年的意义在今天人们重视传统文化和家庭价值的时刻更加凸显了出来。国内的“过年”的气氛也一年浓似一年。在计划经济时代,春节被简化为“过革命化的春节”。而八十年代时,在现代化和西化的浪潮中,春节的文化和认同的意义也还没有像今天一样被强化得如此之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春节的意义,越来越强调在这一时刻的文化的价值和生活意义。当然,春节的国际化还仅仅限于华人和对于中国文化有兴趣的人,还难以变得更普及。它还不能在全球获得更多的影响力。这当然和中国文化的现实的处境有关,其全球的传播和理解还有不少局限和问题。因此,如何推展春节的文化含义,让世界更加深入地了解其意义和价值,还是一个现实的困难。关于春节的那些中国文化的积淀,还需要更多的理解和体认,这其实对于全球的跨文化对话具有高度的意义和价值。让人们了解春节的趣味和活力,还需要全球华人社会更好地努力。春节在国内的传统意义得到了相当大的弘扬和发挥。当然也造成了返乡和回家的诸多困扰和问题,造成了春运的巨大的压力。现代所要求的是高度的流动性,是跨越边界的需要和人的高度的灵活性,这和传统的归乡的感情的关系是复杂的。今天的春节热说明中国社会的本土因素在当下的背景下得到了更多的展现。从这一点上看,如何回应这样的感情和精神的追求就是社会需要认真探究的。1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5分)A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是华人文化认同的象征。B中国大陆的文化习惯和生活方式越来越被世界所接受,成为一些地区多元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C春节的价值和意义已经成为中国的重要的文化象征,并为世人所了解。D在过去,春节的文化和认同的意义不可能像今天这样被不断强化。E春节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还远不能和圣诞节相比,但正在不断扩大影响。13下面选项不属于“春节新变化”的一项是( )(3分)A各国政要发表对于春节的祝福。B唐人街张灯结彩地庆祝。C春节联欢晚会成了全球华人过年的主流形式。D春节开始在华人社区之外产生影响。14从全文来看,春节“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的关切”的原因有哪些?(4分) 15结合文意,概述应如何解决春节面临的“国际化”和“本土化”问题?(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请任选一组作答。(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6-18题。乡里故事 文/侯发山玉米棒子堆在院子里,散发出甜丝丝的气息。根旺靠墙蹲着,有滋有味地吧嗒着旱烟;娘和香草坐在玉米堆前撕扯着玉米皮儿,一边说着麦大米小的闲话;五岁的儿子“嗷嗷”叫着在玉米堆里翻跟头根旺冷不丁发现一个陌生的老头站在院墙边,眼睛直直地盯着香草,根旺就喘着粗气,拿眼狠狠地剜这个老头。香草刚嫁过来那阵儿,只是一个小毛丫头,面黄肌瘦,病怏怏的,可长着长着,一下子就灿烂了:脸红扑扑的像个熟透的柿子,又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芍药,两道弯弯的柳叶眉,嘴角微微地向上挑着,好像老是在笑她虽说是个瞎子,但村里的男人见了,没有不动心的,没有不咽口水的。根旺受不了老汉那钩子似的目光,猛地站起来,冲他吼道:“滚!饥了到别处讨饭去。”老头嘿嘿地讪笑着,说:“这闺女的眼睛有治。”根旺这才知道老头是个江湖郎中,他陡然睁大眼睛,说:“真、真的?”老郎中走进院子,朗声说道:“试试再说呗,我看有七八成把握。”香草一边剥着玉米,一边伸着耳朵听着。她听了老郎中的话,心里暖暖的,一脸的喜不自禁,心说要是我的眼睛能够看得见,该多好啊。儿子颠颠着跑过来,说:“老爷爷,只要能治好俺妈的眼,俺的手枪给你。说着手里扬起一把木制的手枪。”根旺弯腰把儿子揽在怀里,亲了亲他的脸蛋,对老郎中说:“只要能治好香草的病,我给你当牛使!”娘却寒着脸,抓起一穗玉米甩到墙角,说:“哪里来的骗子,滚!”老郎中忙讨好一笑,说:“大嫂,我这药可是祖传秘方治不好一分钱不要。”根旺的脸也急成了猪肝色,说:“娘,中不中试试。”娘也不搭话,摇着小脚拽着根旺回到屋里,冷冷地说:“你撒泡尿照照你那样儿!”根旺莫名其妙,说:“我的样儿咋了?”娘用指头捣了捣根旺那光光的脑壳,又捏了捏根旺那皱巴巴的麻子脸,使劲拍了拍根旺驼着的脊梁。根旺咧着嘴茫然地说:“娘,有话好好说,别绕弯子了。”娘给戗出火气,压低声音恶恶地骂:“你真是榆木疙瘩,香草要不是眼瞎,会跟你?她的眼若能看见,你这模样还不把她给吓跑?到时只怕你这小庙,供不下她那尊大菩萨哩。”根旺打了个颤,脸色跌下来,僵僵地笑了一下。在香草之前,他也说过几门亲事,女方都是到家里看看,二话不说转身就走。香草尽管是个瞎子,模样挺周正,也不嫌弃他,煮饭洗衣样样都来得,待娘也孝顺,对他又温柔,使他享受到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幸福想到这里,根旺就硬着脖子,说:“娘,就算香草治好后不要我了,我也不后悔。”娘瞪了根旺一眼,说:“放屁!”随后,娘便指鼻子挖眼地数落开了根旺。根旺从小丧父,是娘把他养大,他从未违过娘的意,伤过娘的心,但这次他打定主意,非治香草的眼睛不可。老郎中说了能治,香草也听到了,若是不给治,没良心是一,香草能不伤心?香草早就巴望着她的眼睛能够看得见,初一、十五拉上她到山神庙磕头的时候,她许的头一个愿就是这个根旺心里有千言万语,但不知从何说起,就扑通给娘跪下了,说:“你要是不同意,我就不起来。”娘默了半天,长叹一声:“由你吧咱丑话说前头,她将来要离家出走,可得把孩子留下。”老郎中留下几十包药就走了,说:“半年后我再来。”半年后老郎中来时,香草已经把药吃完了,眼睛还是老样子,什么也看不见。老郎中愁眉苦脸,自言自语地说:“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我看走眼了?”说着又去端详香草的眼睛。娘松了口气,掩饰不住兴奋地翻了老郎中一眼,说:“你这把年纪了,还好意思出来糊弄人?!”根旺气不打一处来,操起锨把说:“老头你给我滚!再玩花招就把你的腿打断!”香草忙摸索着走到根旺身边,推搡着他的胳膊,柔声地说:“不怨这位大叔,是我把药偷偷倒掉了,根本就没吃。”根旺吃惊地张大嘴巴,说:“为个啥?”香草说:“我忘不了年年夏天,你拿着小勺,你一口我一口地吃西瓜;我忘不了我那次发烧,你背着我走了五六里的山路去看医生你天天晚上给我洗脚,就冲这一点,我一辈子也不离开你。”香草说这话的时候,脸如绽开了的花。根旺就傻乎乎地笑着,心里很美。老郎中疑惑地说:“闺女,你把眼睛看好,你们的日子不是更红火吗?”香草浅浅一笑,说:“都说外边的世界很精彩,我怕眼睛治好后,经受不住诱惑”根旺的鼻子酸酸的,呆呆地怔在那里。 (选自学术期刊辽河,有删改)16第一自然段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4分) 17结合作品,简要分析“香草”这一人物形象。(5分) 18本文的主旨是什么?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这篇文章可以给我们怎样的生活启示?请你联系现实生活来谈一谈。(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传记,完成1921题。托尔斯泰的眼泪文/余 杰年轻的艺术家夏里亚宾跟友人、音乐家拉赫玛尼诺夫一起去看望托尔斯泰。夏里亚宾回忆文章中这样写道:“要知道,这是我有生以来初次面对这样一位以其语言和思想令世人激奋的巨匠。以前我只是从画像上见过列夫托尔斯泰,现在是活生生的本人。”以前,他从照片上得出的印象,托尔斯泰不仅是精神的巨人,而且身材魁梧:高大、健壮、宽肩阔背。但是,此时此刻的托尔斯泰却是中等偏矮的个子。托翁亲切随和地向他伸出手来,小伙子感到非常害羞。即使是比夏里亚宾年长的拉赫玛尼诺夫,也感到很紧张,双手冰凉,小声说:“如果让我演奏,真不知怎么办我的手都冻僵了。”果然,托尔斯泰请拉赫玛尼诺夫弹一曲。夏里亚宾忐忑不安,看来自己也要被点将唱歌了。不出所料,托翁让两人一起表演歌曲老伍士。托翁恰好坐在他的对面,两手插在短衫的皮腰带里。夏里亚宾有时无意中把目光投向托翁,发现托翁兴致勃勃地盯着自己,注视着自己的眼睛和嘴巴。当夏里亚宾含着泪水唱出将被枪毙的士兵最后一句话:愿上帝保佑你们回到家乡吧,托翁抽出手来擦去了流下的两滴眼泪。唱完以后,所有的来客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和赞扬的话语。然而,托翁既没有鼓掌也没有说话,而是静静地坐着,好像陷入了沉思之中。客人们不敢打扰托翁,默默地下楼去了。托尔斯泰夫人稍后对夏里亚宾说:“看在上帝的份上,您可别暴露出您已经发现列夫托尔斯泰流了泪。您知道,他有时很怪。他说是一码事,而心里除了冷静的思考,也有炽热的感情。”夏里亚宾问:“那么,列夫托尔斯泰喜欢我唱的老伍士吗?”托尔斯泰夫人握了握夏里亚宾的手,说:“我敢肯定,他非常喜欢。”于是,夏里亚宾动情地写道:“我也感觉到了这位严肃的宗教信徒内心的温柔,我觉得很幸福。”许多人把写过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的托尔斯泰看作是遥不可及的巨人,当然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真正的伟大却是平凡。托尔斯泰的那一串眼泪让我们窥见了他作为普通人的脆弱。在听演唱的时候,他并没有把自己当作“托尔斯泰”来看待,他完完全全地投入到演唱者所创造的艺术氛围之中。这时,他成了一个普通的听众。正是在这种平常的心境下,他不知不觉地流下了眼泪。这个时候的托尔斯泰才是最自由的,也是最美的。流泪的托尔斯泰比海伦还要美丽,我觉得。在托尔斯泰生命的最后一年里,与他最亲近的人物之一是年轻的秘书费布尔加科夫。布尔加科夫是托尔斯泰热情的崇拜者,当时是莫斯科大学的学生。他在列夫托尔斯泰一生的最后一年中回忆到第一次到托翁家的情形。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穿着西伯利亚式的毡靴,精神抖擞、容光焕发地走进来。“我真高兴,非常高兴,”他说,“你来了,我需要您的帮助”片刻之后,托翁关切地问:“您的嘴唇怎么这么干哪?您不舒服吗?”布尔加科夫回答说,可能是累了,因为晚上在车厢里没有睡好。“那你就躺着吧,”托翁指着沙发对布尔加科夫说,“休息一下,好好休息休息!”当我读到这个片断时,久久不想翻过去。这是一座怎样的大山啊,你已经感受不到它的高度。有的半高的山,很有些凌人的气质,做出一副张牙舞爪的样子来。看看真正的大山吧这位代表着一个时代精神的最高成就的老人是怎样待人接物的:一见面,托翁就把年轻人当作家里人。托翁面对20出头、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时,就像是老爷爷见到小孙子一样。托翁真不愧是大作家,一个照面就发现了年轻人干裂的嘴唇。那句问候,真是让人如坐春风。一切繁文缛节都显得多余了。那些汗牛充栋的颂歌,在这样一些细节面前轻如鸿毛。流着眼泪的托尔斯泰,是不需要任何颂歌的。19文章第段花大量笔墨写夏里亚宾和拉赫玛尼诺夫有何作用?(4分) 20本文的细节描写比较成功,请以第段和第段中的细节描写为例,简要赏析。(5分) 21为什么说“流着眼泪的托尔斯泰,是不需要任何颂歌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五、语言运用(12分)22仿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快乐”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6分) 成功是你梦寐以求的那朵红玫瑰,挫折正是那遍及周围的针刺。(1)_。(2)_。23观察右边一幅漫画,回答问题。 (6分)(1)请为这幅漫画取一个有意味的标题 。(2)这幅漫画讽刺了一种 的社会现象。 六、写作(60分)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一位母亲给自己还不识字的孩子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母亲期待她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第一,不要害人;第二,能养活自己;第三,让自己满意和快乐,不至于愧对自己。这样的期待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家人的、社会的、乃至国家民族的,就是这些殷殷的期待让我们健康成长,快乐生活。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以“期待”为话题,结合自己的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参考答案1C 2A(B不能用于贬义;C与前文矛盾;D是指有名气人。)3D(A“我”应放在“不但”的后面;B项残缺,应在“深沉”后加“特点”、“艺术境界”之类作“具有”的宾语;C项该句前有“三忌”作总领,每一分句有“忌”和“不可”作两次否定,意思说反了,应删除三个“不可”)4D 5C6B7D 8C12(5分)B C(B“被世界所接受”错,应为“被海外华人社区所接受”。C原文“越来越变成”、“逐步为世界所了解”意为“正在变成”、“还没有完全被了解”)13B(唐人街张灯结彩地庆祝属于传统的过年方式)9、翻译参考:(1)我不能胜任你家的驱使,白白地留下也没有什么用处,你可以去禀告婆婆,趁早把我休弃回娘家。(“白”、“遣”各1分,句意1分)(2)这个媳妇没有礼节,她的行为举动自作主张。我心里久已怀有忿气,你哪能由自己做主!(“自专由”“自由”各1分,句意1分)(3)仲卿默默无言,对母亲拜了两拜,回到自己房里,开口对妻子说话,哽哽咽咽地说不出声。(“拜”、“谓”各1分,句意1分)10.古诗鉴赏:(1) “袅袅”写柳枝在春风吹拂下的摇曳之态(1分),“青青”绘桑叶葱茏青翠之色(1分),这两个叠词渲染出一种充满生机、令人沉迷的无尽春意(1分),同时又增添了诗歌的韵律感和音乐美(分)。(2)抓取了“提笼忘采叶”这一细节(1分):和众多的采桑女一样,本来是到郊外采桑叶喂春蚕的女主人公,却倚树凝思,一动不动,手里提着个空空的竹篮(1分)。这一特写镜头表明了她虽身在桑下却心不在“桑”,而是心事重重、不断思念自己远在渔阳从军的丈夫。(2分)11. 默写(每空1分,错1字该空不得分):(1)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3)池鱼思故渊 守拙归园田(4)夙兴夜寐,靡有朝矣三、阅读14中国的崛起造成的文化影响力和全球华人的力量的兴起引起了国际的关注,春节在全球的意义日趋凸显。(2分)人们重视传统文化和家庭价值,而春节凸显了文化的价值和生活意义。(2分)15要解决春节面临的“国际化”问题,需要全球华人社会更好地努力,提高中国的文化影响力,推展春节的文化含义和文化积淀,(2分)让世界更加深入地了解其意义和价值,使春节的国际化更普及,得到更多的理解和认同;(1分)要解决春节面临的“本土化”问题,需要我们理性回应传统的春节归乡的感情和精神追求,认真探究并解决它和现代的高度流动性之间矛盾(或:复杂关系)。(1分)四、(一)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16、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勾画出一幅恬静、温馨、和谐的农村生活图景,为故事的发展奠定感情基调;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为人物的活动提供场景;交待人物及人物之间的关系,为故事的发展(情节的展开)作铺垫。(每点2分, 答对其中的任意2点给满分)17、本题考查考生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香草是一位勤劳、美丽、善良的农村妇女形象,眼瞎心不瞎。勤劳(一边剥着玉米,一边伸着耳朵听着。煮饭洗衣样样都来);贤惠温柔(待娘孝顺,对丈夫温柔,儿子教导得好);善良、有主见,珍惜清贫、平凡、普通、宁静的幸福生活。(每点2分,简单结合作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答对其中任意2点给4分,答对3点给5分)18、本题考查考生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考查考生对文本蕴含的人生价值和人文精神的探究能力。本文颂扬了普通农村家庭成员之间的浓厚亲情。夫妻之间相濡以沫、互相体贴照顾;母亲爱儿子,甚至为了儿子的幸福不惜自私、专制,阻挠儿媳的眼睛复明;儿媳善良贤惠、有主见,安贫乐道、知恩图报,珍惜宁静平凡而又幸福的家庭生活;根旺和儿子都很孝顺自己的母亲。(以上3分,如果学生答“本文颂扬了人间的善和人性的美”,且能结合作品作简析,言之成理,即应酌情给分。)答案示例:平凡宁静的家庭生活最重要,要珍惜眼前普通而美好的生活。人间真情最美好,最珍贵。真心方可换真情。要孝顺父母,但不应当无原则顺从。人生活在社会中,生活在具体的家庭中,我们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独自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因此,我们的幸福不仅仅是个人生存生活状态的改变,有时,牺牲自己个人的一点幸福,能够换来家庭、集体的和谐完美也是值得的。(以上示例,学生如能结合现实生活,答出其中一点就可以给3分。如果从别的角度作答,能够言之成理,即应酌情给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19. 突出夏里亚宾和拉赫玛尼诺夫拜访托尔斯泰时紧张而激动的心情,(1分)体现了托尔斯泰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以及人们对托尔斯泰的无比崇敬。(1分)同时与下文跟托尔斯泰进一步接触之后的感受形成鲜明的对照,突出托翁的形象。(2分)20. 第段中着重描写了托翁欣赏我们表演老伍士时流下眼泪的细节,刻画出他完全沉浸在歌曲所营造的艺术氛围中的情景,反映出这位伟人平凡而又真诚的一面。(3分)第段中着重刻画了托翁初见莫斯科大学的学生布尔加科夫的细节,反映出这位文学巨匠惊人的观察力以及他热情、和蔼、关爱别人的一面。(2分)21文学巨人托尔斯泰,在生活中更多地展示出作为一个普通人的风貌。(1分)他从未以伟人自居,从未以名家自傲。不为名声所累,不为声名所扰,更多地还原回归自我的本真状态;他待人谦恭,把每一位客人当作朋友,给与每一位来访者最热切的接待,他让人们感受到他最真诚的一面。(3分)这种生命本真状态的展示,是任何赞颂溢美之词所无法达到的。(2分) 22.仿句参考:快乐是暴风骤雨之后的那一抹彩虹,悲伤正是刚刚逝去的电闪雷鸣。快乐是你辛勤耕耘获得的果实,悲伤正是那成熟前的秕粒。快乐是你心头的那一棵茂盛而美丽的大树,悲伤则是你讨厌的树虫。23.(1)标题参考:和我一样(独具只眼) (2)揭示现象(参考):心里不平衡24.作文评分参考广东省作文评分标准。其中,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可酌情扣12分。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