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中小学生问题行为及矫正.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487019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几个中小学生问题行为及矫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几个中小学生问题行为及矫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几个中小学生问题行为及矫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2015学年下学期班主任工作技能搜索调研几个中小学生问题行为及矫正姓名: 陈兴富学号:201315010103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班级: 2013级师范一班指导教师:陈晓蕾 2015年6月【摘要】:摘要学生的问题行为主要指学生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阻碍学习、品德和性格健康发展以及形成心理困扰等方面的不正常行为。学生的问题行为不仅影响学生自身的发展,还给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关键词】:中小学生 问题行为 矫正 日常行为规范。【In this paper】AbstractStudents problem behavior refers to the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hinde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learning, moral character and personality, and form the abnormal behavior of psychological distress, etc. Students problem behavior not only affects the students own development, to the adverse impact on family, school and society. Keywords: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roblem behavior modification everyday behaviour.【目录】:目录一、问题行为的定义. 51、问题行为. 52、学生的问题行为. 5二、.学生问题行为形成的原因 . 51、社会和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 . . . . . . . . . . 52、学校教育不当. . . . . . . . . . . . . . . . . . . . . . 63、学生的自身原因. . . . . . . . . . . . . . . . . . . . 6三、学生问题行为的指导方法 . 6四、 课堂问题行为 . 61、控制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 . . . . . . . . . . 62、矫正课堂问题行为. . . . . . . . . . . . . . . . 7五、中小学生课堂问题中的几个具体情况及其矫正 . 81、在课堂上不遵守课堂纪律 . . . . . . . . . . 82、在课堂上睡觉 . . . . . . . . . . . . . . . . . . . . 9六、矫正中小学生问题行为的通用总措施 . . . . . . . 9七、【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11 班主任工作技能搜索调研几个中小学生问题行为及矫正一.问题行为的定义(一)、问题行为指偏离日常行为规范的不正常行为。(二)、学生的问题行为主要指学生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阻碍学习、品德和性格健康发展以及形成心理困扰等方面的不正常行为。学生的问题行为不仅影响学生自身的发展,还给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问题行为一般分为两大类:反社会性问题行为和非社会性的问题行为。反社会性问题行为是指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如:盗窃、伤害、斗殴等等;非社会性问题行为,是指虽不对社会或他人造成伤害,但有害于个人身心健康,影响个人正常的社会的行为,如:自卑、苦恼、自卑等等。这方面,在中学生中较为体现。二、学生问题行为形成的原因学生问题行为的形成因素极为复杂,既有外在的社会环境、学校教育的因素,也有家庭因素,还有学生本人生理、心理的内在因素。(一)、社会和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在社会环境因素中,主要是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各种文化生活中消极的、黄色的、不健康的、有害因素的不良影响,还有社会上各种坏人的影响。在家庭环境因素中,主要是父母文化程度高低、家庭经济条件、父母的生活习惯、家庭关系的和谐程度等等。家庭对学生问题行为的产生具有更为直接和不可推卸的责任。(二)、学校教育不当问题行为与学校教育中的一些不太合适、恰当的教育态度、措施、方法有关。如:教师过于高的要求;教师缺乏修养,不尊重学生、对学生缺乏耐心,不公平;教师行为不检点等等,都有可能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三)、学生的自身原因学生问题行为,除了生理或遗传方面的原因外,还有其他原因。如:个性社会化迟缓,社会成熟度低;对学校、社会适应不良;从小形成的某些性格弱点可能导致问题行为产生;学生情绪阻碍;学生的挫折心理;学生生活经历中的精神创伤会影响他的行为;病态人格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学生问题行为的产生。三、学生问题行为的指导方法协调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力量,努力构建全方位的教育网络;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致以行”;掌握学生问题行为的矫正技术。要知道这个矫正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中小学生,比较常用的矫正方法有集体指导法和个别指导法,等等。四、课堂问题行为预防,可以将一部分的问题行为扼杀在摇篮之中,但不可能完全消除所有的问题行为,因此对那些尚未被消除的课堂问题行为要加以控制,及时终止课堂问题行为。(一)、控制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1、对问题行为进行暗示当学生发生课堂问题行为时,教师可以采用不影响教学正常进行的措施来给予学生一定的暗示。比如走到问题行为学生的身边停一会、用眼神盯着问题行为学生几秒、用手摸一下问题行为学生的头、轻敲一下问题行为学生的桌子等。采取这种方式来调控的一般都是情节较轻的课堂问题行为,教师只要稍微暗示一下,学生就会明白自己做错了,并很快回到听课状态。这种方式既保证了教学进度的顺利进行,又不会影响到其他学生。 2、适当的批评和惩罚 当问题行为比较严重时,教师可以考虑适当使用批评或惩罚的手段。如果很多方法对制止学生的问题行为都不凑效,那就要正面严肃批评,指出其缺点,制止其行为。批评,要建立在尊重学生的人格基础上,就事论事的批评,不能就人论事,更不能因事生事。对于有些比较严重又难以制止问题行为的作用,可适当利用一些惩罚措施。如果运用得当,可以起到制止问题行为的作用;但如果惩罚运用不当,不但不能制止问题行为,反而造成逆反或对抗性行为。因此,不到迫不得已之时最好不用惩罚措施。(二)、矫正课堂问题行为对于那些我们既预防不了,又无法控制的课堂问题行为,可以采用行为矫正的方法来转变问题行为。课堂问题行为的矫正,是指利用多种知识与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和改正问题行为,养成良好行为的过程。 1、奖励与惩罚奖励与惩罚是矫正课堂问题行为中常用的方法,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首先会想到用惩罚手段,实践表明利用惩罚作为优先选择的方法,是不恰当的。惩罚往往会制造仇恨,这样即使用惩罚解决了一个问题,但却又产生了另一些问题,无论如何,对不良问题行为的惩罚程序,都应该是不得已而为之,而不是将其当作唯一手段。很多教师应该可以亲身感受到,利用惩罚作为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远没有利用奖励手段所获得的效果好。如果班上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十分严重,在整治的过程中,大力惩罚了问题行为比较严重的学生,那么问题不但不会得到解决,被惩罚的学生反而变本加厉的产生更多的问题行为,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秩序;后来经过无数例子,表明决定奖励良好行为,对问题行为采取不理会的态度效果很好,不久之后得到表扬的学生越来越多,而那些问题行为比较多的学生,得不到注意的在得不到老师的注意之后,其课堂问题行为就渐渐减少,课堂的秩序有好转的现象。因此,在矫正课堂问题行为时,应奖励多于惩罚。无论如何,应将影响降到最低。2、心理疏导课堂问题行为的矫正不仅在于改变学生的外部行为表现,形成新的良好行为,而且还要帮助学生将良好的行为内化为本身的自觉意识与行动。这就要求教师在矫正的过程中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让学生内心的压抑、焦虑、恐惧、不安等情绪得以释放,排除自我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对于问题行为较为严重的学生,采取单独谈话的方式,了解他内心真正的想法,将他内心中负面的、偏激的情绪疏导开来,以帮助他正确的认识与评价自己,从根本上转变问题行为。五、中小学生课堂问题中的几个具体情况及其矫正1、在课堂上不遵守课堂纪律多接触学生。 多和学生接触,能增进师生感情,便于维持课堂纪律。课下,经常找那些上课随便的学生拉家常,从生活、学习各方面表示关心,有了感情基础,学生也相对来讲好管理一些。课堂规范要求最好来自学生。 老师在刚接一个班时,第一节课不要忙于进入新课的学习,而是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参与讨论,形成课堂规范要求,如:通过讨论形成统一认识-上课要遵守纪律;要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的发言;发言要找准适当的机会;不能在课堂上做与本节课学习无关的事,如:做小动作、交头接耳的说话等。教师的语言要有人情味。 课堂进程中,教师一味的严辞训斥是不足取的,这样很容易使学生形成对立情绪,可采取“宽容、转换、停顿、幽默、诱导、暗示,冷却”等等的策略来面对课堂上的偶发事件。语言要充分具有激励和导向功能。使学生在老师的赞赏中领略到成功的自豪感,那么学生有了这种积极的情绪,自然也会更专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教师维持纪律也不会成为难题。课堂中实行奖励制度。如:课堂上表现好的,回答问题积极的实行个人奖励,同时小组之间也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坐得端正,回答问题积极主动,就马上在黑板上给他们小组画一个五角星,做为奖励,等等。2、在课堂上睡觉学生晚上睡眠不足,直接影响了第二天的上课。老师讲的课不精彩,难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这是每个老师都会感到很尴尬的一件事,但也是我们师范生以后最应该直面的一条原因。学生对上学没信心,所以对老师讲课干脆来个置之不理。学生个人缺乏竞争意识,对于如今的社会竞争缺乏了解,不知道知识积累的重要性。个别老师对于学生上课睡觉现象的不合理处理方法的误导。这些学生没有得到过老师的关爱,和老师之间缺乏沟通。因此,改变学生上课睡觉可从这几个方面进行:给学生以良好的建议。建议学生合理安排休息时间,晚上不搞“疲劳战”,早睡早起;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讲课水平上台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多方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转变观念,对每一位学生做到认真负责,及时提醒;注重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等等。六、矫正中小学生问题行为的通用总措施 1、加强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共同教育 在农村,通过调查发现,有85%的学生家长为了经济发展,都出外打工,家中剩下老弱妇孺,学生在家中缺少家长的管教。这些留守儿童,在缺少家长管理之下,接触社会不良现象的机会更多,如果不加以引导,染上的陋习就越多,变得散漫、没有目的,更有甚者,想外出打工,不愿意读书。因此,学校必须加强社会、家庭的联系。 教师要常去家访,或与家长保持电话联系。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让学生增强学习意识,最终得以纠正不良行为习惯,做一个勤奋好学的好学生。 家长要关心子女,不任其自然发展,诚挚严肃,不过分宠爱,体贴关怀,不粗暴简单,公开合理,不歧视偏爱,统一要求,不各行其令,端庄正派,以身作则,和谐友爱,不互相欺凌,以小从严,防微杜渐,家庭规律化、制度化,耐心诱惑,耐心说服。教师、家长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中小学生年纪较小,是长身体、学知识的年代。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为以后前途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学生必须有正确的目标、方向。家庭方面:父母应有正确的兴趣、爱好和追求,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给子女树立榜样;家庭和睦民主是子女健康成长、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条件;社会、学校开办家长培训学校,共同研讨青少年教育问题。学校方面:要耐心辅导,做好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工作,通过积极引导、正面教育,开展道德、法制教育等加强教育。 2、强化班风、校风、学风建设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应该有优良的班风和传统,有正确的舆论。这种班风、传统和舆论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很大的作用。一个班级要树立正气,使学生敢于支持正确的言论和行为,抵制和反对错误的言论与行为。为此,必须培养良好的班风。而培养良好的班风要从形成正确的舆论做起,班上的学生对同学的行为和班上发生的事情能明辨是非、分清好坏。教师把班上出现的好思想、好行为要明确加以肯定,并使得其延续和发展。坏事在班上得不到支持,就会被制止,遇到侵害班集体利益和违反学校纪律的事情,学校就会批评。通过批评与表扬有意识地培养正确的舆论,具体措施有:保持正确的态度,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恶,态度上不粗暴,发扬积极因素;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明辨是非,给学生温暖,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3、学校德育工作必须有鲜明的针对性,从学生和社会的实际出发,进行分层次的教育。 (1)学校的德育既要立足于现实,又要高于现实。立足于现实,就是从现实出发,承认社会价值观的多元性。承认现实,并不是说现实都是对的,而是要高于现实,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地位,用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广大青少年。 (2)抓好起始教育和系列主题教育。起始教育对中学生来讲至关重要,在学生入学之初施教,从严要求,从严管理,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品质。(3)坚持对中学生进行耐挫折能力教育。学校德育工作者,特别是政治课教师,要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正确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要帮助中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为将来进入社会迎接激烈的挑战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 (4)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5)学校德育工作渠道要多样化,分层次实施德育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常规和行为规范方面的教育,使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品德。【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罗明东 总主编:班主任工作技能基础教育班主任工作与学习心理辅导技能训练与测评,云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2.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89。3.林格伦.章志光等译.课堂教育心理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187。4.李志.课堂问题行为及控制J.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学版).1997(4)。5.李德显.课堂秩序论汇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7。6.刘从山.农村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调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7.孙璐,叶珊.课堂问题行为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10):33. 黄燕芳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16 8.网址WWW.baidu.C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