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期末综合测试试卷.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8458020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期末综合测试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上期末综合测试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上期末综合测试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八年级上 期 末 综 合测试试卷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摊摊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yng( ),令人目xun( )。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 )( )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2下列短语结构不同的一项是( )A巴东三峡/周庄水韵/生命之舟B走进纽约/谈语言/过故人庄C最苦与最乐/山米与白鹤/纪念白求恩D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3为使语言变得简练,请分别用小石潭记和曹刿论战中的四字短语替换画线的语句。一大早,我们便马不停蹄地向驼梁“进军”。偏偏天公不作美,刚下车,细雨便打在了我们身上。云雾缭绕,我们穿云破雾踏着弯曲的山路前行。山路两旁,青葱的树木,碧绿的藤蔓,遮盖缠绕,娇翠欲滴。泉水汩汩作响,好像在为游人欢唱。我们游兴正浓,三步并作两步,小跑着一口气攀上山顶。替换一: 替换二: 4选出下面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 )A人们都不会想到,雨林的土壤居然又薄又脆弱,几场大雨可冲走所有的表土。B亿万年前,裸子植物在地球上出现的时候,昆虫还不多。C郑屠正在门前柜身内坐定,看那十来个刀手卖肉。D这种磨炼是不可少的,只要经受住这些考验,才会变得成熟、坚强。5背诵积累(1)绿树村边合, 。(2)_?留取丹心照汗青。(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博大胸襟的句子是:_,_, !(4)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具有“诗中有画”的风格,范仲淹的渔家傲中有一句和此句有着类似的意境,这一句是_,_。(5)白居易在观刈麦一诗中描写刈麦者“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情景,表达自己同情之心的句子是_,_。 (6)“赤壁之战”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赤壁,也因此而受到无数文人墨客的凭吊,唐朝诗人杜牧在赤壁一诗中用“ , ”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慨。 6点击名著请仿照示例,依据水浒传的内容,从所提供的标题中任选一个,用几句话介绍它的情节,并简要写出你的思考(可评价人物,可叙说自己受到的启示)。示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提辖赠送银两、打发金氏父女走后,设计教训镇关西,不料三拳竟把镇关西打死了。【我的思考】鲁提辖是一个扶危济困、嫉恶如仇的人。备选标题:鲁提辖倒拔垂杨柳 武松醉打蒋门神 林冲雪夜上梁山【 】 【我的思考】 7读下面新闻,回答问题。新华网重庆2007年7月22日电 7月中旬,重庆市遭受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洪灾,给当地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胡锦涛十分牵挂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7月21日至22日,胡锦涛到重庆市考察工作,深入灾区实地察看灾情,看望慰问受灾群众。胡锦涛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全力做好抗洪救灾各项工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克服暂时困难,重建美好家园,努力夺取抗洪救灾斗争的胜利。(1)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2)拟一则抗洪救灾的宣传标语,写在下面。 8.针对不少学生沉迷于网吧,难以自拔,甚至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发展的现状,某校八年级的学生积极开展了“告别网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在此次活动中表现突出。(1)请为你所在的小组确定一个主题,要能说明开展此项活动的目的。 (2)请就你所确定的主题,设计一个有创意的活动。 二、阅读与理解(一)阅读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回答文后问题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念( )无与为乐者 (2)遂至承天寺寻( )张怀民 10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欣然起行 B、相与步于中庭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王大怒,使相之C、相与步于中庭 D、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管夷吾举于士 遂解衣攀蹑而登1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B、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C、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3请从文中摘录描写“庭院月色”的语句,细细品味,简要说明景物特点。句子: 景物特点: 14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苏轼写竹柏的用意是什么? 15本文写作时,苏轼已被贬黄州。当时,他遭监视,近乎流放。揣摩文章最后一句,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态。 (二)阅读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节选),回答文后问题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看,昆虫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亿万年前,裸子植物在地球上出现的时候,昆虫还不多。花色素淡,传粉授精,依靠风力,全部都是风媒花。后来出现了被子植物,昆虫也繁生起来。被子植物的花有了花被,更分化为萼和花冠(花被和花冠通称花瓣)。花瓣不再是绿色,而是比较显眼的黄色、白色或其它颜色。形状也大了,有的生有蜜腺,分泌蜜汁,有的散发芳香,这就成为虫媒花。“蜂争粉蕊蝶分香”,昆虫给花完成传粉授精的任务。昆虫采蜜授粉,有一特殊的习性,就是经常只采访同一种植物的花朵。这个习性有利于保证同一种植物间的异花传粉,繁殖后代。这样可以固定种的特征,包括花的颜色。我们可以设想,假如当初有一种植物,花色微红,由于其中红色比较显著的花朵,容易受到昆虫的注意,获得传粉的机会较多,经过无数代的选择,在悠长的岁月中,昆虫就给这种植物创造出纯一、显著、鲜艳的红色花朵。昆虫参与自然选择的作用,造成各种不同的植物,也造成各种不同的花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最后要归功于人工选择。自然选择进程缓慢,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显示它的作用。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它的进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果。例如牡丹,由自然选择费了亿万年造成的野生原种,花是单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红的一种。经过人工栽培,仅就北宋中叶(11世纪)那一个时期来说吧,几十年工夫,就由单瓣创造出多叶、千叶(重瓣)、楼子(花心突出)、并蒂等各种不同的姿态;由粉红创造出深红、肉红、紫色、墨紫、黄色、白色等各种不同的美丽色彩。再如大丽花,原产墨西哥,只有八个红色花瓣。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又如虞美人,经过培养,已有红、黄、橙、白各种颜色,却从来没有出现过蓝色。上一世纪末,美国著名的园艺育种家蒲班克,发现一株花瓣上好似有一层烟雾的虞美人,特意培养,到本世纪初,便育成了各种深浅不同的蓝色虞美人,为花卉园艺增添了新的品种。花儿这样红,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人工培育的成果。16从所选的文段看,文段主要介绍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A、内部原因;B、外部因素)包括、两个方面。17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所作的科学解释。 18与人工选择相比,自然选择在培育花卉中有哪些不足之处? 19昆虫为什么能帮植物创造出纯一、显著、鲜艳的花朵? 20.第段是按 的说明顺序介绍的。21文段中划波浪线这一句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22选文第两段都以设问“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开头,还运用哪种修辞方法,这样的结构有什么作用? 23仿照选文的写法,在下面材料前再补写一个“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金鱼草,它的花平时闭合着,等到它所喜爱的一种小蜂飞来的时候,花就立即开放了。别的小昆虫来“叩门”,它理也不理。待宵草,它的花到夜间才张开笑脸,专门等着一种白天躲在阴暗的地方的小蛾飞来帮它传送花粉。 (三)阅读三十年的重量一文,完成文后问题。 时至岁末,要我参加的多种社会文化活动突然拥塞在一起,因此我也变得“重要”起来。一位朋友甚至夸张地说,他几乎能从报纸的新闻上排出我最近的日程表。难道真是这样了?我只感到浑身空荡荡、虚飘飘。实在想不到,在接不完的电话中,生谔谔地插进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待对方报清名字,我不由自主地握着话筒站起身来:那是我三十年前读中学时的语文老师穆尼先生。他在电话中说,三十年前的春节,我曾与同班同学曹齐合作画了一张贺年片送给他。那张贺年片已在“文革”初抄家时遗失。老人说:“你们能不能补画一张送我,作为我晚年最珍贵的收藏?”老人的声音,诚恳得有点颤抖。放下电话,我立即断定,这将是我繁忙的岁末活动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我呆坐在书桌前,脑海中出现了60年代初欢乐而清苦的中学生活。那时候,中学教师中很奇异地隐藏着许多出色的学者,记得初中一年级时我们自修课的督课老师竟是著名学者郑逸梅先生,现在说起来简直有一种奢侈感。到高中换了一所学校,依然学者众多。我的英语老师孙连先生对英语和中国古典文学的双重造诣,即便在今天的大学教师中也不多见。穆尼先生也是一位见过世面的人,当时我们就在旧书店里见到过他在青年时代出版的至少三四本著作,不知什么原因躲在中学里当个语文教师。记得就在他教我们语文时,我的作文在全市比赛中得了大奖,引得外校教师纷纷到我们班来听课。穆尼老师来劲了,课程内容越讲越深,而且专挑一些特别难的问题当场向我提问,我几乎一次也答不出来,情景十分尴尬。我在心中抱怨:穆尼老师,你明知道有那么多人听课,向我提这么难的问题为什么不事先打个招呼呢!后来终于想通: 。哪怕是再稚嫩的目光,也能约略辨识学问和人格的亮度。我们当时才十四五岁吧,一直傻傻地想着感激这些老师的办法。凭孩子们的直觉,这些老师当时似乎都受着或多或少的政治牵累,日子过得很不顺心。到放寒假,终于有了主意,全班同学约定在大年初一到所有任课老师家拜年。那时的中学生是买不起贺年片的,只能凑几张白纸自己绘制,然后成群结队地一家家徒步送去。说好了,什么也不能吃老师家的,怯生生地敲开门,慌忙捧上土土的贺年片,嗫嚅地说上几句就走。老师不少,走得浑身冒汗。节日的街道上,一队匆匆的少年朝拜者。我和曹齐代表全班同学绘制贺年片。曹齐当时就画得比我好,总是他画得多一点,我负责写字。不管画什么,写什么,也超不出十多岁中学生的水平。但是,就是那点稚拙的涂画,竟深深地镌刻在一位长者的心扉间,把三十年的岁月都刻穿了。今日的曹齐,已是一位知名的书画家,在一家美术出版社供职。我曾看到书法选集乃至月历上印有他的作品,画廊上也有他的画展。当他一听到穆尼老师的要求,和我一样,把手上的工作立即停止,选出一张上好宣纸,恭恭敬敬画上一幅贺岁清供,然后迅速送到我的学院。我早已磨好浓浓一砚墨,在画幅上端满满写上事情的始末,盖上印章,再送去精细裱装。现在,这卷书画已送到穆尼老师手上。老师,请原谅,我们已经忘记了三十年前的笔墨,失落了那番不能复制的纯净,只得用两双中年人的手,卷一卷三十年的酸甜苦辣给你。在你面前,为你执笔,我们头上一切名号、头衔全都抖落了,只剩下两个赤诚的学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超脱烦嚣,感悟到某种跨越时空的人间至情。凭借着这种至情,我有资格以三十年前的中学生的身份对今天的青少年朋友说:记住,你们或许已在创造着某种永恒。你们每天所做的事情中,有一些立即就会后悔,有一些却有穿越几十年的重量。24全文共9段,将其划分为三部分,用“”在下面的序号中表示。 25根据上下文,填入第段段末横线上最恰当的一句话是( )A这便是老师,一点也含糊不得 B这才是学者,一点心眼也没有C这便是学者,半点机巧也不会 D这才是老师,半点机巧也不会26第段“卷一卷三十年的酸甜苦辣给你”中的“卷一卷”能不能用“写一写”或“画一画”代替?为什么? 27第两段表现了作者中学生活的什么特点? 28品析下列语句的含义。(1)哪怕是再稚嫩的目光,也能约略辨识学问和人格的亮度。 (2)卷一卷三十年的酸甜苦辣给你。在你面前,为你执笔,我们头上一切名号、头衔全都抖落了,只剩下两个赤诚的学生。 29老师为什么要求学生补画贺年片,并把它作为“晚年最珍贵的收藏”?学生为什么把为老师补画贺年片当作“繁忙的岁末活动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这样做体现了什么? 30第两段属于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 三、作文31我们总抱怨生活的平淡,平淡让我们缺少了情趣,失去了激情,没有了感觉,我们已不会感动。其实,只要我们善于观察,悉心体会,生活中有许多人、许多事,比如杨绛笔下的老王,朱自清笔下父亲的背影等等,都会令我们心潮澎湃、感动不已。请你以“ ,让我感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3)字数不少于600字。答案:一、1、莹 眩 cn c2、C 3、青树翠蔓 一鼓作气 4、D 5、(1)青山郭外斜(2)人生自古谁无死(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4)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5)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6、示例:【鲁提辖倒拔垂杨柳】鲁智深在众泼皮前说门口这粗壮的柳树老子也能拔起来。众人起哄,于是鲁智深去拔,就拔起来了。【我的思考】我看到了一个嫉恶如仇、力大无比、粗中有细、有心计、武艺高强的鲁智深。7、(1)胡锦涛到重庆看望遭受洪灾民众。(2)示例:众志成城,重建美好家园。 8(1)示例:告别网吧,健康成长(2)示例:“跟网吧说byebye”签名活动;“网吧危害大家谈”主题征文活动 二(一)9、(1)考虑、想到(2)寻找10、D 11、B 12(1)月光照在院子里,如积水一般清澈透明,水中藻、荇交织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2)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13、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特点:月色空灵皎洁(或“空明澄澈”、“空明澄澈、亦真亦幻、爽心悦目”皆可)14、借景抒情,表达和张怀民的深厚感情。15、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闲”才能“夜游”,才能欣赏月夜的美景。(二)16、B自然选择、人工选择17、例:这是昆虫参与自然选择的结果,也是人工选择取得的显著成果。18、进程缓慢,花色、形态(或品种)单一。19、昆虫只在同一种植物的花朵上采蜜授粉,有利于固定种的特征。20、从概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也包含从古到今的时间顺序),答出“逻辑”即可。21、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22、反复,作用:使中心突出,脉络分明,节奏明快,增添文章的语言美,增强文章的艺术色彩。23、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也是花儿选择昆虫的结果。(三)24、 25、C 26、不能。因为“卷一卷”既有形象感,又透露出对30年人生经历的沉重感受,而“写一写”、“画一画”则太直白,不能给人以上两种感受。27、作者的中学生活欢乐而清苦。28、(1)中学生虽然稚嫩,但已经感受到老师们学问的渊博和人格的崇高。(2)在敬爱的老师面前,学生永远是学生。29、老师十分看重当年淳朴少年的一片真情。学生对老师有无限的尊敬与挚爱。他们这样做共同表现了师生之间的感情是永恒的。30抒情、议论。告诉我们跨越时空的师生至情,是人世间最宝贵的,是永恒的。三、31作文:参见2008年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