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五名句翻译33句.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452733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五名句翻译33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必修五名句翻译33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必修五名句翻译33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五名句翻译33句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译】外面没有什么比较亲近的亲戚,家里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2、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译】到了晋朝建立,我沐浴在清明政治的教化之中。起初太守逵举荐我为孝廉,后来刺史荣又推举我为秀才。 3、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译】我想手捧诏书马上赶路,只因刘氏的疾病一天天沉重;想姑且迁就私情,但是报告申诉又的不到准许。 4、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译】只因为祖母刘氏已经像接近西山的落日,只剩一缕将断的气息,生命十分危险,已经处于朝不保夕的境地。如果我没有祖母,就无法活到今天,如果祖母没有我的照顾,也就无法安度余年。 5、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译】我的辛酸苦楚,不仅蜀地的人和二州的长官所目睹明知,连天地神明,也都能看见。 6、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译】十五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着半个墙面,桂树的影子纷杂错落,微风吹拂,桂影移动,舒缓轻盈,十分可爱。 7、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译】我们家人读书,很长时间不见成效了,这孩子的成功,那总是可以期待的吧! 8、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译】瞻仰回顾这些往事遗物,就像发生在昨天似的,真叫人忍不住放声痛哭。 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译】人本来就有一死,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在为什么而死上有区别。 10、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译】猛虎在深山里,足以使百兽震恐,一旦落进陷阱或笼子里,便摇着尾巴向人求食,这是由于威势的逼迫造成的状况。 11、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译】所以我隐忍苟活,被关在监狱污秽之地而不辞世的原因,是遗憾自己的心愿还没有完全实现,平平庸庸的死了,文章就不能在后世流传。 12、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译】自古以来那些富有尊贵而姓名已经磨灭的人,不可尽记,数不胜数,只有卓越不凡的人才能被后人所称道。 13、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译】诗经三百篇,大都是圣贤抒发愤懑时所写的啊。这些人的心里都抑郁不舒畅,都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叙述往事,使以后的人了解自己的思想。 14、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译】也是想以次探究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弄通古今变化的规律,成为一家之说。 15、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译】奋起而飞,它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16、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译】人人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个个都最了只有我清醒,因此被流放。 17、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译】世间人人都浑浊,何不搅浑泥水推波助澜?世间个个都醉了,何不吃酒糟大口喝酒?为什么遇事深思,行为出众,以至于让自己被放逐? 18、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译】我听说,刚洗过头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澡要抖净身上的衣服。怎么能让干干净净的身体,去沾染污浊的外物呢? 19、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译】怎么能让洁白纯净的东西,蒙受世俗尘埃的玷污呢! 20、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译】沧浪江的水清又清啊,可以洗一洗啊我的头巾。沧浪之水浊又浊啊,可以洗一洗啊我的双脚。 2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译】天色苍苍茫茫,或许是它真正的颜色,还是因为太远太高,看不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往下看,也就像这样罢了。 22、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译】况且水聚集得不深厚,那么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在堂上的低洼处倒一杯水,那么一根小草就可以成为船;放上一个被子就会被粘住,这是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 23、之二虫又何知! 【译】这两个小虫子又懂得什么呢! 24、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译】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鹏,它的脊背像座大山,双翅就像天边的云。翅膀拍击急速旋转向上的气流直冲九万里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然后向南飞翔,打算飞到南海去。 25、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译】所以那些才智能够胜任一官的职责,行为能够顺应一乡的风俗人情,品德能够投合一国之君的要求,而取得一国之人的信任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像是这样啊。 26、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译】世上的人都夸赞他,他并不感到劝勉;世上的人都非难他,他也不感到沮丧。审定自我和外物的区分,辨别荣誉与耻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啊! 27、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译】若能顺应天地的法则,把握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他还有什么要依赖呢? 28、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译】真实自然的人没有自我的偏见,神人没有要建立功劳的偏见,圣人去除了对于名实的偏见。 29、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静。 【译】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可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酣畅地抒发幽雅情怀。 30、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译】抬头仰望宇宙天空广大无边,低首俯视万物品类兴盛繁茂,借以放眼纵观,舒展胸怀,足以尽享视和听的乐趣,实在是快乐啊! 31、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译】过去感到欢欣的事,顷刻间变为往事,对此不能不深有感触。何况人寿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终有穷尽的一天。 3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译】我一向认为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也是虚妄的。 33、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译】因此我一一记下参加这次聚会的人,抄录了他们的诗作,尽管时代不同世事变化,但人们抒发情感的原因,大致是一样的。 融融意象绵绵情 赏析李叔同的送别李叔同(18801941),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祖籍浙江,客居天津。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在音乐、绘画、书法和戏剧方面,都颇有造诣。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号弘一,即著名的弘一法师。这首词写于三十年代,同时配有曲子,广为传唱,轰动一时。这首词没有用已有的词牌,实际合了一些词牌,比如和“阮郎归”的下阕结构几一样,都是三三五七五结构。说明这首词虽然写在现代,但首先在形式上李叔同就已汲取了古诗词的营养。送别这首歌词清新淡雅,情真意挚,“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两句周而复始,与回环往复的旋律相配合,加深了魂牵梦绕的离情别意。曲调婉转流利,幽扬入妙。他的作品充满了哲人的智慧、忧思和悲悯,充满了对生命的思索。歌词通篇用白描手法,而且第一段全部是用来写景的;第二段里时空的交错,以现在时“今宵别梦寒”来总括全篇。它的妙处就在于“一切景语皆情语”,长亭、古道、芳草、晚风、夕阳都是离人眼中所看到的景物,景物依旧,人在别时,听起来就备感凄凉。歌词紧扣主题,充满了对人生的无奈。它的审美效应,就在“酒尽梦寒”的无言中回荡不已。“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首先从景物暗示了送别的情景。“长亭”、“古道”、“芳草”都寓意了离别。古时城外专设有用以送别的亭子,故有“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的说法。古人对送别如此重视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那时没有发达的交通,更没有先进的邮政通讯,联络难,见面更难,“相见时难别亦难”,便在情理之中了。不象现在,高速公路,火车飞机,电话网络,见面容易别也易。“古道”即道路,但加一“古”字,便有了几分荒凄之感。古诗词中每每用着一意象来辅助离愁别绪。如“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等。而芳草在古诗词中也常是离愁别绪的比附对象。因为草有生命力顽强、生长普遍的特征,故用以比附离愁别绪之深是很准确的。如“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屈原招隐士),“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芳草年年如恨长”(冯延巳南乡子),“思随芳草萋萋”(孙光宪清平乐。“芳草碧连天”一方面写出了离愁的浩荡无涯,另一方面又把离别置于于一个广阔的背景之中。芳草连天,茫茫一线,长长的直线给人以 广阔之感,而广阔的背景无疑加深了送别的内涵,强化了送别的典型意义。“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作者又进一步用离别的意象来渲染离别的情思。“柳者,柳也”,柳几乎是古诗词中最常见的送别意象,“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张先江南柳),所以有折柳送别的习俗。这里有意强调柳的意象,用意即在于此。在徐徐的晚风中,柳枝在轻轻风中摇曳,似乎是友人低低的倾诉,轻轻地叩击着作者的心。此时,又传来悠悠的笛声,再晚风中,在这送别的特定情景中,显得格外凄婉。此情此境作者不由得遥望远方,遥望友人将取的地方。看到的是重重的山脉和辉煌的夕阳。“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友人就像那落日要依依地离自己而去,要去往哪里呢?“山外山”。“平芜尽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欧阳修踏莎行),关山重重,古道迢迢,此地一别,何日才能再见呢?联想及此,作者怎能不愁绪满怀,感慨万千呢?看着眼前的友人将去,作者自然地联想到其余的朋友,他们又在何方呢?“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原来大半都星散各地,有的在天涯,有的在海角,他们近况如何,他们在作些什么。于是,一念之间,离愁笼罩的心又添上了深沉的思念。“天涯地角有时尽,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深沉的思念,遥远的距离,主客观之间构成了强烈的矛盾。但是,世事如此,非人力所及。感情想望厮守,人生要求分离,感情与人事的冲突已是一种必然。既然留不住友人离去的脚步,干脆“劝君再尽一杯酒”,再享受片刻的欢娱。实际上,此刻的欢娱,将更加增添别后的相思。作者也深知此情,边自然想到“今宵别梦寒”。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只有伤怀的梦才会夜半醒来,边自然点明了“别梦”的伤怀。自“别梦”中醒来,势必感到夜半的寒意,回想梦中情景,追忆白天的离别,遥想星散的朋友,自然倍感孤苦,倍感伤怀。最后一句的情景虽是设想,但它非无源之水,而是因情而设,是感情的必然发展,与全词浑然一体。回首全词,意象丰富,意境广阔,词义晓畅,韵律和谐,感情缠绵,浑然天成。从表达的感情来看,也是哀而不伤,愁而不悲,很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即中和之美。全词达到了意象与情思,语言与韵律,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不愧为一曲送别的绝唱。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如此凄迷阴柔、词浅意深但哀而不伤的词句,配以相当中国化的舒缓旋律,就很难不成为中国的名曲尤其是在新旧交替、道术灭裂的二十世纪。这首歌已经成了新的“阳关三叠”,“四千余年古国古”的二十世纪中国人,已经用这首歌“送别”了太多的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