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古诗鉴赏复习题.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8500621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古诗鉴赏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古诗鉴赏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古诗鉴赏复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鉴赏复习题(一)(08浙江) 伤桃源薛道士 刘禹锡 坛边松在鹤巢空,白鹿闲行旧径中。 手植红桃千树发,满山无主任春风。14、诗的前两句中,哪两个词表现了薛道士死后凄清冷漠的氛围?答:15、诗的后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二)(山东济宁题)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下面的题。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1)诗的首句写出了秋夜的什么特点?(2)诗中“漫漫轻云露月光”表达了怎样的心境,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三)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5分) 早 梅 ( 唐 ) 张 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注:“销”同“消”。(1)对于“一树寒梅白玉条”中的“白玉条”三字,有人说不恰当,不符合梅花呈朵状的形态特征。试谈谈你的看法。(2分)(2)“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两句语言质朴,但包含着不尽的意蕴。请作简要赏析。(3分)(四)( 08年浙江) (4分) 送友人 薛涛 水团莱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注释】杳:远得看不见踪影。14诗歌前两句描绘了秋天月夜的景象。(2分)15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五)(08丽水)(6分) 菊花 唐元 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15.第一句“绕”字写出菊花的景象,第二句“绕”字写出诗人赏菊时的情态。(4分)16.说说诗人“偏爱菊”的原因。(2分) (六) 江郎山和韵 (宋)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 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注释】和韵:唱和别人诗词,仍采用原诗的韵。干:求取,这里指接触的意思。(1)这首诗写出了江郎山山势 的特点。(2分)(2)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2分) (七)(山东菏泽) 渡 汉 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注:本诗系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中汉江时所作。8首句中“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答:9“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答:(八) (08年潍坊) 夏意 宋苏舜钦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簟(din):竹席。觉(jio):睡醒。8.诗歌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创造了优美的意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答:(九) (泸州08) 春 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在诗歌一、二两句中,哪些字眼最能表现思想感情?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3分)答:(十)(08无锡)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7阅读上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3分)(1)诗人用一“燃”字,写出了山花怎样的特点?(1分)答:(2)最后两句诗人写自己漂泊在外,归期遥望,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2分)答: (一)小说阅读:躺在母亲身边 (王晓明)母亲病了,躺在床上,我就坐在母亲的床边玩电脑。母亲大多数的时候是悄无声息地躺在床上的,但是有时候也会试探着想跟我说话。说她又觉得哪个地方不太舒服了,说她又做了一个可怕的梦了,说她年轻时有多么健康,一个人能干多少活了。这时我总是很不耐烦。有一次,母亲突然探过身来凑近电脑说:“你一直在电脑上干什么?不累吗?” “聊天。”我不耐烦地说。 “聊天?跟谁聊啊?”母亲又问。 “一个外地的,不认识。” “不认识?”母亲好像很是不解,“那说什么呀?” “反正也无聊,随便说什么都行。”我说。 “哦。”母亲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会儿,又像很累似的长叹一口气,重新躺回到床上。 我又聊了一会儿,无意中转头看看母亲,她正睁着眼看着天花板出神。我心里突然一动。我名义上是在这里陪伴母亲,可除了能为她做点饭倒杯水外,还做了什么? 母亲是生我的时候落下了病根,多年来一直 A (倍受、备受)疾病的折磨,近年又添上了许多老年病。也许因为母亲常年生病,她自己不在乎了,我们也习以为常了,有时周末回家,也很少想着要主动帮她干点什么,总是她一个人里里外外地干这干那。母亲这次犯病,就是累病的。她病了,不但得不到我们的同情,反而谁见了她都会抱怨,都觉得她把自己累病了,害得我们也跟着受累。每当我们抱怨的时候,母亲总是一声不吭,仿佛她真的做错了什么一样。 我关掉电脑,给母亲倒上一杯水。还没等我说什么,母亲却说:“看电脑累眼睛吧?快躺下闭着眼歇一歇。” 我答应着,拉了一床被子就躺在母亲身边。我说:“妈,你给我说说你以前的事,我看看能不能写篇文章。” 母亲 B(惊喜、欢喜)得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我静静地躺着,耐心地等着她说。 突然觉得,原来躺在母亲身边,就是这样的感觉暖暖的。 我却已经遗忘多年了。19、根据文意,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填到A、B两处(2分) A:B:20、请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短语运用的妙处。(4分)(1)母亲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会儿,又像很累似的长叹一口气,重新躺回到床上。(2)突然觉得,原来躺在母亲身边,就是这样的感搅暖暖的。21、阅读第段画线的句子,说说其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及作用。(2分) 22、文章运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人物对话,试分析文章是如何运用语言描写刻画“母亲”这一人物形象的?(3分)23、第两段运用了哪种叙述方法(叙述顺序)?试分析这两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24、结尾“我却已经遗忘多年了”这句话该如何理解?(3分)25、从小我们听着“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故事入睡;伴着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声、游子吟的吟诵声长大。母亲,一个人世间最亲切的名字。她们用甘甜的乳汁滋养着子女成长,她们将生命热血全部奉献给她的孩子。如果,“中国母亲”这个伟大的群体能获得央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特别奖,请你为她们写一段颁奖词。(3分)“中国母亲”颁奖词: 答案:(一)(5分) 14.空、闲 15.抒发了作者对薛道士的怀念之情(或写出了物在人亡的悲伤之情);以乐景衬哀情(或对比)。(二)(1)写出了秋夜的漫长。意思对即可。(2)凄清孤寂。寂寞悠思的心情。意思对即可。(三)23、“白玉条”句是恰当的,因为这样更能体现梅花开得旺盛,压满枝头,同时,也能说明诗人当时的立足点是在远处,和颔联相呼应。24、这两句是写诗人的观察发现。远望寒梅,似雪非雪,迷离恍惚;定睛细看,溪畔桥边,寒梅近水,迎风怒放。诗人的感受和发现既凸现了探索寻觅的惊喜,也烘托出早梅似玉如雪、凌寒独放的风姿。(四)14苍凉(悲凉凄凉凄清) 15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忧伤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执着的相思之情。(五)15(1)满院盛开 (2)入迷、留连忘返(4分,每空2分)16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品格。(2分,用“此花开尽更无花”回答亦可)(六)15(1)高、直、陡、险(2分,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2)要做一个刚正不阿(正直、顶天立地)的人、人生要建功立业(报效国家)(2分,答出一点即给2分,意思符合即可)(七)8答案: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现实,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切。 评分:每个要点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9答案:诗人因为自己被贬谪又逃归的特殊身份不敢向从家乡来的人问讯;表现了诗人想问又不敢问的矛盾而焦虑复杂的心情。 评分:每个要点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八)8前三句用“夏簟”“石榴”“树阴”等景物,写出了“别院”的清幽(1分),而流莺偶尔的一声鸣叫以动衬静,更加突出了这种宁静幽深(1分);全诗在景物描写中流露出恬淡、自在的情趣(1分),营造了一种清爽明丽、闲适幽静的意境(1分)。(4分)(九) 4、诗人因看到刚刚长出的草芽而吃惊(1分);“惊”字写出了诗人见到春色来临的新奇、惊讶、欣喜的感情(2分,没有达到“惊”、和“喜”内容的只给1分)5、拟人手法(2分,答比喻1分)把春雪描绘得美好而有灵性,充满活力,富有情趣(1分,答到1点就给分)(十)7(3分)(1)(1分)山花的红艳与灿烂(答:旺盛“也对) (2)(2分)表达了诗人思归又不能回的伤感(无奈)情绪。(只答”思乡之情”得1分)四、19、A备受 B.惊喜20、(1)“像很累似的”写母亲对“我”只顾在电脑上与陌生人聊天的不解和无奈。运用神态描写刻画了母亲孤寂、沉重的内心世界。(2)“暖暖的”形象地写出了“我”躺在母亲身边的惬意之感。通过触觉之感含蓄隽永地表达出“我”多年后重新体验到亲情时的幸福感受。21、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母亲生病时因身体不适需要人来照顾,以及多日卧床而倍感孤寂无聊,渴望与“我”说会儿话、解解闷的心理。22、文中有两处“我”与母亲的对话描写。第一处母亲询问我“干什么”时,从“我”回答时的“不耐烦”和母亲说话时的神态中,刻画出母亲内心的孤寂。从母亲问我“不累吗”和第二处让我“闭着眼歇一歇”则反映出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文章通过语言描写,塑造了一位疾病缠身、内心孤寂却一心担心孩子“累”坏身体的慈母形象。23、插叙 这两个自然段补充交代了母亲生病的原因及母亲生病时仍常年一个人忙里忙外、默默承受疾病折磨,最后积劳成疾却又遭受家人抱怨的事实。这样写使母亲的形象更加鲜明,文章内容更加充实,中心也更为突出。24、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忘记了对身边亲人的关爱。文章的结尾发出对人间真情的呼唤,升华了文章的主旨,读后发人深思。(紧扣文章主题,意对即可。) 25、语言高度概括,简洁凝练,1分;文笔优美,饱含深情,1分;中心明确,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