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鉴赏评价.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446669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鉴赏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鉴赏评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鉴赏评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章 现代文阅读专题二十四 现代文阅读鉴赏评价(一)阅读龚铁鹰的丰碑与坟墓,完成1-4题。在越南北方,有一处深具历史意义的建筑河内市胡志明主席工作和居住过的高脚屋。高脚屋是一栋木结构高脚瓦房,坐落在主席府花园,建成于1958年5月17日。从高脚屋建成后,胡志明主席就一直在这里工作和居住。这是一幢太过简朴的建筑,就如同我国南方普通百性的民居。室内摆设简单,楼下会议室,有一张条桌和十把木椅,那是胡志明主席召集会议和会见客人的地方;楼是的卧室和办公室用书架隔开。办公室里只有一桌一椅,卧室里有一张单人木床,床上铺着草席,席上是一枕和一床被单。床边的木凳上是一把葵扇。胡志明从22岁在法国海船上做杂役起,就立志让祖国摆脱法国的殖民统治。此后,他赴法留学、组织革命队伍,为了奋斗 了几十年!1949年9月2日,在主席府花园外的巴亭广场上,胡志明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了!热爱人民的人便会同样受到人民的热爱。今天,胡志明主席已经逝世30年了,人民仍不断地前来瞻仰他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在参观的人群里,我看到一个幼儿园的小故娘,在老师的带领下走上高脚屋的木梯,忽然,她的一只鞋带断了。她脱下两只鞋,用手提着轻轻地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走过像是怕打搅了胡爷爷的工作。越南南方胡志明也有一处历史遗迹原西贡政权的总统府。这里原是法国在印度支那的总督府。建成于1870年。1962年被炸破。当时的吴庭艳总统下令拆除,另建新总统府。建筑完成后,吴庭艳已在政变中亡命,真正使用的是后来的总统阮文绍。总统府的面积达2万平方米,共有100多间房屋。地下为防弹军事指挥室,地上三层,包括会见厅、内阁会议室、大宴会厅、呈递国书室三楼是家人活动的场所,有电影放映室、夫人会客厅、娱乐室,中间还有一个室内花园。楼顶是一个直升机停机坪。建筑结构呈汉字“吉”字型。阮文绍本以为在美国的扶持下,南越的政权可以吉字当头长治久安,他哪里想到,美国也有撑不下去的一天!1975年阮文绍看到大势已去,于4月21日辞职,继任的陈文香作为28日又交权给杨文明,杨只当了两天总统就投降了!4月30日,此越203坦克团390和843号坦克撞翻了总统府围墙的大铁门,将一名越南国旗升起在总统府楼顶。历史就是这样告诉我们这个朴素的道理: 。1、原文还有以下三个句子在抄录中漏掉了,请将其还原到原来的位置上(独立成段)。甲:一幢朴素的高脚屋,但却是人民心中的一座丰碑!乙:这豪华的总统府就成了葬送总统前程的坟墓!丙;胡明志主席独身一人,终身过着简朴的生活。这里的陈设正是他崇尚节检生活的写照。答:甲: 乙: 丙:2、文章第段详细地描写高脚屋的陈设,是为了说明3、第自然段具体描述了“幼儿园的小姑娘鞋带断了后提着鞋子,轻轻地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的走过”这一细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答:。4、全文在行文时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分别从、等方面介绍高脚屋与总统府,并在此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得出结构,即文未所说的朴素的道理。请用对比手法概括这一结论(70字以上)。(二)细读下文,完成5-8题。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堂红朱自清这是一张尺多宽的小小的横幅,马孟容君画的。上方的左角,斜着一卷绿色的帘子,稀疏而长,当纸的直处三分之一,横处三分之二。帘子中央,着一黄色的,茶壶嘴似的钩儿就是所谓软金钩么?“钩弯”垂着双穗,石青色,丝缕微乱,若小曳于轻风中。纸右一圆月,淡淡的清光遍满纸上,月的纯净,柔软与平和,如一张睡美人的脸。从帘的上端向右斜伸而下,是一枝交缠的海堂花。花叶扶疏,上下错落着,共有五丛,或散或密,都玲珑有致。叶嫩绿色,仿佛掐得水似的,在月光中掩映着,微微有浅深之别。花正盛开,红艳欲流,黄色雄蕊历历的、闪闪的。衬托在丛绿之间,格外觉得娇娆了。枝欹斜而腾挪,如少女的一只臂膊。枝上歇着一对黑色的八哥,背着月光,向着帘里。一只歇得高些,小小的眼儿半睁半闭的,似乎在入梦之间,还有所留恋似的,那低些的一只别过脸来对着这一只,已缩着颈儿睡了,帘下是空空的,不着一些痕迹。试想在圆月朦胧之夜,海堂是这样的妩媚而嫣润,枝头的好鸟为什么却双栖而各梦呢?在这夜深人静的当儿,那高踞着的一只八哥儿又为何尽撑着眼皮儿不肯睡去呢?他到底等什么来着?舍不得那淡淡的月儿么?舍不得那疏疏的帘儿么?不,不,不,您得到帘下去找,您得向帘中去找您该找着那卷帘人了?他的情韵风怀,原是这样这样的哟。朦胧的岂独月呢,岂独鸟呢?但是,咫尺天涯,教我如何耐得?我拼着干呼万唤,你能够出来么?这页画布局那样经济,设色那样柔活,故精彩足以动人。虽是区区尺幅,而情韶之厚,已足沦肌浃髓有余。我看了这画,瞿然而惊,留恋之怀,不能自已。故将所感受的印象细细写出,以志这一段因缘。但我于中西的画都是门外汉,所说的话不免为内行所笑。那也只好由他了。 1935年2月1日温州作5、文章对画幅的描写精彩而不失层次鲜明,先写,次写,最后写到给读者以清晰的感觉,(请按所列格数作答)。6、作者说:“这页画布”“设色那样柔活”,在文中他是如何描绘这一点的,请简要分析 (100字左右)答: 。7、文中多次运用了比喻,请分别写出下列比喻句的本体。睡美人的脸 少女的一只胳膊 沦肌浃髓 8、以下是对文章思想及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请选出不准确的两项A、这篇短文,描写细腻传神,构思精巧别致。B、作者对画幅不是简单的介绍、描绘,而是对绘画技艺的赏析和评论。C、作者对画幅中景物的色泽、动态、情致以及构图、布局的描写都充盈着诗意,简直是立体化、生活化了。D、作者对画幅朦胧之态的状写化具体为抽象化神奇为平凡,表现的细腻而真切。这是艺术的再创造,是画中的诗。E、一连串的发问,一步一步地吸引着读者去探索,含蓄中给读者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想象余地。(三)阅读下文,完成914题。杜诗的会心(节选) 李书磊同许多阅读古诗的同好们一样我觉得在当代如此摩登的生活中还阅读古诗的人可从单独地被划为一个族类我少年时代最喜欢我的同性李白,而立之年以后则最喜欢我的同乡杜甫。也许等进入老年,真正饱经过杜甫式的坎坷后还会回归李白,还是需要李白式的豪情来一扫颓败,但至少现在初履人生艰辛的时候竟是如此耽溺于杜甫。杜甫的诗,在当代最著名的自然是描写人民苦难的“三吏三别”,而最打动我的却是他的几首七律登高登楼与秋兴。八首秋兴悲世悯人,一篇登楼祝今怜古,都是一种对人世,对江南爱之如伤的大情怀。而我认为杜甫最好的诗是他自慨身世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虽“悲秋”却是“万里”,虽“多病”怎奈“百年”!在的感伤之中忽有的无限的蓬勃,真是。艰难苦恨的老迈之人竟会有这样的豪迈,大概也只有艰难苦恨的老迈之人竟会有这样的豪迈,每诵此诗都使我有惊心动魄之感,有时我觉得七律这种东西就是为杜甫准备的。七律句子的绵长以及只有这种绵长才会带来的真正的铿锵,它的整齐严肃以及与这种整齐严肃并生的,都最能表达杜甫丰富而多情的英雄心。如果诗史上没有杜甫,七律这种形式会多么地枯瘠而单薄乃至于轻薄啊,一个人就会使一种形式伟大起来。我读金圣叹的杜诗解发现他竟不收登高,使我对这位才子从此不再佩服了。当然杜甫的诗还有很多使我倾倒的地方。“”之中这温和的自潮,“”之中这温柔的宁静,“”之中这随手的却又是天工般妥帖的词藻雕饰,都使我感到一种入心的愉悦。除了那首实在是好的赠卫八处士,我一直不太喜欢杜甫的五言古诗,尤其是那两首大家都称赞的长诗自京赴奉先先县咏怀五百字与北征。不过,对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也要抽空经常翻翻,说不定哪天就会改变主意。一次我闲读北征,几句闲笔跳入我的眼中,是写山景的:“”。杜甫的北征之途本是万方多难,有家园堪忧,见生民涂炭,本来无心看景,而山景却蓦然袭来。山果确实是琐细,确实是深红如丹、纯黑如漆,杜甫无意的一瞥也真是传神的很。这几句恍惚中写下但又逼真入微的景语,竟使这首诗生出意外的,让我们体味到了苦难中的生趣,体味到了在无限愁苦的人生中忽被无情的美景所恼的无奈心情,体味到了自然生物在一个不经意的时刻对我们沉痛心情的嘲弄与抚慰,也体味到了诗的。9、结合语境,请在、处填上恰切的诗句。答: : :10、为文中至处选填恰当的一组短语A、深厚而成熟 变化与自由 气韵沉雄,哀而成壮 神采与意义 诡奇变化与包容力B、气韵沉雄,哀而成壮 神采与意义 变化与自由 深厚而成熟 诡奇变化与包容力C、诡奇变化与包容力 变化与自由 气韵沉雄, 哀而成壮 深厚而成熟 神采与意义D、气韵沉雄,哀而成壮 深厚而成熟 变化与自由 神采与意义 诡奇变化与包容力11、甲、乙、丙、丁四处,作为例证的诗句各是哪一项?(只填序号)A、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B、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C、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D、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E、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F、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雨露之所霈,甘苦齐结实。G、诗史孤忠在,文星万古存。只应忆李白,到海去相寻。H、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I、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答:甲 乙 丙 丁 12、文中“有时我觉得七律这种东西就是为杜甫准备的”一甸与下文中的哪句话相照应,找出来,抄在下面横线上。答: 。13、文中划线的“不过,对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也要抽空经党翻翻,说不定那天就会改变主意。”一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14、下面是对全文思想内容或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选出不正确的两项( )A、由对杜诗的偏爱,抒发了对祖国传统文化乃至祖国悠久历史的由衷热爱。B、对杜诗的热爱源于杜甫诗作的高度爱国热情和人民性以及其诗风的高超技巧。C、以金圣叹不收登高一诗的史实,表明了作者对金的“才子”之誉是名不符实。D、文章结合运用引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增强了全文的生动性和文学色彩。E、语言骈散结合,灵活自由,充分而准确地表述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四)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519题。 二月兰 季羡林 二月兰是一种常见的野花,花朵不大,紫白相间。我在燕园里已经住了四十多年,最初我并没有特别注意到这种小花,直到前年,宅旁、篱下、林中、山头、土坡、湖边,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 自从意识到二月兰存在以后,一些同二月兰有联系的回忆立即涌上心头。原来很少想到的事情,现在想到了;原来认为十分平常的琐事,现在显得十分不平常了。我一下子清晰地意识到,原来这种十分平凡的野花竟在我的生命中占有这样重要的地位。 我回忆的丝缕是从楼旁的小土山开始的。这种野花碰到小年,只在小山前后稀疏地开上那么几片。遇到大年,则山前山后开成大片。二月兰仿佛发了狂。我们常讲什么什么花“怒放”,这个“怒”字下得真是无比地奇妙。二月兰一“怒”,仿佛从土地深处吸来一股原始力量,一定要把花开遍大千世界,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 东坡的词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是花们好象是没有什么悲欢离合的。应该开时,它们就开;该消失时,它们就消失。一切顺其自然,自己无所谓什么悲与喜。我的二月兰就是这个样子。 然而,人这个万物之灵却偏偏有了感情,有了感情就有了悲欢。人自己多情,又把情移到花,“泪眼问花花不语”,花当然“不语”了。如果花真“语”起来,岂不吓坏了人!这些道理我十分明白。然而我仍然把自己的悲欢挂到了二月兰上。 当年老祖还活着的时候,每到二月兰开花的时候,她往往拿一把小铲,带一个黑书包,到成片的二月兰旁青草丛里去搜挖荠菜。只要看到她的身影在二月兰的紫雾里晃动,我就知道在午餐或晚餐的餐桌上必然弥漫着荠菜馄饨的清香。当婉如还活着的时候,她每次回家,只要二月兰正在开花,她离开时,总穿过左手是二月兰的紫雾,右手是湖畔垂柳的绿烟,匆匆忙忙走去,把我的目光一直带到湖对岸的拐弯处。我的小猫虎子和咪咪还在世的时候,我也往往在二月兰丛里看到他们:一黑一白,在紫色中格外显眼。 所有这些琐事都是寻常到不能再寻常了。然而,曾几何时,到了今天,老祖和婉如已经永远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虎子和咪咪也不知钻到了燕园中哪一个幽暗的角落里,等待死亡的到来。如今,天地虽宽,阳光虽照样普照,我却感到无边的寂寥和凄凉。 对于我这样的心情和我的一切遭遇,我的二月兰一点也无动于衷,照样自己开花。世事沧桑,于她如浮云。我想学习二月兰,然而办不到。不但如此,她还硬把我的记忆牵回到我一生最倒霉的时候。在十年浩劫中,我被管制劳动改造,每天到一个地方去捡破砖碎瓦,还随时准备着被红卫兵押解到什么地方去“批斗”,可是在砖瓦缝里二月兰依然开放,笑对春风。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成了“不可接触者”,几年没接到过一封信,很少有人敢同我打个招呼。然而我一回到家里,老祖、德华他们,在每人每月只能得到恩赐十几元生活费的情况下,殚思竭虑,弄一点好吃的东西,婉如和延宗也尽可能地多回家来。我的小猫憨态可掬,依偎在我的身旁。所有这一些极其平常的琐事,都给我带来了无量的安慰。 我感觉到悲,又感觉到欢。 到了今天,否极泰来,我一下子成为“极可接触者”。到处听到的是美好的言词,到处见到的是和悦的笑容。然而,一回到家,虽然德华还在,延宗还有。可我的老祖到哪里去了呢?我的婉如到哪里去了呢?世界虽照样朗朗,阳光虽照样明媚,我却感觉异样的寂寞与凄凉。 我感觉到欢,又感觉到悲。 按说我早已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年龄,应该超脱一点了。然而在离开这个世界以前,我还有一件心事:我想弄清楚,什么叫“悲”?什么又叫“欢”?如果没有老祖和婉如的逝世,这问题本来是一清二白的。现在却是悲欢难以分辨了。我想得到答复,走上了每天必登临的小山,问三十多年来亲眼目睹我这些悲欢离合的二月兰,她却沉默不语,兀自万朵怒放,笑对春风,紫气直冲霄汉。 选自季羡林散文精选(有删节)15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二月兰开放的情景,从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作者的身影,请你简述从作者对二月兰的描写中,你看到的先生人格的几个侧面。_16“形散而神不散”是本文的突出特点,请作适当分析。_17作者回首往事,浮现于眼前的并不是那些所谓最辉煌的时刻,而是那些最平凡而又最亲切的瞬间。请你概述作者想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并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_18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本文展现真情、真思于情景相触之中,创造出令人难忘,发人深思的艺术境界。B作者借二月兰点染自己的悲欢,感叹大自然的永恒无穷和人生的短暂,表达了“天行健”人们要自强不息的思想感情。C作者借对常见的野花二月兰的描写,歌颂了千千万万像二月兰一样的普通老百姓,揭示了“只有人民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这一深刻的哲理。D作者在描写二月兰时主要运用了拟人、夸张和反复等修辞方法。E从这篇散文看,作者的语言特色是十分重视在淳朴恬澹,天然本色中追求繁富绚丽的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