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461830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9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FG 桩施工工艺标准1 总 则 1.1 适用范围 CFG桩又称水泥粉煤灰碎石桩,适用于处理黏性土、粉土、砂土和已自重固结的素填土等地基。对淤泥质土应按地区经验或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1.2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2 术 语 2.1CFG 桩:又称水泥粉煤灰碎石桩。2.2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由水泥、粉煤灰、碎石、石屑或砂等混合料加水拌和形成高黏结强度桩,并由桩、桩间土和褥垫一起组成复合地基的地基处理方法。3 基 本 规 定 3.1 CFG 桩应选择承载力相对较高的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 3.2 CFG 桩复合地基设计时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 3.3 技术人员应掌握所承担工程的地基处理目的、加固原理、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等。施工中应有专人负责质量控制和监测,并做好施工记录。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会同有关部门妥善解决。 3.4 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或专门机构负责质量监理。施工结束后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工程质量检验和验收。4 施 工 准 备 4.1 技术准备 4.1.1.施工前应具备下列资料和条件(1)建筑物场地工程地质报告和必要的水文资料;(2)CFG桩布桩图,并应注明桩位编号,以及设计说明和施工说明;(3)建筑场地邻近的高压电缆、电话线、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及障碍物等调查资料;(4)建筑物场地的水准控制点和建筑物位置控制坐标等资料;(5)具备“三通一平”条件。 4.1.2施工技术措施(1)确定施工机具和配套设施; (2)编制材料供应计划,标明所用材料的规格、质量要求和数量; (3)试成孔应不小于2个,以复核地质资料以及设备、工艺是否适宜,核定选用的技术参数; (4)按施工平面图放好桩位; (5)确定施打顺序及桩机行走路线; (6)施工前,施工单位放好桩位、CFG 桩的轴线定位点及测量基线,并由监理、业主复核。 (7)在施工机具上做好进尺标志。 4.2 主要机具设备 4.2.1.长螺旋钻机性能见下表。常用长螺旋钻孔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型 号电机功率(kw)钻孔直径(mm)钻杆扭矩(kN.m)钻孔深度(m)钻进速度(m/min)钻杆转速(r/min)桩架型式BQZ400223004001.47810.51.52140步履式KLB600403006003.3012.01.01.588步履式ZKL400B303004002.6712.098步履式LZ600303006003.6013.01.070110履带吊ZKL650Q403506006.7110.039、64、99汽车式ZKL400304003.7、.81.63、81、116履带吊ZKL6005560012.0712181.039、54、71履带吊ZKL8005580014.5512181.021、27、39履带吊 KW40403504501.537181.01.281LKZ400224001.47810.51.0140轨道式GZL400154001.4712.01.08805 材料和质量要求 5.1 水泥 5.1.1根据工程特点、所处环境以及设计、施工的要求,选用强度等级为32.5 以上的水泥。5.1.2施工前,对所用水泥应检验其初终凝时间、安定性和强度,作为生产控制和进行配合比设计的依据。必要时,应检验水泥的其他性能。5.1.3水泥应按规定堆放在防雨、防潮的水泥库内。如因储存不当引起质量明显下降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应在使用前对其质量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5.2 褥垫层材料 褥垫层材料宜用中砂、粗砂、碎石或级配砂石等。最大粒径不宜大于30mm。不宜选用卵石,卵石咬合力差,施工扰动容易使褥垫层厚度不均匀。5.3 碎石碎石粒径2050mm,松散密度1.39tm,杂质含量小于5。5.4 石屑 粒径2.510 mm,松散密度1.47tm3,杂质含量小于5。 5.5 粉煤灰 粉煤灰应选用级或级以上等级粉煤灰。6 施 工 工 艺 6.1 工艺流程 6.1.1CFG 桩复合地基技术采用的施工方法有:长螺旋钻孔灌注成桩,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成柱,振动沉管灌注成桩等。 6.1.2长螺旋钻孔灌注成桩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黏性土、粉土、素填土、中等密实以上的砂土;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成桩,适用于黏性土、粉土、砂土,以及对噪声或泥浆污染要求严格的场地。长螺旋钻孔灌注成桩及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成桩工艺流程见图6.1-1。 平 整 场 地安装钻机、混合料搅拌机 原材料进场、检验测量、放线并复核桩 位 对 中混合料搅拌钻孔至设计标高边提钻边投混合料压灌混合料至设计标高养 护凿桩头及清理桩间土检 测、验 槽铺 设 褥 垫 层图 6.1-1 长螺旋钻孔压灌成桩施工流程图 6.2 施工要点6.2.1 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由试验室进行配合比试验,施工时按配合比配制混合料。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成桩施工的坍落度宜为160200mm,振动沉管灌注成桩施工的坍落度宜为3050mm,振动沉管灌注成桩后桩顶浮浆厚度小于200mm。6.2.2桩机就位,调整沉管与地面垂直,确保垂直偏差不大于1;对满堂布桩基础,桩位偏差不应大于0.4倍桩径;对条形基础,桩位偏差不应大于0.25倍桩径,对单排布桩桩位偏差不应大于60mm。 6.2.3控制钻孔或沉管入土深度,确保桩长偏差在100mm 范围内。6.2.4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成桩施工在钻至设计深度后,应准确掌握提拔钻杆时间,混合料泵送量应与拔管速度相配合,遇到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层,不得停泵待料;沉管灌注成桩施工拔管速度应按匀速控制,拔管速度应控制在1.21.5mmin 左右,如遇淤泥土或淤泥质土,拔管速度可适当放慢。6.2.5施工时,桩顶标高应高出设计标高,高出长度应根据桩距、布桩形式、现场地质条件和施打顺序等综合确定,一般不应小于0.5m。6.2.6成桩过程中,抽样做混合料试块,每台机械一天应做一组(3 块)试块(边150mm立方体),标准养护,测定其立方体28d 抗压强度。6.2.7冬期施工时混合料入孔温度不得低于5,对桩头和桩间土应采取保温措施。6.2.8清土和截桩时,不得造成桩顶标高以下桩身断裂和扰动桩间土。6.2.9褥垫层厚度宜为150300mm,由设计确定。施工时虚铺厚度(h ):h= H/其中为夯填度,一般取0.870.90。虚铺完成后宜采用静力压实法至设计厚度;当基础底面下桩间土的含水量较小时,也可采用动力夯实法。对较干的砂石材料,虚铺后可适当洒水再进行碾压或夯实。7 质 量 标 准 7.1 水泥、粉煤灰、砂及碎石等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7.2 施工中应检查桩身混合料的配合比、坍落度和提拔钻杆速度(或提拔套管速度)、成孔深度、混合料的灌入量等。 7.3 施工结束后,应对桩顶标高、桩位、桩体质量、地基承载力以及褥垫层的质量做检查。 7.4 CFG桩复合地基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7.4-1 的规定。CFG桩复合地基质量检验标准表 7.4-1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检查方法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原材料设 计 要 求查产品合格证书或抽样送检2桩径mm20用钢尺量或计算填料量3桩身强度设计要求查28d 试块强度4地基承载力设计要求按规定的办法一般项目1桩身完整性按桩基检测技术规范按桩基检测 技术 规范2桩位偏差满堂布桩0.40D条基布桩0.25D用钢尺量,D为桩径3桩垂直度1.5用经纬仪测桩管4桩长mm+100测桩管长度或垂球测孔深5褥垫层夯填度0.9用钢尺量注:1夯填度指夯实后的褥垫层厚度与虚体厚度的比值。2 桩径允许偏差负值是指个别断面。 8 成 品 保 护 8.1 CFG桩施工时,应调整好打桩顺序,以免桩机碾压已施工完成的桩头。8.2 CFG桩施工完毕后,待桩体达到一定强度后(一般为37d),方可进行开挖。开挖时,宜采用人工开挖,如基坑较深、开挖面积较大,可采用小型机械和人工联合开挖,应有专人指挥,保证铲斗离桩边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同时应避免扰动桩间土和对设计桩顶标高以下的桩体产生损害。8.3 挖至设计标高后,应剔除多余的桩头,剔除桩头时应采取如下措施:8.3.1找出桩顶标高位置,在同一水平面按同一角度对称放置2 个或4 个钢钎,用大锤同时击打,将桩头截断。桩头截断后,再用钢纤、手锤等工具沿桩周向桩心逐渐剔除多余的桩头,直至设计桩顶标高,并在桩顶上找平。8.3.2不可用重锤或重物横向击打桩体。8.3.3桩头剔至设计标高,桩顶表面应凿至平整。8.3.4桩头剔至设计标高以下时,必须采取补救措施。如断裂面距桩顶标高不深,可接桩至设计标高,方法如图8.3。同时保护好桩间土不受扰动。 图8.3 桩头示意图 8.4 保护土层和桩头清除至设计标高后,应尽快进行褥垫层的施工,以防桩间土被扰动。8.5 冬期施工时,保护土层和桩头清除至设计标高后,立即对桩间土和CFG桩采用草帘、草袋等保温材料进行覆盖,防止桩间土冻涨而造成桩体拉断,同时防止桩间土受冻后复合地基承载力降低。9 安全环保措施9.1 安全生产注意事项9.1.1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或驾驶员)必须经过专门训练,熟悉机械操作性能,经专业管理部门考核取得操作证或驾驶证后上机(车)操作。9.1.2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和指挥人员严格遵守安全操作技术规程,工作时集中精力,谨慎工作,不擅离职守,严禁酒后驾驶。9.1.3机械设备发生故障后及时检修,决不带故障运行,不违规操作,杜绝机械和车辆事故。 9.1.4专业电工持证上岗。电工有权拒绝执行违反电器安全规程的工作指令,安全员有权制止违反用电安全的行为,严禁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9.1.5所有现场施工人员佩戴安全帽,特种作业人员佩戴专门的防护用具。 9.1.6所有现场作业人员和机械操作手严禁酒后上岗。 9.1.7施工现场所有设备、设施、安全装置、工具配件以及个人劳保用品必须经常检查,确保完好和使用安全。9.1.8施工现场的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必须由持证电工操作;电器必须严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保护器。各孔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用。孔上电缆必须架空2.0m 以上,严禁拖地和埋压土中,电缆、电线必须有防磨损、防潮、防断等保护措施。照明应采用安全矿灯或12V 以下的安全灯。并遵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CJ4688)的规定。 9.2 环保措施 9.2.1易于引起粉尘的细料或松散料运输时用帆布、盖套等遮盖物覆盖。 9.2.2施工废水、生活污水不直接排入农田、耕地、灌溉渠和水库,不排入饮用水源。 9.2.3食堂保持清洁,腐烂变质的食物及时处理,食堂工作人员定期体检。 9.2.4受工程影响的一切公用设施与结构物,在施工期间应采取适当措施加以保护。 9.2.5使用机械设备时,要尽量减少噪声、废气等的污染;施工场地的噪声应符合建筑施工场地界噪声限值(GB l25231990)的规定。 9.2.6运转时有粉尘发生的施工场地,如水泥混凝土拌和机站等投料器应有防尘设备。在这些场地作业的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劳保防护用品。 9.2.7驶出施工现场的车辆应进行清理,避免携带泥土。 10 质 量 记 录 10.1工程定位测量记录; 10.2设计交底记录; 10.3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10.4技术交底记录; 10.5CFG 桩施工记录表; 10.6施工日志; 10.7施工组织设计; 10.8混合料配合比申报表; 10.9原材出厂合格证; 10.10原材试验报告; 10.11混合料抗压强度试验报告。人工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1 总 则 11 适用范围 人工成孔灌注桩适用于桩直径800mm 以上,无地下水或地下水较少的黏土、粉质黏土,含少量的砂、砂卵石、姜结石的黏土层采用,特别适于黄土层使用,深度一般20m 左右,可用于高层建筑、公用建筑、水工结构(如泵站、桥墩作支承、搞滑、挡土、锚拉桩之用。)对有流砂、地下水位较高、涌水量大的冲积地带及近代沉积的含水量高的淤泥、淤泥质土层不宜使用。12 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CJ9494)。2 术 语 人工成孔灌注桩:又称人工挖孔灌注桩,即是采用人工挖土成孔、灌注混凝土成桩的一种基桩。3 基 本 规 定 31 桩位放样允许偏差(群桩:20mm;单排桩:10mm)。 32 桩基工程的桩位验收:3.2.1当桩顶设计标高与施工场地标高相同时,或桩基施工结束后,有可能进行检查时,桩基工程的验收应在施工结束后进行。3.2.2当桩顶设计标高低于施工场地标高,送桩后无法对桩位进行检查时,灌注桩可对护筒位置做中间验收。33 人工成孔灌注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表2.3.3.3的规定,桩顶标高至少比设计标高高出0.5m。每浇注50m3 必须有1组试件;小于50m3 的单柱单柱的桩,每根桩必须有1 组试件;每个柱子承台下的桩至少应有1组试件。 34 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检验:对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应采用静载荷试验的方法进行检验,检验桩数不应少于总数的1,且不应少于3 根,当总桩数少于50 根时,不应少于2 根。35 桩身质量应进行检验:对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30,且不应少于20 根;其他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20,且不应少于10 根;对地下水位以上终孔后经过核验的灌注桩,检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应少于10 根。每个柱子承台下不得少于1根。36 对砂子、石子、钢材、水泥等原材料的质量、检验项目、批量和检验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7 为核对地质资料、检验设备、工艺以及技术要求是否适宜,桩在施工前,宜进行“试成孔”。并应复验孔底持力层土(岩)性,嵌岩桩必须有桩端持力层的岩性报告。38 人工挖孔灌注桩在地下水位较高,特别是有承压水的砂土层、滞水层、厚度较大的高压缩性淤泥层和流蛆淤泥质土层中施工时,必须有可靠的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39 孔径(不含护壁)不得小于0.8m,当桩净距小于2 倍桩径且小于2.5m时,应采用间隔开挖。排桩跳挖的最小施工净距不得小于4.5m,孔深不宜大于40m。 310 人工挖孔桩混凝土护壁的厚度、拉结钢筋、配筋、混凝土强度等级均应符合设计要求。上下节护壁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多节护壁时,上下节护壁间宜用钢筋拉结。4 施 工 准 备 41 技术准备 4.1.1熟悉施工图纸及场地的地下土质、水文地质资料,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交有关技术部门审批,并将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咨询和安全交底。 4.1.2根据地下水位高低,水量大小,编制水下施工方案,对地下水位高,含有流砂的场地,应采取周密的降低地下水位或排除万难水、止水措施。 4.1.3按基础平面图,设置桩位轴线、定位点;桩孔车周撒灰线。测定高程水准点。放线工序完成后,输预检手下续。 4.1.4按设计要求分段制作钢筋笼。 4.1.5全面开挖之前,有选择地先挖试验桩孔,试孔数量不少于2 个,分析土质、水文等有关情况,以此修正施工方案。 4.1.6在地下水位比较高的区域,先降低地下水位至桩底以下0.5mm 左右。 4.1.7开挖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操作前对吊具进行安全可靠的检查和试验区,确保施工安全。 42 机具准备 4.2.1一般需备有三木搭、卷扬机组或电动葫芦、手下推车或翻斗车、镐、锹、手铲、钢钎、线坠、定滑轮组、导向滑轮组、混凝土搅拌机、吊桶、溜槽、导管、振捣棒、插钎、粗麻绳、钢丝绳、安全活动盖板、防水照明灯(低压36V、100W)、电焊机、通风及供氧设备、扬和水泵、木辘轳、活动爬梯、安全帽、安全带等;4.2.2灌注桩施工现场所有设备、设施、安全装置、工具配件及个人劳保用品必须经常检查,确保完好和使用安全。43 材料准备 4.3.1按配合比要求,对所需原材料进行采购、检查、验收、入库;4.3.2对水泥、钢筋、石子、砂子,由持证材料员和试验员按规定对其进行抽样检验,确保原材质量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44 作业条件 4.4.1开挖前场地应完成三通一平。地上、地下的电缆、管线、旧建筑物、设备基础等障碍物均已排除或处理完毕。各项临时设施,如照明、动力、通风、安全设施准备就绪。4.4.2建立混凝土搅拌站,并对混凝土强度等级、配合比、搅拌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挂牌。4.4.3施工人员作业要求 (1)试验员:须持证上岗,要求熟知材料及混凝土试块的取样规定,熟知混凝土试块的制作、养护规定,操作熟练; (2)材料员:须持证上岗,要求熟知材料进场的检验、验收、入库规定;(3)计量员:应熟知计量器具的校检周期、计量精度、使用方法等规定,并掌握配合比单及其配料精度; (4)搅拌机操作人员;须持证上岗,要求熟知操作规程和搅拌制度,操作熟练;(5)操作工人:应经过培训,并掌握井下作业、投料、搅拌、运输、浇筑、振捣等技术、安全交底内容,操作熟练。5 材料和质量要求 5.1 材料要求 5.1.1水泥:可采用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使用矿渣水泥时应采取防离析措施。水泥强度等级不宜低于32.5,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宜早于2.5h水泥性能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水泥的进场验收应符合以下要求:(1)出厂合格证,内容包括:水泥牌号、厂标、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出场日期、批号、合格证编号、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安定性等试验指标;合格证应加盖厂家质量检查部门印章,转抄(复)件应说明原件存放处、原件编号、转抄人应加盖转抄单位印章(红印为准,复印件无效);合格证的备注栏由施工单位填写单位工程名称及使用部位。(2)水泥进场取样方法应按水泥取样方法(GB l257390)进行,通常复试内容包括:安定性、凝结时间和胶砂强度三项。(3)进场水泥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复试,复试应由法定检测单位进行并应提出试验报告,合格后使用: 1)水泥出厂日期超出三个月(快硬性水泥超出一个月); 2)水泥发生异常现象,如受潮结块等; 3)使用进口水泥者; 4)设计有特殊要求者。 5.1.2粗骨料:宜优先选用卵石,如采用碎石宜适当增加混凝土配合比的含砂率。粗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导管内径的1816 和钢筋最小净距的14,且不宜大于40mm,其性能及质量要求如下:(1)颗粒级配一般采用连续级配531.5mm、单粒级配1631.5mm 或2040mm,有条件时优先选用连续级配。 (2)含泥量限制见表5.1.2-1 含泥量和泥块含量指标 表 5.1.2-1(3)有害物质含量见表 5.1.2-2 碎石和卵石中有害物质含量指标 表5.1.2-2(4)针、片状颗粒的含量限制见表5.1.2-3 针、片状颗粒的含量指标 表5.1.2-3(5)强度指标;采用压碎指标值见表5.1.2-4碎石、卵石的压碎指标值 表 5.1.2-45.1.3. 细骨科料(砂):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砂,细度模数为 3.42.3,其性能及质量要求如下:(1)砂的主要技术性能见表5.1.3-1.砂 的 主 要 性 能 表 5.1.3-1(2)含泥量:砂的含泥量指砂中粒径小于0.080mm 的颗粒含量;砂中泥的粒径大于1.25mm,经水洗并用手捏后变成小于0.630mm 颗粒的,称为泥块。砂的含泥量泥块含量见表5.1.3-2。 砂中含泥量、泥块含量指标 表5.1.3-2(3) 有害物含量见表5.1.3-3。 砂中有害物含量 表 5.1.3-35.1.4水:搅拌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来源的水时,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应符合以下规定:(1)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物质或油脂、糖类及游离酸类等。(2)污水、pH值小于5的酸性水及含硫酸盐量按SO-24 计超过水的质量0.27mgcm3的水不得使用。(3)得用海水拌制混凝土。(4)供饮用的水,一般能满足上述条件,使用时可不经试验。5.1.5外加剂:采用水下混凝土灌注时,混凝土中一般掺加减水缓凝剂,用于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5.1.6钢筋:钢筋进场时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复验内容包括:拉力试验(屈服、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冷弯试验。具体要求如下:(1)出厂合格证应由钢厂质检部门提供或供销部门转抄,内容包括:生产厂家名称、炉罐号(或批号)、钢种、强度、级别、规格、重量及件数、生产日期、出厂批号;力学性能检验数据及结论;化学成分检验数据及结论;并有钢厂质量检验部门印章及标准编号。出厂合格证 (或其转抄件、复印件)备注栏内应由施工单位写明单位工程名称及使用部位。(2)试验报告应有法定检测单位提供,内容包括:委托单位、工程名称、使用部位、钢筋级别、钢种、钢号、外形标志、出厂合格证编号、代表数量、送样日期、原始记录编号、报告编号、试验日期、试验项目及数据、结论。(3)钢筋进场后应进行外观检查,内容包括:直径、标牌、外形、长度、劈裂、弯曲、裂痕、锈蚀等项目,如发现有异常现象时(包括在加工过程中有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时)应拒绝使用。5.2 质量要求 5.2.1钢筋加工前,应对所采用的钢筋进行外观检查,钢筋表面必须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严禁使用。5.2.2钢筋加工前,应先行调直,使钢筋无局部曲折。 5.2.3混凝土搅拌按以下规定执行:(1)原材料计量应建立岗位责任制,计量方法力求简便易行、可靠,允许偏差见表5.2.3。配料数量允许偏差表 5.2.3(2)外加剂应用台秤计量。(3)当拌制混凝土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时(如砂石含水量的变化),应及时调整和修正配合比,使拌制的混凝土达到设计的要求。(4)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强制式搅拌机不少于 90s,自落式不少于120s。(5)混凝土拌和物搅拌必须均匀,且色泽一致。(6)应在拌制地点和灌注地点分别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温度。 5.2.4护筒埋入土中的深度必须满足要求,护筒四周用黏性土回填并分层夯实。5.2.5桩机就位后,必须平正、稳固,确保在施工中不发生倾斜和移动;为准确控制成孔深度,在桩架或钻具上应设置控制深度的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观测记录。5.2.6从开始成孔至水下混凝土浇筑完毕,应始终保持护筒内泥浆面高出地下水位1.0m以上,受水位涨落影响时,应高出最高水位1.5m 以上。 5.2.7成孔过程中应注意地层的变化,随时调整钻进工艺,防止塌孔、缩颈、倾斜等质量缺陷。5.2.8钢筋骨架在存放、起吊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变形;在安放入孔时,位置要居中,不得碰撞孔壁;安放至设计高程后,应采取措施固定,确保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不移动。5.2.9导管在使用前应作水密性试验,安装时要放密封圈并上紧丝扣,在孔中的位置要居中,导管底距孔底300500mm,上部高出泥浆面不少于300mm。6 施 工 工 艺 61 工艺流程 放线定桩位及高程开挖第节桩孔土方支护壁模板放附加钢筋浇筑第节护壁混凝土检查桩位(中心)轴线加设垂直运输架安装电动葫芦(卷扬机或木辘轳)安装吊桶、照明、活动盖板、水泵、通风机等开挖吊运第二节桩孔土方(修边)先拆第一节支第二节护壁模板(放附加钢筋)浇筑第二节护壁混凝土检查桩(中心)轴线逐层往下循环作业开挖扩底部分检查验收吊放钢筋笼放混凝土串筒(导管)浇筑桩身混凝土(随浇随振)插桩顶钢筋 62 操作工艺 6.2.1放线定桩位及高程:在场地三通一平的基础上,依据建筑物测量控制网资料和基桩平面布置图,测定桩位轴线方格控制网和高程基准点。确定好桩位中心,以中心为圆心,以桩身半径加护壁厚度为半径画出上部(即第一步)的圆周。撒石灰线作为桩孔开挖尺寸线。桩位线定好之后,必须经有关部门进行复查,办好预检手续后开挖。 6.2.2开挖第一节桩孔土方:开挖桩孔应从上到下逐层进行,先挖中间部分的土方,然后向周边扩挖,有效控制开挖桩孔的截面尺寸。每节的高度应根据土质条件根据设计而定,一般以0.91.2m为宜。每挖完一节,必须根据桩孔口上的轴线吊直、修边、使孔壁圆弧保持上下顺直一致。6.2.3支护壁模板附加钢筋:为防止桩孔壁坍方,确保安全施工,成孔应设置井圈,其种类有素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两种。以现浇钢筋混凝土井圈为优,与土壁能紧密结合,稳定性和整体性均佳,且受力均匀,可以优先选用。当桩孔直径不大,深度较浅而土质较好,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层,也可以采用喷射混凝土护壁。护壁的厚度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护壁模板采用拆上节、支下节重复周转使用。模板之间用卡具、扣件连接固定,也可以在每节模板的上下端各设一道圆弧形的、用槽钢或角钢做成的内钢圈作为内侧支撑,防止内模因受涨力而变形。不设水平支撑,以方便操作。第一节护壁以高出地坪150200mm 为宜,壁厚比下面护壁厚度增加100150mm,便于挡土、挡水。桩位轴线和高程均应标定在第一节护壁上口。6.2.4浇筑第一节护壁混凝土:桩孔护壁混凝土每挖完一节以后应立即浇筑混凝土。人工浇筑,人工捣实,坍落度控制在100 mm 以内,确保孔壁的稳定性。护壁混凝土应根据气候条件,浇灌完毕须经过24h 后方可拆模。 6.2.5检查桩位(中心)轴线及标高:每节桩孔护壁做好以后,必须将桩位十字轴线和标高测设在护壁的上口,然后用十字线对十,吊线坠向井底投设,以半径尺杆检查孔壁的垂直平整度随之进行修整,井深必须以基准点为依据,逐根进行引测。保证桩孔轴线位置、标高、截面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6.2.6架设垂直运输架:第一节桩孔成孔以后,即着手在桩孔上口架设垂直运输支架。支架有:木搭、钢管吊架、木吊架或工字钢导轨支架几种形式;要求搭设稳定、牢固。6.2.7安装电动葫芦或卷扬机:在垂直运输架上安装滑轮组和电动葫芦或穿卷扬机的钢丝绳,选择适当位置安装卷扬机。如果是试桩和小型桩孔,也可以用木吊架、木辘轳或人工直接借助粗麻绳作提升工具。地面运土用手推车或翻斗车。6.2.8安装吊桶、照明、活动盖板、水泵和通风机。在安装滑轮组及吊桶时,注意使吊桶与桩孔中心位置重合,作为挖土时能直观控制桩位中心和护壁支模的中心线。井底照明必须用低压电源(36V、100 W)、带罩防水安全灯具。桩口上设围护栏。当桩孔深大于20m 时, 应向井下通风,加强空气对流。必要时输送氧气,防止有毒气体的危害。操作时上下入员轮换作业,桩孔上人员密切观察桩孔下入员的情况,互相呼应,切实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当地下水量不大时,随挖随将泥水用吊桶运出。地下渗水量较大时,吊桶已满足不了排水,先在桩孔底挖集水坑,用高程水泵沉入抽水,边降水边挖土,水泵的规格按抽水量确定。应日夜班抽水,使水位保持稳定。地下水位较高时,应先采用统一降水的措施,再进行开挖。桩孔口安装水平推移的活动安全盖板,当桩孔内有人挖土时,应掩好安全盖板,防止杂物掉下砸伤人。无关人员不得靠近桩孔口边。吊运土时,再打开安全盖板。 6.2.9开挖吊运第二节桩孔土方(修边):从第二节开始,利用提升设备运土,桩孔内人员应戴安全帽,地面人员应系好安全带。吊桶离开孔上方1.5m 时,推动活动安全盖板,掩蔽孔口,防止卸土的土块、石块等杂物坠落孔内伤人。吊桶在小推车内卸土后,再打开活动盖板,下放吊桶装土。桩孔挖至规定的深度后,用支杆检查桩孔的直径及井壁圆弧度,修整孔壁,使上下垂直平顺。6.2.10先拆除第一节再支第二节护壁模板,放附加钢筋,护壁模板采用拆上节支下节依次周转使用。如下面孔径缩小,应另配模板。拆模强度应达到1MPa以上。模板上口留出高度为100mm的混凝土浇筑口。6.2.11浇筑第二节护壁混凝土:混凝土用串桶运送,人工浇筑,人工插捣密实。混凝土可由试验室确定掺入早强剂,以加速混凝土的硬化。6.2.12检查桩位中心轴线及标高:以桩孔口的定位线为依据,逐节校测。6.2.13逐层往下循环作业,将桩孔挖至设计深度,清除虚土,检查土质情况,桩底应支承在设计所规定的持力层上。 6.2.14开挖扩底部分;桩底可分为扩底和不扩底两种情况。挖扩底桩应先将扩底部位桩身的圆柱体挖好,再按设计扩底部位的尺寸、形状自上而下削土;如设计无明确要求,扩底直径一般为1.5d3.0d。扩底部位的变径尺寸为1:4。6.2.15检查验收:成孔以后必须对桩身直径、扩头尺寸、孔底标高、桩位中线、井壁垂直度、虚土厚度进行全面测定。做好施工记录,办理隐蔽验收手续,并经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勘察、设计单位检查签字后方可进行封底施工。6.2.16吊放钢筋笼:钢筋笼按设计要求配置,运输及吊装应防止扭转弯曲变形,根据规定加焊内固定筋。钢筋笼放入前应先绑好砂浆垫块,按设计要求一般为70mm(钢筋笼四周, 在主筋上每隔34m 左右设一个20 耳环,作为定位垫块);吊放钢筋笼时,要对准孔位, 直吊扶稳、缓慢下沉,避免碰撞孔壁。钢筋笼放到设计位置时,应立即固定。遇有两段钢筋笼连接时,应采用焊接(搭接焊或帮条焊),双面焊接,接头数按50错开,以确保钢筋位置正确,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6.2.17浇筑桩身混凝土:桩身混凝土可使用粒径不大于50mm 的石子,坍落度80100 mm,机械搅拌。用溜槽向桩孔内浇筑混凝当高度超过3m 时应用串筒,串筒末端离孔底高度不宜大于2m。桩孔深度超过12m 时,宜采用混凝土导管浇筑。浇筑混凝土时应连续进行,分层振捣密实。一般第一步宜浇筑到扩底部位的顶面,然后浇筑上部混凝土。分层高度以捣固的工具而定,但不宜大于1.5m。水下浇灌应按水下浇灌混凝土的规定施工。6.2.18混凝土浇筑到桩顶时,应适当超过桩顶设计标高,以保证在剔除浮浆后,桩顶标高符合设计要求。桩顶上的插筋应保证设计尺寸,垂直插入。 6.2.19冬、雨期施工 (1)冬期当温度低于0以下浇筑混凝土时,应采取加热保温措施。浇筑入模的温度应由冬施方案确定。在桩顶未达到设计强度50以前不得受冻。当夏季气温高于30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对混凝土采取缓凝措施。 (2)雨天不宜进行人工挖桩孔的施工。如确需施工时,现场必须做好排水的措施,严防地面雨水流入桩孔内,致使桩孔塌方。7 质 量 标 准 7.1 挖孔桩的检验,应按现行有关规定、质量验收规范、设计文件的质量要求进行。 7.1.1施工前应对水泥、砂、石子(如现场搅拌)、钢材等原材料进行检查,对施工组织设计中制定的施工顺序、监测手段(包括仪器、方法)也应检查。 7.1.2施工中应对成孔、清渣、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等进行全过程检查,应复验孔底持力层土(岩)性。嵌岩桩必须有桩端持力层的岩性报告。 7.1.3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混凝土强度,并应做桩体质量及承载力的检验。 7.2 人工成孔灌注桩质量必须符合表7.2-1、表7.2-2 的规定. 钢筋笼质量检验标准 (mm) 表7.2-1人工成孔混凝土灌注桩质量检验标准 表 7.2-28 成 品 保 护 8.1.已挖好的桩孔必须用木板或脚手板、钢筋网片盖好,防止土块、杂物、人员坠落。严禁用草袋、塑料布虚掩。 8.2已挖好的桩孔及时放好钢筋笼,及时浇筑混凝土,间隔时间不得超过4h,以防塌孔。有地下水的桩孔应随挖、随检、随放钢筋笼、随时将混凝土灌好,避免地下水浸泡。 8.3桩孔上口外圈应做好挡土台,防止港湾水及掉土。挖出的泥土应集中堆放或及时运走,孔口周边1m 范围内严禁堆放泥土。8.4保护好已成型的钢筋笼,不得扭曲、松动变形。吊入桩孔时,不要碰坏孔壁。串桶应垂直地放置,防止因混凝土斜向冲击孔壁,破坏护壁土层。造成夹土。 8.5钢筋笼不应被泥浆污染;浇筑混凝土时,在钢筋笼顶部固定牢固限制钢筋笼上浮。 8.6桩孔混凝土浇筑完毕,应复核桩位和桩顶标高。将桩顶的主盘或插铁扶正,用塑料布或草帘围好,防止混凝土发生收缩、干裂。 8.7施工过程中妥善保护好场地的轴线桩、水准点。不得碾压桩头,弯析钢筋。 9 安全环保措施 9.1 安全措施 9.1.1开挖前应掌握现场土质情况,错开桩位开挖,缩短每节高度随时观察土体松动情况, 必要时可在塌孔处用砌砖、钢板桩、木板桩封堵;操作进程要紧凑,不留间隔空隙,避免塌孔。 9.1.2孔内应设置应急软爬梯供人员上下井,使用的电动葫芦、吊笼等应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动卡紧保险装置,不得使用麻绳和尼龙绳吊挂或脚下踏井壁缘上下。电动葫芦宜用按钮式开关,使用前必须检验其安全起吊能力。 9.1.3每日开工前必须检测井下有无有毒、有害气体,并应有足够的安全防护措施。桩孔开挖深度超过10m 时,应设专门向井下送风的设备,风量不得少于25Ls。 9.1.4孔口四周必须设置护栏,一般加0.8m 高围栏围护。 9.1.5挖出的土方应及时运离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四周lm 范围内,机动车辆的通行不得对井壁的安全造成影响。 9.1.6施工现场的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必须由持证电工操作;电器必须严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保护器。各孔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用。孔上电缆必须架空2.0 m 以上,严禁拖地和埋压土中,孔内电缆、电线必须有防磨损、防潮、防断等保护措施。照明应采用安全矿灯或12V 以下的安全灯。并遵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的规定。 9.2 环保措施 9.2.1砂、石、水泥的投料人员应配戴口罩,防止粉尘污染; 9.2.2振动器的操作人员应穿绝缘胶鞋和配戴绝缘胶皮手套; 9.2.3砂、石、水泥应统一堆放,并应有防尘措施; 9.2.4因混凝土搅拌而产生的污水应经过滤后排人指定地点; 9.2.5混凝土搅拌机的运行噪声应控制在当地有关部门的规定范围内; 9.2.6混凝土搅拌、使用现场及运输途中遗漏的混凝土应及时回收处理。 10 质 量 记 录 10.1水泥的出厂合格证及复验证明; 10.2钢筋的出厂证明、合格证,以及钢筋试验单; 10.3试桩的试压记录; 10.4灌注桩的施工记录; 10.5混凝土试配申请单和试验室签发的配合比通知单; 10.6混凝土试块28d 标养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10.7桩位测量放线图、桩位竣工平面图; 10.8钢筋及桩孔隐蔽验收记录单; 10.9设计变更通告单; 10.10分项工程自检表。锚杆及土钉墙施工工艺标准1 总 则 1.1 适用范围 1.1.1锚杆支护结构是挡土结构与外拉系统相结合的一种深基坑组合式支护结构。其挡土结构与悬臂式或内撑式支护结构相同,诸如:钻孔灌注桩、钢板桩、预制混凝土桩、地下连续墙等。适用于较密实的砂土、粉土、硬塑到坚硬的黏性土层或岩层中的大型、较深、邻近有建(构)筑物而不允许有较大变形的基坑和不允许设内支撑的基坑。存在有地下埋设物而不允许损坏的场地不宜采用。 1.1.2土钉墙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或经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后的人工填土、黏性土和弱胶结砂土的基坑支护或边坡加固。土钉墙宜用于深度不大于12m 的基坑支护或边坡加固,当土钉墙与有限放坡、预应力锚杆联合使用时,深度可增加;不宜用于含水丰富的粉细砂层、砂砾卵石层和淤泥质土;不得用于没有自稳能力的淤泥和饱和软弱土层。12 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 2 术 语 2.1锚杆:由锚固段、自由段、锚头组成的,一端与支护挡土结构相连,一端与土层相锚固的细长杆件。依靠其锚固段与土体的摩阻力,加固或锚固现场土体。一般采取先在土层中钻孔,后置入钢筋、在锚固段注浆、锚头紧固的方法制成。亦可采用置入钢管、角钢、钢绞线,在锚固段注浆的方法制成。 2.2锚杆支护结构:锚杆支护结构包括挡土支护结构、腰梁和锚杆三部分组成。挡土支护结构可以是钢板桩、排桩墙、连续墙等各种挡土结构;当挡土结构为非连续体时,在锚拉点标高处应加腰梁,使之形成整体共同受力。 2.3锚固体:土层锚杆的锚固段全长即为锚固体。锚固体是由水泥砂浆或水泥浆将拉杆(预应力筋)与土体黏结在一起形成的,通常呈近似圆柱体状。 2.4锚头:锚头是锚杆体的外露部分,由锚杆台座、承压垫板及紧固器三部分组成。 2.5台座:一般锚杆轴线与支护挡土结构间有一定的倾角(称为锚杆倾角),以台座作为调整构件,并固定拉杆位置防止滑动。锚杆通过台座与挡土结构的接触面,分布其集中力, 避免挡土结构承受过大的局部应力而损坏。 2.6承压垫板:直接承受拉杆拉力的垫板,并将拉力传递给台座。 2.7紧固器:又称锚具,是将拉杆锚固在台座、垫板和挡土结构的连接件。 2.8拉杆:拉杆是锚杆的主要部分,拉杆从锚头到锚固体的末端,其长度取决于锚固段和自由段的总长度。拉杆可以是粗钢筋、钢丝绳或钢绞线构成。 2.9土钉:依靠其全长与土体的摩阻力,用来加固或锚固现场土体的细长杆件。可采取先在土层中钻孔,后置入钢筋、在全孔注浆的方法制成。亦可采用将钢管、角钢直接击入土中,再注浆的方法制成。 2.10土钉支护:以土钉、被加固的土体、钢筋混凝土面层和必要的防水措施组成的支护体系。 3 基 本 规 定 3.1锚杆及土钉墙支护工程的设计、施工与监测宜统一由支护工程的施工单位负责,以便于及时根据现场测试与监控结果进行反馈设计;当设计、施工与监测不为一个单位时,三者应相互配合,密切合作,确保安全施工。 3.2锚杆及土钉墙支护的设计计算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中有关规定执行。施工中应特别重视地表水和地下水对支护工作的影响,应设置良好的排水系统并在施工前进行降低地下水位;一般情况下,应遵循分段开挖、分段支护的原则,不宜按一次挖就再行支护的方式施工。同时,应考虑施工作业周期和降雨、振动等环境因素对开挖面土体稳定性的影响,做到随开挖随支护,以减少边坡变形。 3.3施工中应对锚杆或土钉位置,钻孔直径、深度及角度,锚杆或土钉插入长度,注浆配比、压力及注浆量,喷锚墙面厚度及强度、锚杆或土钉应力等进行检查。 3.4每段支护体施工完成后,应检查坡顶及坡面位移,坡顶沉降及周围环境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应采取措施,恢复正常后方可继续施工。 4 施 工 准 备 4.1 技术准备,锚杆与土钉支护施工前必须具备下列文件: 4.1.1工程周边环境调查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4.1.2支护施工图纸齐全,包括支护平、剖面图及总体尺寸;挡土结构的类型、详细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如已施工完毕应有施工的详细记录;标明锚杆、土钉位置、尺寸(直径、孔径、长度)、倾角和间距;喷射混凝土面层厚度及钢筋网尺寸,土钉及喷射混凝土面层的连接构造方法和混凝土强度等级; 4.1.3排水及降水方案设计; 4.1.4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规定基坑分层、分段开挖的深度及长度,边坡开挖面的裸露时间限制等; 4.1.5现场测试监控方案,以及为防止危及周围建筑物、道路、地下设施安全而采取的措施及应急方案;了解支护坡顶的允许最大变形量,对邻近建筑物、道路、地下设施等环境影响的允许程度。 4.1.6确定基坑开挖线、轴线定位点、水准基点、变形观测点等,并在设置后加以妥善保护。 42 材料要求 各种材料应按计划逐步进场,钢材、水泥及化学添加剂必须有相关产品合格证,锚杆及土钉所用的钢材需要焊接连接时,其接头必须经过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3 主要机具设备 4.3.1成孔机具设备 根据现场土质特点和环境条件选择成孔设备,如:冲击钻机、螺旋钻机、回转钻机、洛阳铲等;在易塌孔的土体钻孔时宜采用套管成孔或挤压成孔设备。 4.3.2灌浆机具设备 灌浆机具设备有注浆泵和灰浆搅拌机等;注浆泵的规格、压力和输浆量应满足施工要求。 4.3.3混凝土喷射机具 混凝土喷射机具有Z-5 混凝土喷射机和空压机等;空压机应满足喷射机所需的工作风压和风量要求;可选用风量9m3min 以上、压力大于0.5MPa 的空压机。 4.3.4张拉设备 张拉设备用YC60 型穿心式千斤顶,配YC60 型油泵、油压表等,YC60 型穿心式千斤顶在使用前必须送当地技术监督部门或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校验标定。 4.3.5百分表(精度不小于0.02mm,量程小于50mm)。 44 作业条件 4.4.1有齐全的技术文件和完整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并已进行技术交底。 4.4.2进行场地平整,拆迁施工区域内的报废建(构)筑物和挖除工程部位地面以下3m 内的障碍物,施工现场应有可使用的水源和电源。在施工区域内已设置临时设施,修建施工便道及排水沟,各种施工机具已运到现场,并安装维修试运转正常。 4.4.3已进行施工放线,锚杆孔位置、倾角已确定;各种备料和配合比及焊接强度经试验可满足设计要求。 4.4.4当设计要求必须事先做锚杆施工工艺试验时,试验工作已完成并已证明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5 材料和质量要点 5.1 材料的关键要求 5.1.1锚杆(土钉) 用作锚杆(土钉)的钢筋(HRB 335 级或HRB 400 级热轧螺纹钢筋)、钢管、角钢、钢丝束、钢绞线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和现场复试的试验报告。 5.1.2钢材 用于喷射混凝土面层内的钢筋网片及连接结构的钢材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和现场复试的试验报告。 5.1.3水泥浆锚固体 水泥用强度等级为32.5、42.5 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并有出厂合格证;砂用粒径小于2mm 的中细砂;水用pH 值小于4 的水;所用的化学添加剂、速凝剂必须有出厂合格证。 52 技术关键要求 5.2.1灌浆是土层锚杆及土钉施工中的一道关键工艺,必须认真进行,并作好记录。灌浆材料宜采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其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10;当灌浆材料用水泥浆时,水灰比为0.40.5 左右,为防止泌水、干缩,可掺加0.3的木质素黄酸钙;当灌浆材料用水泥砂浆时灰砂比为1:1 或1:2(重量比),水灰比为0.380.45,砂用中砂并过筛。如需早强, 可掺加水泥用量35的混凝土早强剂;水泥浆液试块的抗压强度应大于25MPa,塑性流动时间应在22s 以下,可用时间应为3060mira 整个灌浆过程应在5min 内结束。 5.2.2灌浆压力一般不得低于0.4MPa,亦不宜大于2MPa;宜采用封闭式压力灌浆和二次压力灌浆,可有效提高锚杆抗拔力 (20左右)。 5.2.3锚杆、土钉墙设计及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锚杆的构造要求 1)锚杆的锚固体应设置在地层的稳定区域内,且上覆土层厚度不宜小于4.0 m; 2)锚杆的自由段长度不宜小于5m 并应超过潜在滑裂面1.5m; 3)土层锚杆锚固段长度不宜小于4m; 4)锚杆上下排垂直间距不宜小于2.0 m,水平间距不宜小于1.5m; 5)锚杆倾角宜为1525,且不应大于45; 6)沿锚杆轴线方向每隔1.52.0 m 宜设置一个定位支架; 7)锚杆锚固体宜采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其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10。 (2)土钉墙的构造要求 土钉墙墙面坡度不宜大于1:0.1;土钉的长度为开挖深度的0.51.2 倍,间距宜为12m,与水平面夹角宜为520;土钉钢筋宜采用HRB335、HRB 400 级钢筋,钢筋直径宜为1632mm,钻孔直径宜为70120mm;土钉必须和面层有效连接,应设置承压板或加强钢筋等构造措施,承压板或加强钢筋应与土钉螺栓连接或钢筋焊接;喷射混凝土面层宜配置钢筋网,钢筋直径宜为610mm,间距宜为1503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面层厚度不宜小于80mm,钢筋网片搭接长度应大于300mm;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应采取降水措施或截水措施,坡顶应采用砂浆或混凝土护面,其宽度应不小于800mm,并高于地面,以防止地表水灌入基坑,坡脚应设排水沟和集水坑,坡面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泄水管。 53 质量关键要求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