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中考化学试题 A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02645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中考化学试题 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0届中考化学试题 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0届中考化学试题 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中考化学试题 A卷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2015天水)2014年11月24日,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根据该送审稿,所有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止吸烟下列属于“禁止吸烟”的标志是( )A . B . C . D . 2. (2分)烟花爆竹专运车辆要悬挂或喷涂相关危险货物运输标志,该标志应是下列中的( ) A . 爆炸品B . 易燃液体C . 腐蚀品D . 有毒品3. (2分)2012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这一主题旨在强调绿色消费,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下面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B .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防止水体污染C . 限制使用塑料购物袋,减少白色污染D . 推广利用太阳能、风能,缓解温室效应4. (2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5. (2分)下图表示物质A( )与B(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 )的微观示意图( 和 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在反应前后其原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但原子数目减少B . A,B,C三种物质在分类上均属于化合物C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2D .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6. (2分)下列做法或认识正确的是( )A . 二氧化碳是一种有毒的气体B . 厨房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C . 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D . 用硬水洗衣服比用软水效果好7. (2分)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下列有关元素和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原子B . 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C . 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D .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8. (2分)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下列选项分类不正确的是( ) 选项类别物质A合金钢、焊锡、生铁B盐食盐、火碱、生石灰C有机物甲烷、乙醇、葡萄搪D腐蚀性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A . AB . BC . CD . D9. (2分)下列四个图像反映了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错误的是( ) A . 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B . HCl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曲线C . 等质量的Mg粉和Fe粉与足量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D . 硫酸溶液稀释过程中pH的变化曲线10. (2分)工业酒精中常含有甲醇,甲醇有剧毒不能食用,其化学式为CH3OH,下列有关甲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甲醇属于氧化物B . 甲醇是由碳、氢、氧三种物质组成的C . 一个甲醇分子中含有6个原子D . 甲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11. (2分)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通过化学变化,既能改变物质的种类,也能改变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B . 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C . 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D . 任何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12. (2分)下列化学方程式及其书写正确的是( ) A . Fe+O2 FeO2B . NaOH+CuSO4Cu(OH)2+Na2SO4C . 2CO+O2 2CO2D . 2A1+6HC12A1C13+3H213. (2分)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事实解释A木炭燃烧可以烤肉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B用碳素笔书写档案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CCO 有毒CO 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D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相同二者中的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A . AB . BC . CD . D14. (2分)分类观、微粒观、能量观、守恒观等是化学的一些基本观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熟石灰和烧碱都属于碱类物质B . 氯化钠和干冰均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C . 干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D .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15. (2分)在反应2Mg+O22MgO中镁、氧气、氧化镁的质量比为( )A . 48:32:80B . 24:32:40C . 24:32:64D . 24:32:80二、 填空题 (共5题;共22分)16. (4分)(2013葫芦岛)学习化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问题(1)小明到医院检查身体后,医生建议他多吃水果和蔬菜医生主要让他补充的营养素是_(2)锅里的油一旦着火,可采取的灭火措施是_(3)为保证人身安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必须先做_实验(4)防毒面具的滤毒罐里盛放了一定量的活性炭,目的是用来除去有毒气体,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性17. (7分)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回答 (1)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填字母) A . 铂金饰品B . 铁锅C . 铜导线D . 铝制易拉罐(2)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化学重要规律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 Cu能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B . Ag能将硝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C . 在Al、Mg、Fe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lD .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3)铜器在潮湿空气中与多种物质会慢慢地发生反应,表面生成一层铜绿,铜绿的化学名是碱式碳酸铜,化学式是Cu2(OH2)CO3,铜生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4)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填化学式)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填化学式)18. (4分)(2014贺州)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回答问题: (1)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甲_乙(填“”、“=”或“”) (2)若想从甲的饱和溶液中获得甲晶体,常采用_方法 (3)t2时,将15克甲放入装有50克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 (4)A点状态中乙溶液属于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19. (4分)(2017湘潭)2017年5月18日,中国首次可燃冰试采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可燃冰开采技术己居世界前列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48H2O,其外观像冰一样但遇火即可燃烧 (1)可燃冰属于_(填“可”或“不可”)再生资源为缓解能源危机,人们还必须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请写出两种新能源_; (2)可燃冰经过处理可得到CH4 , 点燃CH4之前应_; (3)取一定质量的CH4和25.6gO2在密闭容器中点燃,恰好完全反应,生成agCO、bgCO2和18gH2O,则a+b=_ 20. (3分)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甲乙由相同的元素组成,丙为气体单质,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它们之间有如图转化关系,请推断: (1)甲物质的名称:_(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甲乙丙:_;丙乙_。三、 实验题 (共1题;共7分)21. (7分)如图是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的操作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a、b两种仪器的名称:a_,b_ (2)写出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_ (3)步骤的操作为溶解,玻璃棒的作用是_,其操作要领是_ (4)若上面溶解得到的NaCl溶液中还含有少量不溶性物质,则步骤还需增加的操作名称是_;配制溶液时,量取水的时候仰视读数,若其他操作都正确,则配制的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填写“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四、 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6分)22. (6分)端午阳节后,小丽带着快乐的心情返回学校当她来到实验室时,意外地发现实验桌上有瓶敞口放置已久的NaOH溶液,由此,激发了她的探究欲望【提出问题】这瓶NaOH溶液一定变质了,其变质程度如何呢?【提出猜想】小丽的猜想:NaOH溶液部分变质你的新猜想:_【实验探究】小丽设计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根据表中内容填写小丽实验时的现象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取少量NaOH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然后再滴加酚酞试液_NaOH溶液部分变质假设你的猜想正确,并按小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则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实验反思】下列物质BaCl2溶液、Ca(NO3)2溶液、Ca(OH)2溶液、Ba(OH)2溶液,不能替代小丽实验中CaCl2溶液的是_(填序号)小丽第二次滴加的试剂除用指示剂外,还可以用_替代【拓展应用】保存NaOH溶液的方法是_五、 计算题 (共1题;共5分)23. (5分)有一种由氯化钠和硝酸钠组成的固体混合物12.35g,加入27g水使其完全溶解,滴入硝酸银溶液75g,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14.35g计算:(1)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2)反应后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填空题 (共5题;共22分)16-1、16-2、16-3、16-4、17-1、17-2、17-3、17-4、18-1、18-2、18-3、18-4、19-1、19-2、19-3、20-1、20-2、三、 实验题 (共1题;共7分)21-1、21-2、21-3、21-4、四、 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6分)22-1、五、 计算题 (共1题;共5分)2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