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赤峰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475804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赤峰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0年赤峰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0年赤峰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赤峰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卷温馨提示:本试卷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一、卷面、书写(3分)要求:卷面整洁,字体美观,书写规范。二、经典诗文积累(25分)1依据原文填空。(选做6个题,多做不加分)(1)老骥伏枥, 。(曹操龟虽寿)(2)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日暮乡关何处是? 。(崔颢黄鹤楼)(4)自古逢秋悲寂寥, 。(刘禹锡秋词)(5)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6) ,猿则百叫无绝。(吴均与朱元思书)(7)其必曰:“ ,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范仲淹岳阳楼记)(8)陈涉太息曰:“ ! !”(司马迁陈涉世家)(9)天时不如地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根据提示默写。(选作2个题,共4分,多做不加分)(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一联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这里。(2)记承天寺夜游直接抒发作者感情的句子是: , ? 。(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描写雨后春草初生视觉效果的诗句是: , 。(4)4月30日晚,绚丽的礼花照亮夜空,升腾的彩泉荡起人们无限的期望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照、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世博会在上海正式拉开大幕。作为中国人,最想用孔子的名言“ , ?”来表达我们的友好情谊。3、默写课文。(共15分,(1)(2)题必做,(1)题6分,(2)题4分;(3)(4)题选做其一,5分。选做题要求写题目和作者。(1)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林尽水源”至“并怡然自乐。”(2)朱自清春中“吹面不寒杨柳风”至“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3)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整首诗。(4)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整首诗。三、阅读理解(62分)(一)阅读孤独之旅(节选),完成49题。(17分) 孤独之旅(1)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但它竟在一天早上,忽然一落千丈,跌落到了另一番境地里,杜家的独生子杜小康失学了,只好跟着父亲去放鸭。(2)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父子俩也一天一天地感觉到,他们最大的敌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3)与这种孤独相比,杜小康退学后将自己关在红门里面产生的那点孤独,简直就算不得是孤独了。他们能一连十多天遇不到一个人。杜小康只能与父亲说说话。奇怪的是,他和父亲之间的对话,变得越来越单调,越来越干巴巴的了。除了必要的对话,他们几乎不知道再说些什么话,而且,原先看来是必要的对话,现在也可以通过眼神或者干脆连眼神都不必给予,双方就能明白一切。言语被大量地省略了。这种省略,只能进一步强化似乎满世界都注满了的孤独。(4)杜小康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直至夜里做梦看到母亲,哇哇大哭起来,将父亲惊醒。(5)“我要回家”(6)杜雍和不再乱发脾气。他觉得自己将这么小小年纪的一个孩子,拉进他这样一个计划里,未免有点残酷了。他觉得对不住儿子。但他现在除了用大手去抚慰儿子的头,也别无他法。他对杜小康说:“明年春天之前就回家,柳树还没有发芽时就回家”他甚至向儿子保证,“我要让你读书,无忧无虑地读书”(7)后来,父子俩心里都清楚了这一点:他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这样反而好了。时间一久,再面对天空一片浮云,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再面对这一缕炊烟,就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8)鸭子在这里长得飞快。很快就有了成年鸭子的样子。当它们全部浮在水面上时,居然已经是一大片了。(9)杜小康注定了要在这里接受磨难。而磨难他的,正是这些由他和父亲精心照料而长得如此肥硕的鸭子。(10)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气。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11)鸭栏忽然被风吹开了,等父子俩一起扑上去,企图修复它时,一阵旋风,几乎将鸭栏卷到了天上。杜雍和大叫了一声“我的鸭子”,几乎晕倒在地上。因为,他看到,鸭群被分成了无数股,一下子就在他眼前消失了。(12)杜小康忘记了父亲,朝一股鸭子追去。这股鸭子大概有六七十只。它们在轰隆隆的雷声中,仓皇逃窜着。他紧紧地跟随着它们。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即使这样,脸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芦苇叶割破了。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他顾不得去察看一下。他知道,这是头年的芦苇旧茬儿戳破了他的脚。他一边追,一边呼唤着他的鸭子。然而这群平时很温顺的小东西,今天却都疯了一样,只顾没头没脑地乱窜。(13)到暴风雨将歇时,还有十几只鸭没被找回来。(14)杜雍和望着儿子一脸的伤痕和乌得发紫的双唇,说:“你进窝棚里歇一会,我去找。”(15)杜小康摇摇头:“还是分头去找吧。”说完,就又走了。(16)天黑了。空手回到窝棚的杜雍和没有见到杜小康,他就大声叫起来。但除了雨后的寂静之外,没有任何回应。他就朝杜小康走去的方向,寻找过去。(17)杜小康找到了那十几只鸭,但在芦荡里迷路了。一样的芦苇,一样重重叠叠无边无际。鸭们东钻西钻,不一会工夫就使他失去了方向。眼见着天黑了。他停住了,大声地呼喊着父亲。就像父亲听不到他的回应一样,他也不能听到父亲的回应。(18)杜小康感觉到他到他已经累极了,将一些芦苇踩倒,躺了下来。(19)那十几只受了惊的鸭,居然一步不离地挨着主人蹲了下来。(20)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21)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明亮。(22)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23)第二天早晨,杜雍和找到了杜小康。当时杜小康正在芦苇上静静地躺着。不知是因为太困了,还是因为他又饿又累坚持不住了,杜雍和居然没有能够将他叫醒。杜雍和背起了疲软的儿子,朝窝棚方向走去。杜小康的一只脚板底,还在一滴一滴地流血,血滴在草上,滴在父亲的脚印里,也滴在跟在他们身后的那群鸭的羽毛上(24)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它们的羽毛开始变得鲜亮,并且变得稠密,一滴水也不能泼进了。公鸭们变得更加漂亮,深浅不一样的蓝羽、紫羽,在阳光下犹如软缎一样闪闪发光。(25)八月的一天早晨,杜小康打开鸭栏,让鸭们走到水中时,突然在草里看到了一颗白色的东西。他惊喜地跑过去捡起,然后朝窝棚大叫:“蛋!爸!鸭蛋!鸭下蛋了!”(26)杜雍和从儿子手中接过还有点温热的蛋,嘴里不住地说:“下蛋了,下蛋了”(节选自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4本文叙述的中心事件是什么?(2分)5第(10)段画横线部分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6第(20)段写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羽绒气味,“他哭了起来”,而第(22)段写他“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这是为什么呢?(3分)7按要求品读、赏析下面句子。(4分)(1)他惊喜地跑过去捡起,然后朝窝棚大叫:“蛋!爸!鸭蛋!鸭下蛋了!”(如果把加点部分改成“爸,鸭小蛋了。”与原文比较效果有什么不同?)(2)杜小康的一只脚板底,还在一滴一滴地流血,血滴在草上,滴在父亲的脚印里,也滴在跟在他们身后的那群鸭的羽毛上(划波浪线部分很耐人寻味,你是怎么理解的?)8仔细观察文中插图,结合选文内容,发挥联想和想象,写写杜小康把第一颗鸭蛋交给父亲后坐在船上的心理活动。(3分)9杜小康的“孤独之旅”给你什么启示?(3分)(二)阅读动物的忧伤,完成1015题。(15分)动物的忧伤谢尔盖耶夫(1)动物是不是也会感到忧郁、苦闷和沮丧呢?(2)人们长期以来就知道,不光只是人才有感情,动物也有。例如:雌天鹅死了,雄天鹅就会表现出极大的悲痛;如果把小狗从母狗身边拿走,母狗就会恼怒;受到宠爱的狗对主人的感情非常深厚,如果主人不在家,它就显得闷闷不乐,盼望主人早点儿归来。在米兰,曾经有过这样的事情:有一只狗十二年如一日,每天都到火车站去接它的主人,但它的主人早就死掉了。它每一次到火车站去,都要在那里耐心等待,一直要等到火车进站,等到乘务员全部离开火车站,它才拖着沉重的脚步,垂着头,怏怏不乐地往回走。(3)对高等动物来说当然也不例外。那么更原始的生物情形如何呢?它们是否也有某种类似的感觉呢?直接去问蝴蝶看来是得不到答案的,惟一的办法是,在相同的环境下对不同动物的习性进行研究。譬如,把它们与同类分开,不让它们接触,看它们的表现如何,观察它们是怎样忍受孤独和寂寞的。(4)对人来说,孤独和寂寞是一种可怕的折磨。有许多人都知道鲁滨逊的故事,鲁滨逊在一个孤岛上经受了长时间的折磨。有些人曾由于过度寂寞而患精神病。这并不奇怪,因为人有社会性。(5)至于动物,因为它们处于原始的群居状态,寂寞对于它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残酷的折磨。当原始生物离开“集体”以后,它们会感到非常难过。高级动物还比较容易适应寂寞的环境,有许多动物觉得跟人在一起的时候是一种安慰。譬如猴子也喜欢把我们人当成它们的兄弟。这种动物有些古怪,它跟我们人很合得来,即使不跟它们的同类在一起,却也能生活得很好。(6)寂寞对于低级动物来说就更难忍受了。我们人是无法和它们在一起的。有些小鸟,如戴菊鸟和长尾巴山雀被关进笼子以后,它们就会感到很忧郁、很孤独,因而它们很快就会死去。但是,如果你把很多只相同的鸟放进同一个笼子里喂养,谈很就会生活得很快活。(7)有许多鱼也喜欢群居。把一条鲱鱼单独放在水族箱里,只几天的时间它就会因为孤独而死。这并不是因为它想回到大海里去而又回不去气死的(过去人们就是这样想的),而是由于没有其他鲱鱼的陪伴而死的。(8)有些昆虫没有同类的陪伴也会死亡。在欧洲,变蛾子的毛虫(它是林业的一大灾害)就是群居生长的。它们一个个紧挨着,排成长长的纵队,从这根树枝爬到另一根树枝,从一棵树爬到另一棵树。它们所到之处,一切绿色的树叶都会被吃得精光。但是,爬在后面的毛虫如果跟不上队伍而迷了路,就一定会死亡。当它知道自己掉队以后,它就感到垂头丧气,从此萎靡不振。它的食欲消失,代谢速率下降到最低限度,再也不能长为成虫。但是,如果让它隔着玻璃看见它的毛虫朋友(哪怕只是一个毛虫的模型),它的情绪马上就会好起来,代谢也就会恢复。(9)这种社会性昆虫还有蜜蜂、蚂蚁和白蚁。在孤独的环境里,它们根本就不能活。只要它们单独在一起,或者有时只是朋友少了一些,它们就会不吃不喝,很快死亡。只有等到它们的伙伴多到一定的程度,才能使它们的某些机能开始恢复。蚂蚁和蜜蜂的伙伴不能少于25个,如果少于25个,这些习惯于正常群居的动物就会感到非常忧伤。 (选自科学家谈新知识)10这篇说明文的说明中心是什么?(2分)11如果把文章开头一段“动物是不是也会感到忧郁、苦闷和沮丧呢?”改为:“动物也会感到忧郁、苦闷和沮丧。”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2分)12第(2)段画线部分是为了说明什么?(2分)13(5)(8)段都依次说了那些动物的寂寞情形?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来说明?(4分)14第(6)段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15由文中的信息得知蚂蚁和猴子哪种动物更难以承受孤寂?为什么?(2分)(三)阅读你绝境是人生的醒悟和升华,完成第1622题。(15分) 绝境是人生的醒悟和升华(1)生活的道路不可能永远是坦途,必然会遇到令人无奈的困境,甚至是人生绝境。(2)如果你已经陷入绝境,那么就证明你已经得到了上帝的垂爱,将获得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如果你已经取得了成功,你要由衷感谢的不应是你的顺境,而应是你的绝境。(3)顺境中,你收获的仅仅是代表财富的东西,然而大部分时间里,你是在不断地丧失,丧失着生命中原始的豪迈与激情。顺境是一种麻醉剂和腐蚀剂,让你完成从呼啸山林的兽中之王到懒猫的转化,让你经历从将军到囚徒的蜕变。(4)绝境不仅仅是一场磨难,更是人生的一种醒悟和升华。(5)置身人生绝境,你必然会饱受痛苦的煎熬,忍受非人的折磨。它迫使你不得不躲在一个偏僻的角落,反观自身的内心和灵魂,扫清思想上的障碍,触摸心灵中最脆弱的部分,对生命进行深层的、近乎本质的思考,正视这突如其来的人生绝境,把它当做一块磨炼人的砺石,锤炼自己,激发生命活力。(6)越王勾践面对亡国的人生大耻,痛定思痛,卧xn尝胆,终成复国大业;音乐巨匠贝多芬面对双耳失聪的人生厄运,告诫自己,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于是演奏出了辉煌的命运绝响;海涅面对手足瘫痪、视力微弱的人生绝境,信念不倒,笔耕不辍,吟唱出了誉满人间的不朽诗篇由此可见,在绝境中成功者往往会突破思想上的樊篱,超越世俗常规,书写连自己都不曾想过的神话。(7) 其实,要想取得成功,仅有清醒的认识还不够,要把想法变为现实,还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失败者并不是天生就比成功者差,而是在逆境或绝境中,成功者比失败者多忍耐了一分钟,多思考了一个问题,多走了一步路因而,在不断地努力中成功者就多了一分坚强,多了一条途径,多了一次机遇而失败者在逆境中怨天忧人,在绝境中概叹命运不济,最终放弃了改变命运的努力。(8)所以说,绝境是你错误想法的结束,也是你选择正确做法的开始.。走出人生绝境就会迎来人生佳境。(9)多一次逆境,就多一分成熟,多一分感悟;多一次绝境,就多一次机遇,多一次超越。(选文有改动)16第(7)段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2分) “ ”改为“ ” “ ”改为“ ”17根据第(6)段的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卧xn尝胆( ) 笔耕不辍(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19从文中摘录一个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2分)20从文中得知,成功者和失败者在逆境或顺境中各有怎样不同的表现?(2分)21下面一段文字放在哪两个自然段之间最合适?为什么?(2分)巴尔扎克说:“绝境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22仿照第(6)段画线处的句式特点,再写一个内容相关、结构相似的句子。(2分)(四)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2326题。(15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页)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出见之,谓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选自贾谊传)注释:;令尹: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老父:指老人。吊:哀悼,吊唁。垢(gu):通“诟”,辱骂。患处之:祸患就会降临到他那里。意益下:指为人更谦恭。心益小:思想越谨慎小心。23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一国吏民皆来贺 有一老父粗衣 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吾孰与徐公美C朝服衣冠 有一老父衣粗衣 D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吾妻之美我2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A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B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C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D敬受命,愿闻余教( )25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 26甲、乙两段所谈的都是“进言纳谏”之事,其中“邹忌”和“老父”的劝说方式有什么不同?二者的成功劝说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5分) 四、写作(60分)27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作。(1)结合阅读理解(一)中杜小康的“孤独之旅”给你的启示,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2)以“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章中不许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学校名,不得抄袭,要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抒发真情实感。2010年赤峰市初中语文升学统一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卷面、写字要求及评分标准(3分)(略)二、经典诗文积累(共25分)1每小题1分,共6分,答题超过6个,后边的题不阅;填空每错、漏、添1个字即不得分。 (1)志在千里 (2)何人不起故园情 (3)烟波江上使人愁 (4)我言秋日胜春朝 (5)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6)蝉则千转不穷 (7)先天下之忧而忧 (8)嗟乎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9)地利不如人和2每小题2分,共4分,答题超过2个,后边的题不阅;默写每错、漏、添1个字即不得分。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3此题共15分,第(1)(2)题为必做题,分别是6分、4分;(3)(4)题选做其一,5分。选做题全做者只阅前边一道题。要求:照原文格式书写,错、漏、添1个字减1分,减到0分为止(散文中漏、添字不害意的可不减分)。(1)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3)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 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 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三、阅读理解(62分) 总体说明:凡是主观性试题只要答题内容与参考答案意思接近,就要酌情给分,不强求语言形式上的完全一致;虽与参考答案有出入,但言之成理且语言通顺的答题也要酌情靠上给分。 (一)阅读孤独之旅节选。(17分),4少年杜小康因家庭变故而失学,不得不跟随父亲去放鸭,(1分)经受孤独的考验和一场暴风雨的磨难,他成长了,坚强了,成功了。(1分) 5划横线部分属环境描写。(1分)描写暴风雨来势之猛烈,烘托了杜小康和父亲抢救鸭群之艰难。(1分) 6小康闻到一股鸭羽绒气味,“他哭了起来”,是因为他们父子俩终于战胜了暴风雨,终于保住了苦心经营起来的鸭群,还有鸭对他的亲近,这些都使他感动;(2分)而经历孤独和暴风雨的磨砺后,“他长大了”“坚强起来了”,所以当再次想起母亲和伙伴们时,他没有哭。(1分) 7(1)原文更能真实、生动、形象地表现小康发现第一颗鸭蛋时惊喜的情状;(1分) 如改为“爸,鸭下蛋了。”就太平淡无味了。(1分) (2)这是一处细节描写。连用了几个“滴”让读者想到了小康随父放鸭,所经历的种种磨难,都用这鲜血划上了一个鲜红的句号,鸭们长成了,小康长大了,父亲的计划成功了。小康的血滴在父亲的脚印里,更滴在父亲的心里,让他父亲心疼不已,是小康用血的代价保住了这些鸭。(或多么不容易的生活,多么坚强的孩子,他的血滴在他人生之初饱受历练的路上,也滴在父辈艰难的人生路上,滴在了他为之付出所创造的劳动成果上,这是他成长的印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2分) 8他感到有生以来无比的幸福。(1分)这一群鸭就是他最亲密的伙伴。(1分)他也想家,想把自己的经历与感受告诉给母亲,告诉给油麻地的小朋友们,但是他怎么能撇下这一群鸭呢?(1分) 9杜小康在经受精神孤独和自然暴风雨后长大了、坚强了。每个人的生活都难免有挫折,我们面对挫折或身处逆境时要选择坚强,只有勇敢地战胜困难,才能获得人生的成功。(或孤独与否是相对的,人必须经受锻炼,生活本身构成了人生的内容,在生活中人是多变的,变化中你最怕的东西,也许会成为你的最爱,生命在逆境中才会闪光。)(3分)(二)阅读动物的忧伤。(15分) 10动物也会感到忧郁、苦闷和沮丧。(2分) 11原文用问句开头,提起人们注意,引发读者思考,又引起下文,改为陈述句就没有这样的效果了。(2分) 12动物也有感情。(2分) 13猴子、小鸟、鱼、昆虫。(2分)是按照从高级动物到低级动物对寂寞环境的适应能力逐渐下降,忧伤程度逐渐加重的逻辑顺序来说明的。(2分) 14举例子。(1分)举戴菊鸟和长尾山雀被关进笼子以后,就会很忧郁,很孤独,因而很快就死去。(1分)以此说明对低级动物来说寂寞就更难以忍受了。(1分) 15蚂蚁更难以承受孤寂。(1分)相对蚂蚁,猴子是更高级的动物,它们可以尝试把其他种类的动物比如人)作为自己的伙伴。(1分)(三)阅读绝境是人生的醒悟和升华(15分) 16“忧”改为“尤”“概”改为“慨”(2分) 17薪chu(2分) 18绝境是人生的醒悟和升华。(2分) 19摘录句子1分,说明理由2分。能自圆其说即可。 20成功者比失败者多忍耐了一分钟,多思考了一个问题,多走了一步路而失败者怨天尤人,慨叹命运不济,最终放弃了改变命运的努力。(2分) 21放在第(6)和第(7)段之间。(1分)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段。(1分) 22是绝境中获得成功的实例得1分,句式表达和文中划线句子一致得1分,共计2分。 (四)文言文阅读。(15分)23C(2分)24A.闻:使听到 B.私:偏爱 C间:间或,偶然。 D.余:其余的。(4分)25(1)一年之后,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以进谏的了。(2分) (2)身份显贵以后就对别人傲慢的人,老百姓就会离开他。(2分)26邹忌用暗示、类比的方式委婉规劝,易被人接受;(1分)老父以吊唁这种极端的方式规劝,有极强的警示性、寓意性,但不容易被人接受,若不遇贤者,恐有祸患。(1分)启示:一是被劝者要从善如流,虚心、诚心接受他人的规劝。(1分)二是劝人者要敢于进言,天下人管天下事。(1分)三是我们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1分)四作文。(60分)27作文评分参考标准: 总要求: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作文的要求,在具有真情实感的基础上,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有情节,有细节),议论文做到有理有据,原则上都要在三类文以上确定类别,再综合结构,语言等因素赋分。 为评分公平、准确、合理,建议二人阅卷,分别打分,取平均分;如二人评分之差大于(等于)10分,须由阅卷组长组织复评。 一类文(5560分):切合题意,思想感情真实、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流畅,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凡是在感情真挚、立意新颖、构思巧妙、语言有个性几方面中有一项突出的作文即可评为一类。满分作文的标准:在所有作文中相对完美的文章(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语言表达能力,不以文学作品为衡量标准)。满分作文不少于作文总数的5。 二类文(4954分):较切合题意,思想感情真实、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通顺(病句不超过3处),有个别错别字,结构较完整,有条理。 三类文(4348分):基本切题,思想尚健康,有一定的中心,内容欠具体,语言大体通顺(病句不超过6处),有少量错别字,结构基本完整,条理不够清楚。四类文(3742分):不切题,思想不够健康,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语言不通顺,病句多(超过7处),错别字较多,不成篇,或少于500字。五类文(36分以下):不切题,思想不健康,无中心,内容太空泛,语言不通,错别字多,文不成段,或少于450字。说明:l、无文题扣3分。2、每一个错别字扣o5分,扣够3分为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