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历史专题测试(三).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499309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考历史专题测试(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2高考历史专题测试(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2高考历史专题测试(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测试(三)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2011海南历史)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2(2011四川文综)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1.8%和3%。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 ()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D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3(2011天津文综)下图为1878年天津首发的中国第一套邮票中的一枚。与该邮票设计理念无关的是()A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B近代西方文化的影响C“师夷长技”的思想D兴民权、倡新学思想4(2011重庆文综)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B“驱逐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5中国普通老百姓在法理上从“子民”、“蚁民”到被承认为国家的主人,这一个了不起的变化最早开始于下列哪部法律的颁布()A钦定宪法大纲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共同纲领6清代是中国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重要时期。这种“过渡”开始于 ()A康乾盛世时期B鸦片战争之后C洋务运动时期D辛亥革命之后7据国民政府经济部报告统计:1935年,重庆地区机器业工厂仅13家,1940年为159家,纺织、化工等企业也大为增多。这种变化的出现是由于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民族工业的繁荣C抗日战争的爆发 D国共内战的开始8(2011南京联考)下图公告反映了 ()A国民政府苛捐杂税的增多B日本“委托经营”的加强C官僚资本加强了经济垄断D美国扩大了在华经济特权9就如何看待中国近代民族独立与近代关系的问题,某班举行了一场辩论会,你认为哪一方同学观点更符合近代中国的实际?甲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先进行近代化,实现国家富强,才能真正实现民族独立。乙方:从近代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探索的结果看,只有先实现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近代化。()A甲方 B乙方C甲乙方都符合D甲乙方都不符合10假如你的家庭是解放前的民族资本家,那么,你家庭不可能出现的经历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洋布畅销,贩卖洋布赚了一大笔钱,投资了一家纺织厂B一战期间,纺织厂发展势头强劲,规模不断扩大,利润丰厚C日本全面侵华时期,纺织厂内迁D解放战争时期,因多种原因,纺织厂最终倒闭11“2011年5月上海书展”上发现一本汇集近千个如“达人”、“杯具”、“云计算”等新词的“潮词语录”,被媒体称为“新新文明现象”。与此现象关联密切的是()A汽车的应用B网络的普及C广播电视的推广D报纸的影响12193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我们党内有一部分同志还缺少正确的认识。他们没有在游击区域建立红色政权的深刻观念,因此也就没有用这种红色政权的巩固和扩大去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深刻的观念。”这里,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应该 ()A坚持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C充分认识农村革命的伟大意义D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40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直是我国封建社会不可违逆的定格,谁违反了这一社会化了的定格,便被视为叛逆的行为,便会为社会所不耻。材料二英吉利之俗,男女婚配,皆自择定,然后告父母,至婚姻之日,耶稣教师诫以善言,为之祈福,男以戒指约于女指,亲宾送之入房,欢宴而散。其俗男女皆分父母之产,男不得娶妾,犯者流之七年。 瀛寰志略材料三1913年章太炎在报刊登征婚广告:以湖北籍女子为限,须文理清顺,大家闺秀,要不沾染学堂中平等自由之恶习,有从夫之美德。请回答:(1)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我国封建社会强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习俗的原因。(4分)(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的婚姻观念,并简要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因素。(8分)(3)据材料三分析,章太炎的征婚广告有什么特征?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点?(8分)14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百年锐于千载”,辛亥革命是划时代的伟大历史事件。它打开了进步的闸门,使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主题一学习与创新材料一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中华民国国歌(1912年)材料二“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揖美追欧,旧邦新造”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孙中山在捍卫“民国荣光”的过程中有何重大理论创新?(5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有什么特点?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是什么?(4分)主题二建设与发展材料三民国建立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进入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其中,仅1927年到1936年,中国的工业增长率达8%以上;GDP飞速增长,9%的增长速度是同期日本的三倍。当局在农田水利、电力、矿业资源开发、化学工业、重工业的振兴等等,几乎每项对国家进步有关的事都在马不停蹄地齐头并进中。在19261937年,政府从扫除文盲的识字运动做起,到1928年中央研究院成立,教育体制终于搭成了一个完整的建构。 摘自星岛环球网(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27年到1936年经济迅速增长的原因有哪些?(5分)主题三反思与继承材料四辛亥革命除了在长江流域几个大城市轰轰烈烈的开展外,在其它地区的城市要缓慢得多。可以这样认为,辛亥革命走向没有从南方推进到北方,没有从长江流域推进到全国,再者,没有从城市推进到农村。沿海、沿江城市先进,内地和边疆城市落后,南方城市先进,北方城市落后,先进的城市成为革命的舞台,落后的城市成为反革命的基地。田玄中国城市现代化动向的不平衡与辛亥革命的走向材料五山东很多城市与中国其他大城市的路名相同,如济南与广州的中山路,青岛与上海的民生路等。(4)根据材料四、五,如何看待辛亥革命?(6分)答案1B2D3D4A5B6C7C8C9B10A11B 12B13(1)原因:小农经济;宗法思想。(2)观念:自由;平等;法治。因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确立。(3)特征:开始冲破封建婚姻思想的束缚;其择偶标准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特点:中西文化交汇。14(1)体现:倡三民主义;建中华民国,颁临时约法;鼓励民族工业发展。理论创新:提出新三民主义,倡“三大政策”。(2)特点: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原因: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3)政府的支持;教育的进步;国家的基本统一;货币统一、关税自主(或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等。(4)近:范围有限,地域、城乡不平衡;对随后国内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不同的影响。远:在民生、文化、观念等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注: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