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二中2011级高二第五学段考试历史科试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482304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宁二中2011级高二第五学段考试历史科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济宁二中2011级高二第五学段考试历史科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济宁二中2011级高二第五学段考试历史科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济宁二中2011级高二第五学段考试历史科试题第一卷 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对百家争鸣局面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百家”泛指众多的思想流派,如墨、道、法、儒等学说B 百家争鸣是政治、经济领域的变革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的反映C 百家争鸣引起思想界的混乱,阻碍了社会发展D 在争鸣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思想家2.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B.万物虚无,祸福相依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3、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 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B 儒学之外的其他学说被禁绝C 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加强4、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 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 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B 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C 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 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5.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主要原因是( )A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B董仲舒的改造、推荐 C“君权神授”的观点,神化了皇权 D“三纲五常”是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6.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A. 二人所处时代不同 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C.学术思想不同 D.谈论的问题不同7.“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系的是( )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私学的兴盛 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 社会的剧烈变革A. B. C. D.8.韩非子说:“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其核心主张是( )A.取消文字; B.实行吏治; C.以法治国; D.厚今薄古9.下列有一项是不属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它是( )A.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 B.民为贵,君为轻,实行仁政 C.人定胜天 D.尚贤尚同10.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 B.民贵君轻主张 C.性善论 D.大一统的思想11.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中央集权的强化 思想控制的加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A. B. C. D.12.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13.主张通过内心的反省以“致良知”的是( )A.孟子 B.程颢、程颐 C.王阳明 D.朱熹14.下列所提到的历史现象或事件中,李贽应该会持反对意见的是( )A.花木兰替父从军B.梁祝化蝶相随C.商鞅变法 D.神化孔子和儒家思想15.导致明清时期产生带有民主色彩思想的原因,除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之外,还在于( )A.抗清斗争高涨 B.社会相对安定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阶级矛盾相对缓和16.“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这一观点出现于( )A.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17南宋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发展了儒学思想,形成新儒学。对朱熹新儒学的表述,错误的是( )A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 B发展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理是万物的本原C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维护等级秩序D主张“心外无理”“致良知”18.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回答下列那一叙述( )A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 B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 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 19.我国古代的科技高度发达,其中在宋元时期发明的领先于世界科技成就包括( )活字印刷技术 制造植物纤维纸的技术 火药制造技术 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A. B. C. D.20.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技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 )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经济停滞倒退21大型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在启蒙运动声势最盛的这个国度,思想最终演变成行动”“这个国度”是指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22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时,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曾有感而发地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罗丹所谓的“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是指A以理性思考社会,反对专制,提倡民主与法制B反对教会的封建束缚,主张“信仰得救”C批判君权神授,提出天赋人权,建立民主共和国D批判宗教神学,提倡人性,主张三权分立23普朗克曾这样评论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这个原理在物理世界观上所引起的革命,只有哥白尼世界体系的引入才能与之相提并论。”文中的“这个原理”是A日心说 B相对论 C量子假说 D万有引力定律24“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被别人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以上省略的内容应是 A. 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 C启蒙 D空想社会主义25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代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A. 蒸汽机车 B. 内燃机车 C.电力机车 D.汽车26近代西方某著作阐述:“变异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使得一些物种适应现存环境的特征得到发展,这些适合生存的物种发展起来,而另一些不适合生存的物种就自然灭亡随着这些特征越来越突出,由此就产生了更高级的物种。”这种理论的主要意义是A有力地冲击了神创世学说 B开辟了微观物质世界研究的新途径C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D开创了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2720世纪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现代社会生活。推动互联网产生的主要条件是A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实施 B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发展C报纸、广播传媒的普及 D电视机的成功发明28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A没有反映中国人民的民主要求 B没有表达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C没有提出推翻封建帝制 D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29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是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持久战 D真理标准问题讨论30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形成和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党的A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五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四大 C十二大和十五大 D十三大和十四大第二卷 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8分)材料1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好?”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为政材料2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以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汉书董仲舒传材料3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朱熹行官便殿奏礼材料4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夫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请回答: (1)根据材料1、2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4分)(2)根据材料3、4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4分)32 、阅读以下材料:(16分)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职。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请回答(1)材料一所体现的核心主张是什么?代表人物是谁?(4分)(2)材料二的观点属于那一派别?为实现其变官制的理想,该派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4分)(3)材料三的作者是谁?“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3分)(4)据上述材料,试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5分)33、(16分)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孙中山手书 图1 图2(1)材料一图1孙中山所学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依据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4分)材料二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绝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她是站在海边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哪两大理论?(6分)材料三 1978年,邓小平在中共 1992年初,邓小平在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南方谈话(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提出了什么经济战略决策?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4分) (4)综合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2分) 参考答案选择题:(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CADAABDCDDBCCDC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DDCDABABCAABDBA非选择题:(40分)31.(8分)(1)孔子主张以德治民;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分)(2)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认为时代不同了,是非观念也应该变化。(4分)32、(16分)(1)师夷长技以制夷(2分)。林则徐或魏源(2分)。(2)资产阶级维新派(2分)。进行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2分)。(3)陈独秀(1分)。民主和科学(2分)。(4)从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到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外国的政治思想,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不断提高的发展历程(5分)33、(16分)(1)潮流:民主共和(发展资本主义)(2分)思想:三民主义(2分)(2)背景: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开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2分)理论: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理论 (4分)(3)改革开放(2分)核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分)(4)与时俱进,开拓创新。(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