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试题一).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8503140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历史试题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三历史试题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三历史试题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历史中考复习题1.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多方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世纪,欧洲大陆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持续近一个世纪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历史称之为“启蒙运动”。材料二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时间企业数(个)工人数(人)产值(千卢布)1860年991160079541879年2874200051937材料三一位学者在论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写道:“无论就其深度还是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都超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时时刻刻地直接感受着它带来的恩惠。(1)材料一中的启蒙运动为哪些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试举两例,(2)从材料二你获取了什么信息?由此你能联想到哪一历史事件?简述这一事件在俄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3分)(3)写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交通工具方面给人们带来的两例恩惠。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由此你得出了什么结论?(3分)(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出社会发展的动力。(3分)2.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各国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留下了不同的足迹。从17世纪上半叶到19世纪中叶,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改革,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和亚洲的日本获得了政治统治权,并巩固与扩大了自己的统治。20世纪,继俄国之后,中国在自身的斗争与探索中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无论是资本主义发展,还是社会主义道路的成败,都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1)指出17世纪上半叶到19世纪中叶,使资产阶级统治得以确立、巩固与扩大的六个重大历史事件。(6分)材料二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年代尺(2)指出年代尺中1917年、1941年、1991年发生的重大事件及其影响。(6分)(3)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勇于探索,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带领中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结合所学,完成下表。(4分)时期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开创者成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建立了新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4)从苏联和中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成败中,你有何感想?(2分)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他是一个残疾人,在美国历史上曾连任四届总统。他为美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他在美国人民心中的地位能与华盛顿、林肯相媲美。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的具体做法归纳战后初期,欧洲和亚洲的许多国家都是一片战争废墟,美国制造的商品和美国的资本很快流入这些国家。二战后,美国加大了对教育和科学研究经费的投入,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科学发明来自美国,同时,美国增加对高新工业的投入,原子能工业、宇航工业等新兴工业发展起来。战后美国政府鼓励对外投资,增加工人工资福利,缩短工作日时数。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美国信息技术在5年中对美国GDP的贡献率为30%左右。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带动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高技术化,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微软公司到如今分公司遍布世界各地。 世界近现代史材料四 近几年来中美经贸关系总体上呈现了不断发展的态势。一方面在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双方都高度重视中美经贸发展的加深与扩大,两国高层战略对话及部门间的接触频繁,增进了理解与信任。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及美国经济的复苏也为中美经贸发展创造了宽松的外部环境。但同时由于美国歧视性地坚持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认定,严重损害了中国企业和产品的利益。截止2009年,美国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已达154起,影响中国上百亿美元的对美出口。(1)材料一中的历史人物首次当选为美国总统时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他推行的新政有何特点?他解决失业问题的有力措施是什么?(3分) (2)根据材料二中美国具体做法思考,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3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了什么经济?此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分) (4)根据材料四请你概括以中美为代表的各国经济呈现出怎样的关系?(2分) (5)综合上述问题,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2分)4. .统一是国家发展的前提之一,是促进发展、保障民生的基本要素。促进统一的人和事永载史册,千古流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新皇帝”是谁?为巩固统治“新皇帝”在地方推行了什么制度?(2分)材料二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唐太宗(2) 材料二表明唐太宗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试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唐朝体现这一政策的事实一例。(2分)材料三 “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史地理志(3) 从材料三中你可以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2分)(4)概括指出上面提到的三位封建帝王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共同作用。(1分)5. 材料一:2012年5月18日,美国国防部发布2012 材料二:下图年度涉华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妄评中国军力发展变化,质疑中国国防预算,重弹“中国军事威胁”老调。5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认为该报告是冷战思维的产物。请依据所学知识回答:(11分)(1) 上文中的“冷战”是指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用非武装方式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写出 “冷战”开始的时间和标志性事件。(2分)(2) 冷战在经济上、军事上表现?(3分)(3)二战后在冷战政策下形成了什么世界格局?此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2分)(4) 材料二图片反映了旧的世界格局结束后呈现出的什么局面?冷战后,美国意图称霸世界,建立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为此采取了哪些措施?(写出一条即可。)但是世界政治格局仍然朝什么方向发展?(3分)(5) 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什么?(1分)6. 中美两国都是大国,一个是最发达的国家,一个是发展中的国家。自近代以来,中美关系历经风风雨雨,“既有合作也有对抗,有时有敌意,有时是伙伴”。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历史上,中美两国都曾经采取措施,努力维护国家统一。美国历史上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事件是什么?领导人是谁?当时造成国家即将分裂的原因是什么?(3分)(2)为促进两岸统一,中国政府提出对台的基本方针是什么?(2分)(3)在中国现代史上,中美关系“既有合作也有对抗”。(分别举出一例)(2分)(4)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对华政策有何变化?原因是什么?(2分)(5)请写出20世纪70年代,中美建交三件大事。(3分)(6)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美关系的认识。(1分)7. 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西方近代化历程示意图的一部分。请你完成与之相关的问题。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俄日历史转折开始形成整体世界(1)写出开始形成整体世界的历史事件及相关人物。(2分)(2)写出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法律文献各一例。(3分)(3)分别写出促使俄国、日本社会发生转折的历史事件。(2分)(4)西方近代化历程给你什么启示?(1分)8.美国是今天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大国,那么美国是怎样一步步走向强大的?让我们一起来探究:(13分)材料一 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殖民地,在欧洲的法兰西等国家的支持下,与大宗主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8年,才最终赢得独立。(1)材料一中的“北美13个殖民地”宣告独立的文件是 ,材料一中的“大宗主国”指的是 。(2分)材料二 宣言规定:自1863年1月1日起,所有叛乱诸州的黑人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可以参加联邦军。(2)据材料二,该宣言的名称是什么?(1分)颁布该宣言的总统如右图所示,他是谁?(1分)该宣言的颁布有什么影响?(1分)(3)美国生活着肤色不同的各种人种,然而今天,美国种族歧视现象仍非常严重,请说说你的看法。(1分)材料三 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为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实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方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4)材料三中的“大萧条”指什么?(1分)有何影响?(3分)罗斯福的“试验”指什么?(1分)?试验的中心措施是什么?(1分)(5)通过这次探究,相信你一定有不少的启示,那么你对我国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建议?(1分)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7分)材料一 16世纪初,世界上原来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美洲的特产玉米、马铃薯等迅速传到亚、非、欧。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亚洲的茶叶等也传到了欧美。(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是什么历史事件把“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从而促进了各大洲的交流?(1分)材料二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各个地区的国家为了增强实力,提高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举出“区域经济合作”在欧洲的具体表现。(1分)材料三 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为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当代的科技进步已经成为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什么?(1分)(4) 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试举一例说明。(4分)10.十八大报告把“民主”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民主”也曾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许多仁人志士所追求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实现近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英国引领了当时时代的潮流,打开了近代世界的大门,成为第一个近代化的国家。 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二:人们称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 教科书八年级上册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罪陈独秀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精神、制度、器物三方面说出导致英国率先近代化的大事?(3分)(2)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最先开始于哪一事件?(1分)(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中体现民主的思想?辛亥革命对中国的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4)材料三中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2分)(5)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材料二和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1分)11阅读下列材料:(8分)材料一:日本和美国历史年代尺日本: 1868年 1894年 1931年 1937年 1945年美国: 1776年 1861年 1933年材料二:二战后,战败的日本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使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经过近30年的努力,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大国。材料三: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以1898年美西战争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并且在经济总量上接近于头号强国英国;在此后50年美国越来越深刻地卷入两洋战略,并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设。以二次世界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而成为世界霸权国家。请回答:(1)材料一年代尺中,1868年日本和1776年美国分别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2分)(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请说出日本在19世纪末发动了什么侵华战争?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什么?(2分)(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19世纪60年代美国是如何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的?20世纪20年代,美国“主导国际体系”的重大事件是什么?(2分)(4)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美日两国在20世纪30年代面对国内危机时分别选择了什么发展道路?(2分)12. 和平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和普遍梦想。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磨难,进一步走向文明与成熟。制止战争,维护和平仍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阅读下列材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9分)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形势图两大军事集团形势示意图材料二 1929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1 040亿美元,到1932年只剩下585亿美元。美国损失了一半的财富,空前的繁荣演变为空前的危机。危机不仅席卷了美国,而且蔓延到整个西方世界。材料三1999年36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以南斯拉夫联盟军队屠杀科索沃地区阿尔巴尼亚族人为借口,对南联盟进行狂轰滥炸,造成南联盟的重大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欧洲出现了什么政治形势?这一形势产生了什么严重后果?(2分)(2)材料二中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3)材料三表明美国实行什么政策?你如何看待这一政策?(3分)(4)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你认为中国该如何应对?(2分)13.图片是历史的缩影,图片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请你探究下列问题:【图片的记忆】 图一 图二图一、图二分别发生在1949年和1978年的北京,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分别是哪两件重大事件?图中的二位伟人是谁?“这两件大事”分别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时代,你认为这里的“新”指的是什么?(8分)14.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战争是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帝国主义即战争”,这是已经被证明了的马列主义真理,以至在20世纪中让人类陷入了两次世界大战。材料二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最终形成。此后,“联合国家”在政治上互相合作,在军事上互相配合,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材料三 “我们之所以要记住这一切,是因为我们波兰人知道如果失去了这些记忆,失去了关于真相、关于二战源头的真实记忆,波兰、欧洲乃至全世界都将不会安宁。我们之所以要记住这一切,是因为我们很清楚地知道那些拥有了权力或者将会拥有权力的人,一旦忘记了历史或者篡改了历史,就会再次给我们带来不幸,就像70年前那样。”2009年9月1日波兰总理图斯克在二战爆发7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致辞请回答:(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世界就被战争的乌云所笼罩,请回答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分别是什么?一战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3分)(2)材料二中的“宣言”指的是什么?签署宣言的国家又是怎样“在政治上互相合作,在军事上互相配合”的?请各举一个典型事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人民相互合作,才逐步打败了强大的法西斯,请问二战的转折点是什么?(4分)(3)二战后很长一段时间,美苏冷战又严重影响了时间和平,以美苏为首成立了两大对立的集团,请回答这两大集团的名称分别是什么?(2分)材料三中的“我们之所以要记住这一切,是因为一旦忘记了历史或者篡改了历史,就会再次给我们带来不幸,就像70年前那样。”为了让战争的悲剧不再发生,请你就如何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谈谈你的看法。(1分)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航路开辟示意图材料二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整个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无数产品全球化生产,旅客可以乘飞机在24小时之内到达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城市,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瞬间把信息发往世界各地,大额资金可以通过国际结算,在几秒钟内划到指定的银行帐户上。(1)分别写出材料一中A、B航线的航海家。(4分)(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出什么趋势?(2分)(3)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也开始积极地融入世界经济,请举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例子。(4)面对世界经济的这一趋势 ,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应对。(4分) 抓住机遇,促进经济发展;引进外国投资和技术;学习外国先进管理经验;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制定好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积极参与世界性或区域性组织的活动。16历史上,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国家之间的分分合合,不同利益集团的较量,左右着历史发展的进程,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较量中的两大军事集团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标志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宣战交战双方法西斯轴心国集团与反法西斯同盟重要转折点战争性质战后格局两极对峙格局材料三 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1)写出材料一中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4分)(2)请将材料二的表格补充完整。(4分)(3)“冷战”主要涉及的是哪两个国家?(2分)“冷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分)(4)当今的世界并不太平,请列举你认为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2分)17. 21.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始皇曰(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因为)有侯王。”(于是)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史记秦始皇本纪(1)据材料,秦始皇认为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2分)为了克服这个制度的弊端,他又实行了什么制度来管理国家?(2分)材料二 汉初,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分封了一些王国,以巩固统治。诸侯王权力很大。王国势力的发展,严重威胁中央政权的统治。汉武帝继位后,颁布“推恩令”,从王国中分出许多侯国,后来又陆续削夺大批列侯的爵位,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岳麓书社中国历史(2)据材料二,西汉初年在地方上实行了哪两种政治制度?(2分)分别指出汉武帝时中央面临的严重问题及其解决措施。(4分)材料三 阅读下表朝代相关史实历史意义唐朝文成公主入吐蕃元朝设宣政院清朝册封达赖、班禅设置(3)材料三反映了历代中央政府同哪一地区的关系?(1分)在表中处填上官职名,处分别写出相关史实的历史意义。(4分)18.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道光年间,直隶总督钦差大臣琦善认为:“(英国)学生以羊牛肉磨粉为粮食,食之不易消化,大便不通立死。每日食后,以此(指来自中国的茶叶)为通畅圣药。大西洋距中国十万里,亦惟茶叶是急(急需),英吉利较近,皆不能离此。”林则徐认为:英国人没有茶叶和大黄(一种中药材)就活不下去;英国士兵的双腿因打了绷带而不能伸展。一位御史提出:只要击中他们的脚就能致其死亡。 引自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2013年第2期(1)从材料中,你能获得什么历史信息?(2分)导致清朝大臣如此认识的根源是什么?材料二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州船政学堂、上海制造总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自从和日本打了一个败仗下来,国内有心人,真象睡梦中着一个霹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二中与第一、二、三期向西方学习相关的重大事件。(4分)“和日本打了一个败仗”指的是哪次战争?(1分)指出这次战争的结果及其影响。(3分)材料三 (中国)近代的新兴力量大多肇始于得风气之先的南方或以南方为主。倡导改良与革命的首要人物都出自南方,革命派与改良派同时以救亡图存为自己出世后的第一声呐喊,爱国是二者共同的历史起点,反帝是他们共同的旗帜。两派都取法于西方,向西方学习都把中国的去路寄托于实现资本主义。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3)材料中,出自南方“倡导改良与革命的首要人物”分别指谁?(2分)他们的“救亡图存”都未能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处境,这一共同结果给后人以怎样的启示?(2分)19.近代以来,没有哪一个国家比中国与俄国(苏联)的关系更显得变幻多端、色彩斑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战争打响后,俄国人再也不愿意站在门外看热闹了,沙皇政府认定这是趁火打劫的大好时机,向英法两国表示对于“有关欧洲共同利益”的要求,愿意与英法携手合作。1860年初,沙皇政府决定仍以“和平”和“中立”的身份,周旋于中国和英、法之间,为俄国谋取最大的利益。从尼布楚条约到叶利钦访华(l)材料中“战争”和“最大的利益”分别指什么?(2分)据材料,概括这次战争期间俄国外交的两大特点。(2分)材料二 李大钊:“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毛泽东:“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2)据材料,指出李大钊和毛泽东共同颂扬的历史事件。(2分)这一事件对俄、中两国分别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4分)材料三 在结束对德作战整整3个月后,苏联履行自己的诺言,对日宣战了。苏联对日作战是对中国抗日战争的重大援助,也为反法西斯盟国最终击败日本作出了巨大贡献。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的“诺言”是在哪次会议上承诺的?(1分)举出苏联在成为“反法西斯盟国”后对法西斯进行的重大战役三例。(3分)材料四 苏联解体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结束了曾对20世纪的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种发展模式的实践,也结束了曾在战后45年间主导国际政治的两极格局,其多方面的意义为走向新世纪的人们留下了一份内涵丰富的历史遗产。(4)据材料,概括苏联解体的影响。(2分)你从中苏两国对社会主义探索的不同结果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20.思想解放和科技创新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蒙娜丽莎 伏尔泰 人权宣言(1)由以上图片,可以依次联想到世界历史上哪些重大事件?(3分)这些事件反映了世界历史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材料二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2)据材料,分别指出人类文明史上前两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并指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3分)材料三 “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3)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你从上述材料中获得怎样的启迪?(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