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万科总部大楼-漂浮及建筑.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456497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万科总部大楼-漂浮及建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解析万科总部大楼-漂浮及建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解析万科总部大楼-漂浮及建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文由yzl0305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解析斜拉桥上的绿色建筑 大师与建筑 万科中心设计师Steven Holl 先生,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最好的建筑师, 世界十大建筑师之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院终身教授。他设计作品频频获奖,包括 1998 年的 Alvar Aalto 奖章、美国建筑师协会金奖、美国进步建筑奖、美国普立兹克建筑 奖等数十项。 2007 年, Steven Holl 先生设计的两个项目获得美国 时代 周刊评选的世界十大建筑称号, 分别名列第一和第八。 万科中心作为深圳城市片段,Steven Holl Architcts 设计提出一个新的典范:漂 浮的水平杆状空间,化解建筑形式和功能使用之间的直接关系,这带给地面层更多的活力。 在这个项目中不需要设计各种不同功能来满足这城市片段的复杂需求, 地面层多元的日常生 活可以在功能单元中不断改变和演化。 这些单元和周遭活动之间的多孔穿透性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主楼漂浮在空中, 这些地面 出租的空间可以让租户使用当地的自然材料自己建造,例如竹子、茅草屋顶等,并且可以提 供紧密多样的使用性,使其具备很大的可变性和灵活性。 盘旋在独创的“海水涂鸦”花园上空,办公室、公寓、和酒店等,建筑物之间温和的碰 撞,就好像他们一度曾漂浮在较高的海面上,如今那个海面已经退去,留下他们屹立在犹如 玻璃或珊瑚般的基座上。这种项目是在中国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在任何地方都没有)。 作为一个热带的、可持续的 21 世纪构想,它融合了几项新的可持续发展方向:漂浮的 建筑体创造了自由、灵活有遮盖的景观绿地,并且让海风和陆风穿透基地。这些利用中水系 统运作的矩形水景池将冷能向上辐射到彩色的铝制建筑底面再反射下去。 可动式外遮阳表面 使用特殊复合材料, 保护内层玻璃减少太阳能负荷及风力冲击。 可转动式悬挂立面外遮阳系 统不会阻挡窗外的海景及山景。利用太阳能的除湿和冷却系统经由特殊的“屋顶阳伞”形成 了有遮阳的屋顶景观。 这个防海啸的盘旋式建筑创造了一个多孔的微型气候和庇荫自由景观 绿地。 独特的结构 根据项目独特的建筑效果 (若干巨型筒体及实腹厚墙、 落地柱支撑起上部 45 层结构, 在底部形成了连续的大空间, 落地筒、 实腹墙及柱水平距离 5060m, 上部建筑端部悬臂 15 20m),设计公司提出了世界首创的“斜拉桥上盖房子”的理念。通过合理布置高强钢丝斜 拉索, 发挥首层钢楼盖及顶层混凝土楼盖的轴向刚度和承载力, 实现大跨度结构跨越和悬臂, 同时通过预应力值的调整优化, 改善上部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受力变形状态, 取得了明显的技 术经济效益,比传统巨型钢支撑结构节约投资约 8000 万元。 绿色与 LEED 可持续发展是全世界的发展主题, 万科中心试图对生态平衡做出探索: 通过对总体规划 和建筑单体设计,利用自然技术、本地绿色建筑材料等低成本、低投入方式平衡和保护周边 生态系统,节约能源,同时保证办公使用者的身心健康和舒适性。它以美国绿色建筑协会颁 布的能源与环境设计导则(简称 LEED)为评估依据,其标准为 LEED 认证的铂金级。 可持续选址 万科中心位于大梅沙度假村,附近有便利的交通系统:地面交通四通八达;良好的交通 系统,方便了人们出行或是货物运送。同时设计还为自行车,汽车提供了充足的车位,提倡 使用减排汽车,为低排放汽车提供优先泊位;地下室有淋浴设施,大大方便了员工的生活。 下沉庭院、水系、绿地、山丘的完美组合形成丰富的立体景观,使空间最大化开放。 抬高了的建筑设计使地面空间完全释放, 留给大地最大的景观空间, 并可以加强风的对 流,营造局部良好的微气候环境。丰富的外来和本地物种的种植,使得整个中心常年青翠, 清幽怡人。此外,独特的结合太阳能光电系统的屋顶花园设计不仅扩大视野、美化环境,同 时降低顶层太阳得热,也减轻热岛效应,达到了和谐与经济的双重效益。 节约水资源(水环境) 节约水资源(水环境) 在建筑内部,采取了目前先进的节水器具及节水方法进行节水,如采用低流量厕具,无 水小便器,配合自动控制系统的低流量水龙头及低流量的淋浴喷头等,这些节水至少 30%以 上,仅此一项,年节水量 1500 吨以上。 在室外空间,尽量采用渗水铺装路面以加强雨水渗透,种植本地树种,利用各种与景观 相结合的措施,如植被浅沟,渗透沟渠,生物滞留等方式减低雨水冲刷,保持当地水土环境 的同时又减少灌溉用水。 整个项目中采用了全面的雨水回收系统, 将屋面和露天雨水收集处理, 并蓄积在水景池 内,回用于绿化和补充景观水池水量的损失。设计中,亦充分考虑了成本效益并与实际的地 形和景观相结合,如东侧屋面距景观水池较远,在设计中就近设置雨水花园用于消纳雨水, 节省投资的同时,亦达到雨水回收的效果。 为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 本项目将所产生的中水和污水亦全部回收, 通过人工湿地 进行生物降解处理,以用作本地灌溉及清洗等其他用途,每日的水处理量达到 100 吨,保证 100%不使用饮用水来作为景观用水,大大减轻了对市政用水的负担。 能源与大气 作为办公建筑,设计采用了大面积玻璃以获得充足的日照阳光。同时,为了避免由于这 种设计产生过多的太阳得热,以及冬季里的眩光现象,设计在采用通常使用的低辐射、高透 光玻璃的同时,亦配以创新式的、能够自动调节的外遮阳系统,该系统根据太阳高度角以及 室内的照度,自动调节水平遮阳板,其开启的范围 090,达到理想的遮阳效果,在深圳, 乃至全国首次用于使用自动调节的外这样系统于大型办公楼宇。 在采用新型围护结构系统减少能耗的同时, 高效节能的系统也是节能的手段之一: 蓄冰 空调技术是让制冷机组在夜间电力负荷及电费低谷期进行制冰, 在白天负荷高峰时候释放出 来。达到峰谷负荷的转移,节省能源成本的同时,也对减轻国家电力系统负荷作贡献。地板 送风系统是利用地板下低压风管把冷风送到风口,送风温度较常规送风温度高 24 度,提 高了通风效率,增加室内空气素质的同时,也节约了大量的能耗。同时亦充分利用能源回收 系统,采用新风热回收技术,把排风中的热量用于预热新风,同时配合 CO2 监测系统,控制 新风机组的开启,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太阳能热水以及光伏电系统是太阳能在该建筑中的重要体现。 建筑光伏电系统产生无污 染电能的同时美化了建筑形象。本项目中太阳能预计年发电量 25 万度;太阳能热水用于泳 池热水以及大厦淋浴洗手之用。为太阳能在办公建筑中的使用起到推动作用。 整个设计在细节上亦十分注重节能的体现, 如广泛采用日光照明、 高效率的照明灯具以 及感应灯、工作灯等的运用,可为大楼节约大量照明电力。 材料与资源 万科中心在施工中严格贯彻 LEED 认证对施工管理,以及材料使用的方针,其中包括: 1 尽量使用本地材料,大大减少材料运送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2 使用回收修复或再用的材料产品和装饰材料如钢材,飞灰水泥、梁柱、地板、壁板、 门和框架、壁柜、家俱等材料。降低对新材料的需求、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同时降低建筑成 本、节约能源并减少新材料生产过程所产生的环境影响。 3 为了减少对不可再生材料的使用,施工中采用大量可再生材料(竹、羊毛、棉花等材 料)、快生木材(生长周期为 10 年以下)以及获得国际森林管理委员会认证的木材。 4 施工中有专门的管理小组,做到文明施工,制定建筑施工废弃物管理计划,制定材料 分离的量化目标;回收并/或抢救建筑拆除和场地清理产生的废弃物;开辟专门的空间,用 于回收废弃物,并要求按照类别分别进行回收。 室内环境品质 在万科中心的设计中, 办公层设计专门的吸烟室以及配套的排烟系统, 很好的控制烟气, 保证室内的环境具有良好的空气素质;同时,在办公设计时的通风量亦增加了 30%,保证室 内空气的清新; 室内装修严格选用低放射物质包括: VOC 的密封剂、 低 粘结剂、 地毯等物质。 设计还非常注重对内部的热环境来尽量满足人体舒适度的要求,从温度、湿度、自然采 光及视野方面等几方面均能够达到舒适的要求: 可调节地板送风系统可以根据不同个人的需 求调整送风的温度和速度,提供优质的个人微环境;几乎所有的常用空间均使用日光照明, 提升人员工作效率; 所有常用空间都可以有开阔的视野, 可以尽情的边工作边享受外面的美 景。 创新与设计 如:中国第一个集大跨度、钢结构、悬拉索与预应力于一体的新型综合建筑 可活动的外遮阳 利用中水以及人工湿地 100%处理污水,并会用于景观灌溉以及消防蓄水 太阳能板下种植植被 开办绿色建筑展厅,宣传并推广绿色建筑。 8 月 5 日,万科中心项目现场接待了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摄制组一行 6 人到访,为美国国 家地理频道制作高清系列纪录片绿色巨型建筑(Green Mega structures)拍摄建造过 程素材。绿色巨型建筑(Green Mega Structures)系列片共 3 集 3 小时,万科中心 拟定为其中一集,该系列聚焦于环保、节能的绿色新型建筑,展示绿色设计理念及施工中的 先进的绿色生态技术。预计在 2009 年下半年向全球开播。 1本文由yzl0305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解析斜拉桥上的绿色建筑 大师与建筑 万科中心设计师Steven Holl 先生,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最好的建筑师, 世界十大建筑师之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院终身教授。他设计作品频频获奖,包括 1998 年的 Alvar Aalto 奖章、美国建筑师协会金奖、美国进步建筑奖、美国普立兹克建筑 奖等数十项。 2007 年, Steven Holl 先生设计的两个项目获得美国 时代 周刊评选的世界十大建筑称号, 分别名列第一和第八。 万科中心作为深圳城市片段,Steven Holl Architcts 设计提出一个新的典范:漂 浮的水平杆状空间,化解建筑形式和功能使用之间的直接关系,这带给地面层更多的活力。 在这个项目中不需要设计各种不同功能来满足这城市片段的复杂需求, 地面层多元的日常生 活可以在功能单元中不断改变和演化。 这些单元和周遭活动之间的多孔穿透性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主楼漂浮在空中, 这些地面 出租的空间可以让租户使用当地的自然材料自己建造,例如竹子、茅草屋顶等,并且可以提 供紧密多样的使用性,使其具备很大的可变性和灵活性。 盘旋在独创的“海水涂鸦”花园上空,办公室、公寓、和酒店等,建筑物之间温和的碰 撞,就好像他们一度曾漂浮在较高的海面上,如今那个海面已经退去,留下他们屹立在犹如 玻璃或珊瑚般的基座上。这种项目是在中国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在任何地方都没有)。 作为一个热带的、可持续的 21 世纪构想,它融合了几项新的可持续发展方向:漂浮的 建筑体创造了自由、灵活有遮盖的景观绿地,并且让海风和陆风穿透基地。这些利用中水系 统运作的矩形水景池将冷能向上辐射到彩色的铝制建筑底面再反射下去。 可动式外遮阳表面 使用特殊复合材料, 保护内层玻璃减少太阳能负荷及风力冲击。 可转动式悬挂立面外遮阳系 统不会阻挡窗外的海景及山景。利用太阳能的除湿和冷却系统经由特殊的“屋顶阳伞”形成 了有遮阳的屋顶景观。 这个防海啸的盘旋式建筑创造了一个多孔的微型气候和庇荫自由景观 绿地。 独特的结构 根据项目独特的建筑效果 (若干巨型筒体及实腹厚墙、 落地柱支撑起上部 45 层结构, 在底部形成了连续的大空间, 落地筒、 实腹墙及柱水平距离 5060m, 上部建筑端部悬臂 15 20m),设计公司提出了世界首创的“斜拉桥上盖房子”的理念。通过合理布置高强钢丝斜 拉索, 发挥首层钢楼盖及顶层混凝土楼盖的轴向刚度和承载力, 实现大跨度结构跨越和悬臂, 同时通过预应力值的调整优化, 改善上部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受力变形状态, 取得了明显的技 术经济效益,比传统巨型钢支撑结构节约投资约 8000 万元。 绿色与 LEED 可持续发展是全世界的发展主题, 万科中心试图对生态平衡做出探索: 通过对总体规划 和建筑单体设计,利用自然技术、本地绿色建筑材料等低成本、低投入方式平衡和保护周边 生态系统,节约能源,同时保证办公使用者的身心健康和舒适性。它以美国绿色建筑协会颁 布的能源与环境设计导则(简称 LEED)为评估依据,其标准为 LEED 认证的铂金级。 可持续选址 万科中心位于大梅沙度假村,附近有便利的交通系统:地面交通四通八达;良好的交通 系统,方便了人们出行或是货物运送。同时设计还为自行车,汽车提供了充足的车位,提倡 使用减排汽车,为低排放汽车提供优先泊位;地下室有淋浴设施,大大方便了员工的生活。 下沉庭院、水系、绿地、山丘的完美组合形成丰富的立体景观,使空间最大化开放。 抬高了的建筑设计使地面空间完全释放, 留给大地最大的景观空间, 并可以加强风的对 流,营造局部良好的微气候环境。丰富的外来和本地物种的种植,使得整个中心常年青翠, 清幽怡人。此外,独特的结合太阳能光电系统的屋顶花园设计不仅扩大视野、美化环境,同 时降低顶层太阳得热,也减轻热岛效应,达到了和谐与经济的双重效益。 节约水资源(水环境) 节约水资源(水环境) 在建筑内部,采取了目前先进的节水器具及节水方法进行节水,如采用低流量厕具,无 水小便器,配合自动控制系统的低流量水龙头及低流量的淋浴喷头等,这些节水至少 30%以 上,仅此一项,年节水量 1500 吨以上。 在室外空间,尽量采用渗水铺装路面以加强雨水渗透,种植本地树种,利用各种与景观 相结合的措施,如植被浅沟,渗透沟渠,生物滞留等方式减低雨水冲刷,保持当地水土环境 的同时又减少灌溉用水。 整个项目中采用了全面的雨水回收系统, 将屋面和露天雨水收集处理, 并蓄积在水景池 内,回用于绿化和补充景观水池水量的损失。设计中,亦充分考虑了成本效益并与实际的地 形和景观相结合,如东侧屋面距景观水池较远,在设计中就近设置雨水花园用于消纳雨水, 节省投资的同时,亦达到雨水回收的效果。 为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 本项目将所产生的中水和污水亦全部回收, 通过人工湿地 进行生物降解处理,以用作本地灌溉及清洗等其他用途,每日的水处理量达到 100 吨,保证 100%不使用饮用水来作为景观用水,大大减轻了对市政用水的负担。 能源与大气 作为办公建筑,设计采用了大面积玻璃以获得充足的日照阳光。同时,为了避免由于这 种设计产生过多的太阳得热,以及冬季里的眩光现象,设计在采用通常使用的低辐射、高透 光玻璃的同时,亦配以创新式的、能够自动调节的外遮阳系统,该系统根据太阳高度角以及 室内的照度,自动调节水平遮阳板,其开启的范围 090,达到理想的遮阳效果,在深圳, 乃至全国首次用于使用自动调节的外这样系统于大型办公楼宇。 在采用新型围护结构系统减少能耗的同时, 高效节能的系统也是节能的手段之一: 蓄冰 空调技术是让制冷机组在夜间电力负荷及电费低谷期进行制冰, 在白天负荷高峰时候释放出 来。达到峰谷负荷的转移,节省能源成本的同时,也对减轻国家电力系统负荷作贡献。地板 送风系统是利用地板下低压风管把冷风送到风口,送风温度较常规送风温度高 24 度,提 高了通风效率,增加室内空气素质的同时,也节约了大量的能耗。同时亦充分利用能源回收 系统,采用新风热回收技术,把排风中的热量用于预热新风,同时配合 CO2 监测系统,控制 新风机组的开启,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太阳能热水以及光伏电系统是太阳能在该建筑中的重要体现。 建筑光伏电系统产生无污 染电能的同时美化了建筑形象。本项目中太阳能预计年发电量 25 万度;太阳能热水用于泳 池热水以及大厦淋浴洗手之用。为太阳能在办公建筑中的使用起到推动作用。 整个设计在细节上亦十分注重节能的体现, 如广泛采用日光照明、 高效率的照明灯具以 及感应灯、工作灯等的运用,可为大楼节约大量照明电力。 材料与资源 万科中心在施工中严格贯彻 LEED 认证对施工管理,以及材料使用的方针,其中包括: 1 尽量使用本地材料,大大减少材料运送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2 使用回收修复或再用的材料产品和装饰材料如钢材,飞灰水泥、梁柱、地板、壁板、 门和框架、壁柜、家俱等材料。降低对新材料的需求、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同时降低建筑成 本、节约能源并减少新材料生产过程所产生的环境影响。 3 为了减少对不可再生材料的使用,施工中采用大量可再生材料(竹、羊毛、棉花等材 料)、快生木材(生长周期为 10 年以下)以及获得国际森林管理委员会认证的木材。 4 施工中有专门的管理小组,做到文明施工,制定建筑施工废弃物管理计划,制定材料 分离的量化目标;回收并/或抢救建筑拆除和场地清理产生的废弃物;开辟专门的空间,用 于回收废弃物,并要求按照类别分别进行回收。 室内环境品质 在万科中心的设计中, 办公层设计专门的吸烟室以及配套的排烟系统, 很好的控制烟气, 保证室内的环境具有良好的空气素质;同时,在办公设计时的通风量亦增加了 30%,保证室 内空气的清新; 室内装修严格选用低放射物质包括: VOC 的密封剂、 低 粘结剂、 地毯等物质。 设计还非常注重对内部的热环境来尽量满足人体舒适度的要求,从温度、湿度、自然采 光及视野方面等几方面均能够达到舒适的要求: 可调节地板送风系统可以根据不同个人的需 求调整送风的温度和速度,提供优质的个人微环境;几乎所有的常用空间均使用日光照明, 提升人员工作效率; 所有常用空间都可以有开阔的视野, 可以尽情的边工作边享受外面的美 景。 创新与设计 如:中国第一个集大跨度、钢结构、悬拉索与预应力于一体的新型综合建筑 可活动的外遮阳 利用中水以及人工湿地 100%处理污水,并会用于景观灌溉以及消防蓄水 太阳能板下种植植被 开办绿色建筑展厅,宣传并推广绿色建筑。 8 月 5 日,万科中心项目现场接待了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摄制组一行 6 人到访,为美国国 家地理频道制作高清系列纪录片绿色巨型建筑(Green Mega structures)拍摄建造过 程素材。绿色巨型建筑(Green Mega Structures)系列片共 3 集 3 小时,万科中心 拟定为其中一集,该系列聚焦于环保、节能的绿色新型建筑,展示绿色设计理念及施工中的 先进的绿色生态技术。预计在 2009 年下半年向全球开播。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