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2《常见的天气系统》学案6 新人教版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8486903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必修2《常见的天气系统》学案6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一地理必修2《常见的天气系统》学案6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一地理必修2《常见的天气系统》学案6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 一、课标解析 课标: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解析:本节旨在使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并解释天气变化现象。掌握常见的天气系统如锋面(包括冷锋和暖锋)、低压(包括低压槽)、高压(包括高压脊)等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及移动前后的天气变化;重点掌握影响我国和山东省的主要天气系统。二、主干知识点梳理 概念: 。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概念锋天气圈类型:雨区常见天气系统天气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举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低压(气旋)暖锋(反气旋)水平气流北半球南半球垂直气流天气示意图(北半球)举例三、典题解析1、如图所示为1991年长江中下游梅雨期间环流形势(a)和降水量分布(b)图。(1)a图所示的高压中心名称是 。此时我国北方地区通常的天气状况是 ,常出现的气象气候灾害有 和 等。(2)b图所示,长江中下游最可能出现的气象气候灾害是 ,经常引发 等灾害,反映了自然灾害 的特点。(3)如图a图中的高压系统加强,中心移动到江淮一带,则江淮地区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常会出现 等气象气候灾害。原因是 。此时我国华北地区多发的自然灾害通常是 等。解析:主要考查过程思维。解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副热带高压在我国的移动过程以及相应的天气与气候变化状况。当副热带高压控制南岭一带时,我国江淮地区进入梅雨季节,正是如图所示情况。此时,我国北方夏季风还没有到达,但因为白昼时间变长,气温迅速上升,表现为干旱、多风、暖热的天气特征,温度上升促使农作物快速生长,需要大量水分,因此往往出现干旱灾害;而长江中下游则因为梅雨的持续性降水,有时也会暴雨频发,容易引发洪涝等自然灾害。当副热带高压控制我国江淮地区时,雨带移动到华北、东北地区,此时北方各地容易出现暴雨和洪涝灾害;而长江流域,因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炎热干旱,出现伏旱。答案:(1)副热带高压(或夏威夷高压) 晴朗干燥 干旱 沙尘暴 (2)暴雨灾害 洪涝 关联性 (3)晴朗干热 伏旱 副热带高压控制地区盛行高空下沉气流,天气晴、热、干燥 暴雨和洪涝灾害2、阅读下列材料,探究分析北京、武汉2004年4月上旬天气变化的形成原因。解析:从表中天气变化资料分析,北京4月6日冷锋过境,武汉4月7日冷锋过境,绘出简易冷锋移动示意图,可以分析北京、武汉4月5日至4月8日所处冷锋过境前或过境后的位置。总结:锋面两侧空气的温度、湿度、气压都有明显的差别,与暖气团相比,冷气团温度低,湿度小,气压高。冷锋过境时,较重的冷气团插入暖气团下面,使暖气团被迫抬升,空气逐渐冷却,水汽容易凝结成云,如果暖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汽,会带来雨雪天气;如果暖气团干燥,冷锋移动速度快,出现大风,往往形成沙尘暴。四、课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所示四幅图中,表示冷锋天气的是( )2、右图是某地某段时间内气温和气压的变化曲线,该地在这段时间内经历了( ) A、快行冷锋B、慢行冷锋C、暖锋D、准静止锋3、我国与冷锋活动有关的天气现象是( ) 江准地区的梅雨冬季的寒潮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的春旱 A、B、C、D、4、某地云层加厚,接着形成连续性降水,两天后雨过天晴,气温上升,气压降低,该地是( ) A、慢行冷锋过境 B、快行冷锋过境C、暖锋过境 D、受准静止锋控制5、赤道上没有气旋和反气旋的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 B、空气对流运动显著C、没有地转偏向力 D、水平气压梯度力小6、右图为北半球某地锋面气旋图(其中数值为气压值P1P2P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锋面甲为暖锋、乙为冷锋B、范围为冷气团控制,为暖气团控制C、甲锋降水在锋前,乙锋降水在锋后D、甲过境时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出现雨雪天气读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7-9题。7、关于AO、BO两条锋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O为冷锋,BO为暖锋B、AO为暖锋,BO为冷锋C、AO、BO都是暖锋D、AO、BO都是冷锋8、若空气中水汽比较充足,各处正处在降水过程的是( ) A、B、C、D、9、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周围气流呈逆时针方向B、乙地周围气流呈顺时针方向C、甲地气温日较差比乙地大D、甲、乙两地海陆性质不同,形成气团性质不同10、当上海地区出现图中的天气系统时( ) A、该系统给上海地区带来狂风暴雨天气B、上海阴雨连绵,出现梅雨天气C、罗马温和多雨D、潘帕斯草原温和少雨、当台风中心位于舟山群岛附近洋面时,上海市区的风向是()东北 东南 西北 西南(二)综合题 1、 读“某年4月5日8时地面天气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除C处为低压中心外,还有一处低压中心在 附近,该低压中心气压的最低值小于 百帕。(2)此时日本九州岛与我国西北地区相比,风速较 ,理由是 。(3)C、D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 ,原因是 。(4)图中A、B两锋面属于冷锋的是 ,理由是 。(5)南昌此时吹 风,未来的天气变化是 。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 2002年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其主题是“降低对天气和气象极端事件的脆弱性”。该主题表达了对越来越频繁的天气、气候灾害及其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的强烈关注和加强对天气、气候的监测和预报,最大限度地降低天气、气候极端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减轻灾害性天气对人类社会的危害的愿望。材料二 下表是某年8月浙江舟山某地某日的气象观测资料:时间气温()气压(百帕)降水(毫米)风速(千米/小时)12时前后251002103018时前后309905024024时前后2710041050(1)我国主要的气象气候灾害有 、旱涝和 等。(2)与材料二相对应的气压系统和天气系统分别是( ) A、低气压、伏旱 B、低气压、寒潮 C、高气压、伏旱D、低气压、台风(3)该天气系统多形成于 地区,其灾害主要由 、 和风暴潮组成,在 季节影响我国的 地区。(4)在该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特点是( ) A、狂风暴雨B、阴雨连绵C、高温晴好D、寒冷少雨(5)该日18时前后上海的风向为( ) A、东南风B、西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五、能力提高下图是中纬度某地剖面示意图,分析回答下题。1、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读相对湿度同温度的关系图,回答2-4题。2、有关气温与湿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湿度从凌晨4时起逐渐增大B、湿度随气温的升高而降低C、湿度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大D、气温在正午12时达到最大值3、该地可能是下列城市中的( ) A、东京B、罗马C、上海D、乌兰巴托4、该地该日的天气状况是( ) A、全天无任何降水过程 B、下午3时许有降水过程C、上午10时许有降水过程 D、凌晨4时许有可能产生霜冻5、读“杭州2003年11月14日12月12日最高气温(实线)、降水(柱状)和气压(点线)变化统计图”完成:(1)这一时期出现了 次连续性的降水;总降水量为 mm。(2)这几次降水是由 (“冷锋”、“暖锋”)引起的。理由是: 。图8为“我国某地地面气压分布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6在图中所示的天气系统中A. a地的气压比b 地低B. C地附近有冷锋活动C. d地的风力比e 地小D. e地的风向为偏北风7. a、c、d、e四地中,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是A. a B. e C. d D. c 8、读“中国东部地区梅雨期起讫等日期线图”,回答问题。(12分)(1)在多年平均情况下,福州梅雨起始日是 ,徐州梅雨终止日是 。(2)在多年平均情况下,杭州梅雨的持续天数约 天,宜昌的梅雨持续天数约 天。(3)我国东部地区梅雨起始日期的早晚、梅雨天气持续天数长短的窨颁特点是:自南向北 ;自东向西: ;(4)上海有的年份梅雨季节较常年明显偏长,有的年份梅雨期间雨天很少(这种情况俗称“空梅”),其原因分别是 。六、课后学习反思 参考答案四、课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C 2、C 3、B 4、C 5、C 6、B 7、A 8、B 9、C 10、D、(二)综合题1、(1)南昌市 995 (2)小 此时日本九州岛附近的等压线比我国西北地区稀疏,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异相对较小(3)D 由于D处为高气压中心,天气晴朗,白天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夜晚由于大气中水汽含量较少,热量散失较多,气温较低,因此昼夜温差较大(4)A A锋面西侧吹西北风,属冷气团,东侧吹南风,属暖气团,据空气运动方向,可确定该锋面的移动方向向东,说明主导风是西北风(冷气团)。因此,该锋面是由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而形成的,故为冷锋(5)偏西 天气渐渐变阴,云量增加风力变大,出现阴雨天气,之后渐渐转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2、(1)台风 寒潮 (2)D (3)热带海洋 强风 特大暴雨 夏秋 东南沿海(4)A (5)C五、能力提高1、A 2、B 3、D 4、A 5、(1)三 64 (2)冷峰 降水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到1030百帕甚至以上)6、CD 7、AD 8(1).5月21日(1分) 7月14日(1分)(2)34(1分) 171(1分)(3)南方起始日期早,持续时间长;北方起始日期晚,持续时间短(2分)东部起始日期早,持续时间长;西部起始日期晚,持续时间短(2分)(4)梅雨季节明显偏长的年份是由于夏季风(或副热带高气压)势力偏弱(2分)梅雨期间雨天很少的年份是由于夏季风(或副热带高气压)势力较强(2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