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桐中学高三实验班历史周练.docx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500800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1.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桐中学高三实验班历史周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桐中学高三实验班历史周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桐中学高三实验班历史周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桐中学高三实验班周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10道题,每题6分,总共60分)1杰里本利特在新全球史中写道:在14001800年间,欧洲航海家的一系列杰出的探险之旅将他们带到了世界上除极地以外的各个海域。航海事业是昂贵的事业,然而私人投资者与政府却有极强的动力经营海上探险业,并且为船队提供资金和航海技术。由此可见推动这一时期航海活动的因素有()西班牙统治者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资本的渴求蒸汽轮船发明,成为当时主要的航海工具 欧洲航海家勇于探险、开拓的精神A B C D2马克思曾说:“英国的入侵摧毁了印度原有的经济基础,解构了那些半野蛮半原始的社会结构虽然对此我们会心怀悲伤,但是我们一定不能忘记,正是这些看起来平和的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社会结构构成了东方专制主义最坚实的基础,它极大地禁锢了人类的思想。”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历史传统文化因为文化传播被逐步淘汰 B文化交流和文化开放可能带来文化损失C不是每一种文化的所有要素都值得保护 D文化的开放使得一些弱势文化趋于灭亡3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完成国富论一书。书中主张政治中立,不随便干预经济活动,使每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地进行经济活动,如此才能有效率。这种主张()突出了市场的经济地位 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出现A B C D4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我们所说的工业文明正处于合成一个能够容纳世界整体的共同文明的过程之中。所有文明已经、正在或将要受到它的冲击。然而,即使假定世界上所有文明或早或晚终将采纳相同的技术我们在长时期内仍然将面对事实上非常不同的各种文明。” 罗代尔强调的是()A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不断相互吸收、融合 B工业文明正在以其独特优势席卷世界C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仍保留其原有特征 D文明在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呈多元状态5下表为鸦片战争初期中国的茶、丝出口量,反映了()时间茶(万镑)丝(包)战前年平均500050001845年8019132201851年9919230401853年1012262896A对外贸易稳居出超地位 B国内税收政策逐渐宽松C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D传统手工业制品质量高且成本低6“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1911年四十多年,投资万元以上的厂矿约700多个,资本总额仅13亿元左右,而1912年至1919年八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9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八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下列各项中对“八年快速发展”局面理解正确的是()A列强侵略致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为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B快速发展的重要影响是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C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为经济快速发展开拓了国内市场D南京国民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政策是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7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表中可以得出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内部因素有()时间大事记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1930年4月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军阀混乱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19331934年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围剿”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国内政局不稳,内战的破坏 世界经济危机影响官僚资本挤压 外国的侵略A B C D8下表为民国时期各类报纸的部分纪事,根据该纪事无法得出的结论是()年份纪事申报1918年该报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余份中央日报1932年多次发表“赤化祸害论”的社论新民日报民国27年,社址所在的县城沦陷,不得不宣布停刊救亡情报其发刊词说:“抗战救亡”是全国人民的呼声A近代科技的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B民国时期的报纸都以客观公允作为报道原则C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直接摧残了中国的新闻事业D民国时期的各类报纸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9中国近代早期通商口岸报刊主要报道地方性的和商业性的新闻。而维新派报纸倾向于关心国家大事的政治文章,关心与其他国家的对比以寻求立国之道。此变化不能反映()A广大民众的觉醒 B救亡图存成为第一要务C时代主题的变迁 D西学东渐进入制度层面1019世纪的蚌埠仅是个隶属于风阳的偏远小镇,虽每逢集市,偶尔也有出售树木或木制家具的,但无人开设木行;1911年津浦铁路修成后,蚌埠一跃成为皖北水陆交通的枢纽,当地的木制商行鳞次栉比,成为著名的木竹集散地。这最能说明A当地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快速发展B便利的交通是推动近代化的重要因素C交通的发展促进了蚌埠资本主义的产生D木竹市场的形成推动了当地的商品经济的发展 班级 _ 姓名 考号 装 订 线第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二、非选择题(共2道题,总共40分)11(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景龙元年(公元707年)十一月敕: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大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太和五年(公元831年)七月,左右巡使奏:“不合(不应当)辄向街开门户,悉令闭塞。”摘自唐会要卷八十六材料二 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公元9世纪中国出现了汇票形式的纸币(飞钱),用于从遥远的外地购买商品。随后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只需付3%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钞宋朝时的中国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奔走于地方市场与中央市场之间已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负责客户的投资业务。摘自(美)查尔斯默里文明的解析材料三 暨上海开埠,外人麋集。彼时中西隔绝,风气锢蔽,洋商感于种种之不便,动受人欺。时则有宁波人穆炳元者,颇得外人之信用,无论何人接有大宗交易,必央穆为之居间及后外人商业愈繁,穆一人不能兼顾,乃使其学徒出任介绍,此为上海洋商雇用买办之始。 摘自姚公鹤上海闲话材料四 买办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投资情况(见表2)时间(年)类别投资比例(%)18831913轮船航运545%煤炭开采677%18901910机器纺织2323%18721893机器制造2768%美国学者郝延平统计材料五 19世纪40年代,英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大幅度降低了关税,同时与法国等国家签署了减免关税的双边协议,这一政策也推广到欧洲以外,用武力强迫中国等东方国家见面关税、开放市场德意志经济学家李斯特曾尖锐地批评,英国自由贸易理论是把实力不同的国家放在同一起点上 摘自张跃发、刘养洁民族国家与世界经济(1)据材料一,概括唐朝政府管理商业的举措。(3分)(2)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的具体表现(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的这些因素未能把中国引向近代社会的原因。(6分)(3)据材料三,分析中国近代买办阶层出现的原因(2分)。有人认为“买办是西方殖民势力侵华的工具”,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5分)(4)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原因(3分)。评析这一政策的影响。(4分)12(14分)西汉经学家刘向曾说过:“世异则事变,事变则时移,时移则俗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明代中后期)应运而生的商人是消费生活中的弄潮儿,一般的庶民地主不能与其匹敌,积累起高额资本的商人最爱高消费,对静态的传统农业社会注入了活力,冲击了社会等级制度,冲击了传统的人伦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化的批判。明代社会消费风俗的变迁也正是明代社会内在矛盾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伤风败俗的性质,体现着封建政治的腐朽性。文化消费的社会层次下移,市民阶层和村夫野老逐渐取代文人士大夫,成为文化消费群体的主体力量。 从明清商业广告看社会变迁 材料二 民国元年,迁到北京不久的民国临时政府和参议院颁发了第一个正式的服饰法令,即服制。该法令对民国男女正式礼服的样式、颜色、用料作出了具体的规定1912至1919年间,民国政府又颁发了十余项服制,发人深省的是,民初服制的选样,基本上采用西洋服式为主。虽然,其中不乏亦中亦西、不中不西的组合当时的上海、天津、北京、南京等城市的政界、知识界率先剪辫易服,商贾亦为之推波助澜,机敏的商家则抓住了改元易服这一商机。民国元年北京大自由报刊登此类广告:易服者注意:启者民国共和告成国民剪发易服以壮我国气象一新。本主人有鉴于此故,由上海特聘高等裁剪名师专做西式各种改良便服并各国维新便帽无不完备。敝局非图渔利实因鼓吹易服起见,凡士商各界请一试之,方知予言不谬。 百年来中国服饰流变:民国易服,“拿来”洋装 材料三 任何一个特定的民族习俗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改变。从总的趋势上看,近代中西民俗上的共存、共生、借鉴、趋同和融合,构成民俗变迁的主流。近代民俗变迁在主流趋势上呈现三个重要特点,即移植性、变异性、传承性。 中国近代民俗变迁及其赋予社会转型的符号意义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明代的消费风俗呈现出哪些新特点?(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俗移”揭示出怎样的“世异”?(2分)(2)民国政府为什么要在服饰方面作出“具体的规定”?(2分)据材料二,概括推动民国时期服饰变化的主要因素。(3分)(3)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三中“近代民俗变迁在主流趋势上呈现(的)三个重要特点”,任选其一进行阐释说明,并举一例予以佐证。(2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习俗变迁的认识。(2分)历史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5:BCCDC 610:CADAB 二、非选择题31【考点】(1)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唐代市场的发展(2)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宋代市场的发展;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加强君主专制;古代中国的经济小农经济、“重农抑商”政策;宋明理学(3)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4)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自由主义)【解析】(1)从材料一中“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大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不合(不应当)辄向街开门户,悉令闭塞”来归结答案。(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从材料中“出现了汇票形式的纸币(飞钱),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已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等信息来概括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宋朝政治、经济、思想以及政府经济政策角度分析作答。(3)第一小问从材料三中“暨上海开埠,外人麋集。彼时中西隔绝,风气锢蔽,洋商感于种种之不便,及后外人商业愈繁,穆一人不能兼顾,乃使其学徒出任介绍,此为上海洋商雇用买办之始。”的信息来概括答案;第二小问属于观点评述题,对应材料三和四,先判断观点正误,然后依据所学围绕买办对中国经济近代化发展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视角分析作答。(4)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中时间19世纪40年代结合所学从工业革命对英国国外市场以及贸易发展的角度作答;第二小问属于评价题型,围绕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从对英国本国以及对落后国家和地区分别分析作答;或者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视角分析作答也可。【答案】(1)举措:州县治以下不得设市;商业活动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不允许沿街开设店铺(或实行坊市制)。(3分)山东中学联盟网(2)体现:汇票(纸币或飞钱);私人金融家;经纪人;专业经理;公司;理财专家。(3分)原因:小农经济(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重农抑商政策的阻碍;理学的束缚。(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3)原因:鸦片战争后开埠通商;外商在华经商不便;中西贸易扩大。(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看法:这一观点是片面的(1分)。一方面,买办为外国侵略者效劳,为外国资本家推销商品、收购原料,成为西方殖民势力侵华的工具。另一方面,买办在客观上有利于中西经济交流;买办凭借雄厚的资金,投资创办近代企业,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4分)(4)原因: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处于“世界工厂”地位;需要广阔的市场;处于世界贸易中心的地位。(3分)中学联盟网评析:英国凭借自己强大的实力,占领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给落后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灾难,具有破坏性。同时,这一政策促进了英国的经济发展,推动世界贸易进一步发展和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形成,客观上有利于落后国家和地区迈向近代化。(4分)32【考点】(1)古代中国的商业春秋战国以来的古代商业(明清商品经济发展)(2)近代中国以来物质生活变化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服饰变革(3)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4)对社会习俗变迁的认识【解析】(1)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中的“消费生活中的弄潮儿”,“积累起高额资本的商人最爱高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伤风败俗的性质”作答;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一中“明代社会消费风俗的变迁也正是明代社会内在矛盾的产物”作答。(2)第一小问结合时间“1912至1919”,联系时代背景,概括为革除封建习俗,推行新式服饰;倡导西学,追求人人平等;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中商家做广告卖帽子,可以得出先进人士、商人的示范,商家和媒体的宣传,另外结合所学知识还有民国政府的推动。(3)结合教材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作答。分别作答为:移植性指:直接吸收西方习俗文明,如穿西装、喝咖啡、看电影、握手等在中国的流行。变异性指:中、西习俗文明碰撞、融合,如中西合璧的婚礼仪式、中山装等在中国的流行。传承性:保留并传承中国传统习俗文明,如春节中的传统习俗等的保留。(4)结合三则材料中的关键信息,重点是材料三中的“近代民俗变迁在主流趋势上呈现三个重要特点,即移植性、变异性、传承性”。可以概括为:习俗的变化实质上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迁的缩影;习俗的变迁是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习俗变迁中应注重传承、借鉴、创新;习俗会因时因势而变。【答案】(1)特点:过度消费;追逐时髦;违礼逾制。(3分)山东中学联盟 揭示:商品经济发展冲击着封建社会传统习俗。(2分)(2)原因:革除封建习俗,推行新式服饰;倡导西学,追求人人平等。(2分) 因素:民国政府的推动;先进人士、商人的示范;商家和媒体的宣传。(3分)(3)移植性指:直接吸收西方习俗文明,如穿西装、喝咖啡、看电影、握手等在中国的流行。变异性指:中、西习俗文明碰撞、融合,如中西合璧的婚礼仪式、中山装等在中国的流行。传承性:保留并传承中国传统习俗文明,如春节中的传统习俗等的保留。(任一例2分)(4)认识:习俗的变化实质上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迁的缩影;习俗的变迁是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习俗变迁中应注重传承、借鉴、创新;习俗会因时因势而变。(任答2点,2分)(若言之有理,同样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