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483127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重庆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重庆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秘密启用前2013年重庆一中高2014级高二上期期末考试历 史 试 题 卷 2013.1 历史试题共5页。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第卷 (选择题 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学说 B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C墨子的“兼爱”思想 D庄子的“齐物”观点2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A嫡长子继承权 B等级关系森严 C神权强化王权 D血缘政治色彩3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 C科举制的推行 D三省六部制的设立4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材料体现了元代行省制的哪一特点?A拓宽选官渠道,提髙行政效率 B减少财政开支,防止地方割据C管辖边疆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D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5右图是中国古代传说中能辨别忠奸的神兽,叫獬豸。清朝时取其意,作为某种官员官服上的图案。该官员最有可能是 A军机大臣 B内阁大学士C吏部尚书 D监察御史6商业的发展与人们的文化生活密不可分。中国古代商业不断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此相适应,思想文化领域也成就非凡。这些成就不包括A小说的出现与繁荣 B书法的形成和发展C戏曲的成熟与突破 D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7“这个条约的签订改变了长期以来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这个条约最有可能是指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天津条约8几个年轻人被地方官逮捕后,一名传教士向知府表示:这几个人都是我们教会里的朋友,请立刻把这几个人交我带去。知府明知这几个人是要捉拿的会党,又担心教士写信托公使到总理衙门理论,只好将人交给教士。上述故事发生在A明朝末年的杭州 B清朝初年的北京C清朝末年的上海 D民国初年的南京9“洪杨诸先民,崛起东南,以抗满清,虽志业未究而遽尔败亡,而其民族思想之发皇,轰轰烈烈,在历史上足以留一重大纪念焉。”材料所评史实为A辛亥革命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郑成功收复台湾10“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尊严,这些价值通过五四成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价值。”这表明了五四运动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体现了中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C弘扬了民主与科学的精神 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112007年上海中共“一大”会议纪念馆对公众展出由中、俄、蒙三国学者共同发现的中共一大“第15人”共产国际代表尼克尔斯基的照片与真实生平资料。这一珍贵历史资料最能说明A俄国给中国革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B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以俄为师”C中共的诞生得到了共产国际的帮助 D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紧密联系12伍修权在长征途中写诗一首: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鏖战急,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文中空处应填写A瑞金 B遵义 C吴起 D会宁13美国时代周刊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段话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卢沟桥抗战 B淞沪会战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14毛泽东曾指出“国民党的一党专政是团结的破坏者,是抗日失败的负责者。是内战的祸胎,必须立即废止,及由各党派和无党派的代表组成联合政府,发布一个民主的施政纲领,然后召开国民代表大会”这段讲话的背景是A红军长征期间 B抗日战争即将胜利C重庆谈判期间 D解放战争即将结束15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A国民党“一大”召开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双十协定的签订 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16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这次会议应该是A日内瓦国际会议 B亚非万隆会议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17著名史学家胡绳说:“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那十年间也有不属于文革的成就。科技方面的成就,外交方面的成就,这些都是大家看到的。”下列哪些史实能论证这一观点?原子弹爆炸成功 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培育出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A B C D18“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使命的根本保证是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九二共识”的确定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19近代爱国诗人闻一多在七子之歌台湾中写到“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台湾爱国诗人余光中于1972年在乡愁中写到“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下列对两段诗歌理解错误的是A都反映了因侵略造成的两岸分离 B“酷炎的夏日”指的是日本的侵略C都寄托了对海峡两岸统一的渴望 D闻一多诗中所指的分离曾长达半个世纪20从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到2001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签订,反映了中俄(苏)之间A由关系恶化到关系友好 B由不平等关系到平等关系C由友好结盟到不结盟 D由军事互助到经济合作21淘宝商城透露,在刚过去的24小时里,“2012年双11网购狂欢”支付宝交易额达到336亿元。由此可见,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改变了传统信息传播方式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 促进了传统商业模式的革新A B C D22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了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他们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表现在 A批判神权统治 B鼓吹人性解放 C倡导思想自由 D构建理性王国23“19世纪的英国是科学的时代,当时的时尚就是人人都谈科学。”能对此作出有力证明的是经典力学体系的建构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进化论的提出 量子论的形成A B C D24某作家认为“只有没有情节,没有动作的艺术才算得上真正的艺术”。据此判断,这位作家的代表作应是A B C D25传统史学的研究对象侧重于政治,尤重帝王将相、革命英雄,而今把衣食住行等内容纳入了史学研究的范畴,这一视角的转换体现了A生态史观 B革命史观 C社会史观 D近代化史观第卷(综合题 50分)本卷共3小题,5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 我知道科学、教育是难搞的,但是我自告奋勇来抓。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抓,要有具体政策、具体措施,解决具体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 邓小平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1977年9月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教育措施及目的。(4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邓小平重视科教的原因以及随后十年党和政府采取的相关措施。(8分)27(18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隋文帝综合汉魏以来的官制,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北宋把宰相的职权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大权。明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清初,康熙帝把中枢权力一分为三,最后集中于皇帝。军机处的设置表明专制主义君权强化到了极点。2,4,6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2,4,6材料三 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已经成功地走上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宪法)摘要: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封建王朝中枢权力演变的主要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该文件体现了哪些启蒙思想原则?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4分)(3)根据材料三,建国初我国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上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6分)(4)综合上述材料,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制度体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4分)28(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决不介怀,(清代)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 摘自鲁迅看镜有感材料二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先以中学固其根底,然后择西学可补吾缺者用之,西政之可启吾疾者取之。”张之洞在劝学篇严复曾多次将中学与西学作比较:“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言平等;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止。” 侯官严氏丛刊材料三 当代学者罗燕明系统论述了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的三次结合。他指出第一次结合发生在建党前后,表现为宣言的价值观与救亡图存运动的结合。第二次结合发生在建党以后的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表现为宣言的阶级斗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第三次结合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表现为生产力观点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结合,这次结合完成了历史主题的转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飞跃。李军林在中国:十年研究述评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唐与清代对待外来文化的不同态度及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末中国近代思潮的变化。结合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说明其政治背景。(8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6分)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的结合理论成果实践成果第一次民主革命纲领(2分)第二次(1分)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第三次(1分)(2分)2013年重庆一中高2014级高二上期期末考试(本部)2013.1历史试题卷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 BBCDD 6-10 BACBC11-15 CBBBC 16-20 BDDAC 21-25 BDBDC二、材料解答题26(12分)参考答案:(1)兴办太学和地方各级学校,教民以“仁礼”; 通过道德教化安定社会统治秩序。(4分)(2)文革动乱导致人才断层;科学、教育的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4分)国家对教育工作进行拨乱反正,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通过义务教育法。(4分)27(18分)参考答案:(1)不断分化、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军机处的设置表明专制皇权强化到了极点(明清皇权发展到极致)。(4分)(2)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2分)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2分)(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分)(4)从专制走向民主(从人治走向法治);从资产阶级民主到社会主义民主(人民民主)。(4分)28(20分)参考答案:(1)开放兼容、抗拒排斥;中外力量对比变化的结果。(4分)阻断了中外文化交流;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落后。(4分)(2)从中体西用到西体西用(从洋务思潮到维新思潮);(2分)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洋务运动的破产,仅仅学习西方科技不能使中国实现独立富强; 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加重;为救亡图存,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制度,推动戊戌变法运动的兴起。(6分)(3)民主革命纲领;促成国共合作,取得北伐战争的胜利,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毛泽东思想(工农武装割据);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邓小平理论(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