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6周).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445941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6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6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6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执教者 刘平聪第一单元1、在山的那边(王家新)【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痴想、隐秘、诱惑、喧腾”等词语。2、初步了解诗歌常识,把握象征手法。反复朗读,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3、领会诗中“山”与“海”的艺术形象蕴含的意味,培养欣赏诗歌的能力。4、品味诗歌语言,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重点:1、品味语言,领悟诗歌主旨。2、“山”、“海”的象征意义。难点:引领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观察人生、感悟人生。【教学课时】 2课时【学法指导】“找 悟 疑 读 练”自学五法,逐渐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个性化的阅读。【学习过程】一、导学预习 1查字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痴( )想 隐秘( ) 凝( )成 喧( )腾 一瞬( )间 2.学生查阅资料与工具书,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下来。 3.孩童时代,谁都有过美好而朦胧的“梦”梦想(幻想、理想),相信你也不例外,请用一句话勇敢地写出来。 二、理解探究1.听读课文录音,学生跟读,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2.请学生说出对诗歌意旨的理解。三、合作释疑1学生研读诗歌,提出理解中的疑难诗句,小组合作探究:“隐秘的想望”指什么?为什么说“隐秘”?怎样理解“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我常伏在窗口痴想”中“痴想”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是什么意思?“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指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2再探“在山的那边,是海”,对这个“山”字,“我”小时候理解的和今天的理解有什么不同?诗人领悟妈妈所说的“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不是自然界的海,那么,什么是“信念凝成的海”?诗中有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读第一部分,你觉得小时候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结尾表达的信念,如果用议论语言该怎样表达?“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有人说,这首诗在艺术上波澜迭出,紧扣人心,结合阅读体验说说你的理解。在山的那边,_?是的!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地_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_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_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_你的眼睛今天啊,我竟没想到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_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因为我听到海_在远方为_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四、课内精读 依据课文为上文空缺处填上适当的词语。解释画线词语的含义:一座座表明了_。 一次次表明了_。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如何理解? 诱惑着我的山顶:_。漫湿我枯干的心灵:_。根据上文意思说一说要想实现理想应具备怎样的精神?你心中的希望是什么?你是如何追求希望的?五、感情朗读:注意语调、语速、轻重音、停顿,读出情感,理解文意。六、拓展延伸乡愁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练习:乡愁以 、 、 、 分别构成四节诗的核心,而这一切无不一层深似一层地揭示出了“乡愁”的底蕴,最难抑、最伤感的“乡愁”,莫过于这“一湾浅浅的海峡”。作者以 、 象征祖国,又充分运用了强烈的 手法,含蓄、委婉地把 表现得淋漓尽致、深切自然。七、练笔:请你把自己的生活经历用文字表达出来,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附:一、文学常识1、诗歌,是与散文、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它最集中、精练、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饱含作者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特点是语言凝练含蓄,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具有节奏美、意境美、主题美,形式上一般是分行排列(其他文学样式多为句子)。朗读诗歌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读准词句;二要读出节奏停顿;三要读懂内容;四要读出情感。2、作者简介王家新,1957年生于湖北均县(现在丹江口市)。1978年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读书。1982年毕业,分配到湖北郧阳师专任教。1985年借调到北京诗刊社从事编辑工作,1990年离开。1992年去英国。1994年归国,在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从事教学工作。出版的诗集有纪念(1985年)、游动悬崖(1997)等二、参考答案基础知识(略)理解探究:2、(略)3、诗人取象于群山和大海,表达的是一种人生感悟和坚定信念: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合作释疑:1、王家新创作谈中说:“诗的开头两句,正是我小时候的真实写照。我想,几乎在每个人的童年和少年时期都有一些隐秘的想望,而诗中的这种对山那边的遥望和幻想,构成了我小时候特有的秘密在今天看来,它还隐秘地影响到我的一生。”作者小时候想望山那边的海,爬山是为了望见大海,这个愿望并没有告诉他人,所以说“隐秘”。“铁青着脸”是拟人手法。是“我”心情沮丧时的主观感觉。“我”爬上山顶,满以为能够看见大海了,望见的却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丧,所以望见那边的山,看起来就像是“铁青着脸”。山色是青的,只因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而追求新的天地。“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现在明白这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说幻想全然落空。“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一个信念,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妈妈是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起这话的,这话并非确指理想,所以说是飘来的。诗人确信远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实现的,日日夜夜理想在心中激荡,鼓舞着“我”不懈地奋斗,就像听到大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枯干的心灵”比喻对理想的渴望。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2、小时候理解的山是指具体的、可见的、实实在在的山,是自然界的山。今天,随着阅历的增长和体验的增加,“山”既可以指一座山,也可以指无数座山,是重重困难。“我”虽然多次失望,但在爬上一座座山顶之后,又坚持不懈地鼓起信心向前走去,海在远方召唤着我,鼓舞着我。诗人相信,不停地翻越,一次次地战胜失望,就会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海。而达到这个目标,依靠的正是信念,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海”终将展现在你的眼前。从这个意义上讲,“海”就是“信念凝成的海”。“而我偏偏又是一个耽于幻想、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的少年”由“照亮”,可以想见这“全新的世界”是光辉灿烂的。照亮前后的心情是惊喜,理想境界的实现让人兴奋、惊喜。诗人富有坚韧的信念,但语调并不总是高亢的。他没有回避生活的真实,在诗歌第一部分,他以一个孩子的语调写出,“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从负面描写的挫折感,反过来从感官和情绪上增进了“山海”对立的真实性,使诗歌得以在一种强有力的冲突中,饱满地完成了最后的“海”与“山”的逆转。同时,这种情感的起落,也使全诗获得了一种恰当的节奏。四、课内精读、深根依然喧腾是海吗翻攀海呀照亮、追求信念的路途坎坷遥远执著追求、翻过山顶是“我”幻想成真正的必然,因而具有诱惑力执著的追求变失望为希望、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我们自己要有信心。2、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学习目标】1、在预习的基础上,借助于工具书解决相关的字词。2、复述故事情节,把握记叙文的六要素。3、学习课文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并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4、体会文中所蕴含的生活哲理,能正确地面对困难和运用恰当的方式去战胜困难。【课前预习】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比比谁知道的多。莫顿亨特:2、给下列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嶙峋()() 啜()泣 迂()回 训ji() 陡qio() nhn()() 3、结合课文内容,解释下列词语。 纳罕:迂回: 训诫:小心翼翼:啜泣:头晕目眩: 4、熟读课文,圈出课文中一些表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的关键词句。理清文章脉络,复述故事情节,说说你从中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 (1)文章脉络:(一)起因( ) (二)经过 ( ) (三)结果( ) (四)启示( ) (2)复述故事情节,要求: 要复述出故事的主要情节,包括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可采用课文原句,也可适当加入自己的联想。5、把阅读时遇到的问题、疑惑写在下面,课堂上交流。【课堂学习】一、展示交流预习成果。二、精读课文,合作学习。 1当“我”被弃于悬崖时,“我”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请从文中找出描写作者处于险境中的心理状态的词句。2分角色朗读“我”爬下悬崖这一部分内容,并概括出“我”爬下悬崖的心理变化过程。请注意示范内容,按照这样的格式概括。最初毫无信心(我不下去!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继而随后最后3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并简要分析其作用。三、合作探究1.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有何深刻含义?2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3.谈谈你对文中父亲这一形象的理解和认识。【拓展提升】 一、文本拓展 如果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很大的困难或挑战,你会怎么做?山田本一的故事或许会给你许多启发。 1 山田本一的故事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上,名不见经传的日本运动员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获得了冠军。当记者采访他成功的秘密是什么时,山田先生只说了“凭智慧战胜对手”一句话。人们对此就是不理解,马拉松比赛凭的就是体力耐力,个子不占优势的山田本一岂不是故弄玄虚?过了两年,山田本一又参加了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他还是一路领先轻松摘取桂冠。同一个记者采访他时问了同样的问题,性情冷谈、木讷寡言的山田先生还是只回答了同样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十年后,山田本一退役当了教练,在其自传中首次披露了其成功的秘密。原来山田本一每次比赛前自己先驾着车沿着比赛的线路走一圈,并把沿途醒目的标志记下来。比如第一处是银行,第二处是红房子,第三处是一棵大树一直记录到终点。比赛时,他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完第一段,然后信心百倍地向下一个目标冲去。这样,全程四十几公里被他分成若干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以前比赛,他总把目标锁定在彩旗飘扬的终点,只跑到十几公里他就全身疲惫,被后面遥远的路程吓倒。 我们人生,事业,健康何尝不是这样的,既要确立这一大目标,也重视小目标的确立,学会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 2名人名言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鲁迅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上天在给人一份困难时,同时也给人一份智慧。雨果二、写作提升你有过自己脱险的经历吗?请告诉大家你是如何克服心理上的恐惧,摆脱险境的。(300字左右)3、短文两篇 蝉【学习目标】1、品读课文,感受课文温婉细腻的文风2、了解先抑后扬及由小事物引发哲理思考的写作方法3、体会文章主题,学习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导学达标】1、自由朗读课文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反复朗读课文。2、给字词注音并解释: 收敛( ) 聒聒( ) 宽恕( ) 课堂研讨:(1)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扬在何处?一抑一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蝉一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请找出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3)蝉的生命意义是什么?我们能从蝉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导疑案例】1、“斜阳里,想起秋风的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这句话中的“秋风的颜色”是指什么,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秋风为什么有颜色?风怎么可以用视觉形容? 2、自学生成问题 【导练达标】1、课文中朋友说:“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请问“这样”指什么?结合你的体验,你觉得它还有什么深刻含义?2、仿造下列句子,写几句激励人心的话。例句:生命就要像蝉一样,即使短暂,也要固执地等待。造句:生命就要 ,即使 ,也要 。【点睛达标】1、 学生归纳本课学习内容,进一步明确复习要点2、 落实本课的学习目标拓展延伸课外阅读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比较蝉这一意象与课文的不同之处。贝壳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蕴含的哲理2、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3、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导学达标】1、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读出散文的韵味2、 小组谈论问题:3、 作者为什么说贝壳“实在是一件艺术品”?4、 贝壳一文中,作者先对贝壳的精美作了一番描述,然后生发了哪些联想?5、 “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导疑案例】 1、“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这句话说明了作者对生命持有怎样的态度?2、自学生成问题【导练达标】1、 课文中以小见大的地方体现在哪里?2、作者从贝壳中感悟出什么人生道理?【点睛达标】学生自己回顾课文内容,课后进一步复习。拓展提升: 比较蝉和贝壳两篇散文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下节课课堂讨论、解答。3.短文两篇蝉贝壳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有具体细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2、 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反映的情感教学过程一、预习1、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2、朗读课文,思考研讨与练习一3、就课文不理解的地方质疑二、展示、反馈1、读一读,写一写收敛 聒聒 宽恕 短暂 卑微 上苍 把玩一丝不苟2、字词收敛(lin):本课指收拢。聒聒(gu):持续嘈杂,本课指不停地叫。宽恕(sh) :宽容饶恕。短暂(zn) 颤(chn)动一丝不苟:(gu)形容办事认真, 连最细小的地方也不马虎。卑(bi)微:卑贱微小,地位低下。上苍:上天。把玩:拿在手中玩赏。三、导学:下面我们朗读课文,读的时候要吐字清晰,融入感情,同学们仔细体会文中作者的感情变化。(全班齐读。)问题预设:在读的过程中,请注意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对蝉的感情有没有变化?有什么变化?作者通过哪些语句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呢?(小组讨论)作者对蝉的感情有什么变化?目光首先停留在课文第一、二自然段。首先作者表达了对蝉的一种什么感受?一个字来概括。是“烦”。具体是什么呢?它的“知知不休的叫声”。就在我们记忆中涌现知知不休的叫声出现的时候,并试图带着这种感觉读到结尾时,却发现作者感情发生了变化,这时他对蝉的情是什么呢?用一个词概括,是宽恕。从哪里能看出来呢?“忘却恼人的聒聒”。 四、导疑:1、在对蝉的独特的生命经历的思考,似乎让我们看清了作者要讲述道理,能够看出文章的主旨,那么蝉主旨是什么呢?大家可以从原文中找出一些标志性的句子。2、席慕容对贝壳是种怎样的感情? (展示、反馈)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语在对蝉的生命意义的阐发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五、导练:1、如何理解蝉一文中的“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噪”这句话的含义?作者心灵震动,思想转变,对蝉有了好感甚至敬意。2、贝壳“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的丝不苟呢”此句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长一点儿,空间要多一点儿,因此用反问句表达自己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更好的思想感情。3、贝壳最后一段说: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你怎样理解此处的“怎样固执而又怎样简单的心”?作者并不希望建立叱咤风云的丰功伟业,她只想像那颗小小的贝壳,用仔细、精致、一丝不苟来塑造执着而美丽的形象,回馈生命,打动人们。4、扩展阅读席慕蓉精美片段积累:(1)所有的岁月都已变成一篇虚幻的神话任它绿草如茵花开似锦也终于都要纷纷落下在坠落的昏眩里有谁能给我一句满意的解答 (摘自无怨的青春距离)板书设计 知知不休的叫声 抑 烦蝉 特殊的生命经历 思考 忘却恼人的聒聒 宽恕 扬艺术品、宝贝喜爱贝壳脆弱卑微的生命赞叹贝壳精致、仔细、一丝不苟“我”自己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立志人生4、紫藤萝瀑布(宗璞)东山三中 许荣平学习目标:1:扫清文字障碍、熟读课文、理清结构、感悟主旨 2:揣摩品位优美语句、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知识链接:宗璞,当代女作家。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心头。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1982年10月作者的小弟病逝),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一、课前自学:(1)给加点字读音伫立()依傍()伶仃()忍俊不禁()酒酿()沉淀()迸溅()仙露琼浆()(2)根据下面各句意思写出相应词语。观察别人的说话、脸色,揣度其心意。( )形容孤独没有依靠。( )长时间的站立。( )忍不住笑。( )爆发,往外溅散。 ( )(3)文学常识积累 本文体裁是( ),作者是( ),原名冯钟璞,是著名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4)读课文,理清情节全文围绕“花”抒发感情,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第一部分:_花(17) 繁花似锦第二部分:_花(89) 思绪万千第三部分:_花(1011)振奋精神(5)读课文,在课本中注明你的疑问:疑问摘要:二 课堂探究1、交流讨论“预习导学”部分的知识点。 2、朗读课文1-7段,然后思考回答问题: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进行描写?(色、形、态) 3、按照“我最欣赏的佳句是 ,它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这样写的好处在于“ ”的方式品味文章中第一部分中精彩的描写。请同学至少举一例。4、紫藤萝有过怎样的变迁?作者为什么会对紫藤萝产生这样浓厚的感情?5、“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是一种什么观念?6、“生死谜、手足情”透露出作者遭遇到什么不幸? 7、 作者是怎样由紫藤萝的形象感悟出人生的意义的 ? 8、读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应当怎样对待人生的挫折与不幸?三 课堂阅读阅读下8. 9. 10段,回答文后问题。1这段文字运用的修辞方法有哪几种?试举例说明。2十多年前,家门前的紫藤萝有什么遭遇?3写紫藤萝花的稀少实际上是写作者对什么的回忆?4描写眼前紫藤萝茂盛的句子是哪一句?5点明全文主旨的一句话是哪一句?四、拓展提高(部分学生完成)那条河流我怀念那条河流。远远地看,它就像一根孤独的琴弦绷在原野上,任风雨和岁月弹拨。我是生长在它旁边的一双耳朵。当时我不觉得幸运,以为这音乐、这波涛的诉说、这不尽激情的灌注,都是理所当然的。以为这柳荫是理所当然的,洋槐洁白芳香的花絮是理所当然的,竹林里布谷鸟黄鹏鸟的啼鸣是理所当然的,两岸湿润的炊烟和歌谣是理所当然的。当时幼稚的心里,却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念头:这河流以及与它有关的一切,理所当然属于我们。我在河湾里学会了游泳。我把蝴蝶的姿势、青蛙的姿势展示给水中的鱼;我仰躺在水床上,看天,在天蓝和水蓝之间,我是漂浮的梦。我捉螃蟹,石缝里小小的反抗弄疼了我的手,而它并没有多余的恶,小小的身体上全是武器,一生都在战争的恐惧里度过,最大的成功仅仅是防止过分的伤害。在横渡河湾的时候,我遭遇过一条水蛇,小小的头昂着,更小的眼睛圆睁着打量陌生的天空,它也在不测的水里横渡它的命运。我在竹林里制作了第一管竹笛,摹仿北斗的指法(它也是七个音孔),我在静夜里向身后的村庄和远方的岁月吹奏。当时,我不觉得这一切都是奇迹,我不觉得我内心的水域,有一多半来自这河流的灌溉。我那浮浅、单纯、蒙昧的心里,以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我没有想过这河流会有断流的时候,我没有想过它似乎源远流长的水,是来自哪里?它的温柔碧波和浩然激流,是怎样一点一滴汇成?带着它的涛声和波光,我湿淋淋地走了。我走到哪里,就把它带到哪里,我是它站起来行走的一部分,我的记忆里流淌着它的乳汁。我仍然觉得它理所当然存在于那里,理所当然属于我,属于我们,而且永远。年前回家,我愕然了。我再也看不到那条河流。横卧在面前的,是它干涸的遗体,横七竖八的石头,无言诉说着沧桑;岸上的柳林、竹林、槐林、芦苇荡都已消失,荒堆上,有人在埋头挖坑淘金;三五个小孩,在放一只风筝,几双眼睛一齐向上,望着空荡荡的天空,和那只摇摇晃晃的风筝。我已找不到当年游泳的地方,那让我感到河水深度、照过我少年倒影、用蓝色的旋涡激起我最初诗意想象的地方,已被高大的垃圾堆覆盖。我多想,我多想找到死去的源头,去大哭一场,让泪水复活这条梦中的河流。这时候,才痛彻心肺地明白:天地间没有理所当然永远属于我们的事物。理所当然,理所当然地去珍惜这才是惟一属于我们的理所当然。我们不过也是游荡于河流中的另一种鱼。我们不愿成为干鱼,但我们很可能要把自己折腾成干鱼。许多河流枯竭了,污染了。爱,枯竭了;我们内心的河床,不再是碧波倒影,而是注满了污水,堆满了垃圾。我该怎样打开内心的纯洁水源,复活那死去的河流?(节选自散文20012)1第3段有四个由“理所当然”构成的排比句,强调了“我”_的心态。文中与此相照应的句子还有“ ”、“_ ”等。(取首尾词,中间可打省略号)2结合语境,揣摩并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及表达作用。“我捉螃蟹,石缝里小小的反抗弄疼了我的手,而它并没有多余的恶,小小的身体上全是武器,一生都在战争的恐惧里度过,最大的成功仅仅是防止过分的伤害。”两个“小小的”描写出_,“战争的恐惧”、“过分的伤害”表现了_。“我再也看不到那条河流,横卧在前面的,是它干涸的遗体,横七竖八的石头,无言诉说着沧桑。”本句采用了拟人手法,“遗体”描写出_的惨境,“无言诉说”呈现出_的气氛,全句抒发了作者_的感情。3结合全文,简析划线句和的深层含义。句为什么把河流比喻成“孤独的琴弦”?句怎样理解“我们也是游荡于河流中的另一种鱼”?为什么说“我们很可能要把自己折腾成干鱼”?4填空答问。统观全文,作者用了对比的写法:写河流,当初_,现在_,反差强烈;写“我”对河流的认识,当初以为“_”,现在意识到要“_”,变化巨大。结尾部分,“我内心的河床”指_,作者希望“复活”的不仅是_ _,而且是_ _。5请根据你对本文的感受,以“我怀念,它曾使我”的形式写一句话。(不超过20个字) 5、童趣导学案【学习目标】反复朗读,准确地划出语音停顿,节奏分明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初步了解古文与现代文的异同词,掌握学习古文的规律,翻译全文。理解作者的精神体验“物外之趣”。培养自己细致观察和想象的能力。【学法指导】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只要有信心,并不难学,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一是要熟读、背诵,体验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二是要用心领悟,目的是为了把“言”和“意”融为一体,见“言”而知“意”;三是不断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文的表达工具。学习本文,首先要很好地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其次,要重视朗读背诵。在朗读时,要很好地把握语气和节奏,要大声地读,读出点文言味儿来,读出文章的主旨。【课前预习】1、读课文,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童稚( ) 藐( )小 项为之强( ) 鹤唳( )云端怡( )然称快 凹( )凸( ) 土砾( )壑( ) 庞( )然大物 虾( )蟆( ) 2、解释词语。(完成课后练习二)3、熟读课文,在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请根据例句试着给课文划分朗读节奏。例句:能张目对日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例句中,“”表示明显的停顿, “”表示极短的停顿。)4、通过以上预习,把你阅读时的困难,疑惑写在下面,课堂交流。【课堂学习】一、展示交流预习成果。二、小组合作学习1、将课文译成现代汉语。2、请概括地说出作者记叙了哪几件“物外之趣”?(四个字概括)3、文章是围绕”趣”字着墨,展现了一幅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图。那么这种”物外之趣”是怎么产生的呢? 4、我们的童年一定也有许多有趣的事吧,想想说说,让本组同学分享一下。【写作提升】写一则自己的“童趣”,300字左右,善于从联想中发现事物的美妙。【当堂检测】1给句中加粗的字注音。项为之强。() 以土砾凸者为丘。()盖一癞虾蟆。() 鞭数十,驱之别院。()2用加字法或换字法解释加粗的词。张目_ 项为之强_素帐_ 私拟作_土砾_ 凹者为壑_果如鹤唳_ 鞭数十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故时有物处之趣。译文:(2)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译文:4、填空。 童趣一文中依次写了_、_、_三件事,全文紧紧围绕一个“_”字,揭示了儿童神奇美妙的内心世界。 “_”是本文画龙点睛之语,而这需要通过_和_的心理过程才能实现的。5、背诵课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