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之诗歌默写.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486465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9.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之诗歌默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0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之诗歌默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0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之诗歌默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诗词默写一、直接默写型精选名句精练: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2、有约不来过夜半,。(赵师秀约客)3、 ,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4、相顾无相识,。(王绩野望)5、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月夜)6、 ,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7、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8、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山州台歌)9、 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10、 ,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11、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12、 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1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14、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15、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16、黑云压城城欲摧,_。(李贺雁门太守行)17、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_。(苏轼水调歌头)18、 ,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9、 ,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20、田家少闲月, 。(白居易观刈麦)21、 ,不亦乐乎?(论语学而)22、山随平野尽, 。(李白渡荆门送别)23、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24、 ,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5、 ,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26、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27、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28、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29、三人行, 。(论语)30、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 登飞来峰)31、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32、安得广厦千万间,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3、欲为圣明除弊事,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34、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35、 ,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36、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7、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8、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39、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40、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1、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4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不亦乐乎?()43、 ,长河落日圆。44、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45、 ,却话巴山夜雨时。46、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47、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48、予独爱莲之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49、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 (范仲淹岳阳楼记)50、长风破浪会有时,_ _。(李白行路难)51、_ _,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52、 ,同是宦游人。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3、臣本布衣, ,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54、永结无情游, 。(李白月下独酌)55、生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孟子告子上)56、庭下如积水空明,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57、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58、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9、所谓伊人, 。 (诗经蒹葭)60、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61、共看明月应垂泪, 。 (白居易望月有感)62、零落成泥碾作尘, 。(陆游卜算子咏梅)63、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64、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65、采菊东篱下,_。(陶渊明饮酒)66、潮平两岸阔,_。(王湾次北固山下)67、_,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68、安得广厦千万间,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9、了却君王天下事,_。(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70、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71、 ,听取一片蛙声。(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72、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73、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74、绿树村边合, 。 ,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75、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76、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77、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78、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79、枯藤老树昏鸦, 。80、问君何能尔? 。81、 ,引无数英雄竟折腰。82、大漠孤烟直, 。83、闲来垂钓碧溪上, 。 84、 ,后天下之乐而乐。85、_,关山度若飞。86、锦江春色来天地,_。87、国破山河在, 。(杜甫春望)88、锦帽貂裘,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89、 ,归雁人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90、蝉则千转不穷, 。 (吴均与朱元思书)91、潮平两岸阔, 。 (王湾次北固山下)92、 ? 满眼风光北固楼。 (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93、 ,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94、造化钟神秀,_。(杜甫望岳)(1分)95、_,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96、马作的卢飞快,_。 (辛弃疾破阵子)97、子曰:“岁寒,_。” (论语子罕)98、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99、敏而好学, ,是以谓之“文”也。(论语)100、 ,往来无白丁。10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102、 ,到乡翻似烂柯人。103、右手秉遗穗, 。104、山回路转不见君, 。105、 ,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106、无限山河泪 . (夏完淳别云间)二、理解性默写精选精练:1、杜甫在春望中用诗句“_,_” 写出了战火不断、盼望家中亲人消息的迫切心情。2、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现边关将士思念家乡,但因功业未建,有家难回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3、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诗句是: , 。4、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 。5、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 , ”句用六个意象具体地描绘了一幅旅人早行图。 6、饮酒中表现心与自然的会意和亲近的诗句是7、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中表现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8、“ ”,李煜在这些词句中以丝缕比喻离愁,将抽象的感情写得形象而深切,可谓千古妙笔。9、范仲淹在渔家傲一词中,以“ , ”的词句写出了守边将士因思乡的苦闷和功业未建而寒夜难眠潸然泪下的情形。 10、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 , , 。11、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 , 。12、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所抱有的无意于功名利禄的人生态度是:_,_。(请用出师表中的原文回答)13、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描写诗人烦忧、苦闷、矛盾心情的诗句是:“ , 。”14、饮酒中表现心与自然的会意和亲近的诗句是 , 。 15、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中表现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 。 16、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抒悲痛之情的诗句是:“_ _,_ _。”17、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中,表现桃源里老人和孩子生活幸福愉快的语句是:_,_。”18、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蕴藉地写出了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其中“ , ”表现了爱情的坚贞,意境新奇,诗味隽永,千古传诵。19、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被誉为“妙手回春”的名句是: , 。20、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这样写江上美景: , 。21、温庭筠在望江南中这样写思念的心理:过尽千帆皆不是, 。22、龚自珍己亥杂诗中以花为喻,表明自己心志的诗句是: , 。2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的交替,蕴涵自然理趣的句子是“,”。24、赵翼在论诗中,主张诗歌创作贵在创新并激励后辈的句子是“,”。2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现诗人岑参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 , 。26、过零丁洋中,表现作者舍生取义和民族气节的两句诗是 , 。27、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通过植物来描写初春景象的诗句是 , 。28、晏殊的浣溪沙中,对仗工整,情致缠绵的名句是 , 。29、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借明月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30、复习旧知识,就会有新发现和新认识。论语中阐述这一哲理的名句是: , 。3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的诗句,是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32、唐诗意蕴丰富、深刻,我们在吟诗时,常常能感受到诗人所抒发的心志。从杜甫望岳“ , ”的诗句中,我们领略了诗人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从李白行路难“ , ”的诗句中,我们感慨于诗人即使遭遇人生的挫折仍乐观自信的积极人生态度。33、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含蓄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34、李白的行路难中,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世路艰难的名句是 , 。35、过零丁洋中诗人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诗句是: , 。36、陶渊明饮酒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景的诗句是: , 。 37、望岳中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 38、使至塞上中诗人自比,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情感的诗句是39、李白渡荆门送别中 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40、“ , ”,这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的末尾两句,抒发了诗人在时世凋敝丧乱之际又见故人的无穷感慨。4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 , ”深刻地揭示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42、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莺燕争春”景象的诗句是:“ , 。”43、写出王维使至塞上中体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追求的两句诗:“ , 。”44、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_,_。(2分)45、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涵着一种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 。46、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描写洞庭美景,且大气磅礴、备受后人赞赏的诗句是: , 。47、沁园春雪中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 。48、醉翁亭记中描写秋冬景色的句子是: 。49、春望一诗中,运用拟人手法来表现诗人对国事的忧伤,对家人的思念的两句诗是:_,_。50、天净沙秋思中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悲情、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51、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用拟人手法,寄情于物,表达了对朋友一片深情的诗句是 , 。三、迁移归纳型默写精选精练:1、“愁”虽然是一种负面的心理情绪,但中国古诗词中却不乏以各种方式写愁的名篇佳作,且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愁文化”。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_。2、古诗中有很多诗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大自然七彩斑斓的景致。请默写含有“红、绿、青、黑、白、紫”任意一字眼的诗句,注意要默写出两句上下相邻的完整诗句:_,_。3、写出古诗词中有关“月亮”的两个名句: , 。4、请写出古诗词中有关珍惜时间的句字。(写出连续的两句) 。5、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以景写情,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 , ”亦臻此妙。6、写出元曲中的一个句子(课内课外不限): 7、请写出古诗文中表现作者雄心壮志的两个名句: 8、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卖炭翁一诗中描绘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而在他的观刈麦一诗中也有表现农民筋疲力尽仍争分夺秒收割庄稼的句子“ , ”这一“冷”一“热”,异曲同工,传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9、写出一个有关泰山的古诗文名句: , 。10、写出一个有关“友情”的古诗句。_,_。11、“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这两句诗表现了落花积极进取的精神但龚自珍已亥杂诗中的“_,_”在境界上更胜一筹。12、从军行中“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与李贺南园(其五)中“ , ”表达了相同的志向。13、梅是“岁寒三友”之一,自古以来,人们对它情有独钟,请写出和梅花有关的诗句(连接的两句) 14、写出古诗词中能够表现人们辛勤劳作的诗句(连续的两句)。 , 。15、古诗文中有许多体现作者爱国忧民或立志报国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 。”16、文学史上,“酒”与“诗”一路同行。请你写出一个含有“酒”字的完整的古诗词句(课内外均可):“_,_。”17、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诗句,虽只字未提送别,却饱含依依惜别之情,请写出连续两句这样的诗: , 。18、古代诗词中,有许多蕴含人生哲理的佳句,读来耐人寻味,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课内外均可): , 。19、请写出古诗词中有关励志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 。20、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边塞风光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 。21、典故是指诗文里引用的古书里的故事或词句。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典故的连续两句:,。22、我国把端午节定为法定节假日,说明了对传统节日的重视。请写出与传统节日(如清明节、中秋节等)有 关的古诗词名句:“ , 。”(写出连续的两句)23、花红柳绿,草长莺飞,枫丹露白,冰封雪飘。这四季更替的美景,使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请你从熟悉的古诗词(曲)中,写出描写某一季节景物的连续的两句,并标明作者或题目。句子: , 。作者或题目: 六、情境运用(提示)型默写精选精练:1、神舟七号发射成功,翟志刚太空漫步,让全世界再次感受到了中华民族“_,_”的雄心和气概。(填写杜甫望岳中的诗句) 2、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论语所说“ , ”迎来了204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欢聚一堂,中国运动健儿在北京奥运会中以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 , ”良好心态参加比赛。3、面对金融危机,我们积极应对,攻坚克难,表现出无所畏惧、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这可以用王安石 登飞来峰 中的诗句来形容: , 4、窗如画框,窗外的山水是意境深远的水墨画,“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窗如画框,窗内剪烛夜谈的情景是传神的小品,“ , ”。(李商隐夜雨寄北)(2分)5、杨鸿同学取了个笔名叫“云帆”。他说:“李白行路难里不是有一个借沧海云帆表达远大理想的名句 , 吗?我这个笔名就是从那里来的。”(2分)6、2008年12月15日,两岸“三通”历经60载,跨越海峡,终成现实。我们可以借用李白行路难中“_,_”的诗句,记录这难得的历史性时刻。(2分)7、现已74岁高龄的钟南山,曾在抗击非典中主动请缨,无私奉献。今年,当甲型H1N1流感来袭时,他又挺身而出,勇挑重担。我们可以用“ , ”这样的古诗句来赞颂他。8、胡锦涛总书记会见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领的大陆访问团时,引用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中“_,_”的诗句,期望双方再接再厉,努力发展两岸关系新局面。9、一位父亲叮嘱开始创业的儿子:今后无论事业成败,都应拥有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_,_”的旷达胸襟,10、根据下面的文字选用诗文名句填空。(5分)驾舟漂流百里峡,奇山异水,欣然联想郦道元三峡“春冬之时,则 , ”;月夜漫游宝石湖,清风鳞浪,油然忆及范仲淹岳阳楼记“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 ,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结伴信步五峰山,茂林修竹,怡然沉醉陶渊明桃花源记“土地平旷, , ”,好一幅太平祥和的田园山水风光。更有登临八台观日出,自然顿生杜甫望岳“ , ”的壮志豪情。其实,美丽家乡的四季风光,何尝不是六一居士醉翁亭记 ,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的真实写照。 11、流落缅甸67年而始终不肯加入缅甸国籍的抗战老并赵雷,在异国他乡,看到孤舟漂泊于河湖之中,孤雁飞翔在天空之际,含泪咏起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中“ , ”的名句来。12、我们诵读诗文,是在与先贤对话,与智者交流。周敦颐的“ ,濯清涟而不妖”,告诉我们要坚守高尚的节操;曾子的“士不可以不弘毅, ”,告诉我们要有远大的抱负;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 ”,告诉我们要有充分的自信;而毛泽东的一句“俱往矣, ”,则给我们道出了万丈豪情!13、温家宝在荧光屏剑桥大学演讲时,引用唐代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 , ”来形容中国当前形势:社会发展平稳,人民充满信心。14、昆明西山龙门有一副对联“高山仰止疑无路,曲径通幽别有天”。该对联的上联化用了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下联化用了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诗句“,”。15、在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中,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以“报君黄金台上意, ”抒发了报效国家、勇于献身的激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 , ”展现了以身献国、痴心不改的情怀。16、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我们能够联想到岳阳楼记中的名句:“ , 。”17、)当你聆听到纪念“512”一周年的钟声,看到有许多灾区同胞还住临时板房时,肯定想到“心系天下”的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的“ , ”的理想。18、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大丈夫呢?当他面对个人得失时,要有范仲淹所推崇的“ , ”的开阔胸襟,当他面对死亡威胁时,要有文天样那样的“ , ”的英雄气概。答案:三、直接默写型精选名句精练1、星汉灿烂2、闲敲棋子落灯花3、行到水穷处4、长歌怀采薇5、虫声新透绿窗纱6、宁为百夫长7、斜晖脉脉水悠悠8、独怆然而涕下9、一览众山小10、一鼓作气 11、醉翁之意不在酒 12、山光悦鸟性 13、濯清涟而不妖 14、影入平羌江水流 15春蚕到死丝方尽16、甲光向日金鳞开17、高处不胜寒18、八月秋高风怒号19、欲渡黄河冰塞川20、五月人倍忙21、有朋自远方来22、江入大荒流23、会挽雕弓如满月24、海内存知己 25、星垂平野阔 26、千里共婵娟 27、柳暗花明又一村28、江山代有才人出29、必有我师焉 30、自缘身在最高层31、谁家春燕啄春泥 32、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3、肯将衰朽惜残年 34、悠然见南山 35、山随平野尽 36、安得广厦千万问37、千树万树梨花开 38、留取丹心照汗青 39、月有阴晴圆缺 40、断肠人在天涯41、草色人帘青 42、有朋自远方来 43、大漠孤烟直 44、恨别鸟惊心 45、何当共剪西窗烛 46、无言独上西楼 47、化作春泥更护花 48、出淤泥而不染 49、浮光跃金,静影沉璧50、直挂云帆济沧海51、一鼓作气52、与君离别意 海内存知己 53、躬耕于南阳 不求闻达于诸侯54相期邈云汉 55、义亦我所欲也 舍生而取义者也 56、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57、自缘身在最高层。58、安得广厦千万间 59、在水一方60、正是江南好风景61、一夜乡心五处同62、只有香如故63、家书抵万金 64、自缘身在最高层 65、悠然见南山66、风正一帆悬 67、我寄愁心与明月 68、大庇天下寒士与欢颜 69、赢得生前身后名 70、落红不是无情物 71、稻花香里说丰年72、地利不如人和73、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74、青山郭外斜。待到重阳日75、沉舟侧畔千帆过 76、悠然见南山 77、芳草萋萋鹦鹉洲 78、折戟沉沙铁未销 79、小桥流水人家80、心远地自编81、江山如此多娇82、长河落日圆83、忽复乘舟梦日边84、先天下之忧而忧85、万里赴戎机86、玉垒浮云变古今87、城春草木深88、千骑卷平冈89、征蓬出汉塞90、猿则百叫无绝 91、风正一帆悬 92、何处望神州 93、江山代有才人出94、阴阳割昏晓95、相见时难别亦难96、弓如霹雳弦惊97、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9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99、不耻下问 100、马蹄声碎101、谈笑有鸿儒102、回清倒影103、怀旧空吟闻笛赋104左臂悬臂筐105、雪上空留马行处106、今夜偏知春气暖 107、谁言天地宽四、理解型默写1、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3、大摸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4、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5、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7、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8、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9、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1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12、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6分。每空1分,见错则该空无分)13、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1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1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6、感时花溅泪17、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18、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1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0、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21、斜晖脉脉水悠悠2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4、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2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7、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2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3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3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3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3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3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37、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38、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39、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4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4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42、几只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4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44、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4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46、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47、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48、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49、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50、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5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五、迁移归纳默写答案:1、示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2、示例: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3、示例: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4、示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6、示例:小桥流水人家7、示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8、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9、示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0、示例:海内存知己,天眼若比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1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2、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13、示例: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14、示例: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1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16、示例: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17、示例: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8、示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19、示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示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21、示例: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亲射虎,看孙郎;22、示例: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3、示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六、情境运用(提示)型默写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4、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5、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7、示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东汉末年曹操)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东汉末年曹操)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8、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0、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11、乡泪客中尽 孤帆天际看12、出淤泥而不染 任重而道远 直挂云帆济沧海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1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春15、提携玉龙为君死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泥更护花1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7、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1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