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策略.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443279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复习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语文复习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语文复习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 及2012年复课备考建议 2011年新课标高考语文试卷从整体上与2010年试卷相比,难度、题型、出题方向都很接近。没有哪类题是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没有练习过的。所以考试结束后学生都说试题感觉很熟悉。但是答案发下后,估分并不高。这正体现了新课改的出题理念,体现了出题的灵活性。下面我来谈谈我的感觉。(一)新课标中强调现代文阅读重在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而此份试卷第一大题三道小题,侧重考查了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三道小题尤其是第一和第三小题出错率极高。(二)文言文还是没有跳出二十四史范围出题,这也与前四年宁夏卷的出题方向完全相同,也与考前预测相同。三个选择题依旧延续了近三年课标卷的题型,实词考查的“及”“迎”“敛”“彻”难度不大,容易判断。翻译中涉及的关键词难度一般。总体看文言文阅读命题方向很明确,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意并能翻译文中的句子。(三)诗歌鉴赏近几年来出题方向重在名家的不出名的作品,或不出名作家的出名作品。今年出题依旧重在考查唐诗的鉴赏,题型依旧是两个,一是考查学生对诗人思想感情的把握,一是艺术手法的考查;且难度降低,学生容易把握。(四)名篇默写也依旧延续2010年新课标卷的命题方向:初中部分占4分,高中部分占2分,诗2分文4分,且全是课标中要求背诵的64篇。(五)选考题,高三复习一年中学生已经反复练习,所以此题学生不陌生,而所选二题中还是一小说一传记。考前预测去年外国小说,今年应是中国小说。试题果然是中国小说,而里面的四道小题从出题的考查角度看也没有跳出宁夏卷的模式,基本是学生平时练习的题型。这也正符合课标要求,分析作品的结构,概括作品主题,欣赏作品形象,赏析作品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探究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相比小说的阅读鉴赏,实用类的人物传记命题方向更容易把握。其中二三小题重在分析综合文中的信息而第四题则重在发掘文本中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六)表述题、选择题依旧老三题,难度不大,容易把握。从题型看,只有16题发生变化,其他各题和10年基本一样,从题中不难看出命题人重在考查学生熟悉中的陌生。16题是老题,命题的方向是考查学生对句式的灵活使用,而17题命题方向更明确,应是一道给分题,几乎没难度也没陷阱。(七)今年的作文让很多人大跌眼镜。然而细想,出这个题也在意料之中。今年是建党九十周年,社会发展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把这个重大事件放在作文中,更能考查学生积累素材,驾驭语言的能力,看似人人会写,但未必人人能写好。总之,从命题的特点来看,各题紧紧围绕新课标和考试大纲来命题,结合2007-2010年四年的新课标卷看,题型相对稳定,考查的角度相对固定,试卷紧紧围绕考纲的要求,注重了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的培养,加重了赏析的内容,较去年的全国一卷,对学生的要求更严,更高。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更明确。但试题又紧扣教材,以教材为依托,像文言文翻译考查的“诵叹”“劳”“乞”“挖守”“隅”皆在教材课文中都有,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同时也考查了他们的灵活性。古诗鉴赏题在教材上怀古伤今的诗不少,对诗的理解表现诗人情感这类的题,在必修教材中全有体现;而情与景的关系,在杜甫诗二首中也反复学习过,对学生来说都不陌生,所以说新课标卷题在书外而意在书内。 高三备考中采取的措施一、时间分配:高三备考从今年暑假就开始了,从整体看分三个阶段进行。2011年8月2012年3月中旬第一轮复习。3月下旬4月下旬二轮复习,重心放在专题训练的查缺补漏。4月下旬5月底综合训练,应试方法技巧指导。二、复课策略:守住基本点,寻找得分点,明确采分点。高考能力平时化,平时训练高考化。1.守住基本点。(1)抓住论述类文章阅读训练。论述类文章阅读总共9分,只要考生阅读能力提高,掌握了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可以得到6分以上。平时要训练考生的细心。(2)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选材比较稳定,仍以史转类文章为主。考查形式比较稳定,实词、信息筛选、内容理解、翻译。虚词没有单独设题,放在翻译中考查,总共19分。【实词题】2011年17套试卷,考查到55个一般实词,实词活用6个,通假2个,短语5个。【虚词题】3套在翻译中出现。【信息筛选】【内容理解】仍作为主要考点。【翻译】9套考省略句,8套考词类活用(其中活用动词4个,意动3个,使动2个,活用为名词1个,名词作状语一个,),介宾后置2次,宾语前置2次,固定句式2次。【考试热点】实词考查是重中之重,在翻译中占主要分值,所占分值8分左右。要求考生将120个常用的文言实词加强积累,学会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掌握在不同的语境中解释的方法和技巧。文言虚词的辨析方法:位置推断法 删除观察法 搭配分析法 语境推断法 对应分析法 特殊句式:要善于抓住语言标志。每种句式都有各自的特征,翻译是要还原成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重点识记】固定结构:无乃-乎 得无-乎 以-为 如-何 与其-孰若 其之谓也 复音虚词:是以、其实、然则、虽然、无以、所以、孰与-【从教材中夯基础、找规律、找方法】重点抓10篇:烛之文退秦师鸿门宴游褒禅山记劝学过秦论师说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3)名篇名句默写:07年到11年默写均在大纲规定的64篇之内。【默写复习】教学方面应细水长流,“死”“活”结合,常抓不懈,错别字是难点。第一阶段:撒网式复习,一字不漏,完整复习所有考试篇目;第二阶段:查缺补漏,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突破难点,不留盲区;第三阶段:收网式复习,抓住文章中描写精彩的、体现中心的、或常被人们引用的段落和句子重点复习。 【建议】 规定学生一周掌握3至4篇,每节课前5分钟抽查默写情况。(4)写作:作为半壁江山的作文,更是重中之重。从06年开始连续6年一直是新材料作文,平时训练时应注意多关注社会性和人文性的相关材料,紧跟时代的主旋律。【加强审题立意训练】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学会由材料到社会人生的联系,不能就材料论材料。要培养学生概括提炼观点的能力,观点必须源于材料。 【加强文体训练】虽然高考作文文体不限,但考生必须写成符合自己选择的文体。要求考生最好写议论文,议论文的结构容易掌握。文章中观点鲜明、结构合理、材料充实、观点和材料紧密联系、开头开门见山、结尾点题,作文基本不会失分。考场60分钟写成一篇记叙文是有一定难度,大部分考生对记叙文的相关要素并没有很好掌握,人物个性不鲜明,情节不曲折,主题不鲜明。全篇平铺直叙,不容易得高分。 【加强素材积累和选用】大多考生对素材选用不熟练,要么堆砌材料,缺少议论;要么空洞议论,没有素材;要么材料和观点不相符。这是大部分学生写作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平时作文训练应多指导考生学会分析素材,学会概括地引用材料,防止材料的堆砌。要求观点、材料、议论成为有机一体。 【加强作文开头和结尾的训练】作为应试作文,阅卷老师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每篇作文仔细阅读,首先看到的是开头和结尾。好的开头奠定了作文成功的基础,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就会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结尾铿锵有力,升华主题,卒章显志。开头和结尾在语言上必须大加润色。以吸引阅卷老师。复课备考过程中应守住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得分点。2.寻找得分点。诗词鉴赏:诗词鉴赏可以说是高考试卷中难度较大的试题,考查的大多是是一流作家的二三流作品,或二三流作家的一流作品。考生在答题中存在一定的难点,读不懂,答题无采分意识。要求考生广见识、重细读,培养阅读品质。(1)依托教材,梳理整合,构建知识网络。必修二、三、四选了22首诗涉及11位诗人。选修教材选了30首诗,涉及24位诗人。明确诗歌发展的基本脉络,诗歌创作的时代风格。可以引导学生画出知识网络图,梳理时应突出重点,不宜过细。温故知新,促进知识与能力的转化。明确古诗的分类,表达技巧,常见意象。【诗歌分类】怀古诗、咏物诗、爱情诗、闺怨诗、送别诗、讽刺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羁旅诗、爱国诗、哲理诗。【表达技巧】表达方式、抒情手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艺术构思。要求考生明确题干要求,问什么,答什么。分清这几个不同概念术语的区别。例如:2011年福建高考题,考生对衬托、对比、烘托三个概念混淆。三者的不同点:对比双方都是主体;衬托只有一个主体,另一个做衬体,一个次要事物来突出主要事物;烘托一般采用多个次要事物来突出主要事物,烘托一般主体不出现。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烘托)长恨歌-回眸一笑白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衬托)越中览古-宫女如花春满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对比) (2)培养细读意识,学会整体感知诗歌内容。牢记“五看”,强化借助有效信息解读诗歌的意识。五看:一看题目,二看作者,三看诗歌,四看注释,五看试题。明确答题要领。答问相扣,紧紧沿着题干所要求的方向作答;要有条理,或按诗句顺序,或按轻重主次为序清晰明白,一目了然;要结合具体诗句,言之有物;符合逻辑,言之有理。答题程式:诗歌赏析的一般步骤是叙、析、评。叙-概括的回答是什么或写什么;析-做过程的简析回答怎么写;评-回答怎么样,回答表达效果或诗人的情感。以04年和2011年高考诗歌阅读题为例:【2004年全国卷】1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试 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答案是:(6分) 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 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这道题答案的落脚点在六个字上“又开封”“思亲人”,也就是说学生只要写上了这六个字那么这道题的6分就得足了。学生略有文学功底和常识知识,做这道题一点问题都没有,基本能把六分得足。对学生鉴赏能力的考查做的不足,更多的还是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的考查,在艺术手法上它考查了“细节描写”,而对诗歌主题的把握它仅是问“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并没有分析鉴赏的要求。而今年的新课标卷,情况就不同,出题的角度虽然没有发生变化,但答题的要求变了,分值自然高了。【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 朴荒郊一望欲销魂,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注】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销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答: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答:【参考答案】8.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9.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写哀景抒哀情。 如果从大体看这两年诗歌阅读题考查的角度理应相同,都是考查“作者的感情”和艺术手法。然而我们从题干上不难看出2011年新课标卷对学生的要求更高。因为它后面还有一句“请简要分析”,而这个“简要分析”不仅考查学生的鉴赏能力也对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分值分配上也不同, “2011年评分细则”是这样分配的:答出怀古伤今之情的给2分;能作简要分析的给3分。而另外小题对艺术手法的考查依然如此,2011年的题中答案给出了三点,一点2分。语言表述题:总共25分,年年是命题人的“试验田”,稳中有变。关键考查的是学生的语言表达组织能力,这一部分学生最容易失分,主要对策:1,弥补学生初中的语法知识;2,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立足于运用;3,突破各类题型,强化训练;4,以学生的各类“答案”为教学资源,指出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把好这一关,一方面减少失分,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在写作中润色语言。诗歌赏析和语言表达题是学生最容易失分的地方,复课中指导学生善于寻找得分点。3.寻找采分点。实用类文本阅读: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文学类文本阅读:了解小说、散文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鉴赏能力培养的重点是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选考两个文本的设题要求:文本的长度、难度相近,题量、赋分相同,设问角度、方式相近,总难度相近。阅卷时都是采点给分,考生答题时不要出现空白,要求分条作答,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词语和句子,问什么答什么。特别是第四小题考查鉴赏探究能力,分值较大,先表明态度然后分条陈述理由。这样阅卷老师容易找到得分点。复课反思书本知识在高一高二必修五册与选修中已经传授过,在高三的复课备考中,注重于学生做题方法的训练。新课标强调三维目标,其中“过程与方法”就是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程序、门径、措施。实际“过程与方法”有个共同点就是过程解题的过程等。很多过程和方法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模式化的成分,学生只要掌握了就能举一反三,就能触类旁通。正是基于此,在第一轮的复习中,课堂上依然采用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领悟答题方式、做题技巧。同时通过点拨指导概括出各类题的做题方法,让学生做到能举一反三。完成从授之于鱼到授之于渔的转变。像“古代诗歌阅读”题,分值从几年前的6分,提高到8分,直到新课标卷中的11分,变化的绝不仅仅是分值,更是审题的方式、答题的技巧。复课备考存在的问题(一)线条较粗,细抠得不够。像名句默写,按说六分都在64篇中,但是还是有学生因不准确而失分。(二)指导不到位,从改卷回来反馈的信息看,16题失分很厉害,而这道题平时也训练过几回,但是没有帮学生归纳出最好的做题方式,人为失分严重。(三)学生重做题,而不重总结思考,在灵活题上失分较多,这依旧是在复习过程中没有点拨到位造成的。面对新课改,下一步的教学思路 新课改卷,从学生的反映看,题难度不大,但得分不高。这正反映出了出题人深谙课改精神,命题活中求变,活中求本。没有增加题的难度,但增加了题的宽度,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领悟课改精神,吃透考纲要求,在平时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准确把握,从细节处入手,把课本做为依托来认真学习。高三的备考复习,更应注意的事项:(一)复习时一定要指导学生做题规范,考试改卷是按要点给分,让学生学会分条分点论述。(二)复习要细,力求让学生对知识掌握细致准确。(三)指导学生灵活掌握,学会思考。(四)从大处着手,从小处用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