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阅读附答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459760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阅读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阅读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阅读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阅读阅读父母的心,完成后面题目 “实在太难为情了。”两口子只说了这么一句就又哭了。问了几次,那男的才哭着说:“本来是不应该这么随便说话的。昨晚上我们两口子本来是商量好,说得一妥百妥,决不留恋孩子啦,可是,正因为她太小,所以总担心她是不是会这样那样啦,结果是我们两口子一夜没睡。把那么个无知的孩子给人家,连我自己都觉得这当爹的太冷酷无情。您给的钱我们如数奉还,请把女儿还给我们吧。与其舍掉一个孩子,还不如爹妈儿女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好。” 财主夫人听了这番话,不由得也跟着悲伤起来,她含着眼泪说:“是我不对,老实说,我虽然没有孩子,但你们当爹妈的心我完全理解,而且也羡慕你们。孩子还给你们,钱呢,就算做你们教给我懂得父母之心的酬谢吧。”6.选文两次写到夫妇的哭,在文中起何作用?(3分) 7.请找出这对夫妇决定要回自己的孩子的最主要的理由。(3分) 8.分析第一段夫妇有矛盾心理的原因。(3分) 9.财主夫人为什么羡慕他们?(3分) 10.财主夫人的转变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 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部分文段,完成8-15题。不必说_的菜畦,_的石井栏,_的皂荚树,_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_,肥胖的黄蜂_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_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比桑椹要好得远。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_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_些秕谷,棒上_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着,_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_,便_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8.在选文第一段横线处填上适当的词语。(2分)9.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在第二段的横线处,只填序号。并谈谈这些词有什么特点。(2分)备选词:A、顶 B、支 C、撒 D、拴 E、系 F、拉 G、牵 H、拽 I、罩 J、盖 K、看10.第一段文字描绘百草园的生活着重突出哪两方面?这体现出“我”什么天性?(2分) 11.第一段文字的描写顺序有哪几种?(至少写出三种)(2分) 12.结合选文谈谈作者对百草园什么感情?(2分) 13.“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句式有何特点?仿照例句,造一个句子(不少于50字)。(3分) 14.第二段文字写冬天百草园很无味,而写雪地捕鸟却津津乐道,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15.文中遗漏一句“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成仙”应放在何处?插入这一句有什么作用?(2分) 真情 当时我叫他“小老弟”。其实,我们的年龄还差着辈分,我只能这样称呼他。 那天,家里电冰箱坏了,我到修理部请求上门修理。修理部的同志说:“现在人手少,需稍候两天,你要急,可以拉来修理。”这可难为了年过花甲的我,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旧书旧报纸的卖!”一声吆喝使我闪出了一个念头。 看上去他二十多岁,一个很精神的小伙子。我叫了一声“小老弟”,把来意向他讲一遍,并表明急切的心情,最后还特别加重了一句“我给您劳务费!”他憨厚地笑了笑:“走吧”。 我们二人从三楼把冰箱抬到平板车上,拉到修理部。冰箱修好了,他又帮我抬回家。我当即从衣兜里掏出二十元钱,他的脸“腾”地红了:“您还真给钱呀?”我说:“那当然。”他执意不要。最后他说:“你有旧书旧报就卖给我吧。”看来这是他惟一的要求。我把所有的旧书旧报纸都找了出来。我想说不要钱,可在他坦诚的表现面前愧于开口。 说真格的,平时我总是用怀疑的目光看这些人,对他们存有戒心。而这件事使我转变了看法,在我们生活中,无论是北京人还是外地人;无论从事何种工作的人,人人都有一片真情,人人都有可能向你献出一片真心,只要我们敞开心扉,相互信任,相互帮助,我们的周围就会是一个真诚明亮的世界!16.文中的主要人物是_ (2分)17.用简明的语言概述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3分) 起因:_ 经过:_ 结果:_ 18.给文章分层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B. | C. | D. |19.文中划线的部分是人物的_描写。(A.语言描写 B.行动描写 C.肖像描写 D.心理描写)它真实地刻画出小伙子是一个_的人。(A. 朴实善良 B.慷慨大方 C.主动热情 D.无私无畏)(4分)20.第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3分)A.说明是“小老弟”那种乐于助人的精神感动了我,使我改变了对外地人的看法。B.真切地表明,只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待人,就会得到别人的帮助。C.鲜明地揭示出所记事情的意义只要我们相互信任,相互帮助,人世间就会充满真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D.深刻地表现出无论是哪儿的人,无论是从事何种工作的人,都有一片真情的社会现实。秋天的怀念 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意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丘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后,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21.这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什么?(3分) 22.文中加点的“悄悄地”所要强调说明的是什么内容?(3分) 23.文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一处,用横线标出来,然后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3分) 24.将第三段中加横线的央求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3分) 25.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3分) 26.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3分) 永不录用已是凌晨三点,当他从网吧里出来时,满脑子仍然充满游戏里的刀光剑影。他如网游中的大侠般麻利地翻过校园墙头,突然一个黑影横亘眼前,他意识到:这次真要挂了。班主任只冷冷地丢下一句话:回去收拾收拾,准备卷铺盖回家吧。他慌了: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保证今后改。班主任冷笑:你还好意思求我,这已经是第11次了,上次我已经在全班面前宣布你只有最后一次机会。父亲来了,穿着布满灰尘的破棉袄,在充满现代气息的校园里显得分外扎眼。父亲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哀求道:农村孩子考上重点中学不容易,如果被开除了,他一辈子就完了。给他机会够多了,而且我不希望班里有个害群之马。班主任断然拒绝。父亲踉跄了一下,扑通跪倒在地,所有人都惊呆了。他心如刀割,仿佛在滴血,终于爆发了,一把扶起父亲,口气凛然地说:爸,别求了,我们走。班主任轻蔑地说:对,回你的乡下撒网吧,只要我在,就永不录用你这个无可救药的人。回到家,他躺在床上睡了三天,感觉前途渺茫,世界一片灰暗。可怜的父亲,仍不愿放弃,又出去四处求人,希望能有个学校接受他。他心里更加难受,一个被开除的学生,哪个学校还愿意要呀。但父亲却真办到了。父亲兴高采烈地跑回家,告诉他,镇中学同意让你插班旁听了。他顿时泪眼滂沱,可以想象,这些天父亲低三下四地四处求过多少人呀!他哽咽地说:爸,您受苦了,都是儿子不孝。父亲憨憨地笑:只要你能改就好。他下跪起誓:一定痛改前非,考上大学。毕竟底子不错,加上刻苦攻读,他的成绩进步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他已升至高三,书本和大学占据了他所有的心灵空间,偶尔想到曾经的网游岁月,恍若隔世。一天晚上,父亲突然对他说:告诉你个好消息,你以前的那个班主任调到省附中了。他毫无兴趣: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孩子,你不知道,你还保留了学籍,就是因为他你才回不去的。停顿了片刻,父亲又说:我今天又到学校去求校长,他答应让你回去读书。一切简直难以置信,但当他重新跨入那个熟悉而陌生的校门时,他狠狠地对自己说:我不仅要从这里爬起来,还要从这里起飞,证明给那个家伙看看我是否无可救药。转眼一年过去了,他实现了诺言,考上了省里的重点大学。上学前的那个夜晚,父亲拿出珍藏多年的老酒。他恭敬地敬了父亲一杯,又敬了母亲一杯,然后父亲为他斟满第三杯,说:孩子,这杯你该敬敬当年的那个班主任。他不可思议地望着父亲,父亲回忆起三件事。那天,父亲跟班主任去办理相关手续。班主任悄悄告诉他:老大哥,学校那晚查到了您儿子又去上网,因屡教不改,要强行开除他。我做得绝情,一是迫于学校的制度,二是想让他的心灵有所触动,真真地戒掉网瘾。更重要的是,我先以他主动休学的名义上报校方,可以为他保留学籍。父亲似懂非懂,但隐隐约约感到,儿子还有希望。几天后,父亲接到班主任的电话:镇中学的校长是我的老同学,我和他说过了,让您的儿子暂时先到那儿插班。父亲连连道谢,班主任又嘱咐:暂时不要告诉他我做的事,这对激励他有好处。父亲不是很明白,但相信老师的话必然有道理。后来,班主任来到家里。我就快调到省里了,走之前我会做通校方工作,让您儿子高三一开学就回来。父亲感激涕零,班主任又掏出五百块钱,说:知道你们家庭困难,这点钱给他买点学习资料。另外,还是让他继续恨我吧,因为现在他那口气还没下去呢,就让他一鼓作气考上大学吧。听到这,他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下。火车到达省城的时候,接站的同学问他是否是某某大学的。他说是的,但是我要先去趟附中。 (摘自辽宁青年2009年第3期A版,有改动)19.通读全文,将故事的主要情节填写完整。(3分)沉迷网游,遣返回家 省城上学,先访恩师20.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句子中人物的心理活动。(4分)(1)他顿时泪眼滂沱,可以想象,这些天父亲低三下四地四处求过多少人呀! (2)听到这,他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下。 21.文章结尾写到:他说是的,但是我要先去趟附中。请你写出这样结尾的好处。(3分) 22.文中班主任是一位怎样的老师?请结合文章内容举例分析。(4分) 23.甘作红烛的苦心人,回头是岸的有志者,共同演绎一段感人故事。这样的故事给你怎样的启迪?请你谈谈阅读后的感受和收获,不少于80字。(5分) 父母的心答案6.说明他们极度悲伤。7.文中“父亲”最后一句话。8.舍不得孩子。9.拥有的亲情和天伦之乐。10.亲情能感动任何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答案8.碧绿 光滑 高大 紫红 长吟 伏 窜9. B C E G K F I(具体、形象、生动)10. 植物 动物 爱玩11. 整体局部 低高 时间顺序12. 喜爱13. 略14.突出孩子爱玩的心理15.和之间,儿童的好奇心理,对自然有浓厚的兴趣,对传说有很强的探求心理,表现儿童的天真、幼稚。真情答案16. 小老弟17.起因:坏了的冰箱要送到修理部去而我却年老办不了。经过:小老弟义务帮我运送冰箱。结果:我将旧书报卖给“小老弟”。18. D 点拨:这篇短文的思路很清晰,先总述,然后详细记叙事情经过,最后是写对此事的感想。19. C、A 点拨:神态描写是肖像描写的有机组成部分。20. C 点拨:在整体感知文章所表达的主旨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结尾作者议论的用意。秋天的怀念答案21.“看花”是全文围绕的中心事件。“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 22.母亲十分体谅儿子的苦衷。母亲周到细心,尽可能不去惊扰儿子。母亲的心里更难受。 23.第一处:“母亲喜欢花”母亲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母亲为儿子放弃了对生活的享受。第二处:“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痛”补充说明母亲的病具体到了哪步田地。母亲做出的超常努力。第三处:“别人告诉我”说明母亲心里只为儿女的幸福着想,从未把自己放在心上。24.“央求”反映出母亲既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理,若换成“期待”则不能突出母亲忍着巨大病痛仍一心为儿子着想这一特点。从词义看,“央求”含有最低要求的意思,“期待”则指较高要求。 25.从结尾的描写内容看,“我”不仅懂了,而且已经像母亲期待的那样不再消沉了,和妹妹一起相互扶持着积极地去面对生活了。26.“秋天”是背景,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永不录用答案19.(3分。每空1分,意对即可)苦闷消沉,插班旁听重返母校,发愤苦读考上大学,知道真相 20.示例:(1)沉迷网络游戏被开除,让父亲四处求人,他为此感到惭愧和自责;得知能到镇中学旁听,内心十分欣喜。 (2)得知班主任为了挽救自己而煞费苦心,被深深打动,他流下感激的泪。同时也为自己对班主任的误解而感到内疚。 21.(3分。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本文结尾含蓄,给读者留下思考和回味的余地。22.(4分)性格特征,2分 示例:班主任是个有爱心和责任心,工作耐心细致,对沉迷网络的学生不放弃,讲究教育策略的好老师。分析,2分 能结合事例分析即可 23.(5分)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