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初探.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487730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作文教学初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作文教学初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作文教学初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作文教学初探【摘要】:如何让学生愿意写、乐于写作文,消除对写的恐惧心理和消极情绪?这就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从细处入手,从点滴抓起。本文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日常口头作文的训练入手,试图通过平时的阅读教学、遣词造句能力的培养,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找到他们兴趣、话题,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从怕写、会写到愿意写、乐意写,催发他们写的欲望。【关键词】:作文教学 作文材料 口头作文 写作阅读 写作兴趣说作文难,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三点:一是写什么;二是怎么写;三是为什么写。针对原因总结起来有三方面:其一是学生对生活观察不细心,累积经验不丰富;其二是学生阅读量不足、理解能力有限,其三是学生表达能力弱、写作方法少、写作范围窄。这些都使他们对作文产生了畏惧、厌倦的心理。针对以上三个原因,作文教学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以提高作文能力。一、从观察中,为作文材料开发“能源”经过一二年级遣词造句的学习与训练后。到了三年级,学生就要开始学习系统式作文了。目前小学生们的生活可以说是三点成一线:学校托管家,生活单一因而使观察范围狭窄,这正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象了。要改变这样的现象就要通过多方面的观察,小学的作文正是要有这样的观察,不论是写人写景还是写物写事,基本上是以观察为基础的。因此,在开始学习写作的时候,我要求学生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学会观察。我给学生们上作文课的时候先是由简单的观察作开始,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样事物进行连续观察,以一周为期。我给让学生们写的第一篇作文就是观察作文,没有给出题目但就给出了一定的范围,动物、植物二选一,因为这两方面都是比较形象,有实物可以作参照。对于学生来说,这次的作文可以说是第一次的要分段写作,因此我就对学生作出指导,应该先从哪方面开始入手。如写植物就要从茎、叶、花入手,写动物就要从外表、动作、声音或习惯方面入手。例文一:第三天,我发现含羞草长高了,茎上长出了两片绿叶。过了两天,叶子也越来越多,这时候,茎上长了许多小刺。几天后,含羞草开出了小花。用手去碰它叶子的时候,叶子就立刻收了起来。可能是刚开始学习写作吧,该学生还是停留在二年级的陈述式简短写作中,不但没有详细带感情的描述,连字数都没有达到要求。因此,我就对该学生进行了辅导,引导他的描述不仅要详细,还要带有感情,可以在文中加上适当的形容或比喻。我给学生作出了一些这样的提示:含羞草刚长出来的叶子是怎样的,给到你的感觉又是怎样的;开出来的花是怎样的,你看着它又想到了什么;含羞草又是怎样的“含羞”;自己种了含羞草之后又有什么感觉。根据我的这些提示,该学生重写之后作文比之前更加生动。例文二:第三天,我发现含羞草长出两片叶子,而含羞草似乎又长高了一些,长长的茎上长着嫩嫩的绿叶。叶子是椭圆椭圆的,看上去非常的脆弱,就像刚出生的小猫咪,卷缩在妈妈的怀里。又过了两天,含羞草似乎长高了许多,叶子也越来越浓密、强壮了,这时候,我发现长长的茎上长了许多小刺,仿佛在跟我说:“你少来碰我。”含羞草在几天后竟然开出了小花,这真的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因为我也是现在才知道含羞草是有花开的,粉红色的小花可爱极了,毛茸茸的就像个棉花糖。我用手指轻轻地去碰它的叶子的时候,叶子就立刻收拢起来,过了好一会儿,叶子才有(又)重新打开,整棵含羞草就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我终于明白他为什么叫“含羞草”了。时间一天天的过去,我的含羞草越来越状(壮)了,你长得真快呀! (三年級(5) 姚曦)在这次的观察作文中,我发现学生的“观察”可以有极大的潜力,只要加以适当的引导,学生们就会运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想象力进行写作。学生在观察中,持久性的兴趣一旦能够形成,就能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写作能力因应观察能力的提高而获得效果显著提高。 二、从说话中,为作文进行“彩排”作文的倾吐要依赖语言。说是口头倾吐,写是书面倾吐。口头作文,就是要强化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要强化语言组织能力,就要从“说话” 开始。正如叶圣陶说:“作文与说话本是同一目的,知识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在说话的经验里可以得到作文的启示。”我在训练学生说话的时候,一般是没有给出范围,每天利用十五分钟的早读时间来进行说话训练,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他们喜欢的话题或故事说出来与大家分享。比如说一个暑假过后,学生都是有说不完的话题的,而我就利用这个契机,让学生们说一下假期生活。就像这年暑假(这年的暑假刚好就赶上了上海世博)大部分的同学都是利用了这个暑假去参观上海世博会,他们都很乐意与大家分享一下他们的世博游记。给大家分享一下其中一个说得较好的例子:例文三:今年暑假,我和爸妈去上海参观世博会!一共去了7天,我们参观了西班牙馆,德国馆,英国馆、波兰馆、泰国馆等等。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泰国馆了,我们在泰国馆理观看了一部4D电影。什么是4D电影呢? 4D电影就是一部在画面上不仅能看到的东西,还可以会感觉得到东西的电影。例如电影画面上出现一朵花,我们不仅可以看到3D一样的立体效果,还可以闻到花的香味,比3D电影要更加逼真生动了。在世博展出的新产品在以后都可以在市场上买到 (三年級(5) 包凯琳)学生为了避免话题或者故事的重复,他们就会自动自觉地去看书阅读;在其他同学说话的同时,他们也会自动自觉地拿起笔来作简要的记录,其目的还是为了避免重复话题或故事。在我的说话训练当中,同学的说话并不是纯粹地为讲而讲,而是在讲完之后,我还会要求台下的同学进行提问。这样同学间的互动训练,是能更有效地训练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与自信心。举例说,有个学生说了一个神话故事诺亚方舟,可能是这个故事比较少同学听过,因此讲故事的那个同学就显得比较神气、自信。例文四: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做诺亚的人,他是一个正直的人,追随上帝行事。而上帝在当时看到整个世界充斥着罪恶,世界上的人都过着邪恶的生活。因此上帝决定要用洪水毁灭世界,但他又不忍心毁灭全部,于是他就叫诺亚造一艘船,带着他的家人、各种食物、植物、动物到一个新的地方重新生活,而这艘船就是传说中的诺亚方舟。在一年之后洪水退去了,诺亚就带着家人、各种食物、植物、动物重新回到大地过上新的生活。诺亚方舟是很大很大的一艘船,它不仅可以放人和食物,还要可以放各种食物、植物、动物,并且还能在船里生活一年 (三年級(5) 刘晋灏)在这个学生讲完故事之后,台下的同学马上就举手发出提问了:世界上是不是真的有这艘船;这艘船要多大才装得下这么多东西;为什么上帝要选诺亚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为了应付其他同学的提问,因此这个说话的同学在搜集、选取说话材料的时候就更加的细心认真了。同学之间的互动提问,不仅能训练说话学生的应变能力,更能训练说话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学生说完之后,不论他说得怎样,我都会要求其他同学给予一定的掌声,表示尊重与鼓励,自己也会在最后给予一定的表扬与评价,这样更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说话训练的目的就是要达到,学生不仅要自己明白自己所说的故事,还要让别人都能明白自己所说的故事。三、从阅读中,为作文做“冲刺”准备写作是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上。为了给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不仅在班上设立“阅读角”,要求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觉得好的书刊杂志拿回来与大家“分甘同味”;还会要求同学们每个月都更换一次自己带来的书刊杂志,这样做学生不仅可以相互分享与交流一下书中内容、阅读心得,还可以有效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作文是阅读吸收与倾吐的循环过程。阅读作为积累是吸收,写作是内化后的倾吐,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用笔说话”。反映出这样的过程,更多的表现在学生作文中的仿写手法。我在教赵州桥这一课的时候,我就讲到了该文有个地方写的很精彩:“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这段文虽然只有三句话,却运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来写,中间“有的有的还有的”引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桥上的龙的各种形态,而这正是该段的精彩之处,这样的分析给学生留下印象深刻。在当天我随即就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仿写一段话,内容不限,字数150左右”,分享一下写得较好的两篇,他们写的都不是景物,但就对总分总结构方式与排比修辞手法运用得很好地。例文五:小区的荷花池的荷花已经开了。在深绿色荷叶的衬托着千姿百态荷花:有的欣然怒放,露出整个黄嫩嫩的花心;有的半开半合,像是在跟大家玩捉迷藏;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似乎在跟大家招手;还有的还仅仅是花骨朵,但看起来就是股股的。一阵风吹过,所有的荷花都在偏偏起舞,在阳光的照耀下,荷花显得粉红绚丽、清新干净。 (三年級(5) 邹绮慧)例文六:长隆大熊猫中心来了几位新成员,它们是因为汶川地震疏散到广州的。它们来到广州的新家都显得好奇无比:有的在相互追逐打闹,像是在争地盘;有的把自己架树枝上呼呼大睡,还不时抓抓自己的肚皮;有的靠在一边享受美味大餐,左手拿着右手吃着,贪心极了;还有的趴在树枝上看着自己的同伴在打闹,一副隔岸观火的模样。它们圆圆胖胖的身材真是可爱极了。 (三年級(5) 周泽彬)阅读,学生最常接触到的就是语文课本。比如说我在讲篇略读课文的时候,一般是不会细讲的,主要是让学生们自己阅读,自己找出课文中的优美字句。虽说不会细讲,但在课堂结束的时候我还是会给学生们总结一下我觉得好的、对以后作文有帮助的词句,如;香港,璀璨的明珠“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物美价廉、一应俱全、举世闻名”等等,像这样的词,我会要求同学在课后当作业一样抄下来,这当然是因为学生的自觉性仍不足的原因了。除了课内阅读,我还会组织学生到学校的阅览室进行课外阅读学习,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书。阅读过后,我会要求学生即堂交出他在这次阅读中收集到的好词佳句一共10或个以上,当然这还是因为学生的自觉性有限,既然不能确保他们的课后阅读,那这样的半强制性阅读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四、从写作中,为作文作“实践”学生在进入三年级以后就要学习较为正式而系统的写作,在字数上也是有了一定的限制的(300字或以上),而不再是一二年级的陈述式片段写作。话虽如此,文笔上仍是会出现一二年级陈述式写作。要怎样度过这个过渡期呢了?关键是要抓住内容的真实性。真实性就是指学生直观的看到的、乐在其中的现实生活。就拿上面我说到的口头作文作例,让他们把要说的化作文字表达出来。结合第一单元的习作训练 “课余活动”我就让学生写一下他们暑假发生的有趣或难忘的事情,因为之前的口头作文训练时间有限,很多同学都有他自己想说的、说不尽的话题,所以这次的作文起了一个很好的带头作用。就拿回上面说到“说得较好”的那个同学她的作文举例。例文七:我课余的时候会和爸爸妈妈去旅行。在旅游前,我会和爸爸妈妈一起为活动做准备。做完准备,我们就要出发了。课余生活里的我特别兴奋,因为我喜欢课外活动。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去上海参观世博会!在世博会里,到处人山人海,还有哪个角落都少不了“海宝”!它的样子很可爱,整个身子都是蓝色的,眼睛大大的,看上去狠(很)聪明机灵。这几天,我们参观了西班牙馆、英国馆、波兰馆、泰国馆等等,每个馆都有自己的特色。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泰国馆了,我们在泰国馆理观看了一部4D电影。什么是4D电影呢?其实4D电影就是一部在画面上不仅能看到的东西,还可以会感觉得到东西的电影。例如电影画面上出现一朵花,我们不仅可以看到3D一样的立体效果,还可以闻到花的香味,比3D电影要更加逼真生动。4D电影是多么的有趣呀!这次的旅游,明(白)到4D电影是这样子的,我很期待广州的电影院能快点看到4D电影。世博会真让我打开眼界啊!希望下次的世博会能在广州开(举行)呢! (三年級(5) 包凯琳)又比如说,刚开学不久,学校都会举行春游或秋游,这种走出校门的活动,学生的反应都是显得最为兴奋。而这样的活动也是训练写作的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会要求学生每次出游都要带上本子和笔。集中的时候,就抓紧时间讲解一下这次旅游地方的背景或风景;有节目表演的时候,就会要求同学们简单地记录一下节目内容,自己最喜欢哪个,这个节目的内容大概是怎样等等的关键问题。下面这个同学就以日记的形式写出秋游是的心情见闻,我就截取写得较好的片段。例文八:9月13日 星期一 晴这次公园请到了变脸表演者做表演,大家一边吃着零食一边叽叽喳喳的讨论着,好期待呢!喇叭突然响了,原来是表演要开始,首先出场的是魔术表演,接着是小丑杂技,在这两个节目过后,大家期待了很久的变脸表演终于上场啦!表演者的脸火红火红的,边唱边舞动着他的披风,做着各种手势动作,突然他的手拿着披风一扬,脸就在瞬间变成了黑色,又在一阵唱跳过后,头一转,就变成粉红色,就这样扬手转头间,脸的颜色就不断地变化着蓝的、绿的、白的到了最后又神奇地变回了最开始的红色,非常的精彩。看完表演,我们在回家的路上还对刚才的表演争论不休呢! (三年級(5) 何蔚科)学生参与过后写出来的作文总是要比空口讲白话的来得要好。而在第五单元讲到的传统文化的习作训练中,由于少部分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对于传统文化就有不同的见解,因此我就给出范围了“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在这三个节日当中,我让同学们说出,他们最喜欢这三个节日当中的哪个部分,举例说出一到两个。比如说春节当中的逛花市,端午节的包粽子,中秋的点灯笼等等。而这次作文题目订立与以往有不同,在提问的过程中我发现同学们设立的题目都很长,因此我给出了提示XX节XXX,前面说到节日,后面讲到的是他的兴趣点。例文九:端午节划龙舟和包粽子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等。一般人都比较喜欢春节和中秋节,但我就比较喜欢端午节,因为我可以划龙舟和吃到我最喜欢的粽子。端午节那天,大家都很喜欢看龙舟比赛,而我就比较喜欢划龙舟了。亲自上跟大家一起听着有节奏的鼓声,跟大家一起有节奏的挥动船桨,跟大家一起喊,船在河面上飞快的(地)前进,感觉真的很刺激、很过瘾。划龙舟虽然会弄湿衣服,但我还是乐在其中。划过龙舟,回到家(里),就会看见妈妈和奶奶在包粽子,她们把棕叶折成一个漏(斗)的样子,里面放上大米、绿豆、猪肉,再把棕(叶)包好绑上绳子,这样粽子就包好了可以放到锅里煮了。粽子的形状有很多三角的、长条等等,味道也有甜的、咸的,而我就最喜欢咸的,加点沙糖一起吃味道就更好了。我喜欢国端午节,因为在这天它带给我很多的快乐和刺激。 (三年級(5) 伍建伟)我发现在教作文当中,难免会出现一小撮“特殊”学生,他们对写作更多地表现在不愿写,而不是无话可写。对待这些“特殊”学生,我一般是采取一种半强制性的手法,让他们达到多写、积累的目的,这就是写周记、或抄范围,指定的这一小撮“特殊”学生,每周一篇,字数在250或以上。其他同学300字的要求对于他们就要稍作降低了。用量的积累来达到质的飞跃,可以说这样的“积累”更多的是为了面对期末考试的20分作文题能够抱住一半的分。总之,如何让学生愿意写、乐于写作文,消除对写的恐惧心理和消极情绪,这就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从细处入手,从点滴抓起。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日常口头作文的训练入手,通过遣词造句的能力培养、平时的阅读教学,从而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找到他们兴趣、话题,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从怕写、会写到愿意写、乐意写,催发他们写的欲望。 【参考文献】观察阅读与小学生作文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年1月 第1版 快乐写作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5年12月 第1版李吉林情景教学情境教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 第1版语文教学有效性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1月 第1版Power b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