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期末试卷(上学期).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8456995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语文期末试卷(上学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一语文期末试卷(上学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一语文期末试卷(上学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期末复习(上学期) 期末测试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共31分)一基础知识及应用(31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1xun( )丽2chng( )清3兴高ci( )烈4hi( )人听闻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1.纷扬的雪花里,依希看到她穿着蓝色羽绒衣,在冰冻的湖面上掷下一串雪团般四处迸践的清脆笑声。2.遗撼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日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轶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错别字改正3、默写。(10分)1今夜月明人尽望,_。(王建_)2子曰:“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八则)3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_。(郭沫若天上的街市)4 _,松间沙路净无泥。(苏轼_)5青山有幸埋忠骨,_。(杭州岳墓对联)6四面湖山归眼底,_。(湖南岳阳楼对联)7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8迢迢牵牛星,_。 (古诗十九首)4、参考例句特点仿写句子,要求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愿望。(5分)例句: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中的巨松,也不是屈身于斗室的盆景,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为壮丽的河山添上一笔绿意。仿句1:_仿句2:_5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 (2分)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童趣盎然的作品。其中,“洞中历险”写的是汤姆与蓓基在洞中三天三夜的历险经历,期间,他们遇到过印第安人乔。半月后,汤姆打开堵死的洞口,发现 。(2分)6、读下面一则材料,仔细思考,把你的发现写下来。(4分)有位动物学家在对生活在非洲奥兰沿河两岸的动物进行考察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生活在河东岸的羚羊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并且奔跑能力也不一样,东岸的羚羊奔跑速度每分钟要比西岸的羚羊快13米。对这些差别,动物学家百思不得其解,因为除了东岸有狼群活动以外,其他的生活环境和食物都相同。在这位动物学家的倡议下,动物保护协会做了一个实验,在河东西岸各捉了10只羚羊送到对岸,结果,送到西岸的羚羊繁殖到了14只,而送到东岸的只剩下了3只_另外7只都被狼吃掉了。_第二部分 阅读分析(共44分)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6题。(共16分)甲“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乙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1对同一自然景物的感受往往会因人因事因地而异。甲文作者所表达的感受是_,乙文作者所表达的感受是_。(2分)2甲文作者把春风比做“母亲的手”,你对春风有何感受?请用一个比喻句把这种感受写下来。答:_。(2分)3仿照例句,说说下边句子中加横线的词好在哪里?例句: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抚摸”这个词,从触觉的角度写出了春风温柔的特征,很有感情。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2分)答:_树上的嫩芽也密了。(2分)答:_4甲文的第一段把无形、无声、无味的春风描写得有声、有味,试举例说明。(4分)变无声为有声:_变无味为有味:_5乙文中说“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由文中的“这一切”,你还能想到什么?请写在下面。答:_。(2分)6回忆你学过的古诗,哪些诗句能表现甲文和乙文中的景物?写在下面。(至少两句)答:_ _ (2分)二、阅读三峡,完成17题。(13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给下列字注音:(2分)阙( ) 嶂( ) 溯( ) 曦( )2第段主要写:_。(1分)3正面描写三峡山势的语句是_,侧面烘托的句子是:_。(2分)4“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一句适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其作用是什么?(2分)_5“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这一句主要是写_。(1分)6第二段主要写_。(1分)7译句:(4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_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_三、阅读趵突泉的欣赏,完成18题。(15分)趵突泉的欣赏老 舍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现在单讲趵突泉。在西门外的桥上,便看见一溪活水,由南向北的流着,这就是趵突泉流出来的。设若没有这泉,济南定会失去了一半的美。但是泉的所在地,并不是我们理想中的一个美景泉太好了。泉池是差不多见方的,三个泉口偏南,北边便是条小溪,流向西门去。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你便觉自然的伟大,使你再不敢正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长的水藻上飘荡着,不由你不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的上来一串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大,扁一点,慢慢的,有姿态的,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了一个!有好几串小碎珠一齐挤上来,像一朵攒得很整齐的珠花,雪白。有的这比那大泉更有趣。新近为增加河水的水量,又下了六根铁管,做成六个泉眼,水也流得很旺,但是我还是爱原来的那三个。看完了泉,再往北走,经过一些货摊,便出了北门。1第段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2分)2第段中“设若没有这泉,济南定会失去一半的美”的含义是什么?(1分)3第段写“三大泉”,抓住了它们怎样的特点?(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4第段主要运用哪两种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5第段中细致写泉水往上冒的形态,请在文中找出两个句子。(2分)6文中有记叙、有描写、有议论、有抒情,请各找出一句。(2句)(1)记叙:(2)描写:(3)议论:(4)抒情:7本文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8你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得到的启示是什么?(2分)第三部分 作文训练(共25分)你的成长过程,也许是一帆风顺,事事称心,也许是烦恼多多,忧愁不断。然而不管你的经历如何,你都会一天天长大,走过童年、少年,并进入青年。请你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以“长大的感觉真(好或恼)”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参考答案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1、1绚 2澄 3采 4骇2.错别字希践撼轶改正稀溅憾逸3、1不知秋思落谁家 十五夜望月2学而不思则罔3定然是不甚宽广4山下兰芽短浸溪 浣溪沙5白铁无辜铸佞臣6万家忧乐到心头7杨花落尽子规啼8皎皎河汉女4. (1)我不是令人炫目的星月,也不是华堂丽室中的红烛,而是广阔原野中的一点萤火为沉默的大地带来一点亮色。(2)我不是驰骋疆场的骏马,也不是搏击长空的雄鹰,而是沙漠中的骆驼驮载着探险的人们走向绿洲。(3)我不是巍峨挺拔的高山,也不是供人玩赏的奇石,而是普通平凡的小石头为造桥筑路贡献一点微薄之力。5马克吐温 印第安人乔的尸体6(1)适度竞争有助于种族的繁殖。 (2)竞争能提高自身的能力。第二部分 阅读分析一、1对春天的热爱 对生命的礼赞2春风像一首歌,让你在歌声中翩翩起舞。(春风像小姑娘,悄悄地来到人间,给人以温暖。)3形容各种气息在空气中,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从嗅觉的角度表现春风的芳香和醉人。从视觉的角度表现了树上嫩芽越来越多,体现了初春的特征。4(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5鸟儿在枝头歌唱;小燕子从南方回来,正忙着筑巢搭窝。6春风又绿江南岸;一枝红杏出墙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二月春风似剪刀。二、1阙qu 嶂zhng 溯s 曦x2写三峡峰峦重叠、雄伟峻拔的山势。3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4对偶、夸张;突出三峡山势的雄伟峻拔。5从船速着笔,进行侧面描写。通过时短、距长、行速的对比描写,突出夏水暴涨后水流的湍急。6三峡夏天水势的湍急。7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一带,两岸山连着山,一点中断的地方也没有。即使骑着快马,或者驾着风,也不会有这样快。三1突出趵突泉的美丽,和它在济南所处的地位,使读者对趵突泉产生浓厚的兴趣。2趵突泉在济南风景中的地位。3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4排比、比喻。描写了泉水往上冒的形态,写得极细腻传神。5(1)有的有的有的(2)有好几串小碎珠一齐挤上来6(1)千佛山名胜(2)冬天飘荡着(3)假若一半的美(4)泉太好了7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8努力向上,积极进取。第三部分 作文训练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