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月考试卷.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457959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月考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月考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月考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广电慧考试高复班2月月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60分。凡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要做加试题40分,延时30分钟。2.答题前,请务必将县区、学校、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 3.请用书写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按题号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王维虽然仕途稍有挫折,但总的看来比较顺遂,这可能与他那 的性格有关。王维的心里,总有一种回归平衡、平静、安适的冲动, 他大量的诗歌有一种雅致的 。 A.不温不火 以至 品位 B.不温不火 以致 品位 C.不瘟不火 以至 品味 D.不瘟不火 以致 品味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基于公共交通安排及市民安全,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原定于10月1日晚上8时在维多利亚港举行的国庆烟花汇演将会取消。B.欧洲航天局的彗星探测器“罗塞塔”向目标彗星的彗核发射着陆器“菲莱”,各国科学家对此着陆器表示了极大的关注。C.南京市交管部门负责人曾明确表示,如果出台限牌或者单双号限行这样的政策,一定会听取广泛的意见,绝对不会搞突然袭击。D.印度尼西亚国家搜救中心负责人在记者会上说,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初步显示,亚洲航空公司失联客机有可能已经沉入海底。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徒弟给老师拜年时说:“您的高足叩问老师金安!祝老师新年事业蟾宫折桂!” B.我偶然有一两回去叨扰朋友的酒席,恰又时令不对,一直没能尝到这道菜。 C.我所做的只是畅所欲言而已,能起些抛砖引玉的作用,于愿足矣。 D.一位作者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奉上拙著一本,书中谬误,敬请斧正。4.下面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七言律诗登洛阳故城,中间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禾黍离离半野蒿, 。 , 。 , 。 ,犹自吹笙醉碧桃。鸦噪暮云归古堞 雁迷寒雨下空壕 可怜缑岭登仙子水声东去市朝变 山势北来宫殿高 昔人城此岂知劳 A. B. C. D.5.下面是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著名画家韩美林先生时的对话。请根据回答内容,选出 最恰当的提问。(3分)记者: ?韩美林:别指望父母,要有独立的自尊心。就像我小学时的校歌唱的:“但得有一技在身,就不怕贫穷。且忍耐暂时的痛苦,去发展远大的前程。”现在我们的祖国富强了,我希望年轻人、年轻艺术家,把思想、修养、艺术乃至举手投足都更升华,让全世界都知道我们是一个富裕且有文化的大国。A.您对年轻人有什么话要说吗?B.您对年轻人有什么看法吗?C.您对有些年轻人不学无术的现象怎么看?D.您觉得年轻人应该怎么面对今天的国家形势?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答毕仲举书苏轼奉别忽十余年,愚瞽顿仆,不复自比于朋友,不谓故人尚尔记录,远枉手教,存问甚厚,且审比来起居佳胜,感慰不可言。罗山素号善地,不应有瘴疠,岂岁时适尔。既无所失亡,而有得于齐宠辱、忘得丧者,是天相子也。仆以任意直前,不用长者所教以触罪罟。然祸福要不可推避,初不论巧拙也。黄州滨江带山,既适耳目之好,而生事百须,亦不难致,早寝晚起,又不知所谓祸福果安在哉?偶读战国策,见处士颜蠋之语“晚食以当肉”,欣然而笑。若蠋者,可谓巧于居贫者也。菜羹菽黍,差饥而食,其味与八珍等;而既饱之余,刍豢满前,惟恐其不持去也。美恶在我,何与于物。所云读佛书及合药救人二事,以为闲居之赐甚厚。佛书旧亦尝看,但暗塞不能通其妙,独时取其粗浅假说以自洗濯,若农夫之去草,旋去旋生,虽若无益,然终愈于不去也。若世之君子,所谓超然玄悟者,仆不识也。往时陈述古好论禅,自以为至矣,而鄙仆所言。仆尝语述古,公之所谈,譬之饮食龙肉也,而仆之所学,猪肉也,猪之与龙,则有间矣,然公终日说龙肉,不如仆之食猪肉实美而真饱也。不知君所得于佛书者果何耶?为出生死、超三乘,遂作佛乎?抑尚与仆辈俯仰也?学佛老者,本期于静而达。静似懒,达似放。学者或未至所期,而先得所似,不为无害。仆常以此自疑,故亦以为献。来书云处世得安稳无病,粗衣饱饭,不造冤业,乃为至足。三复斯言,感叹无穷。无缘面论,以当一笑而已。 (选自苏轼文集,有删改)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且审比来起居佳胜 比:最近 B.是天相子也 相:祐助 C.刍豢满前豢:饲养 D.则有间矣间:差别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欣然而笑 本期于静而达 B.晚食以当肉 仆常以此自疑 C.若农夫之去草譬之饮食龙肉也 D.其味与八珍等抑尚与仆辈俯仰也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仆以任意直前,不用长者所教以触罪罟。(4分)(2)学者或未至所期,而先得所似,不为无害。(4分)9.据此回信,推测毕仲举来信的内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三、古诗词鉴赏(11分)10.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回答问题。减字木兰花 王安国 画桥流水,雨湿落红飞不起。月破黄昏,帘里余香马上闻。 徘徊不语,今夜梦魂何处去?不似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 减字木兰花 蒋氏女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昼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注:洞房:幽深的居室。蒋氏女,蒋兴祖之女。靖康年间金兵南侵时,蒋兴祖奋勇抵抗,壮烈殉国。其女为金贼掳去,途中题字于雄州驿。 (1)王词写的是什么季节?请找出具体依据。(3分) (2)蒋词上片写景,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请简要说明。(4分) (3)两词中“飞花”和“飞鸿”的意象,各自蕴含了词人怎样的情感?(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 。(诗经氓) (2)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 (3)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4) ,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庄子逍遥游) (5)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6) ,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7)其为人也, ,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 (8)牢骚太盛防肠断, 。(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瓦斯科夫凯旋前苏联鲍里斯利沃维奇瓦西里耶夫瓦斯科夫押着俘虏,走过里莎牺牲的地方,他不由地拉动了枪栓。听到枪栓的声音,俘虏们立刻警觉地停了下来,回过头,惊恐地看着瓦斯科夫。准尉已经像个醉鬼一样东倒西歪了,但他还保持着清醒。不是现在,时机未到。瓦斯科夫看了一眼俘虏,又拉动枪栓,关上了保险。俘虏们放下心来,回过头,继续慢慢向前走去。沉寂的森林里,只有沉重的步伐响着。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瓦斯科夫看着前面俘虏的背影,突然变得模糊起来,他赶紧晃晃头,背影又变得清晰起来。他回头远远地望着姑娘们牺牲的地方,默默地唠叨着:“我的丽达、热妮亚、里莎、索妮娅、嘉尔卡,我不知道怎么跟你们说,我活下来了。咱们再见的日子又远了。仗,还没打完,也说不定什么时候,你们的准尉来不及哼上一声,也就躺下了。我不后悔,我也不害怕,找你们去做伴。现在想起来,是多美妙的一件事”瓦斯科夫回头看了一眼跌跌撞撞走着的俘虏,又回身面向森林,默默地唠叨着:“再见了,等以后再回来看你们。丽达交待的事我一定办好,你们相信我”他回过头,疲惫的脸上挂着大颗大颗晶莹的泪珠。瓦斯科夫押着俘虏终于走上了大路。这是最后的路程了。瓦斯科夫感到自己燃烧起来了,他身体摇晃着,俘虏的背影变得更加模糊,他一次又一次晃脑袋。但不管如何,背影还是模糊的,周围的一切也是模糊的突然,从四周的森林中,山丘上,河畔冒出无数的红军战士。他们呼喊着向瓦斯科夫涌来。是少校和基里亚诺娃带着大部队正在森林里搜寻他们的踪迹。然而瓦斯科夫似乎什么也感觉不到,他摇摇晃晃地朝前走去,走过了俘虏身旁,一直走向村口。四面八方都是红军战士,善良的俄罗斯人民。然而这一切落在瓦斯科夫的眼里,都是一些晃动的影子。他分辨不出眼前的是谁,只知道一味地晃动着身体朝前走着,走着。他仍然跌跌撞撞向前走去,一直走向空无人迹的村庄。瓦斯科夫终于明白他已经回来了。他想站住,却觉得眼前一阵发黑,整个人重重地跌在地上,昏死过去。红军向德国发起了总进攻。“喀秋莎”万弹齐发,射向了柏林。红军战士冲进国会大厦,将高高飘扬的旗帜插在国会大厦顶上。欢呼声充满了世界的各个角落,柏林,莫斯科,巴黎,伦敦,华盛顿战争终于结束了。战后的俄罗斯土地上一片废墟。然而幸存下来的人们没有停下来哀悼,他们从失去亲人和家园的痛苦中走出来,用百倍的热情投入到重建家园的忙碌之中。推土机把废墟推倒,压路机压过坑坑洼洼的公路,年轻人一队队扛着工具,唱着欢快的歌向需要他们的地方走去。瓦斯科夫经过的每一个地方都打满了遭受摧残伤害的烙印,然而俄罗斯人民却用欢声笑语点缀那些破败的街道。注:节选自前苏联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有删改。该小说讲述了二战期间苏联红军战士英勇抗击德寇入侵的故事。小说中牺牲的五位女战士。12.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13.小说多次写到俘虏有何作用?(6分)14.小说两次写到瓦斯科夫“默默地唠叨着”,这样写的意义是什么?(4分)15.请探究作品最后一段的深刻意蕴。(6分)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中国的孝道朱大可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一位年轻母亲睡前给母亲端水洗脚,幼子为此深受感动,遂端来一盆热水要给自己的母亲洗脚。洗脚、下跪和磕头的闹剧,从旧帝国一直上演到民国,始终没有终止的迹象,只是在“新文化运动”之后,它逐渐遭到人们的唾弃。但今天,在道德全面滑坡的背景下,那些发霉的旧风俗开始卷土重来,成为转型中国的“亮丽风景”。 但国人的孝道传统,往往表演甚于实绩。目前的种种亲情表演不过是这种“秀孝传统”的变种而已。在所谓“亲情经济”的浪潮中,母亲节被强大的市场之手弄成了鲜花节或蛋糕节,面临着被庸俗化的厄运。美式文化的渐染,又让很多年轻人怀着崇拜心理,模仿西式传统,把示爱当作时髦,把表演当作品位。 中国封建社会的孝道,无非是专制主义在家庭结构中的映射。它从未承载过真正的爱与亲情,而仅仅重申长辈对晚辈的微观权力。它拒绝家庭成员的人际平等,无视晚辈的人格尊严,进而摧毁主体的独立建构,由此导致服从性和工具性人格的茁壮成长。 如何阐释“孝”的含义,这无疑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儿女跟父母的关系,首先应当建立在人格平等的价值观上,任何一种下跪和磕头的行径,只能把“孝”引向“顺”,也即表达谦卑和顺服的语义。这种所谓孝道,背离了自由、平等和博爱的人本主义价值基线,跟爱没有任何本质性关联。 母亲节源于希腊,人们借此向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之母赫拉致意;现代母亲节则源于一名叫做安娜贾维斯的美国女士,她力主设立纪念日来劝慰那些在战争中丧子的母亲,同时创立母亲节来表彰全球母亲的伟大成就。全世界的儿女都知道,我们应在这一特殊的节日里重申母爱的伟大,对母亲报以更为炽热恒久的情感:学会倾听她们的教诲,尊重她们的抉择,跟她们成为最亲密的朋友,并学会在她们老去之后,照料其衰弱的身体和安慰其孤寂的灵魂。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必须以下跪和磕头来表演各类滑稽的“孝行”。母亲珍爱并引为自豪的,不是那些磕头虫和软脚蟹,而是有尊严地站着的孩子。(有删改)16.请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17.文章第段中“变种”的表现有哪些?(6分)18.从全文看,作者认为真正的“孝”应当是什么样的?(6分)七、作文(70分)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唉乃声,方不虚此生耳。 张潮(清) 只愿说而不愿听,是贪婪的一种形式。 德谟克利特(古希腊)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语 文 加 试 题一、阅读材料,完成2023题。(10分)从古讲六书者,多不工书。欧、虞、褚、薛,不硁硁于说文凡将。讲韵学者,多不工诗。李、杜、韩、苏,不斤斤于分音列谱。何也?空 诸 一 切 而 后 能 以 神 气 孤 行 一 涉 笺 注 趣 便 索 然。 (节选自随园诗话)20.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3处)。(3分)21“六书”是东汉 (人名)在说文中提出的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即 、指事、 、形声、转注、假借。(3分)22随园诗话是清代 (作者)的一部诗歌理论著作,他所倡导的“ ”(学说)在清代诗歌理论中影响很大。(2分)23.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关于诗歌创作的观点。(2分)二、名著阅读题(15 分)2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三国演义中,汉献帝以血书衣带诏赐给董承,董承联络了吴兰、王子服、刘备 等,欲杀曹操,但密谋泄露,董承、董贵妃被曹操杀死。B.子夜以吴荪甫与裕华丝厂工人的斗争为主线,以吴荪甫与赵伯韬的矛盾、与双 桥镇农民的斗争为副线,相互交织,串联全篇。C.茶馆第二幕中,宋恩子和吴祥子仍穿灰色大衫,但袖口瘦了,而且罩上青布马 褂,这些服饰的变化,揭露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彻底性。D边城中,天保为成全傩送和翠翠,驾船远行,遇险而死,傩送误认为这跟老船 夫和翠翠有关,带着莫名的悲哀也下了桃源。E.哈姆莱特中,“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 责任!”这句话主要表现了哈姆莱特的正义感、责任感。25.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第三十二回中,听到金钏投井而死的消息后,袭人“不觉流下泪来”,贾宝玉“在王夫人旁边坐着垂泪”。两人都流泪,但蕴含情感不同,请简要分析。(6 分) (2)“可怕呀,好比天坍地陷!船沉了,在希望的茫茫大海上没有留下一截绳索,一 块木板。” 这是苦苦等待了七年的欧也妮收到查理的信后的感受。请简要概括该信 的内容。(4分)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628题。诸多人人生的过程、诸多人的生活,构成了社会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生毫无疑问是文学的最重要的元素,没有人生,哪有文学。另一方面,文学与人生,可以缩小到文学对每一个人生命的影响,或者说文学对每个人的影响,而且每个人实际上都是一个潜在的文学读者。有人说了,在农村里面有很多不识字的人,他们是不是读者呢?我想他们尽管没有能力拿着一本有文字的书来读,但是他们依然有别的办法来接触到文学,他们可以用耳朵听。所以,每个人都是一个读者,只不过读书的方法有区别。文学肯定会影响人,我们看很多人物的传记,其中写到某人看到某书以后改变自己人生的方向,成就了一番伟大的事业。我想即便是没有这样一种戏剧化的、变革性的影响,那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依然存在。我们判断一个人的好与坏,判断一个事物未来的发展方向,都需要借助我们头脑中许多理论观念。它们是怎样形成的?除了父母、老师的教育之外,更重要的就来源于阅读。我作为一个写作者,确实感觉到手下的笔重若千斤,通过自己的写作,把自己对人生最宝贵的体验写进去,对个性化的体验也写进去。而且在写的过程中,对人性当中善的方面、恶的方面,尽可能的给予全面的呈现。只有这样,写出的作品里面的人物才会充满典型性的特点。只有这样真实的人物,才能够让人们受到感染,才能够让人牢牢记住,才能够对人的生活有所启发。 (选自莫言在“中法诺奖得主对话”中的讲话,有删改)26. 请简析“文学”与“人生”的关系。(5分)27. 文学对人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28.依据文本,莫言认为一个写作者应该如何写作?(6分)江苏广电慧考试联系方式:2939922846高三语文试题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