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社区建设之TOD.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458898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8.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未来社区建设之TOD.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未来社区建设之TOD.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未来社区建设之TOD.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未来社区建设之TOD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 的开发 transit orienteddevelopment TOD 未来社区的定义 是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为宗旨的人民社区 遵循习总书记有关城市治理的指示 围绕省委省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 创造高品质生活的目标 根据 浙江省大湾区建设行动计划 浙委发 2018 23号 提出的开展未来社区示范工程建设要求 目前形成一个初步的方案 目录 CONTENTS 总体要求及任务 TOD存在问题 TOD的概念和优势 对策及建议 01 02 03 04 未来社区总体要求及任务 01 未来社区总体要求 突出高品质生活主轴 构建以未来邻里 教育 健康 创业 交通 低碳 建筑 服务和治理等九大场景创新为重点的集成系统 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 文化引领 政府引导 市场运作 迭代创新 体系推进 因地制宜 分类施策 基本原则 优先考虑轨道等公共交通覆盖 地上地下空间开发潜力较大的区块 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涌现一批未来社区典型案例 全面复制推广 工作目标 总体要求 未来社区具体任务 具体任务遵循 人民城市为人民 建设思想 发扬 最多跑一次 改革精神 同步推进现实和数字孪生社区建设 打造九大未来场景 瞄准差异化 多样化 全过程出行需求 构建 5 10 30分钟出行圈 未来交通场景 打造 艺术与风貌交融 未来建筑场景 瞄准全人群与全生命周期 构建 全民康养 未来健康场景 服务社区全人群教育需求 构建 终身学习 未来教育场景 构建 远亲不如近邻 未来邻里场景 在聚焦九大未来社区场景创新基础上 鼓励各地结合实际 积极探索未来社区建设新模式 新产品和新机制 及时总结推广 构建党建引领的 政府导治 居民自治 平台数治 未来治理场景 组建未来社区智慧运营产业联盟 打造 优质生活零距离 未来服务场景 构建 大众创新 未来创业场景 构建 循环无废 未来低碳场景 未来社区具体任务 TOD的概念和优势 02 以小汽车为主体的交通系统导致城市郊区化和无序蔓延 土地利用趋于只具备如大规模低密度居住区等单一使用功能主张土地利用与公共交通结合 促使城市形态从低密度蔓延向更高密度的 功能复合的 人性化的 簇群状 形态演变 TOD正是基于以上理念而发展起来的土地利用模式 依托公共交通改变土地利用形态和居民的生活方式 进而引导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演变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TOD的概念 活动 TOD 英文全称 Transit 公共交通 Oriented 导向的 Development 发展模式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 简而言之 TOD就是以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 5 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 形成以满足工作 商业 居住 休闲 教育等于一体的区域中心 PHOTO TOD的概念 其次 TOD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对于城市而言 TOD能够很好的缓解 大城市病 大城市病 指的是在大城市中面临的人口膨胀 交通拥挤 住房困难 环境恶化 资源紧张 物价过高等 症状 TOD能够提升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在充分利用地上空间的同时 还合理利用向 地下空间 缓解城市用地矛盾 TOD有效的将公交 轻轨 高铁串联起来 减少了空气 噪音污染 并通过多功能空间交互营造出宜人的步行环境 优化了城市结构及资源配置 倡导绿色出行低碳出行的交通方式 有效缓解交通堵塞 TOD的概念 新城市主义 创始人彼得 卡尔索普 在上世纪90年代初 基于对郊区蔓延的深刻反思 新城市主义倡导者 彼得 卡尔索普 在1992年最早提出了TOD的概念 他鲜明地提出了以TOD替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 并为基于TOD策略的各种城市土地利用制订了一套详尽而具体的准则 新城市主义 作为一种旨在再造城市社区活力的设计理论和社会思潮 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美国兴起的 核心人物是彼得 卡尔索普 其基本理念是从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思想中发掘灵感 并与现代生活的各种要素相结合 重构一个被人们所钟爱的 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的紧凑性邻里社区来取代缺乏吸引力的 郊区模式 PHOTO TOD的起源 外国研究TOD最早最深入的当属美国 1 2 3 4 TOD 城市郊区化 二战后美国城市 小汽车出行方式占主导地位 以郊区蔓延为主要模式的大规模空间扩展 城市人口向郊区迁移 土地利用的密度降低 城市密度趋向分散化 城市中心地区衰落 社区纽带断裂 能源短缺 环境破坏 TOD的起源 组织紧凑的有公交支持的开发将商业 住宅 办公楼 公园和公共建筑设置在步行可达的公交站点的范围内建造适宜步行的街道网络 将居民区各建筑连接起来混合多种类型 密度和价格的住房保护生态环境和河岸带 留出高质量的公共空间使公共空间成为建筑导向和邻里生活的焦点鼓励沿着现有邻里交通走廊沿线实施填充式开发或者再开发将商业 住宅 办公楼 公园和公共建筑设置在步行可达的公交站点的范围内 设计要求 香港已建成轨道交通通车里程达130公里 并一直保持着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 全香港约有45 的人口居住在距离地铁站仅500米的范围内 九龙 新九龙以及香港岛更是高达65 港岛商务中心内以公共交通枢纽为起点的步行系统四通八达 PHOTO 案例一 香港 PHOTO 体制设定 技术协调 策略保障 图香港地铁路线地图 建设与管理原则开发中始终坚持 3D 原则 即高密度 density 多样性 diversity 紧凑型设计 design 创造出 地铁 物业 的联合开发模式 三大支撑要素保证港铁TOD模式成熟 高容积率的地铁盈利典范 1 在体制上 港府通过立法 明确法规与政策要求 成功设定了轨道交通与城市建设 物业发展的联动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 使轨道交通建设从纯粹的公益性事业转化为具有商业经营和地产开发支持的良性发展实体 建立了轨道交通的良性发展机制 并最终实现拉动城市人口外移 优化城市结构的作用 2 在技术上 通过规划强化市民生活方式对轨道交通的依赖 在站点出入口 周边地区优先布置一些综合性的 易于吸引人流的商贸 购物 居住等设施 从而强化其对人流的吸引 3 在政策上 港府坚守审慎的商业原则 利用和发挥市场的作用 通过允许港铁公司参与沿线土地开发经营 尽享地铁建设带来的巨大土地增值效益 这也是香港地铁成功的最重要经验之一 三大支撑要素 项目概况 涩谷首个城市更新项目 集商业 办公和公共配套于一体的TOD综合体 被誉为年轻人之街 是日本国内外各种流行元素的发祥地 底层 商业 中层 创意空间 剧院 高层 办公空间 地下 地铁站 案例二 东京涩谷 涩谷 开发背景 由于当时地铁线路建造时期不一 部分线路换乘不便 且占据相当规模的城市用地 对项目进行站城一体化以期提升现有空间利用价值 2012 2027 2009 开发前 开发后 涩谷 片区功能设置 涩谷站周边片区开发由5个项目组成 涵盖商业 商务 文化 产业 居住 教育6大功能 皆围绕地铁站点分布 目前涩谷站周边开发共有五个项目构成 涵盖商业 商务 文化 产业 居住 教育6大功能 五大片区围绕地铁站点分布 皆可享受交通便利性 涩谷MarkCity写字楼 酒店 地下商业139520 开发策略 项目以TOD PPP混合滚动开发 通过优化交通及建设文化设施 获取容积率奖励 在解决涩谷复杂的交通体系下打造区域商业文化中心 开发模式 项目通过TOD模式提升车站交通功能优化 并通过PPP在urbancore集中设置文化设施 作为奖励 政府将项目容积率从8 15提升到13 7 规划设计 涩谷是谷地 项目因地制宜 建立立体的空间步行系统 将人流水平转移的同时 实现垂直移动 拉动项目人流 一期 未来之光 二期 二丁目 公建文化配套 许可开发 容积率奖励 滚动开发 涩谷 交通整合 作为TOD模式的重要支撑 对现有交通重新整合 实现车站枢纽跟周边地区集约和互动 提升轨道交通利用率 同时对集约空间二次开发 涩谷 涉谷原本有六个不同线路汇聚的车站里 围绕这个区域 把另外两个早期建设的车站进行移位 实现有效的换乘 很好地节约了用地 车站地形断面图及步行体系图 规划理念 引入城市公共空间 电梯和垂直交通取代街道 由单一的交通 商业功能转型为国际创意性办公 娱乐 观光 等综合性中心城区 涩谷 注 整个建筑地上商业为7层 地下商业为两层 8层为创意空间 9层是多功能展览空间 11层是空中大堂 13 16层是剧场 17 34层是办公 由于复杂的城市需求和有限的城市空间 涩谷之光选择了竖向复合叠加城市功能的模式 形成了竖向的城市商业配套综合体 业态定位 主力客群定位更新为30岁左右 创意 IT人群 引入百老汇和多功能的生活空间 丰富区域业态和消费结构 增加目的性消费 涩谷 涩谷一直是学生聚集区 为吸引新的年龄层人流过来 项目中的办公专门为创意 IT等企业打造 引入30 40岁年龄群喜爱的百老汇剧院和多功能的活动空间 日常上下班外的目的性消费增加 逐渐丰富整个涩谷的业态和消费结构 创意超市 创意空间 百老汇剧场 艺术餐厅 个人办公空间 空中建筑 通过分散设置公共开放空间 并在4F 10F屋顶设置独栋 亭阁等建筑 创造出瞩目点 营造多首层 高价值的垂直空间 涩谷 公共开放空间分散设置在多层 非盈利型功能楼层 文化 艺术场所 4层屋顶平台独栋建筑 多首层垂直空间直接表现不同功能的建筑 空间布局 街区公共空间以 urban core 形式集中统一 使城市与建筑相连 创造出连续性 柔滑立体的城市空间 涩谷 urban core是城市核心的意思 项目把不同标高的城市街道直接接入建筑的内部 加上地铁出入的站厅层 从B3F 4F 创建了5个首层的商业价值 涩谷新文化街区断面图 urbancore动线结构图 启示 项目基于TOD模式 对土地集约化利用 通过与地铁站无缝联结设置多首层概念 设置目的性消费业态的公共空间 剧院等引入客流 并在建筑上有褶皱立面 空中建筑进行垂直空间打造亮点 其开发模式及空间打造打造均值得借鉴 案例精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