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半期历史试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484066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半期历史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半期历史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半期历史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号班级姓名 密封线小海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I卷 (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1.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梭伦 ( )B.实行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C.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D.确立“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民主制2.恩格斯在论梭伦改革时,曾经写道“这样,在宪法中便加入了一个全新的因素-私人所有制。有产阶级既开始获得了势力,于是旧的血缘亲族关系的集团就开始被排斥了;氏族制度又遭到新的失败。”恩格斯所评论主要是指 ( )A.颁布“解负令” B.建立四百人会议 C.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D.鼓励发展工商业3.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展变法运动的深刻根源是 ( )A.法家政治改革主张的影响 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C.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 D.各国君主为巩固统治支持变法4.史记记载:“(秦)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资治通鉴记载道:“秦被甲百万。山东之士被甲蒙胄以会战,秦人捐(除去)甲徒(空)褐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 这从侧面印证了商鞅变法的哪一项内容 ( )A连坐法 B奖励军功 C奖励耕织 D重农抑商5.系列电视剧马大姐的歌词中唱到“有一个大杂院,住着街坊和四邻”,其中“四邻”应产生于( )A、宗主都护制 B、保甲制 C、什伍制 D、三长制6商鞅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该统统毁灭。其实质是 ( )A统一思想 B加强中央集权 C思想文化专制 D打击旧贵族的势力7.最早动摇井田制,标志土地国有制开始瓦解的措施是 ( )A“相地而衰征” B“废沟洫” C“尽地力” D“为田开阡陌封疆”8.商鞅变法措施激化阶级矛盾的是 ( ) 连坐法的推行 轻罪重罚 户赋劳役沉重 重农抑商A B. C. D.9“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材料描述的改革是 ( ) A. 孝文帝改革 B.1861年改革 B. C.梭伦改革 D. 明治维新 10.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11.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具有开创性的是 ( )A. 整顿吏治 B. 汉化政策 C. 迁都洛阳 D. 颁布均田令12北魏统一北方,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 ) A.封建化过程 B.农业化过程 C.工业化过程 D.汉化过程13.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 ) 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 B.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C.降低将官地位,疏远将兵关系 D.削弱相权 14、王安石变法中,能起到“治安、御外、节支”三种功效的军事措施是 ( )A保甲法 B保马法 C将兵法 D更戍法15“熙宁(宋神宗年号),青苗法取息二分,提举使复以多散为功,遂立各州定额,而有抑配(强制分派)之敝。”这段话反映 ( )A新法打击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B官府不向农民提供所需贷款和种子C官吏以青苗法作为聚敛财富的手段 D政府积极帮助农民解除高利贷负担16有关王安石变法的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B.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C.军事实力也有所增强 D.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17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利益 B.用人不当,新法危害百姓 C.保守派上台执政,坚决反对新法 D.政令不畅,地方官僚不执行新法18王安石变法的核心措施是 ( )A.军事 B.理财 C.改革科举 D.限制贵族地主利益19.王安石颁布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 (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B.限制大地主大官僚利益 C.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D.巩固中央集权20.马丁路德认为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是 ( )A.上帝 B.教会 C.圣经 D.教皇21.1555年,德意志新旧教诸侯签订和约所确立的原则是 ( ) A. “教随国定” B.路德派新教成为将来德国的国教C.“因信称义” D.在圣经面前人人平等22.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都主张“因信称义”。下列对“因信称义”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灵魂得救取决于表面礼仪 B.灵魂得救取决于心中的信仰C.否定了教皇和僧侣的特权 D.以自律代替了他律23.加尔文说:“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材料所体现的是 ( )A加尔文教对许多国家产生重大影响B符合世俗封建主的利益C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D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24英国宗教改革与德国宗教改革的不同之处是 ( )A否定教皇权威 B依靠王权自上而下改革C坚持基督教信仰 D宣扬信仰得救25.下列有关宗教改革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摧毁了西欧的封建势力B.沉重地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C.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D.促进了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26.下列宗教改革的内容,属于马丁路德和加尔文所共有的是:( )信仰得救 圣经是唯一的信仰依据 简化仪式 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 A B CD 27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工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 导致国内市场狭小 导致自由劳动力缺乏 不利于工业资本的积累 暴力斗争不断A、 B、 C、 D、28.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B迅速发展资本主义C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D增强实力,对外扩张29.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这主要是指 ( )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C.农民许用高价赎买份地 D.农民成为商品30.之所以说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 ( )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民 B.使农民获得了土地C.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 D.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卷(共计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31题8分,第32题10分,第33题6分, 第34题16分,共计40分。)31(8分)风俗习惯的演进和变化,往往反映了社会的演变和发展。在古今社会的改革中,往往涉及社会风俗的变革。 根据相关知识和有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北魏孝文改革中,是怎样着手进行风俗改革的?你如何评价这一改革?(4分)(2)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又是如何进行社会风俗变革的?如何评价其变革?(4分)32.(10分)一位历史学家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古代的改革,是人类智慧所做的最惊心动魄的魔术,它能使一个侏儒变成一个巨人,把一个没落的民族变成一个蓬勃奋发的民族,把一个弱小的国家变成一个强大的国家。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鞅变法是如何“把一个弱小的国家变成一个强大的国家”的?请从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作简要分析。33. (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现代化(也称为近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转型,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转换。现代化用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引发了社会的整体变动,从而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政治条件的成就给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工业革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启动的。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压力就形成了,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现代化在动荡中迅猛推进。对被侵略地区而言,问题表现得越来越清楚: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它迟早要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从19世纪中叶开始,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非大陆推进。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材料二:改革后,农村的自然经济转化为小商品经济,贫富不均的现象日益严重,出现了阶级分化。农村中的富农分化出一些资本家性质的农业经营者,他们用多种方式积累资本,添置新式农具,购置耕地,雇佣大批劳动力,发展资本主义农业。 人民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现代化”的基本含义。(不得摘抄原文)(2分)(2)19世纪50年代哪一事件的发生使俄国倍感现代化的压力?为打破现代化的瓶颈,“紧紧跟上”现代化浪潮,亚历山大二世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3)材料二中的变化对俄国社会现代化有何重大影响? (2分) 34.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中外近代史上改革的作用:第一,它是思想解放的重要形式;第二,它是富国强兵的重要手段;第三,它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重要途径;第四,它是落后国家自强御侮的必然选择:第五,它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改革是统治者对既定制度进行的调整,它否定现存制度,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适应不断变化,是渐进的方式。 材料二 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是古代东西方历史上比较典型的社会变革。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用具体史实说明改革在中外近代史上的作用。(6分)(2)结合材料二,概括两次改革内容所涉及的共同之处。它们分别对本国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造成什么影响?(8分)(3)在中外历史改革中,你认为改革成功的条件有哪些?(2分)高二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5 BCBBC 610 CAAAD 1115 DBBAC 16-20 DABAC 21-25 AACBA 26-30 ADCC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31题8分,第32题10分,第33题6分, 第34题16分,共计40分。)31(8分)(1)改鲜卑服为汉服,改鲜卑姓为汉姓,提倡鲜卑与汉族通婚,以汉语为正音,废除鲜卑旧制。这些改革措施,革除了鲜卑族陋习,适应了统治需要。加快了鲜卑族的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 (2)彼得一世改革,强行推广西欧生活风俗,改用西方的服装,并强行剪掉胡须,还推行西方的社交风俗。这些做法有利于学习西方,革除了俄国人的陋习,但其推行又是野蛮的、带有强制性的,有绝对化的倾向。32.(10分)政治上:通过废除“世卿世禄制”、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推行县制、制订秦律等措施,打击旧势力,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上:通过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等措施,改变旧的生产关系,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增强了秦国经济实力。军事上:通过奖励军功等措施,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33.(6分)(1) 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为主要表现之一的社会转型过程 (2分) (2)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1861年签署废除农奴制的“二一九法令” (2分)(3)为俄国的工业化创造了劳动力、市场、资金等条件;为俄国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创造了条件。(2分)34.(16分)(1)第一:欧洲宗教改革,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俄国1861年改革使俄国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落后局面,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第三:梭伦改革,颁布解负令,按财产划分等级等政策局部调整了生产关系,促进了奴隶制工商业的发展。(王安石变法实行方田均税法、青苗法等措施调整生产关系,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6分)(2)共同之处:(1)等级制度(财产等级制度连坐制,二十等爵制);(2)重视发展经济(发展工商业生产重农抑商,奖励耕织);(2)废除旧制度(废除债务奴隶制废除世卿世禄制度)(任意2条即可)(2分)不同影响:梭伦改革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商鞅变法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4分)(3)顺应时代潮流;符合民意,得到人们的支持;举措得当;具有坚韧的改革毅力;勇于与旧势力作斗争(言之成理即可)。(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