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499559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2015学年度?学校8月月考卷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宋史中记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中书、密院既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 A枢密院把持国家军事决策权 B中央权力机构发生重大变化C通过分散相权扩大统治基础 D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得到解决2周代文献中,“中国”一词有各种不同含义。史记齐太公世家载:“是时周室微,唯齐、楚、秦、晋为强。晋初与会,献公死,国内乱。秦穆公辟远,不与中国会盟。楚成王初收荆蛮有之,夷狄自置。唯独齐为中国会盟,而桓公能宣其德,故诸候宾会。”材料中“中国”指的是A内陆地区B周天子的直辖区 C中原地区D华夏族的诸侯国3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者认为“礼”是“国之干”,坚持以“礼”作为对历史人物的评判依据。这里的“礼”主要是指A风俗 B贡赋 C秩序D礼仪4下列历代措施中,不能起到加强中央集权作用的有A秦朝全面实行郡县制 B汉武帝颁布“推恩令”C宋朝用分权办法加强地方控制D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5两位唐朝学者发表对“秦国统一天下,但享国十五年即亡”的看法。萧瑀认为“秦并六国后,罢诸侯置太守,故二世而亡”;柳宗元认为秦之亡是“失在于政,不在于制”。对萧、柳两人的看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人的看法相同,都认为秦代因过于暴虐无道而导致速亡B两人的看法相同,都认为秦代因废除封建体制而导致速亡C两人的看法不同,萧否定秦行分封,柳则肯定秦实行分封D两人的看法不同,萧否定秦行郡县,而柳未否定秦行郡县6(2011广东梅州模拟)为加强君主专制,自秦汉直至明清,都采取集权于上而分权于下的方式,以内侍、贵戚监督和逐渐代替重臣,以近臣演变为重臣,以辅佐皇帝办事的部门发展为正式的国家机关,取消或削减原来国家机关的实权并逐渐架空之。以下机构的设置体现这种方式的是 ( )A御史府 内阁 军机处B中朝 内阁 军机处C中朝 中书门下 军机处D尚书台 都察院 内阁7我国古代人才选拔的标准从注重门第出身向注重真才实学的转变是古代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实现这一转变的标志是 A.察举制度的实行 B.九品中正制的创立C.科举制的创立 D.八股取士制度的创立8张明在图书馆借来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百年“文字狱”三本书,计划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你觉得下列最佳论文题目是A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B明清君主专制的发展演变C浅议历史上的焚书坑儒 D清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9明代内阁首辅张居正在政治上有很大的建树,但当时的清议并不讲他好话,认为他是一个权臣,质疑他行使权力的正义性。这种质疑是基于A. 儒学的道德准则 B. 内阁首辅越权理政C. 明代的社会风尚 D. 执政的能力水平10就传统社会而言,中国社会的阶级(等级)区别,不及欧洲和日本明显,其主要原因是A. 商业经济的繁荣B. 学校教育的发达 C. 科举制度的实施 D. 民族融合的成功11为了有效地控制地方,元朝统治者在地方设置的最高管理机构是A.枢密院 B.行中书省 C.宣政院 D.理藩院12下图是江苏丹徒出土的宜侯矢铜簋,此簋内底有铭文120多字,是关于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史料。其铭文反映的信息可能包括( ) A诸侯争霸 B被封诸侯应该承担的义务 C楚王问鼎 D郡县管理的规定13宋朝以前,宰相大臣见皇帝时,皇帝让坐着面谈,还时常赐茶。以后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到明清大臣奏事连站着都不行了,必须跪着。这种情况从本质上说明了( )A.宰相和皇帝的关系日见疏远 B.专制皇权不断加强C.满族与汉族风俗有很大区别 D.皇帝刁难大臣,以便控制14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体现了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关系 B.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C.体现了中央政府与地方的行政关系D.体现了官僚机构与人民的压迫关系15秦朝的郡县制开辟了中国行政区划的先河,下列关于郡守、县令的表述不正确是( )A、都是地方行政长官 B、都直接由皇帝来任免C、可以在辖区内建立武装 D、是皇帝加强对各地控制的工具16黄仁宇在论及西汉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这里“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是指A三省六部制 B封国制与郡县制并存C郡县制度 D行省制度17“士的地位介于贵族与平民之间,在社会流动中,成为上下升降的汇聚之所,观念转变也较快”。以下解读正确的是()A. 科举制为知识分子的上升提供制度性途径 B.九品中正制促成士中大部分成为社会的上层C察举制导致知识分子最善于接受新思想 D.观念转变使流动式知识分子不能上升18钱穆评论秦代政治说:“秦政不失为顺着时代的要求与趋势而为一种进步的政治。”但是,以下不能反映秦所处时代的“要求与趋势”的是 ( ) A废封建、行郡县 B建长城、筑驰道 C重功利、恃酷法 D拓边境、戍五岭19明初,朱元璋立了一块“宦官不得干预政事”的铁牌,但事与愿违,明王朝却成为历代宦官干政最厉害的王朝。宦官干政的根源是( )A明朝皇帝懦弱无能 B明朝商品经济高度发展C封建君主专制体制 D明初废除了丞相制度20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以下各项不属于这一转型时期特征的是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神权政治向世俗政治转变C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变 D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变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题型注释)21请思考:中国古代文明能够长期保持连续而未发生断裂,而古希腊文明却衰落下去,是否与各自不同的政治制度有关?而在近代,西方国家率先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工业文明,又是否与古希腊的民主共和传统有关?22材料一: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镇“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逐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回答,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一大型工程,该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如何?(3分)(2)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有哪些?(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2分)元朝实行行省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23(共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堪称世界戏剧的两座高峰,在十六世纪晚期和十七世纪初同时出现在东半球的中国和西半球的英国。牡丹亭与哈姆雷特分别是其代表作,以下是有关这两部作品的有关材料:牡丹亭塑造一个女性形象杜丽娘,她出生名门,自幼受到封建文化教育和严格管束,她如同笼中的鸟,强烈渴望冲出牢笼;在生存环境没能给她的理想的实现提供任何条件的情况下,她只能到梦中寻找自己的理想;进入鬼蜮的杜丽娘,由于离开了封建礼教的管束而显得更为大胆、痴情。她不满足以幽魂的身份和情人聚会,她能为爱情而死,更情愿为爱情而生。她毫无顾忌的与阴间的判官据理力争,使自己还魂。她还一鼓作气,让自己的非法叛逆婚姻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同。哈姆雷特塑造了的悲剧形象哈姆雷特,其名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仪表! 多么优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材料二: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黄宗羲、顾炎武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资产阶级思想家盂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思考两部戏剧通过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了什么样的共同精神?(1分)这种共同精神,在东西方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有什么不同?(4分)(2)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根据材料分析中外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主张。(2分)其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同为启蒙思想,为什么中国的只能是“中世纪末的产物”,而法国的则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6分)24(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汉廷政治方针的变化和知识群体的参政,才导致了贤良对策与孝廉察举的出现,由此,“进贤”、“贡士”成了汉代察举的典型形态,“科目”取士之法也因之获得了制度化的形式。引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科举制度中,如唐宪宗时规定“迹涉流狂,兼亏礼教不得中选”,宋代规定“不许有不孝不悌、隐匿工商异类、僧道归俗之徒”。文化考试要经过层层选拔、淘汰、极为严格。历代对考生健康也有要求,如唐代考中后,要由吏部组织再“试身”,即考察外貌和健康状况;宋代规定“其有残疾、笃疾并不得予解”,元代规定“患废疾”者不得应试。引自中国文化史纲材料三 三百年来,科举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绂(注,指古代官员服饰,亦用以喻显贵、仕宦)望之继世。孤寒失之,其族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引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九好及第恶登科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贤良对策与孝廉察举”出现的原因,(3分)并指出其影响。(2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主要特点。(3分)(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科举制度的主要历史影响。(6分)参考答案1B【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枢密院设置后,主管军事,中书则只管行政,达到了分割相权、加强皇权的目的,故B项说法符合材料信息。A项错误,枢密院掌握发兵权;C项错误,通过分割相权扩大皇权;D项错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斗争到明朝朱元璋废除丞相告终。考点:宋代加强皇权的措施点评:宋代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强皇权和中央集权。在中央设置枢密院和三司削弱相权。枢密使为宋朝设置的枢密院的官职,握有发兵之权,从而分割了宰相的军权;参知政事为副丞相,掌握行政权。与此相关的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也需要掌握。2D【解析】从材料可知参加会盟的均为诸侯国,而材料中的“中国会盟”明确表示“中国”是指参加会盟的诸侯国,由此判断为D项准确。3C【解析】试题分析:儒家认为确立礼是国家的躯干,认为杀害有礼者,就是在戕害国家躯体,制造祸端。那么对于一国而言,“礼”即是国家的统治秩序。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在封建时代,礼维持社会、政治秩序,巩固等级制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权利义务的规范和准则。礼既是中国古代法律的渊源之一,也是古代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4D【解析】试题分析:“中央集权”即把地方的权力集中到中央,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A、B、C都加强了中央集权;D明太祖废除丞相后,由于政务繁忙,设立殿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加强了君主专制并非中央集权。故选D。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点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是:相权不断削落,皇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落,中央的权力不断加强。5D【解析】试题分析:考察古代政治制度。解答此题首先要正确理解选项中“封建”一词的含义:即封邦建国,古代帝王把爵位、土地分赐亲戚或功臣,使之在各该区域内建立邦国。萧瑀认为“秦并六国后,罢诸侯置太守,故二世而亡”,从而否定了郡县制的作用;柳宗元认为秦之亡是“失在于政,不在于制”,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朝的暴政而不是制度的问题,故选D。根据以上分析,ABC项均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6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御史府 中书门下和都察院均是中国古代正式设立的机构并未由皇帝私人亲信组成,也非由以辅佐皇帝办事的部门发展为正式的国家机关,所以A C D三项不符合题意要求,B项均是由皇帝私人亲信组成的机构发展成为国家的重要机关,符合题意。考点:中国古代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点评:在秦始皇初步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时,相权对皇权还存在极大的制约与束缚,自汉武帝开始中国古代历代皇帝都在试图削弱相权以强化皇权,不同时期所采用手段和形式有巨大差异,但究其目的和实质是相同的。7C【解析】试题分析:科举制的创立以考试成绩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依据,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因此选C。考点:古代选官制度点评:我国古代选官制度主要经历了从西周至战国前的世卿世禄制、战国时期的军功爵制、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隋唐时期开始的科举制等选官制度。其演变规律:(1)选官标准由以家世、门第为标准演变为以学识才能为标准。(2)选官方式由地方评议推荐演变为以考试作为选拔的主要依据,体现了“公平竞争,公平考试”的原则。8D【解析】试题分析:本试题设计巧妙,通过设置一个情景:小华找资料写论文,引出对清朝君主专制制度相关知识的考查。这样看来,试题要求从三本书里找出它们共有的历史元素(历史现象)。思考作答时,注意抓住相应的时代及关键词来理解,如“康雍乾”“ 军机处”“文字狱”等,综合分析,再结合各个选项,即可推断出准确答案。答案:D。考点: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点评:清朝时期为强化统治,大兴文字狱;雍正帝时增设军机处,军机大臣每日跪受笔录,军国大事由皇帝裁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9B【解析】 试题分析:内阁成立以前,宰相拥有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明成祖成立内阁以后,把原来宰相拥有的决策权牢牢把持在自己手中,议政权分给内阁,行政权分给六部。地方上分三司,分管司法、军事、行政,直接对六部负责。万历的“批红”是在司礼监冯保指导下完成,而冯保跟张居正关系密切。张居正把自己的意见授意他人,写成奏章,再由自己“票拟”赞同。幼年皇帝的批红自然毫无问题。就这样,大臣的“奏章”,阁臣的“票拟”,皇帝的 “批红”,由张居正一手操控,达到空前一致。他的新政也就毫无障碍地顺利推进。 自明初以来,明朝的政务中心就在紫禁城这几个地方转换,权力的交替,左右着明朝的国运。宫闱重重之中、争权夺权的阴谋时有发生。所以当时的清议并不讲他好话,认为他是一个权臣,质疑他行使权力的正义性。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创立内阁10C【解析】略11B【解析】元世祖中统年间,尚书省并入中书省,地方机构也改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从此,地方政治制度进入划省而治的阶段。大约在世祖末成宗初,随着各行省的改置或增设,行省逐渐演化为常设的、固定的地方最高管理机构。因此选B。12B【解析】该题题干已经指出此簋内底有铭文120多字,是关于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史料,而四个选项中只有B项反映了分封制的内容;A项和C项反映的是春秋时期,D项反映的是战国以后的情况。13B【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的信息说明大臣地位下降,君权加强,反映的趋势和本质问题是专制皇权不断加强。故选B项。A项不是本质上的反应;C项说法错误,这不是风俗的问题,而是权力的分配的问题;D项明显错误。考点:专制皇权的不断地加强点评:皇权的不断加强是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的发展趋势,历朝加强皇权的措施主要有汉朝的中朝制度、唐朝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和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度等。到了明朝直接废除了丞相。此外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内部,还有一个趋势即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与之相关的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的措施和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措施也需要把握。14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宗法制的相关知识点,宗法制是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与国家制度相结合,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制度所以本题的答案为B。ACD均与宗法制无关。考点:宗法制点评:宗法制是西周实行的重要的政治制度,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西周灭商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用分封制和宗法制。血缘关系确保了政治的稳定。一般来说,凡是材料中出现祖、宗、家谱等字眼的,大多与宗法制有关。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分封制、礼乐制度和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等也需要掌握。15C【解析】试题分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地方上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郡县的行政长官郡守和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他们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是皇帝统治地方的工具。A、B、D项符合史实;C项错误。考点:郡县制点评: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异同:分封制郡县制不同点时 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与中央关系被分封的诸侯,有一定的独立性,封位世袭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县令皇帝任免影响容易形成割据势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划分标准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在国家大一统条件下实行的,按地域划分共同点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王权的统治性质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16B【解析】本题首先明确时间是西汉,三省六部制确立时间是隋唐,元代实行行省制度,可以排除A、D两项,“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说明省级组织并非都是郡县制,所以也排除C项。17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士成为上下升降的汇聚之所,观念转变也较快”的信息,可知题干反映的是科举制,故A项正确;BC项与知识分子关联不大,排除;D项表述错误,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18C【解析】试题分析:AB项措施巩固了国家统一;D项措施推动了边疆的开发和建设。因此ABD均是顺应时代的要求和趋势的。C项严刑峻法,采用的是法家的的思想治理国家,秦的暴政导致其短命而亡,故选C。考点: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点评:秦朝除了在以上在这些方面巩固统一、开发边疆的措施外,还实行郡县制,在南方设立南海、桂林、象郡,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经济上统一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这些措施都需要学生掌握。19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注意题干中的“根源”。明朝废除了丞相制度,设内阁,专制皇权进一步强化。而宦官是皇帝贴身随从,容易出现干政的现象。因此其根源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故选C。考点: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点评: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削弱相权、强化皇权的斗争一直存在,但每个王朝的措施、特点各不相同。明太祖废除了丞相,权分六部,由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宰相制度废除后,皇权进一步失去制约,君主专制空前强化。2012年高考在考查本部分内容时,仍以考查各个历史阶段强化皇权、削弱相权的措施及其特点为主。20B【解析】略21中国是世界上古老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长期保持了大致相同的疆域和主题不变的文化,以自我为主体,同时吸收许多外来文化,始终没有出现文化发展的断层。古希腊人直接继承了埃及、巴比伦和地中海沿岸各古老文化并加以发扬,在较短时期内达到高峰,但缺乏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的约束,罗马帝国很快分裂。伴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欧洲进入黑暗时代。 在近代中国,数千年的文史既是古代辉煌的象征,也是革命进取的阻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在生产力需要进一步发展。时代呼唤商品经济的勃兴,经济的发展需要民主和自由时,这种政治体制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意识形态就成了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中世纪的欧洲,从未出现过一个把统一强加给欧洲大陆的中央集权政权,但多样化的经济与政治统治的四分五裂,恰是资本主义市场发展与近代国家共同体形成的催化剂,在一些相对独立的城市,较早产生出自由、平等、共和等一系列有益于文明发展的重要概念。【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回答此题时,应充分考虑到东西方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22(13分)(1)程序:中书省草拟皇帝关于兴建此项工程的报告,门下省审议,尚书省将审议通过的兴建计划提交工部,由工部具体实施。(3分) (2)措施:在军事上收回将领的兵权,充实中央禁军;在行政上重视文官;在财政上地方赋税由中央掌控。(6分)(3)不同: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握决策权,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元朝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领导六部,行使宰相职权。(2分) 原因:元朝疆域辽阔,实行行省制是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2分)【解析】试题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唐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起草诏令)、审议和执行,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2)北宋中央集权加强的措施:军事: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行政: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设转运使,转运地方钱粮。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握决策权,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元朝中书省 是最高行政机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相权得到加强。考点: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点评:从秦汉至元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过程:秦朝在中央设立了皇帝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汉初,王国问题影响了中央集权,经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至汉武帝采取专制措施,形成“大一统”局面,从此,封建政治制度的政体基本定型。在中央,重用皇帝身边的人。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保证皇权。地方上,隋实行州县二级制,到唐则进一步完善,实行道州县三级制。北宋则集中军权、行政权、财权和司法权,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元朝为加强统治与管理,实行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地方设行中书省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23(15分)答案:( 1)、精神:人文精神(答出人文精神的具体内容同等给分)。(1分)影响不同:中国当时的人文精神并未对传统思想产生巨大的冲击(2分)。欧洲人文精神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对后来的启蒙运动有直接的影响作用,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2分)。(2)共同主张:批判君主专制统治,不同程度上主张实行民主。(2分)共同原因: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和发展;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封建文化专制严酷等。(任答两点,共2分)(3)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束缚;黄宗羲等代表地主阶级利益,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答对1点给1分,答对3点给3分)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确立;法国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孟德斯鸠等资产阶级思想家构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理想蓝图;法国启蒙思想家提倡科学与民主,宣扬平等与自由,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3分)如果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对比两国也可,评分标准与上同。)【解析】略24(1)原因:加强君主专制,选拔政治人才,巩固统治的需要;(1分)汉朝政治方针的变化;(1分)知识分子群体的壮大和参政。(1分)影响:促进汉代察举制度的形成,使选拔人才的方法制度化。(2分)(2)特点:对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员,在思想品德、政治身份、文化水平和身体健康等方面有严格的条件限制。(3分)(3)影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了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2分)有利于形成读书重教的社会风尚,有利于民族素质的提高;(2分)沉重地打击了门阀士族,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2分)【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汉廷政治方针的变化和知识群体的参政,才导致了贤良对策与孝廉察举的出现”可知重要信息汉廷政治方针的变化和知识群体的参政;再结合所学,材料反映了汉代选官制度,而选官制度也反映了加强君主专制,选拔政治人才,巩固统治的需要。第二小问根据题干“进贤”、“贡士”成了汉代察举的典型形态,“科目”取士之法也因之获得了制度化的形式”可知影响是促进汉代察举制度的形成,使选拔人才的方法制度化。(2)根据题干唐宪宗时规定“迹涉流狂,兼亏礼教不得中选” 可知有思想品德的要求,“不许有不孝不悌、隐匿工商异类、僧道归俗之徒”可知还有政治身份的要求,“文化考试要经过层层选拔、淘汰、极为严格”可知有文化水平的要求,“历代对考生健康也有要求”可知有身体健康的要求,然后组织答案即可。(3)材料三的大意:平民百姓指望它发迹,贵族指望它延续家族的荣华富贵。贫寒家族的子弟落第,全家族都会气馁;贵族子弟落第,他家的荣华富贵就止于他这代了 。可知沉重地打击了门阀士族,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再结合材料二科举考试对文化的要求,组织答案即可。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点评: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专题一知识归纳(一)大纲版1先秦:从夏朝到春秋,选官主要按爵位;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地主阶级改革才重视按军功授爵。(标准从爵位到军功)2秦汉:西汉武帝时开始实行察举制,分察举(自下向上推荐)和皇帝征召(自上向下招聘)等,先重“孝廉”,德才皆备,到东汉时注重门第族望,世家大族形成。(标准从才能到门第)3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按照“中正”所评品级决定官员奖惩,反映了世家大族(士族地主)的垄断地位。(标准为门第)4隋唐: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产生了科举制。隋文帝时分科考试,隋炀帝时设进士科,唐太宗时以进士明经为主,武则天时设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科举制意义:打击门阀势力;扩大官吏来源;提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积极作用为主)5宋元:北宋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分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实行糊名法,录取名额大增;王安石变法改革科举,不考诗赋,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考试成绩好的可直接授官。(特点:更严密;人数增;更实用)6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严格限制,为君主专制培养了忠顺奴才,但严重制约了中国科技、思想的发展。(消极作用为主)(二)新课标版从汉到元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汉朝:主要实行察举制。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2)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人仕途,所以他们往往不注重提高才能。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3)隋唐:实行科举制。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4)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5)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二规律小结1中国古代选官标准经历了爵位军功才能品第才能忠顺的变化,其核心是为奴隶主阶级或地主阶级统治者选拔维护统治的人才。2应以发展变化的观点和辩证的方法看待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如察举制在西汉和东汉时的不同情况;科举制由隋朝产生直到明清,其内容与作用都有很大的变化。三热点冷点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具体内容是历年高考的热点。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规律、不同时代不同选官制度与当时的社会背景之间的联系,这是高考的冷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