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答案)2013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阅读.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453351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含答案)2013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阅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含答案)2013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阅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含答案)2013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阅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 文 训 练(一)阅读下面一组短文,完成712题。(共17分) 周有光文集首发式在常州举行 常州26日消息,2013年5月25日,“周有光与中国语文现代化”学术研讨会暨周有光文集首发、电视片周有光开机仪式在周有光故乡江苏常州举行。发布会当天,108岁高龄的周有光先生未能到场,他在视频中感激常州带给他的快乐童年。 周有光是著名语言学家、文学家、经济学家。早年在美工作期间自学拼音学,曾与爱因斯坦面谈。解放后,主持设计汉语拼音方案,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有“周百科”的雅号。周有光生于清朝光绪年间的1906年,朋友称他为“古人”,是名副其实的“四朝元老”。他回应:“上帝太忙,把我忘掉了。”周老达观幽默,学识渊博。夫人张允和在世时,两人每天定时喝茶、喝咖啡,还“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他时常送夫人参加昆曲票友聚会,著名漫画家丁聪有一幅漫画就是这对“新潮老头、白发才女”的生动写照。周有光70岁翻译不列颠百科全书,80岁研究中文信息处理,90岁学电脑,100岁以后,百岁新稿朝闻道集拾贝集等新著相继出版,105岁开博客,周老至今108岁,每天阅读研究,已和出版社约定,到109岁时会再出一本书。 周有光文集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收录了周有光除经济学以外的已发表著作,计15卷,约450万字。发布会上,电视人物传记片周有光也正式开机,该片将从乡情、事业、生活、长寿和成就等方面,展现周有光的百年人生。7. 周老达观幽默的生活态度具体体现在哪个方面?(3分) 8. 除了真实性之外,请说说这则消息的新闻性还体现在哪两个方面。(3分) 江南在哪里周有光 江南在哪里? 地理学者说:江南是丘陵区。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来看,江南指江南丘陵区。南陵以北,洞庭湖和鄱阳湖以南,太湖以西,这一片丘陵和盆地相间的区域,就是江南。 气象学者说:江南是梅雨区。梅雨所覆盖的地区就是江南。淮河以南,南陵以北,湖北宜昌以东,直至大海,都是江南。 语言学者说:江南是方言区。南方六个方言区都是江南,其中吴语区(江浙)是狭义的江南。 历史学者说:江南是历史沿革。经济学者说:江南是财富区。 文学家说:江南是人间天堂。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扬州在江北,怎么也是江南?(选自选贝集,有改动)9. “江南”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主张的是哪一种?为什么?(3分) “江南”再发现胡晓明中国历史与文学的文献中可见一种特殊的共同心理嗜尚:喜好江南。长期以来,虚虚实实,或浓或淡,强化着一种超乎一般所谓地域文化的认同,即可谓“江南认同”。“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海内外流传。“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已成为中国永远的抒情美典。中国文学悠久的传统中,一直隐隐相传着十分重要的江南意象。入骨的相思,永续的乡愁,是江南不变的芬芳迷魅。男女之思,友朋之念,进而寄托家国君臣之思,相互重叠着、涵化着,渐成江南意象的深层含义。苏东坡诗:“犹做江南未归客”,姜夔“昭君不谙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以及吴梅村“世间何物是江南”才有了厚重的文化内涵。因此,江南意象是江南认同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作为江南认同的江南意象,含蓄而动人地揭示了江南认同的底蕴:家国之爱。 中国最早的地域认同是中原认同,从西周时代即已经有中原中心的意识。一直到三国时代,江东孙吴,三分天下有其一,江南地域才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到了东晋,政治中心南移,士人大批南渡,政治合法性的权威在江南地域渐趋稳固。所谓江南文化,实际上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北来的,是发源于洛阳而被侨民带到江南的文化,这是中原移民文化。如谢道韫(东晋才女,谢安侄女,王羲之儿媳)祖籍河南,自其祖南迁以后到她已是第三代侨民,一生都在江南,她的作品自然归在南方文学里了,但她继承的其实是在北方就已形成的强大的家族文学传统。二是南方人向由政治中心迁来的大批北方人学习的结果,几代以后便渐渐置换成江南意识,是经过模仿、交融、选择、消化的文化习得。这似乎可称之为江南文化之二源。两部分之间形成一种奇妙的张力:一方面是在地的、生根的、非异己的,另一方面又是有本的、深厚的、高级的;前者使文化免除了排他性,后者使文化具有了优越性。没有哪一个地域文化有如此方便善巧的因缘和合,这一文化认同的过程,表明了江南文化与中原文化深刻的联系,这正是江南文化不同于巴蜀文化、粤闽文化等的特质,也是江南文化特别具有生机与活力的重大动因。“江南”所指涉的空间,与其说是具体的地理空间,不如说是一个特定的精神空间。 (节选自2011年2月19日文汇报)10读完“江南”再发现,你觉得作者发现了什么?(3分) 11.第段中,谢道韫这一论据是否可以删除?为什么?(3分) 12.“江南美,江南愁,美得令人伤心,愁得肝肠寸断”,下面不适合引用来表达这种情感的一项是(2分) 【 】A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B.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C.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D.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二)阅读小小说主角,完成13-16题。(共10分)主 角【美】安古德里斯为了募捐,主日学校准备排练一部叫圣诞前夜的短话剧。告示一贴出,妹妹便热情万丈地去应征当演员。定角色那天,妹妹到家后一脸冰霜,嘴唇紧闭。“你被选上了吗?”我们小心翼翼地问她。“是。”她丢给我们一个字。“那你为什么不开心?”我壮着胆子问。“因为我的角色!”圣诞前夜只有4个人物:父亲、母亲、女儿和儿子。“你的角色是什么?”“他们让我演狗!”说完,妹妹转身奔上楼,剩下我们面面相觑。饭后爸爸和妹妹谈了很久,妹妹总算没有退出。她积极参加每次排练。我们都纳闷,一只狗有什么可排练的?但妹妹却练得很投入,还买了一副护膝。据说这样她在舞台上爬时,膝盖就不会疼了。妹妹还告诉我们,她的动物角色名叫丹言。我注意到,每次排练归来,妹妹眼里都闪着兴奋的光芒。演出那天,我翻开节目单,找到妹妹的名字:珍妮丹言(狗)。偷偷环视四周,整个礼堂都坐满了,其中有很多熟人和朋友,我赶紧往椅子里缩了缩。幸好,灯光转暗,演出开始了。先出场的是“父亲”,他在正中的摇椅上坐下,召集家人讨论圣诞节的意义。接着“母亲”出场,面对观众坐下。然后是“女儿”和“儿子”,分别跪坐在“父亲”两侧的地板上。在这一家人的讨论声中,妹妹穿着一套黄色的、毛茸茸的狗道具,手脚并用地爬进场。但这不是简单地爬,丹言蹦蹦跳跳、摇头摆尾地跑进客厅,她先在小地毯上伸个懒腰,然后才在壁炉前安顿下来,开始呼呼大睡。一连串动作,惟妙惟肖。很多观众也注意到了,四周传来轻轻的笑声。接下来,“父亲”开始给全家讲圣诞节的故事。“圣诞前夜,万籁俱寂,就连老鼠”刚说到这儿,丹言突然从睡梦中惊醒,机警地四下张望,仿佛在说:“老鼠?哪有老鼠?”神情和我家的小狗一模一样。我用手掩着嘴,强忍住笑。男主角继续讲:“突然,轻微的响声从屋顶传来”昏昏欲睡的丹言又一次惊醒,好像察觉到异样,仰视屋顶,喉咙里发出呜呜的低吼。太逼真了!这时候的观众已不再注意主角们的对白,几百双眼睛全盯着妹妹。那晚,妹妹的角色没有一句台词,却抢了整场戏。后来,妹妹说让她改变态度的是爸爸的一句话:“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只狗,狗也会成为主角。”13.你认为妹妹演出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3分) 14.熟悉小说内容,简要分析“他丢给我们一个字”一句中的“丢”字的表达效果(3分) 15.这篇小说为什么以“主角”作为题目?(3分) 16.下列对于这篇小小说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小说用第一人称视角叙述故事,注意铺垫和照应,行文有波澜。B.小说描写了“我”观剧时的感受和观众的反应,从侧面烘托了妹妹表演的精彩。C“我赶紧往座椅里缩了缩”,表现了“我”很有礼貌却又略显拘谨的样子。D.小说结尾爸爸的话,使妹妹态度的转变变得合理可信,也有揭示主题的作用。语 文 训 练(一)阅读下面一组短文,完成712题。(共17分) 周有光文集首发式在常州举行 常州26日消息,2013年5月25日,“周有光与中国语文现代化”学术研讨会暨周有光文集首发、电视片周有光开机仪式在周有光故乡江苏常州举行。发布会当天,108岁高龄的周有光先生未能到场,他在视频中感激常州带给他的快乐童年。 周有光是著名语言学家、文学家、经济学家。早年在美工作期间自学拼音学,曾与爱因斯坦面谈。解放后,主持设计汉语拼音方案,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有“周百科”的雅号。周有光生于清朝光绪年间的1906年,朋友称他为“古人”,是名副其实的“四朝元老”。他回应:“上帝太忙,把我忘掉了。”周老达观幽默,学识渊博。夫人张允和在世时,两人每天定时喝茶、喝咖啡,还“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他时常送夫人参加昆曲票友聚会,著名漫画家丁聪有一幅漫画就是这对“新潮老头、白发才女”的生动写照。周有光70岁翻译不列颠百科全书,80岁研究中文信息处理,90岁学电脑,100岁以后,百岁新稿朝闻道集拾贝集等新著相继出版,105岁开博客,周老至今108岁,每天阅读研究,已和出版社约定,到109岁时会再出一本书。 周有光文集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收录了周有光除经济学以外的已发表著作,计15卷,约450万字。发布会上,电视人物传记片周有光也正式开机,该片将从乡情、事业、生活、长寿和成就等方面,展现周有光的百年人生。7.周老达观幽默的生活态度具体体现在哪个方面?(3分)朋友称他为“古人”,他回应“上帝太忙,把我忘掉了”。和夫人每天定时喝茶、喝咖啡,还“举杯齐眉”。他时常送夫人参加昆曲票友聚会。 8.除了真实性之外,请说说这则消息的新闻性还体现在哪两个方面。(3分)时效性。5月25日的事情,26日就见报,体现了新闻的及时快速性。简明性。在短短四五百字的篇幅中,将新闻的主要事件以及周有光一生的主要事迹、重要学术成果甚至生活态度、对将来的打算都概况了出来。文章虽然短小,但信息量大。准确性。新闻中一些数字的运用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如,2013年5月25日、早年、解封后、70岁、80岁、90岁、100岁、约450万字等。江南在哪里周有光 江南在哪里? 地理学者说:江南是丘陵区。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来看,江南指江南丘陵区。南陵以北,洞庭湖和鄱阳湖以南,太湖以西,这一片丘陵和盆地相间的区域,就是江南。 气象学者说:江南是梅雨区。梅雨所覆盖的地区就是江南。淮河以南,南陵以北,湖北宜昌以东,直至大海,都是江南。 语言学者说:江南是方言区。南方六个方言区都是江南,其中吴语区(江浙)是狭义的江南。 历史学者说:江南是历史沿革。经济学者说:江南是财富区。 文学家说:江南是人间天堂。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扬州在江北,怎么也是江南? (选自选贝集,有改动)9.“江南”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主张的是哪一种?为什么?(3分)广义的江南。因为作者把江北的扬州也归为江南了。 “江南”再发现胡晓明中国历史与文学的文献中可见一种特殊的共同心理嗜尚:喜好江南。长期以来,虚虚实实,或浓或淡,强化着一种超乎一般所谓地域文化的认同,即可谓“江南认同”。“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海内外流传。“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已成为中国永远的抒情美典。中国文学悠久的传统中,一直隐隐相传着十分重要的江南意象。入骨的相思,永续的乡愁,是江南不变的芬芳迷魅。男女之思,友朋之念,进而寄托家国君臣之思,相互重叠着、涵化着,渐成江南意象的深层含义。苏东坡诗:“犹做江南未归客”,姜夔“昭君不谙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以及吴梅村“世间何物是江南”才有了厚重的文化内涵。因此,江南意象是江南认同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作为江南认同的江南意象,含蓄而动人地揭示了江南认同的底蕴:家国之爱。 中国最早的地域认同是中原认同,从西周时代即已经有中原中心的意识。一直到三国时代,江东孙吴,三分天下有其一,江南地域才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到了东晋,政治中心南移,士人大批南渡,政治合法性的权威在江南地域渐趋稳固。所谓江南文化,实际上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北来的,是发源于洛阳而被侨民带到江南的文化,这是中原移民文化。如谢道韫(东晋才女,谢安侄女,王羲之儿媳)祖籍河南,自其祖南迁以后到她已是第三代侨民,一生都在江南,她的作品自然归在南方文学里了,但她继承的其实是在北方就已形成的强大的家族文学传统。二是南方人向由政治中心迁来的大批北方人学习的结果,几代以后便渐渐置换成江南意识,是经过模仿、交融、选择、消化的文化习得。这似乎可称之为江南文化之二源。两部分之间形成一种奇妙的张力:一方面是在地的、生根的、非异己的,另一方面又是有本的、深厚的、高级的;前者使文化免除了排他性,后者使文化具有了优越性。没有哪一个地域文化有如此方便善巧的因缘和合,这一文化认同的过程,表明了江南文化与中原文化深刻的联系,这正是江南文化不同于巴蜀文化、粤闽文化等的特质,也是江南文化特别具有生机与活力的重大动因。“江南”所指涉的空间,与其说是具体的地理空间,不如说是一个特定的精神空间。 (节选自2011年2月19日文汇报)10.读完“江南”再发现,你觉得作者发现了什么?(3分)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共同心理嗜尚:喜好江南。发现了中国文学悠久的传统中,一直隐隐相传着十分重要的江南意象。发现了江南文化的两个来源。 11.第段中,谢道韫这一论据是否可以删除?为什么?(3分)不可以。因为-事例具体论证了“一是北来的,是发源于洛阳而被侨民带到江南的文化,这是中原移民文化”这一观点。12.“江南美,江南愁,美得令人伤心,愁得肝肠寸断”,下面不适合引用来表达这种情感的一项是(2分) 【 C 】A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B.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C.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D.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二)阅读小小说主角,完成1316题。(共10分)主 角【美】安古德里斯为了募捐,主日学校准备排练一部叫圣诞前夜的短话剧。告示一贴出,妹妹便热情万丈地去应征当演员。定角色那天,妹妹到家后一脸冰霜,嘴唇紧闭。“你被选上了吗?”我们小心翼翼地问她。“是。”她丢给我们一个字。“那你为什么不开心?”我壮着胆子问。“因为我的角色!”圣诞前夜只有4个人物:父亲、母亲、女儿和儿子。“你的角色是什么?”“他们让我演狗!”说完,妹妹转身奔上楼,剩下我们面面相觑。饭后爸爸和妹妹谈了很久,妹妹总算没有退出。她积极参加每次排练。我们都纳闷,一只狗有什么可排练的?但妹妹却练得很投入,还买了一副护膝。据说这样她在舞台上爬时,膝盖就不会疼了。妹妹还告诉我们,她的动物角色名叫丹言。我注意到,每次排练归来,妹妹眼里都闪着兴奋的光芒。演出那天,我翻开节目单,找到妹妹的名字:珍妮丹言(狗)。偷偷环视四周,整个礼堂都坐满了,其中有很多熟人和朋友,我赶紧往椅子里缩了缩。幸好,灯光转暗,演出开始了。先出场的是“父亲”,他在正中的摇椅上坐下,召集家人讨论圣诞节的意义。接着“母亲”出场,面对观众坐下。然后是“女儿”和“儿子”,分别跪坐在“父亲”两侧的地板上。在这一家人的讨论声中,妹妹穿着一套黄色的、毛茸茸的狗道具,手脚并用地爬进场。但这不是简单地爬,丹言蹦蹦跳跳、摇头摆尾地跑进客厅,她先在小地毯上伸个懒腰,然后才在壁炉前安顿下来,开始呼呼大睡。一连串动作,惟妙惟肖。很多观众也注意到了,四周传来轻轻的笑声。接下来,“父亲”开始给全家讲圣诞节的故事。“圣诞前夜,万籁俱寂,就连老鼠”刚说到这儿,丹言突然从睡梦中惊醒,机警地四下张望,仿佛在说:“老鼠?哪有老鼠?”神情和我家的小狗一模一样。我用手掩着嘴,强忍住笑。男主角继续讲:“突然,轻微的响声从屋顶传来”昏昏欲睡的丹言又一次惊醒,好像察觉到异样,仰视屋顶,喉咙里发出呜呜的低吼。太逼真了!这时候的观众已不再注意主角们的对白,几百双眼睛全盯着妹妹。那晚,妹妹的角色没有一句台词,却抢了整场戏。后来,妹妹说让她改变态度的是爸爸的一句话:“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只狗,狗也会成为主角。”13.你认为妹妹演出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3分)转变态度,积极认真对待这一角色。积极参加排练。演出时将角色演得惟妙惟肖、形象逼真。14.熟悉小说内容,简要分析“他丢给我们一个字”一句中的“丢”字的表达效果(3分)“丢”这一动词形象地体现了妹妹的失望情绪。解析:此题考查对人物描写的把握。动作能表现物的状态、心理、性格,有时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15.这篇小说为什么以“主角”作为题目?(3分)妹妹是这篇小说的主角。妹妹经过努成了圣诞前夜这一话剧观众心目中的主角。 “主角”为题,告诉人们,不论做任何事,只要抱着认真态度,认真对待,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解析:此题考查标题作用的把握。在记叙文和散文中,标题一下作用;交代小说的主人公;是全文行文的线索;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生动形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一语双关,暗主题。16.下列对于这篇小小说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C )A.小说用第一人称视角叙述故事,注意铺垫和照应,行文有波澜。B.小说描写了“我”观剧时的感受和观众的反应,从侧面烘托了妹妹表演的精彩。C“我赶紧往座椅里缩了缩”,表现了“我”很有礼貌却又略显拘谨的样子。体现了我好面子人认出来,不好意思的心理。D.小说结尾爸爸的话,使妹妹态度的转变变得合理可信,也有揭示主题的作用。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