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苏徐州市中考数学试卷[12].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475463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江苏徐州市中考数学试卷[1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0年江苏徐州市中考数学试卷[1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0年江苏徐州市中考数学试卷[1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1、(2010江津区)3的绝对值是()A、3B、3C、13D、13考点:绝对值。分析:根据一个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得出解答:解:|3|=(3)=3故选A点评:考查绝对值的概念和求法绝对值规律总结: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2、(2010徐州)5月31日,参观上海世博会的游客约为505 000人505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505103B、5.05103C、5.05104D、5.05105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专题:应用题。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解答:解:505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5.05105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3、(2010徐州)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a4+a2=a6B、2a4a=8aC、a5a2=a3D、(a2)3=a5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合并同类项,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同底数幂的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a4与a2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本选项错误;B、应为2a4a=8a2,故本选项错误;C、a5a2=a3,正确;D、应为(a2)3=a6,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很容易混淆,一定要记准法则才能做题4、(2010徐州)下列四个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考点: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符合题意;B、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C、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D、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掌握好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5、(2010徐州)为了解我市市区及周边近170万人的出行情况,科学规划轨道交通,2010年5月,400名调查者走入1万户家庭,发放3万份问卷,进行调查登记该调查中的样本容量是()A、170万B、400C、1万D、3万考点: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分析:样本容量是指样本中包含个体的数目,没有单位,根据这个定义即可确定此题的样本容量解答:解:为了解我市市区及周边近170万人的出行情况,科学规划轨道交通,2010年5月,400名调查者走入1万户家庭,发放3万份问卷,调查中的样本容量是3万故选D点评:样本容量是指样本中包含个体的数目,没有单位,一般是用样本中各个数据的和样本的平均数,可以求得样本的容量6、(2010嘉兴)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这个几何体是()A、棱柱B、圆柱C、圆锥D、球考点: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分析:根据三视图确定该几何体是圆柱体解答:解:根据主视图和左视图为矩形是柱体,根据俯视图是圆可判断出这个几何体应该是圆柱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的形状,主要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及对立体图形的认识7、(2010徐州)如图,在64方格纸中,格点三角形甲经过旋转后得到格点三角形乙,则其旋转中心是()A、点MB、格点NC、格点PD、格点Q考点:旋转的性质。专题:网格型。分析:此题可根据旋转前后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来判断所求的旋转中心解答:解:如图,连接N和两个三角形的对应点;发现两个三角形的对应点到点N的距离相等,因此格点N就是所求的旋转中心;故选B点评: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是确定旋转中心的关键所在8、(2010徐州)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平移二次函数y=(x2009)(x2010)+4的图象,使其与x轴交于两点,且此两点的距离为1个单位,则平移方式为()A、向上平移4个单位B、向下平移4个单位C、向左平移4个单位D、向右平移4个单位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分析:先由二次函数y=(x2009)(x2010)+4求出抛物线,然后求出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横坐标,利用坐标轴上两点间距离公式即可求得距离是1解答:解:二次函数y=(x2009)(x2010)+4=(x2010)+1(x2010)+4设t=x2010,则原二次函数为y=(t+1)t+4=t2+t+4=(t+12)214+4=(t+12)2+154则原抛物与x轴没的交点若原抛物线向下平移4个单位,则新抛物的解析式为:y=(t+12)2+1544=(t+12)214则新抛物与x轴的交点距离为|0(1)|=1故选B点评: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的平移,抛物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的求法,要求熟练掌握平移的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并用规律求函数解析式会利用方程求抛物线与坐标轴的交点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9、(2010徐州)写出1个比1小的实数 考点:有理数大小比较。专题:开放型。分析:这是一道开放的试题,比较负数的大小,其绝对值越大,则该数越小解答:解:比1小的实数,如2、3等点评:这是一道开放型试题,主要考查负数大小比较10、(2010徐州)计算(a3)2的结果为 考点:完全平方公式。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将原式展开即可解答:解:(a3)2=a26a+9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11、(2010徐州)若=36,则的余角为 度考点:余角和补角。专题:计算题。分析:本题考查角互余的概念:和为90度的两个角互为余角解答:解:根据定义的余角度数是9036=54点评:此题属于基础题,较简单,主要记住互为余角的两个角的和为90度12、(2010徐州)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45,则该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根据多边形外角和是360度,正多边形的各个内角相等,各个外角也相等,直接用36045可求得边数解答:解:多边形外角和是360度,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45,36045=8即该正多边形的边数是8 点评:主要考查了多边形外角和是360度和正多边形的性质(正多边形的各个内角相等,各个外角也相等)13、(2010南京)函数y=1x1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分式的意义可知分母:就可以求出x的范围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10,解得:x1的一切实数点评:主要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确定和分式的意义函数自变量的范围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1)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2)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3)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非负14、(2010徐州)不等式组&2x3&x21的解集是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析:分别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其公共解集即可解答:解:由(1)移项得,x1,化系数为1得,x1,(2)去分母得,x2,在数轴上表示两个解集得:,故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2点评:求不等式的公共解,要遵循以下原则: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本题主要考查“大小小大中间找”这个原则15、(2010徐州)如图,一个圆形转盘被等分成五个扇形区域,上面分别标有数字1,2,3,4,5,转盘指针的位置固定,转动转盘后任其自由停止转动转盘一次,当转盘停止转动时,记指针指向标有偶数所在区域的概率为P(偶数),指针指向标有奇数所在区域的概率为P(奇数),则P(偶数) P(奇数)考点:几何概率。分析:根据题意分别求出奇数和偶数在整个圆形转盘中所占的比例,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一个圆形转盘被等分成五个扇形区域,有2个偶数区,3个奇数区,有p(偶数)=25,p(奇数)=35,所以p(偶数)p(奇数)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求概率的基本的方法,属于较简单题目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相应的面积与总面积之比16、(2010徐州)如图,在以O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与小圆相切于点C,若大圆的半径为5cm,小圆的半径为3cm,则弦AB的长为 cm考点:切线的性质;勾股定理;垂径定理。分析:连接OA、OC根据切线的性质可知OAC是直角三角形,OC垂直平分AB,根据勾股定理及垂径定理即可解答解答:解:连接OA、OC,AB是小圆的切线,OCAB,OA=5cm,OC=3cm,AC=OA2OC2=5232=4cm,AB是大圆的弦,OC过圆心,OCAB,AB=2AC=24=8cm点评:此类题目比较简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连接OA、OC,构造出直角三角形,利用切线的性质及勾股定理解答17、(2010徐州)如图,扇形的半径为6,圆心角为120,用这个扇形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所得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考点:圆锥的计算。分析:易得扇形的弧长,除以2即为圆锥的底面半径解答:解:扇形的弧长=1206180=4,圆锥的底面半径为42=2点评:考查了扇形的弧长公式;圆的周长公式;用到的知识点为:圆锥的弧长等于底面周长18、(2010徐州)用棋子按下列方式摆图形,依照此规律,第n个图形比第(n1)个图形多 枚棋子考点: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专题:规律型。分析:对于找规律的题目首先应找出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解答:解:设第n个图形的棋子数为Sn第1个图形,S1=1;第2个图形,S2=1+4;第3个图形,S3=1+4+7;则第n个图形比第(n1)个图形多3n2棋子点评:主要考查了学生通过特例分析从而归纳总结出一般结论的能力三、解答题(共10小题,满分74分)19、(2010徐州)计算:(1)20100(12)1+9;(2)(x2x+416x+4)x4x考点:分式的混合运算;算术平方根;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专题:计算题。分析:(1)题涉及到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算术平方根三个知识点,可针对各知识点进行计算,然后再按实数的运算规则求解;(2)先计算括号内的减法,再将除法运算统一为乘法运算,然后再约分、化简即可解答:解:(1)原式=12+3=2;(2)原式=(x+4)(x4)x+4xx4=x故答案为2、x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及分式的化简计算在分式化简过程中,首先要弄清楚运算顺序,先去括号,再进行分式的乘除20、(2010徐州)2010年4月,国务院出台“房贷新政”,确定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对楼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下面是某市今年2月5月商品住宅的月成交量统计图(不完整),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该市今年2月5月共成交商品住宅 套;(2)请你补全条形统计图;(3)该市这4个月商品住宅的月成交量的极差是 套,中位数是 套考点: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中位数;极差。专题:图表型。分析:(1)根据2月份2700占总体的15%,可以求得2月5月共成交商品住宅的套数;(2)根据(1)中的总数结合条形统计图,即可求得3月份的套数,从而补全条形统计图;(3)极差即为最大值6480与最小值2700的差,中位数是4500和4320的平均数解答:解:(1)270015%=18000(套);(2)3月份:18000270064804320=4500(套)补图如下:(3)极差:64802700=3780(套);中位数:(4500+4320)2=4410(套)故填1800;3780;4410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除此之外,本题也考查了极差、中位数的定义21、(2010徐州)甲、乙两人玩“石头、剪子、布”游戏,游戏规则为:双方都做出“石头”、“剪子”、“布”三种手势(如图)中的一种,规定“石头”胜“剪子”,“剪子”胜“布”,“布”胜“石头”,手势相同,不分胜负若甲、乙两人都随意做出三种手势中的一种,则两人一次性分出胜负的概率是多少?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加以说明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专题:操作型。分析:用列表法列举出所有情况,看所求的情况与总情况的比值即可得答案解答:解:根据题意,有分析可得,共9种情况,两人一次性分出胜负的有6种;故其概率为23答:两人一次性分出胜负的概率是23点评:列表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22、(2010徐州)在5月举行的“爱心捐款”活动中,某校九(1)班共捐款300元,九(2)班共捐款225元,已知九(1)班的人均捐款额是九(2)班的1.2倍,且九(1)班人数比九(2)班多5人问两班各有多少人?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分析:两个等量关系为:九(1)班人数九(2)班人数=5;九(1)班的人均捐款额=九(2)班的人均捐款额1.2解答:解:设九(1)班有x人,九(2)班有y人&xy=5&300x=1.2225y,解得&x=50&y=45答:九(1)班有50人,九(2)班有45人点评:解题关键是弄清题意,找到合适的等量关系23、(2010徐州)如图,在ABC中,D是BC边的中点,E、F分别在AD及其延长线上,CEBF,连接BE、CF(1)求证:BDFCDE;(2)若AB=AC,求证:四边形BFCE是菱形考点:菱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专题:证明题。分析:(1)由CE、BF的内错角相等,可得出CED和BFD的两组对应角相等;已知D是BC的中点,即BD=DC,由AAS即可证得两三角形全等;(2)若AB=AC,则ABC是等腰三角形,而D是底边BC的中点,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证得ADBC;由(1)的全等三角形,易证得四边形BFCE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根据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即可判定四边形BFCE是菱形解答:证明:(1)CEBF,ECD=FBD,DEC=DFB;又D是BC的中点,即BD=DC,BDFEDC;(AAS)(2)AB=AC,ABC是等腰三角形;又BD=DC,ADBC;由(1)知:BDFEDC,则DE=DF,DB=DC;BC、EF互相垂直平分;四边形BFCE是菱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菱形的判定方法24、(2010徐州)如图,小明在楼上点A处观察旗杆BC,测得旗杆顶部B的仰角为30,测得旗杆底部C的俯角为60,已知点A距地面的高AD为12m求旗杆的高度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分析:过A作AEBC于E,在RtACE中,已知了CE的长,可利用俯角CAE的正切函数求出AE的值;进而在RtABE中,利用仰角BAE的正切函数求出BE的长;BC=BE+CE解答:解:过A作AEBC于ERtACE中,CE=AD=12m,CAE=60,AE=CEtan60=43RtAEB中,AE=43,BAE=30,BE=AEtan30=4BC=BE+CE=4+12=16故旗杆的高度为16米点评:本题考查直角三角形的解法,首先构造直角三角形,再运用三角函数的定义解题25、(2010徐州)如图,已知A(n,2),B(1,4)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和反比例函数y=mx的图象的两个交点,直线AB与y轴交于点C(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关系式;(2)求AOC的面积;(3)求不等式kx+bmx0的解集(直接写出答案)考点:反比例函数综合题;不等式的解集;一次函数的图象。专题:计算题;待定系数法。分析:(1)由B点在反比例函数y=mx上,可求出m,再由A点在函数图象上,由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解析式;(2)由上问求出的函数解析式联立方程求出A,B,C三点的坐标,从而求出AOC的面积;(3)由图象观察函数y=mx的图象在一次函数y=kx+b图象的上方,对应的x的范围解答:解:(1)B(1,4)在反比例函数y=mx上,m=4,又A(n,2)在反比例函数y=mx的图象上,n=2,又A(2,2),B(1,4)是一次函数y=kx+b的上的点,联立方程组解得,k=2,b=2,y=4x,y=2x+2;(2)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和反比例函数y=mx的图象的两个交点为A,B,联立方程组解得,A(2,2),B(1,4),C(0,2)AOC的面积为:S=12dAC=12254+16=2;(3)由图象知:当0x1和2x0时函数y=4x的图象在一次函数y=kx+b图象的上方,不等式kx+bmx0的解集为:0x1和2x0点评:此题考查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及图象,考查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还间接考查函数的增减性,从而来解不等式26、(2010徐州)如图,梯形ABCD中,C=90动点E、F同时从点B出发,点E沿折线BAADDC运动到点C时停止运动,点F沿BC运动到点C时停止运动,它们运动时的速度都是1cm/s设E、F出发ts时,EBF的面积为ycm2已知y与t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其中曲线OM为抛物线的一部分,MN、NP为线段请根据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梯形上底的长AD= cm,梯形ABCD的面积 cm2;(2)当点E在BA、DC上运动时,分别求出y与t的函数关系式(注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当t为何值时,EBF与梯形ABCD的面积之比为1:2?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专题:代数几何综合题。分析:(1)此题的关键是要理解分段函数的意义,OM段是曲线,说明E、F分别在BA、BC上运动,此时y、t的关系式是二次函数;MN段是线段,且平行于t轴,那么此时F运动到终点C,且E在线段AD上运动,此时y为定值;NP段是线段,此时y、x的函数关系式是一次函数,此时E在线段CD上运动,此时y值随t的增大而减小;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在MN之间时,E在线段AD上运动,在这个区间E点运动了2秒,所以AD=2cm;根据OM段的函数图象知:当t=5时,E、F分别运动到A、C两点,那么AB=AC=5;根据MN段函数图象知:此时BEF的面积为10,可据此求出梯形的高为4,进而可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求出梯形ABCD的面积;(2)当E在AB上运动,即0t5时,可分别过E、A作BC的垂线,设垂足为G、H;易证得BEGBAH,根据相似三角形所得的比例线段,即可求出EG的表达式,以BF为底,EG为高,即可得到关于y、t的函数关系式;当E在CD上运动时,即7t11时,可直接用t表示出EC的长,此时F已运动到终点C,可直接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到y、t的函数关系式;(3)当E在AD上运动时,EBF的面积为10,显然不符合题意,所以当EBF与梯形ABCD的面积之比为1:2时,E点一定在线段BA或线段CD上,可将EBF的面积(即梯形面积的一半)代入(2)题求得的两个函数关系式中,即可得到所求的t值解答:解:(1)由图可知:OM段为抛物线,此时点E、F分别在BA、BC上运动;当E、A重合,F、C重合时,t=5s,AB=AC=5cm;MN段是线段,且平行于t轴,此时F运动到终点C,E点在线段AD上运动;AD=12=2cm,CD=2SBEFBC=2105=4cm;S梯形ABCD=12(AD+BC)CD=12(2+5)4=14cm2;故填:2,14;(2)当点E在BA上运动时,0t5;分别过点E、A作EGBC,AHBC,垂足分别为G、H;则有BEGBAH;BEBA=EGAH,即t5=EG4,EG=45t;y=12BFEG=12t45t=25t2;当点E在DC上运动时,7t11;CE=11t,y=12BCCE=125(11t)=52t+552;(3)当0t5时,25t2=7,t=702;当7t11时,52t+552=7,t=8.2;t=702s或8.2s时,BEF与梯形ABCD的面积比为1: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段函数的应用、梯形的性质以及图形面积的求法;能够正确的理解分段函数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7、(2010徐州)如图,将边长为4cm的正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点E、F分别在边AB、CD上),使点B落在AD边上的点M处,点C落在点N处,MN与CD交于点P,连接EP(1)如图,若M为AD边的中点,AEM的周长= cm;求证:EP=AE+DP;(2)随着落点M在AD边上取遍所有的位置(点M不与A、D重合),PDM的周长是否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专题:几何综合题。分析:(1)由折叠知BE=EMAE+EM+AM=AE+EB+AM=AB+AM根据边长及中点易求周长;延长EM交CD延长线于Q点可证AEMDQM,得AE=DQ,EM=MQ所以PM垂直平分EQ,得EP=PQ,得证;(2)变化可证AEMDMP,因为AEM的周长变化,所以PDM的周长变化解答:(1)由折叠知BE=EM,B=EMP=90AEM的周长=AE+EM+AM=AE+EB+AM=AB+AMAB=4,M是AD中点,AEM的周长=4+2=6(cm);延长EM交CD延长线于Q点A=MDQ=90,AM=DM,AME=DMQ,AMEDMQAE=DQ,EM=MQ又EMP=B=90,PM垂直平分EQ,有EP=PQPQ=PD+DQ,EP=AE+PD(2)PDM的周长发生变化EMP=90,AME+DMP=90AME+AEM=90,AEM=DMP又A=D,PDMMAEAEM的周长随AM的变化而变化,PDM的周长也随M点的变化而变化点评:此题通过折叠变换考查了三角形的全等及相似等知识点,难度较大28、(2010徐州)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14x2+32x+4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A,与x轴交于B、C两点,其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D,连接AC(1)点A的坐标为 ,点C的坐标为 ;(2)线段AC上是否存在点E,使得EDC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点P为x轴上方的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A、PC,若所得PAC的面积为S,则S取何值时,相应的点P有且只有2个?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专题:压轴题。分析:(1)抛物线的解析式中,令x=0即得二次函数与y轴交点A的纵坐标,令y=0即得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2)根据A、C的坐标,易求得直线AC的解析式,由于等腰EDC的腰和底不确定,因此要分成三种情况讨论:CD=DE,由于OD=3,OA=4,那么DA=DC=5,此时A点符合E点的要求,即此时A、E重合;CE=DE,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知:E点横坐标为点D的横坐标加上CD的一半,然后将其代入直线AC的解析式中,即可得到点E的坐标;CD=CE,此时CE=5,过E作EGx轴于G,已求得CE、CA的长,即可通过相似三角形(CEGCAO)所得比例线段求得EG、CG的长,从而得到点E的坐标(3)过P作x轴的垂线,交AC于Q,交x轴于H;设出点P的横坐标(设为m),根据抛物线和直线AC的解析式,即可表示出P、Q的纵坐标,从而可得到PQ的长,然后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P点在第一象限时,即0m8时,可根据PQ的长以及A、C的坐标,分别表示出APQ、CPQ的面积,它们的面积和即为APC的面积,由此可得到S的表达式,通过配方即可得到S的取值范围;当P在第二象限时,即2m0时,同可求得APQ、CPQ的面积,此时它们的面积差为APC的面积,同理可求得S的取值范围;根据两个S的取值范围,即可判断出所求的结论解答:解:(1)在二次函数中令x=0得y=4,点A的坐标为(0,4),令y=0得:14x2+32x+4=0,即:x26x16=0,x=2和x=8,点B的坐标为(2,0),点C的坐标为(8,0)(2)易得D(3,0),CD=5,设直线AC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则:&b=4&8k+b=0,解得&k=12&b=4;y=12x+4;当DE=DC时,OA=4,OD=3,DA=5,E1(0,4);当DE=EC时,可得E2(112,54);当DC=EC时,如图,过点E作EGCD,则CEGCAO,EGOA=CGOC=CEAC,即EG=5,CG=25,E3(825,5);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E点共有三个:E1(0,4)、E2(112,54)、E3(825,5)(3)如图,过P作PHOC,垂足为H,交直线AC与点Q;设P(m,14m2+32m+4),则Q(m,12m+4)当0m8时,PQ=(14m2+32m+4)(12m+4)=14m2+2m,S=SAPQ+SCPQ=128(14m2+2m)=(m4)2+16,0S16;当2m0时,PQ=(12m+4)(14m2+32m+4)=14m22m,S=SCPQSAPQ=128(14m22m)=(m4)216,0S20;故当S=16时,相应的点P有且只有两个点评:此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坐标的求法、等腰三角形的构成条件、图形面积的求法等知识,(3)题的解题过程并不复杂,关键在于理解题意参与本试卷答题和审题的老师有:lanyuemeng;leikun;Linaliu;MMCH;haoyujun;lanchong;huangling;zhangCF;hbxglhl;zhxl;zhjh;lzhzkkxx;zhangchao;csiya;py168;zxw;张伟东;xinruozai;fuaisu;ZJX;CJX;zcx;leidan;mama258;yangjigang。(排名不分先后)菁优网2011年2月17日2010 箐优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