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试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478298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6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实验中学历史高三古代史综合复习题09.10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6赢政统一全国后,称“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以上材料说明A赢政功绩极大 B皇权至高无上 C赢政决心效法先王 D实行礼制6B7秦朝李斯推行郡县制的主张被称为“千古创论”。郡县制A始于秦朝的建立 B终于汉初分封王国 C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便于扩大秦国版图7C 9明代王夫之说:“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勿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郡县制“勿能改”的主要原因是A符合中央集权需要 B二千年惯性使然 C符合地方发展需要 D古今上下皆安之9A实行政治制度需要与国情结合,郡县制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稳定,符合中国国情。12为解决唐朝后期以来国家割据分裂问题,宋初采取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以下不属于措施积极作用的是A铲除藩镇割据的社会基础 B利于各级政府部门提高工作效率 C利于经济发展 D利于社会安定12B见“考点三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考点解析】“对宋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条。13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13B见“考点四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中的【考点解析】“全面认识三省六部制”条。15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唐初三省的职能是 A尚书省和中书省决策,门下省执行B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和尚书省执行 C门下省决策,中书省和尚书省执行D中书省和门下省决策,尚书省执行15D18从明朝的内阁到清朝军机处的设立,不能反映的是A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根本变化 B中国古代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在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皇权取得了最终胜利 D中国封建制度日趋衰落18A内阁与军机处都是强化专制皇权的措施,一脉相承,根本没有发生根本变化。20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说明宋朝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C政治和理学思想紧密结合 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20A23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机构。它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检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23A注意区别专制皇权强化的措施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24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下图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 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24D题干体现了C项的意思,但“一统江山”、“四方平定”、“六合一统”表达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意图,这些并非C项的内容。只能选择比较之下最没有疑问的D项。25 以下措施中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殿阁大学士的设置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军机处的设立枢密院的设立A B C D25B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问题的能力。三省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军机处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27反映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的排列是 参知政事的设置 丞相制度的废除 军机处的设立 三省六部制的创立A B C D27 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在宋朝,在明朝,在清朝,在隋唐。28下列各图反映的重大历史活动,哪些是专制决策的结果长城 大运河 十三行票号A B C D28A票号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不是专制制度的产物。长城、运河、十三行是专制制度的产物,其中十三行是清朝设立的管理外贸的机构。29“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行省制度 皇帝制 郡县制 三公九卿制A B C D29B见“考点二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中的【考点解析】“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条。30右图为1863年拍摄的清代醇郡王奕譞的照片。该影像拍摄于奕譞管理神机营时的北京南苑军营,这是迄今保存奕譞年轻时唯一的一张照片。“奕譞身挂大腰刀,神采奕奕,年轻潇洒,风度翩翩,是典型的清代武官派头”;也是清宫廷秘藏最早的照片。这幅照片可以作为历史见证直接用于研究研究清朝禁卫军史 研究我国近代摄影史 清代中央政治制度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史A B C D. 30A神机营属于中央军事机构,所以可以用于研究清代中央政治制度。二、非选择题(3题,共40分)31(18分) 2005年10月19日,国务院发表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指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史说明,世界上并不存在惟一的普遍适用的和绝对的民主模式。自古以来,各国政治发展史中都出现过典型的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读下面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图一 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图二 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1)据图一,指出唐朝“三省六部”中三省的职能各是什么?三省六部制度具有什么特点?(6分)(2)据图二,指出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的运行机制是什么?这一机制源自于什么理论?(4分) (3)中国古代和美国近代历史上的这两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性?本质上相同吗?请说明判断的理由。(8分) 32(1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竹简,第一次提供了自秦孝公至秦始皇时期陆续修成的秦律的部分内容律文中对农田水利山林保护牛马饲养国家粮食的贮存发放货币流通市场管理工程兴建徭役征发刑徒监管官吏任免军爵赏赐等各方面,都有许多严格具体的规定秦律规定“盗徙封,赎耐”,即私自移动田界,要判处耐罪,可赎。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盗”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也要判处30天劳役。律文中所见到的刑名计有斩首磔(断裂肢体)弃市斩左趾鋈(钛足)黥(割鼻)城旦舂(男子输边筑城,女子舂米,均为四年以上徒刑)等。 摘自詹子庆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在田律徭律工律工人程金布律关市律等律中,对劳动人民缴纳田税赋税服徭役以及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活动都有明确规定和限制,违反者处以严厉的刑罚秦法对“宦大夫”等地主阶级“隶臣妾”等被压迫阶级的身份地位以及户籍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得任意变更。 摘自林明剑秦史稿 材料三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以秦律为基础,参照六国律,制定了全境通行的法律。秦律经过汉朝的损益,成为唐以前历代法律的蓝本。 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秦汉史 材料四 至于秦始皇,兼吞战国,遂毁先王之法,灭礼谊之官,专任刑罚,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自程决事,日县石之一。而*邪并生,赭衣(指刑徒)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溃而叛之。 摘自汉书刑法志 回答: (1)根据材料,归纳秦律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具体职能。 (2)根据材料,概括秦律的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秦律颁布的实质和作用。 33(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代废除丞相以前历代著名丞相及其命运时期代表人物命运秦国吕不韦秦王以“仲父”相称,掌握国家大权,后被流放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国家大权,其子篡夺皇位材料二: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丞相地位官职所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时期职位所享有权力范围明代中叶后内阁首辅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的宰相,地位常受到挑战清代军机大臣承旨拟写,相当于顾问、秘书班子材料三: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请回答:(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明代废除丞相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材料四: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请回答:(2)请结合材料二、四及所学知识,列举明清时期中枢机构的大循环,说明其反映的本质问题。(4分)(3)你同意材料三中孟德斯鸠的观点吗?当时中国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第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经济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3有关十二生肖说法正确的是 古人用动物与公历纪年相配 以一种动物作为当年出生者的生肖属相 都是和古代农民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动物 这种生肖纪年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A B C D3B 题中的项符合十二生肖的内容。项错在“公历”,应该是“农历”,项被排除。4有关我国古代原始农业产生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 生产工具的发明 先民创造性的劳动 自耕农的贡献A B C D4C 题中的项说明了原始农业产生的原因。项是错误的,因为自耕农出现在春秋时期。7诗经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反映的是A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B井田制趋于瓦解 C小农经济发展完善 D土地兼并严重7B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题目中的诗句体现的是从公田到私田的转变,B项中的井田制是西周时期的土地国有制度,故选B。8下列哪一历史现象,最能从根本上反映春秋时期历史发展的趋势A公田转化为私田 B分封制崩溃 C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D周王室的衰弱8A 本题属于最佳选择题。春秋时期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公田转化为私田是由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向封建土地私有制转变的表现,所以,这一变化是与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相一致的。其他三项都不能直接体现这一趋势。11春秋时期,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都反映了A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C上层建筑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 D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11D 本题属于理论与概念选择题。“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都实行按田亩纳税,目的是改变贵族精心经营私田,而荒废公田(井田)的状况。但这实际上是承认了私田主人对私田占有的合法性,从而促使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变。土地是最主要的资料,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是生产关系的重要方面,所以说,这两种赋税制度的调整,实质上是在调整生产关系。13杜甫在忆昔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其中对“公私仓禀俱丰实”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诗人夸大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B诗句准确反映了当时粮食高产C诗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定 D诗句反映国富民强13A 分析公仓的丰实是靠剥削百姓而获得的,所以当时百姓仍受相当重的剥削,不可能公私仓禀“俱”丰实,明显有溢美之辞。15墨子说:“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尽力)乎耕稼时艺,多聚菽粟而不敢倦者,何也?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材料表明战国时期A各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B农民积极性大提高C战乱导致农业生产的破坏 D农民遭受残酷剥削15B 本题属于材料选择题和概念选择题。明确战国时期这一时间概念对解题很重要,材料的意思是说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早出晚归,是由于他们的劳动与他们的生存状况有着直接关系。再联想到战国时期,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便可断定应选B项。18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太湖流域是农业中心 B统治者“不抑兼并” C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 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18D 题干表述的是明朝后期土地兼并的现象,而土地兼并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19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井田制出现于西周,完全废除于春秋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取决于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广和地主阶级的变法C春秋时期中国形成比较完备的封建土地私有制D孝文帝推行均田制,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受田者的土地所有权19B 井田制废除于战国商鞅变法。故可以排除A、C两项,而孝文帝推行均田制只是使受田者获得土地的使用权,实际仍是国有。22国语齐语:“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这则材料反映的我国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是A官营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民营手工业 D官营和民营合并的手工业22A “昔圣王”是指先前的西周时代。材料强调的是在西周时期,士农工商四民分业定居,各有居处,不相往来。“处工,就官府”是指工商食官,反映的是官营手工业的经营形态。23 “三旬蚕忌闭门中,邻曲都无步往踪。犹是晓晴风露下,采桑时节暂相逢。”“小妇连宵上绢机,大耆催税急于飞。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此材料描述的是A丝织业 B制瓷业 C冶铸业 D造纸业23A 由材料中的“采桑”“蚕”“黄丝”可知描写的是丝织业。25“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这主要说的是A唐朝通过有效管理促进城市商业发展 B唐朝商品经济发达C唐朝城市商业发展 D唐朝对“市”的贸易不加任何限制25A 材料的意思是长安和洛阳两京诸市署,各置主管官员“令”一人,品级为六品上,副职二人,品级为正八品上。他们的职责是管理商品交易,负责度量器物,分辨商品的真伪和轻重。由此可知A符合题意。28据估计,宋代耕地面积为5.6亿亩,明代增加到8.5亿亩,清代又增至1112亿亩。其中,新增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下列属于明清时期“瘠卤沙冈”“陡绝之地” 成为耕地的重要条件有A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得到推广 B人口增多C高产农作物甘薯、玉米的引进和推广 D明代发明的曲辕犁适应不同土壤的耕作28BC 在古代生产力水平不高情况下,人多力量大,人口增多是征服“瘠卤沙冈”、“陡绝之地”重要条件;另外明清时期,我国从美洲引进甘薯、玉米等高产作物,这些作物对耕地的条件要求差,在很贫瘠的土地上也能生长。29据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这说明了A唐朝时的市有时间限制 B唐朝时市坊分立 C唐朝时对市进行严格的管理 D唐朝时期商业繁荣29AC 注意材料的出处,是描述唐朝商业的情况,“日中而市,日落而息”,对商业从时间和地点上严格限制,而BD两项无法从材料中反映出来。30明朝中期以后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形式有A明清时期租佃制普及全国 B官营手工业采用雇募制 C苏州丝织业的“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 D景德镇制瓷业雇佣临时工按日发工资30CD 租佃制属于农业的封建剥削关系;资本主义萌芽是指在私营手工业生产中以盈利为目的、存在雇佣关系的商品生产,故AB错误。二非选择题(3题,共40分)31(13分)以下是古代关于农工商关系的一些观点言论,阅读材料后,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材料二:清雍正帝:“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材料三:明末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也。”回答:(l)结合两宋史实,简要说明并评述陈亮的观点。(3分)(2)清雍正帝在农工商的关系上持何种观点?他持此观点的根据是什么?(3分)(3)结合时代背景评述黄宗羲的观点。同是明清之际,雍正帝和黄宗羲为何在同一问题上有正好相反的看法。(7分)32(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永乐二年(1404)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栽海舡(注:舡即船),交通外国,因而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卷二十七材料二:顺治元年(1644),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嘹望,违者死无赦。台湾外记卷十二 材料三:夷货非衣食所急,何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相构之恤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 回答:(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明清政府海外贸易政策的相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政府采取这一政策的不同出发点和根本原因。(6分)(2)明清的海外贸易政策反映当时何种显著的社会特征?这种政策的沿用和发展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6分)第三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4十七大提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下列儒家经典名句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关注人、重视人、崇尚人的价值取向的是 尚书泰誓:“惟人万物之灵。” 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荀子王制:“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A. B. C. D. 4C 排除,是一种学习的态度。6儒家思想经过2000多年的不断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荀子根据时代需要对儒家思想的改造主要表现在 A提倡“仁政” B提倡“以德服人” C主张礼法并用 D提出“天人感应” 。6CA是“仁”的含义,B是一种民本思想,非目的, D也是对“仁”的解释, “仁政”的实施者是君主,故选C。7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 A儒家的“仁政”思想 B墨家的“兼爱”思想 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 D荀子的“性恶论”思想7BA、C容易排除。D中荀子虽然提出人性本恶,但他认为施行仁政就可改变。B中墨子的“兼爱”思想是一种无差别无等级的爱,而儒家的“仁”是有阶级差别的爱,故批判的是墨子思想。9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 A儒家的思想 B道家的思想 C墨家的思想 D法家的思想9D见第8小题解析。11“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持这种观点的是 A道家 B法家 C墨家 D儒家11B仍然要读懂材料,这仍是韩非的观点,认为实行严刑峻法就能做到“国安而暴乱不起”。原话后还有“吾是以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14吕氏春秋记载:“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下列不属于上述思想的是古人 A非常重视渔业和山林开发 B反对过度捕鱼和焚毁山林 C已经有关于环境保护的思想 D已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14A 17汉代儒生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主要体现在 神化皇权 吸收佛教等教义,兼容百家 天人感应 儒家思想成为宗教信仰,被读书人推崇 A B C D17C董仲舒时代佛教尚未传入中国(公认的看法是东汉明帝时,约公元67年传入中国,)。儒家思想也没有发展为宗教,故排除。19 宋明理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主要表现在 A仁政思想 B伦理道德 C性恶论 D唯物思想19B。 21从宋史中出现的以下人物名字,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焦守节(卷261)、李克让(卷270)、陈从信(卷277)、赵安仁(卷287)、钱端礼(卷385)、张忠恕(卷409)。 A佛学 B礼学 C心学 D理学21D从理学所倡导的思想、积极意义入手思考。22宋代儒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下列史实与此相关的是 形成“理学”“心学”等新的学派 朱熹注释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依据 把天理与人性统一起来成为新理学 理学确立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A B C D22C考查基本史实。“朱熹注释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依据”在元朝;理学确立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在明朝,这些基本的史实应当掌握。中,南宋陆九渊开创“心学”,故正确。25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从根本上体现出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C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 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25B注意要求“根本上”。26黄宗羲和顾炎武政治思想的共同点是都 A反对重农抑商 B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 C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D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制26C注意“政治思想的共同点”27儒家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27D本题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属于容易题。明清时期,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提出A、B主张的代表人物分别为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提出C主张的代表人物是西汉董仲舒。A、B、C均与题意不符合。明清之际的黄宗羲得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体现了民主启蒙色彩。因此,正确为D。 28明清文化具有承古萌新的时代特色,其“萌新”主要体现在 A广泛吸收外来文化 B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 C小说的蓬勃兴起 D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28D。 二非选择题(3题,共40分)31儒学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新儒家”、“儒学复兴”、“孔子学院”等当代文化现象的出现,又反映了儒学的因时之变与应世之用。请简述先秦、西汉、南宋儒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并说明中国古代历史上儒学地位的变化。(14分)32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至宋明时期“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12分)回答下列问题:(1)春秋战国时期 “私学文化”中代表“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思想流派分别是什么?(2分)请简要析这一时期“私学文化”得以产生发展的社会根源。(2分)(2)请列举汉代、宋代“帝国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2分)“帝国文化”的主流思想演变的根本目的(或作用)是什么?(2分)(3)列举宋元明清时期,市民文化在文学方面的主要表现?(2分)指出导致清中叶以前“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相当幼弱的主要原因。(2分)3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所谓“天道”,泛指宇宙、天地、自然的起源和法则,而“人道”则是关于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道理。周易有这样的话:“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天文”是指关于季节、时令变化的学问,目的是为了使人们能适时地进行农耕活动;“人文”则是人类“文明”的另一种表述,主要指社会制度和人们自身的素养。中国古代哲学关于“天道”和“人道”相互关系的探讨和论述,就是对于“天文”和“人文”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张岂之著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 著名学者阮炜在中外文明十五论中引用中国必然强大比较分析说明中国文化是“家文化”和“官文化”,中国人太重视家庭观念和“忠君”意识,“续香火”意识强;中国人是“天生的协调专家和政治家”。 读书札记回答下列问题:(1)就历史学而言,材料一中学术价值最大的句子是 (将句子前的序号写出来)。指出战国时期具有“天道”和“人道”思想的主要流派的主张。(5分)(2)扼要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天道”和“人道”思想产生的原因。(4分)(3)概述秦(西)汉统治者对儒、道、法思想的实践结果。(4分)(4)“官”“家”结合,国家统一;天人合一,到了宋代,天人结合,产生了什么新的哲学思想。其对我们现在的最大影响是什么?(3分)第四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1从“战国错金云纹编钟”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是:战国时期的音乐发展水平战国时期的商业发展水平战国时期的冶铸技术 战国时期的雕刻艺术A BC D1B 编钟作为一种音乐器具不能反映商业发展水平。2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提出农业生产要“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他这一观点主要强调了:A听天由命,逆天无功 B不误农时,因地种植C人定胜天,天顺人愿 D勤劳致富2B 注意题中引文,贾思勰认为从事农业生产要按照天时、地利来进行,这样可以事半功倍。3造纸术发明于汉代,751年开始西传,1276年从中亚传至那不勒斯,1576年传至莫斯科。导致这一先进技术传播缓慢的根本原因是:A农业文明时代生产力不发达 B道路阻隔,交通不便C西方国家统治者拒斥 D中国不愿意把先进技术传播给西方国家3A从汉代到1576年,造纸术的外传经历了一千多年,说明传播速度很缓慢。注意考查的是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B、C、D都属于具体原因。所以传播慢,其根源在于A农业文明时代生产力不发达。4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下列中国古代发明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宋代科技成就是:A地动仪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罗盘针4D 注意问题关键词“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和时间限定词“宋代”,只有D项是宋代的科技发明。A、B项发明于汉代,C项在唐代已经出现。5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当时,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B雕版印刷术得以推广C胶泥活字印刷的诞生D金属活字印刷的出现5C材料中的印刷技术因为印数多而快捷,体现的是活字印刷术。6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材料最能说明:A指南针用于风水观测 B广州出现了专职气候观测师C北宋时就发明了指南针 D航海使用多种观测技术6D从题目的“舟师”可以看出航海者,从“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可以看出需要从不同时候通过不同方法观测。7古代有位科学家,其著作具有总结性,并注意参照西方自然科学知识,重视调查,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这位科学家是:A贾思勰 B李时珍 C宋应星 D徐光启7D 注意材料提供的信息。“总结性”“西方自然科学知识”“中国近代科学先驱”通过这些信息综合分析可知是徐光启。8中国明朝和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技术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共同之处是: A反映了尊重自然、探索自然的精神 B侧重于理论探索 C局限于生产、生活层面的探索 D提倡实验科学8A 此题主要抓住朝代、关键词:科学技术,与所学知识相结合,应选A。9下表是16-17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从中能够分析得出的信息有:姓名生卒年代2, 4, 6著作李时珍1518-1593本草纲目徐光启1562-1633农政全书徐霞客1586-1641徐霞客游记宋应星1587-?天工开物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 当时中国科技成就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当时中国科技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整理典籍和总结经验的方法当时中国科学家缺乏勤奋研究精神,没有产生近代自然科学A B C D9 C 中国没有产生近代自然科学的原因是中国的体制,而不是中国科学家缺乏勤奋研究精神,错误,。 10据载,清朝初年尝用西方历法,遭到杨光先(清朝官员)的激烈反对,康熙便让杨光先与南怀仁(西方传教士)当众测试天象,结果南怀仁准确无误,杨光先误差不断,杨随后被革职。下列对这一记载认识正确的是: A中国的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落后于世界 B康熙帝显然不信任朝廷中的汉族官员 C康熙帝能够吸收和运用西方先进科技 D杨光先是反对西方传教士的文化侵略10D从清朝初年尝用西方历法到康熙允许杨光先与南怀仁比试,最后杨光先被革职。可知康熙能够吸收和运用西方先进科技。故选D。11中国象棋是一种古老的智力游戏,是中国人智慧的体现。以下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火”旁的“炮”最早可能始于唐代“相”于明朝退出历史舞台 “楚河、汉界”源于春秋战国的历史 “围魏救赵”的象棋战术源于三国史A B. C. D. 11A 可用排除法。“楚河、汉界”指的是项羽和刘邦争霸;“围魏救赵”发生于战国时期。12我们可以依据多种史料研究中国古代历史。要研究商周历史,最有说服力的史料应该是:A甲骨文 B. 传说 C.史记 D.资治通鉴12A 甲骨文作为商周时期的文字,甲骨文所反映的资料是最为原始的,也是最有说服力的。13汉书艺文志:“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对以上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隶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出现的 隶书的发明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 隶书便于书写 隶书是由甲骨文直接发展演化而来A. B. C. D.13A由已掌握的知识就可以排除,题中引文体现了(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14有人看过颜真卿右面这幅字后说了四句话,你同意哪一句? A盛唐社会走向正轨,所以书法也讲究规范 B此时书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 C此书法笔势飞动,意绪狂放 D体现了初唐时代开拓奔放的时代精神14A了解楚颜真卿的书法特点。他和柳公权的书法都注重规范法度,这与唐皇朝走向正轨和繁荣的社会环境有关。15 “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这说明:A使用字母文字是欧洲分裂成许多国家的主要原因 B汉字有双重特性:实用性和艺术性 C统一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D字母文字有艺术性而没有实用性15C材料体现的意思,统一文字加强了中国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6下图是唐代名画送子天王图,有关该作品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作品的作者为吴道子 B体现出盛唐时期雍容华贵的画风C主题是描绘市井生活 D作者是善画宗教人物16C 唐代绘画讲究创制法度,表现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反映上层社会的文化心理和生活情趣,不反映市民、市井生活。17清明上河图在无声的倾诉中折射出了时代的光泽。这里 “时代的光泽”是指: 商业兴盛 国家统一 城市发展 文化繁荣A. B. C. D. 17D本题可采用排除法。宋代不是统一的王朝,选项都可排除。18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有:中国的书法艺术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中国的国画可以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类 诗经和楚辞分别属于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明清小说反映了社会上层阶级的文化心理要求 A、 B、 C、 D、18 B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相关背景与成就。根据课本知识,正确。诗经属于现实主义,楚辞属于浪漫主义,因此错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清小说正满足了市民阶层的需求。,因此错误19繁荣的盛唐造就了诗歌的辉煌.能够反映这一特点的诗句是A. 大漠穷秋塞草衰, 孤城落日斗兵稀 B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C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D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19C本题一方面考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奖赏能力;另一方面考察对诗歌时代特色的把握。其中A反映了一片萧条景色,B体现出一种诗情画意,D反映安史之乱后的衰败景象,三项都不能体现盛唐气象。而C项中“流脂”“丰实”反映一种殷实景象,与题意相符。20.下列著作在1986年均被法国的读书杂志推荐为理想藏书。关于这三部书相对应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诗歌 剧本 散文 B彼特拉克 曹雪芹 达尔文 C倡导人文主义 反对封建礼教 阐述自然选择 D抨击世俗王权 叙述爱情悲剧 挑战教会神学20. C神曲成书于文艺复兴时代,倡导人文主义是正确的,红楼梦成书于封建专制空前强化的清朝时期,反对封建礼教是书中所体现出的精神,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则用生物进化的观点阐释了自然选择。21直接反映了市井街民的正常生活, 商人、工匠、游民和普通百姓也成为作品的主人公。这一历史现象说明了那个时期:A小说通俗易懂 B工商业经济发展C印刷技术提高 D社会的弊端严重21B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反映,商人、工匠等成为作品是主人公,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22 关于明清时期的小说,表述正确的有: 明清小说有重大的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明朝小说数量繁多、体裁多样 明清小说的成就仅局限于长篇小说 明清小说有西游记水浒传柳毅传等名作A. B. C. D.22A明清小说的成就有长篇的也有短篇的, 柳毅传是唐代的,排除。23明清时期,“士工商贾虽然同,各务营生不辞倦”,社会经济和人的观念都在发生变化,反映在小说中,“三言二拍”中商人第一次成为被歌颂的对象。这一现象说明:A.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商品经济发展 C.八股取士 D.理学的兴起与发展23B 题意反映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商人地位提高。24中国古典文学领域群星灿烂,成就辉煌,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离骚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西汉的赋反映了当时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明清小说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文化心理需求A. B. C. D.24C离骚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明清小说反映了市民的生活和文化心理需求;故排除。25清朝赵翼说:“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国古代在“李杜”之后各领风骚的文学形式有:A楚辞、元曲、明清小说 B南戏、元杂剧、京剧C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D宋词、明清小说、京剧25C要求掌握唐代以后主要的文学形式。26经济史学者把一些古代诗集作为研究“制度经济学”的要籍,所写诗歌真切地反映了唐朝劳动人民生存状态的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李清照 D屈原26B (宋)(战国),时间不符。李白的诗属于浪漫主义,主要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杜甫的诗歌则属于现实主义,真实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国破家亡、人民生活的困苦。因此选B。27元曲包括散曲和戏曲,无论作为文学形式,还是作为戏曲艺术,在元朝都是一座里程碑,元曲能取得如此成就,根本上得益于:A.商品经济繁荣 B.社会危机严重 C.儒士地位低下 D.传统科技发达27A商品经济的繁荣带来了市民阶层队伍的壮大,随着市民队伍的壮大,适应市民口味的元曲等文学形式得到了发展。28京剧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高度美学成就的戏剧艺术。下列关于京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最早形成于北京地区 B由元杂剧直接发展而来 C清朝时期成为广泛流行的新剧种 D在徽剧和汉剧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而成 28B京剧是在徽剧和汉剧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而成,不是由元杂剧直接发展而来,故B错误。29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小的舞台上,记录着中国传统文化演进的轨迹,从一部戏曲中我们至少可以发现和捕捉到:社会经济、阶级结构、文化特征、统治政策、社会心理。以历史的视野和眼光看戏曲可以发现传统社会发展的轨迹。标志中国古代戏曲真正成熟的是元杂剧,从元杂剧中我们可以发现和捕捉到: 城市经济繁荣发达 市民阶层发展壮大 知识分子地位低下 蒙古族和汉族有着不同的思想意识、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A B. C. D.29B结合元杂剧产生、发展的背景分析。30商业的发展与人们的文化生活密不可分。在中国古代商业不断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也成就非凡,这些成就不包括:A小说的出现和繁荣B魏晋书法的形成和发展C宋朝风俗画的发展D黄宗羲等人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 30B 本题考查文化艺术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宋代由于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市民兴起、文化普及,风俗画兴起,小说与宋词、元曲一样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产物;针对商品经济发展,“重农抑商”政策受到挑战的现实,提出“工商皆本”的思想。ACD都与题干所提的经济现象有关。二非选择题(3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 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时间欧洲时间中国1015世纪远洋航海技术宋元明前期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远洋航海技术16世纪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明中期李时珍本草纲目17世纪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明后期清徐光启农政全书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宋应星天工开物18至19世纪中叶瓦特蒸汽机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细胞学说分子原子结构学说进化论清材料二: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工作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试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试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自然辩证法)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致瓦博尔吉乌斯)材料三: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清世宗实录)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在10至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2分)从领先转为落后。(1分)欧洲是近代科学,中国是古典科技。(1分)(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4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成长刺激了对技术的需求,为近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工具和手段;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科技进步开辟了道路;人文主义和理性精神解放了思想,推动近代科技迅速发展。(4分)(3)根据材料二三与所学知识,分析清代(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4分)君主专制维系腐朽制度;(1分)重农抑商、闭关政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1分)自然经济不能提供近代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1分)文化专制政策禁锢思想,摧残人才,阻碍科技发展。(1分)(4)简述从中西方科技发展变化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2分)32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 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方块状字,经历了约7000年的发展,至今仍充满活力。下图以“虎”、“象”、“鹿”、“鸟”四字为例,分别展现了“汉字七体”的风采:材料二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材料三 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A、B、C、D分别指的是哪几种字体?(4分)A甲骨文 B小篆 C草书 D行书(2)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什么时期?其产生的条件有哪些?(3分)魏晋南北朝时期。(1分)首先,单体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为个性化的艺术创造准备了材料;其次,这一时期,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逐渐形成,书法成为主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最后,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也为这一时期书法的产生和创新提供了条件。(2分)(3)分析出中国印本身所含的三种历史信息。(3分)中国的汉字、中国的书法艺术、中国的篆刻艺术。(3分)(4)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是什么?象征了什么?据你推测它属于什么画种?(4分)福娃。(1分)繁荣与收获;欢乐;奥林匹克圣火;绿色奥运;春天和喜悦。(2分)民间风情画。(1分)33.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历史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