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D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03139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湘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湘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D卷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20分)1. (1分)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 . 氧B . 硅C . 钙D . 铁2. (1分)如图表示某些概念的从属关系,下列选项中能符合右图的是( ) ABCDX化合物单质纯净物化合反应Y氧化物化合物混合物氧化反应A . AB . BC . CD . D3. (1分)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 . 氨气B . 氯化钠C . 镁D . 金刚石4. (1分)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洗净的铁锅常会出现锈渍B . 天热吃雪糕时,发现雪糕慢慢熔化C . 放在衣柜里樟脑球逐渐变小D . 夏天从冰箱取出瓶子外壁迅速附着一层水5. (1分)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 金刚石、水、稀有气体B . 生铁、二氧化硫、稀硫酸C . 氧气、酒精、大理石D . 氮气、生石灰、纯碱6. (1分)下列不是氢氧化钠俗名的是( ) A . 苛性钠B . 纯碱C . 火碱D . 烧碱7. (1分)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 纯碱B . 蔗糖C . 酒精D . 花生油8. (1分)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并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 A . 硫B . 镁条C . 红磷D . 铁丝9. (1分)身边的一些物质pH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pH试纸浸入溶液中测其酸碱度B . 厕所清洁剂不会腐蚀大理石地面C . 蚊虫叮咬后涂牙膏可减轻痛痒D . 橘子的酸性强于柠檬10. (1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镁条燃烧:Mg+O2 MgO2B . 硫在氧气中燃烧:S+O2 SO2C . 氢气的燃烧:H2+O2 H2OD .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11. (1分)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将其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A . 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 . 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 .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 .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12. (1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过滤液体 B . 熄灭酒精灯 C . 读出液体体积 D . 取用液体 13. (1分)下面画象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 ) A . 向pH=3的溶液中不断加水 B . 向锌粒中逐渐加入稀硫酸 C . 向H2SO4和CuSO4混合液中滴加NaOH溶液 D . 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14. (1分)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空气中CO2含量过高会造成温室效应B . 干冰能用来人工降雨,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C .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以用石灰石和浓盐酸D . 二氧化碳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提高农作物产量15. (1分)有关金刚石、石墨和C60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都属于单质B . 元素组成不同C . 硬度相同D . 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16. (1分)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X、Y、Z、Q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物质XYZQ反应前的质量/g810121反应后的质量/g021待测9已知X和Q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M,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 . 反应后物质Z的质量为9gB . 反应中物质Y与Q发生改变的质量之比为1:1C . Z可能是催化剂D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物质X与Q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17. (1分)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重新组合B . 分子的质量可能比原子的质量小C .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D . 若原子的种类相同则构成的分子一定相同18. (1分)宋代著名的医学家宋慈编写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原理之一是:4Ag+2H2S+O22X(黑色)+2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X为Ag2SB . 金属活动性:AgCuC . 反应中H2S和O2的质量比为17:16D . 反应前后,银元素、氧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改变19. (1分)由同种元素所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下列组在不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 A . 金刚石和石墨B . 氧气和臭氧C . 白磷和红磷D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20. (1分)珍珠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其主要成分是一种含钙的化合物。把盐酸滴在珍珠粉上,产生大量气泡。若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据此推断,珍珠的主要成分可能是( ) A . K2CO3B . Ca(OH)2C . CaCO3D . Ca(NO3)2二、 填空题 (共1题;共1分)21. (1分)目前,石油资源的匮乏使人们不断研究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世界上首座熊猫外形的光伏电站在我国山西大同正式并网发电,电站由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和薄膜太阳能电池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工业上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不同将它们分离,得到汽油、煤油等产品。 (2)某燃料在空气中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燃料一定含_元素。 (3)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_能。工业制取单晶硅的反应为:2Mg + SiO2 Si + 2MgO,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 (4)氢能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从环保角度分析,氢能最突出的优点是_。 三、 简答题 (共1题;共1分)22. (1分)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将t3时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只有甲的溶液中有固体50g析出,则甲的溶解度曲线为_(填“X“或“Y“);t1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_乙的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t3时,将75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_g。 四、 实验题 (共3题;共3分)23. (1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气体的制取及性质请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_(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其作用是_;若用C装置来收集一瓶氧气,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较纯净的氧气,装置组合是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4)氢气是一种密度最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颗粒状的锌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即可制得氢气,我们可为其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收集装置是_。24. (1分)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填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气泡_时开始收集。 (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填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4)实验室取用药品要注意节约,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取用最少量。固体药品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药品取用_mL。 25. (1分)下图是实验室中用于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 请回答:(1)仪器的名称是:_。 (2)以上装置图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写出改正后的结果_。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字母编号,下同),装入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反应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候,应注意_,以防氧气逸出;当用装置C收集满O2 , 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是_。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五、 计算题 (共1题;共1分)26. (1分)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30g,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 20.4g,将剩余固体加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的滤渣经洗涤、烘干后称量为 1.5g。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1)生成氧气_mol。 (2)反应后剩余固体的成分及相应的质量。_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2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填空题 (共1题;共1分)21-1、21-2、21-3、21-4、三、 简答题 (共1题;共1分)22-1、四、 实验题 (共3题;共3分)23-1、23-2、23-3、23-4、24-1、24-2、24-3、24-4、25-1、25-2、25-3、25-4、五、 计算题 (共1题;共1分)26-1、2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